《光明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5.1.8)

2025-01-08 11:34   内蒙古  

这是我的第2528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5年1月8日《光明日报》全部4篇评论文章

01   【光明论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努力取得更大成效,确保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落地落实,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成效,必须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有力监督保障改革顺利推进。政治监督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保障,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依靠有力监督来清障护航。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对监督保障的要求就越高。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肩负重要使命,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立足职能职责,积极担当作为。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强化政治监督,纠正政治偏差。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聚焦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落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把全会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压紧压实改革责任,推动各个地区、各条战线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成效,必须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必须深化运用党纪学习教育成功经验,推动党的纪律建设走深走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原原本本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学纪知纪明纪促进遵纪守纪执纪,通过学习党的纪律,进一步锤炼党性、提高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把纪律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养成遵规守纪的自觉,在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上取得新进步。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统筹抓好纪律教育、纪律完善、纪律执行,把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教育管理监督、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与时俱进完善纪律规章,及时把全面从严治党理论和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规范、转化为纪律要求。动真碰硬强化纪律执行,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做到廉而有为。把纪律挺在前面,不是要把人管死,而是要管好用活,促进从严执纪和鼓励担当作为相统一,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通过严纪行、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使“能人”能“干事”,又不“出事”。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让改革发展的动力活力竞相迸发。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成效,必须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风腐同查同治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对正风肃纪反腐实践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是针对风腐一体同生的本质特征作出的必然选择。大量案例表明,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同根同源、互为表里,“四风”是腐败滋生的温床,腐败又反过来催生助长“四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从改进作风破题,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经过持续整治,发生在群众眼皮底下的公款享乐奢靡问题明显减少,但一些问题仍然存在。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由腐纠风”“由风防腐”“风腐同查同治”,拓展了正风肃纪反腐的深度、广度。既要在“查”上动真格,又要在“治”上见真章,精准查找本地区本领域哪些不正之风与腐败关系最为紧密,哪些作风问题容易演变为腐败,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治。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大力查处腐败背后的不正之风,完善通报曝光机制,加大对风腐一体、风腐交织问题通报力度,增强震慑效应。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成效,必须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老百姓看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不仅看打了多少“老虎”,也看拍了多少“苍蝇”,更多的是看身边的党员干部“正派不正派、干事不干事、干净不干净”。“蝇贪蚁腐”,官可能不大,但影响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钱可能不多,但侵占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这个意义说,“微腐”并不“微”,危害同样“大”。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全会都对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作出具体部署,瞄准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纵深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正风肃纪反腐新成效取信于民,不断厚植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根基,汇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

  (作者:完颜平,系纪检监察工作者)


02   【光明时评】以数字化赋能韧性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形势下,运用前沿技术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已成为城市“强筋健骨”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和水平持续提高,基础设施总量大幅扩增。截至2024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逾6万平方公里,供水管道长度达110.30万公里,排水管道长度91.35万公里,天然气管道长度98.04万公里,供热管道长度49.34万公里,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超过1万公里。城市空间已经形成规模巨大、纵横交错的基础设施体系。与此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年久老化,供水管网内壁锈垢和微生物滋生,管线暴露、位移甚至泄漏等问题时有发生,城市基础设施的承灾能力明显不足,给社会的正常运转以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践表明,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不但可以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还成为相关产业行业发展的“新风口”。合肥市不但推进数字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壮大城市生命线安全产业集群,让城市“生命线”成为发展“新引擎”;佛山市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城市供水、排水、燃气、供热、综合管廊、桥梁等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监测,打通城市感知“神经触角”,绘制基础设施运行的“全景画像”,成功处置了上万起燃气泄漏、地面塌陷等警情;无锡市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达成人、车、路、云的协同,主城区2756个路口信号灯联网联控率超95%,并以此为契机促进集群式发展。从这些城市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潜力。

  数字化为城市基础设施运维和管理提供了“千里眼、顺风耳”。各地需加快基础设施数据平台建设,打通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烟囱”,建立聚合全类别基础设施的大数据底座,打造城市基础设施“全景可视化”的“一张图”平台,实现基础设施的智慧化运营、维护与管理。

  高效的组织联动是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涉及众多部门,数据应用能否得到组织的协调响应,决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各地需明确数据提供方、管理方、使用方的权责,建立综合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权属责任单位的“职责矩阵”,细化“运维监管、分级预警、处置干预、应急调度”全流程责任清单,消除基础设施运维监管中的“责任模糊地带”。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还涉及高额的后期运维成本和系统升级迭代的成本。要使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就要考虑“花小钱办大事”的长久之计。各地要避免重复投资,坚持“利旧利现”原则,用好已建系统,将资源用在“刀刃”上。同时,遵循风险可控、商业自主的原则,推动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明确各方在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的权责,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此外,要发挥城市群的集聚优势,打造多中心辐射的分布式网络,以有限资源实现更广泛的数字服务覆盖。

  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检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的标准。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应着眼提升民生福祉、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只有紧贴市民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杜绝“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才能持续为城市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强筋健骨”,真正赋能城市韧性建设,推动城市安全发展。

  (作者:吴晓林 谭晓琴,分别系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


03   【光明时评】弘扬企业家精神,担当好社会责任

  日前,全国工商联发布《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4)》显示:民营企业踊跃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29.3%的企业参与这一行动,22%的企业致力于开展就业帮扶,19.2%的企业参与发展特色农业,13.6%的企业助力乡村人才培养。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我国民营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饮水思源,回报社会,主动、勇敢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通过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发展、促进稳定就业、投身乡村振兴、开展公益慈善、注重海外履责以及规范企业治理等多方面的努力,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制定本土化的社会责任策略提供了方向。从世界范围看,投资者对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待也日益提高。就民营企业而言,社会责任从“可选项”逐步转变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积极参与该议程的制定和推广,在政策上实现快速本地化,探索建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我国民营企业有序参与境外项目,在走出去中更加注重属地化经营,坚持绿色发展,带动当地就业,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文化习惯,保障员工权益,积极扶危济困,促进民心相通。民营企业连续五年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民间力量。

  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同时,我国民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彰显出浓郁的家国情怀。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民营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始终与国家战略紧紧挂钩,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亦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规范和支持。从最初的模仿到今天的创新实践,民营企业始终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民营企业独特的社会价值。

  推动民营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需要社会各方合作共赢、营造良好氛围。一方面,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优化社会公共资源配置,为社会弱势群体带来福祉,进一步增强公平与正义。另一方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既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转型升级、维持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策略,也是赢得社会信任和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我国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公益慈善领域的贡献令人瞩目。根据第21届中国慈善榜的数据,民营企业中共有920家上榜,占比67.15%。这些企业共同捐赠约163亿元,占上榜企业捐赠总额的65%。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300万,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2.3%,承担着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90%以上。这些数字不仅彰显了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展示了其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立“责”于企,履“责”于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价值内涵。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实现更大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期待广大民营企业家做发展的实干家和新时代的奉献者,弘扬企业家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作者:张安冬,系天津市委党校政治学与统战理论教研部副教授)


04   【光明时评】创新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在位于浙江杭州良渚文化核心区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公众可以感受古画从“静”到“动”、从“历史”到“现实”的艺术生命力。目前,该馆区正在展出“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大展”,为期半年。人们沉浸在这座艺术“宝藏”中,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步入新时代,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今美于昨,明日复胜于今”,这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期盼与精神价值追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区域化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强,这对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优质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城乡之间、地域之间依旧存在较大差距。文化供给正在从“缺不缺”“够不够”向“好不好”“优不优”不断升级转变。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既要着眼基础,满足普惠性、兜底性的基本文化需求,也要着眼个性化、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与推广,还要着眼世界,塑造具有中国风韵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既要看到年轻人对国潮、跨界等“新中式”文化的追求,也要看到部分老年人望“网”兴叹的数字鸿沟,还要看到残障等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与期待。这就需要我们分层、分类瞄准个性化需求,精准把握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新趋势、新特点,不断丰富文化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文化服务的质量。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要深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一方面,要创新优化供给。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为引领的新型文化业态,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构建线上线下融合贯通、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比如,通过数字技术活化的方式,让甲骨文、敦煌壁画、三星堆青铜器文化遗存“跨山越海”来到人们身边。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不断优化供给。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探索更高效率的文化产业运作方式和文化产品供给模式,不断激发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创新活力。

  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这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人、落脚于人,努力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让人民精神生活更为丰富,为奋斗新时代凝聚精神力量。

  (作者:陈培浩 胡赛,分别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理论强党
✅国考政治理论︱领导人讲话、重大会议学习笔记︱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文摘摘抄︱人民日报评论︱每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求是杂志学习笔记︱学习时报学习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