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2508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5年1月6日《光明日报》全部4篇评论文章
01 【光明论坛】多措并举推进企业高质量“出海”
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外贸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当前全球经贸投资低迷的背景下,我国外贸实现逆势增长,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9.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其中,出口23.04万亿元,增长6.7%;进口16.75万亿元,增长2.4%。
从产品结构看,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快速增长,机电产品和集成电路表现尤为突出,显示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持续提升。
从市场结构看,新兴市场和区域贸易伙伴的重要性日益显现,除传统的东盟、欧盟、美国等贸易伙伴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为中国外贸企业的新选项。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显著高于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增速。
从业态模式看,跨境电商持续为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6.2个百分点。同时,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提升了供应链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我国企业高质量“出海”的背后,离不开以下四大关键因素的支撑。首先是产业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引领优势。中国正处于全球产业智能化转型的前沿,尤其在制造业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飞速推进,成为全球制造业竞争的核心驱动力。中国不仅拥有全球最大制造产能、最强配套能力和最大消费市场,还在产业智能化的实施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其次是金字塔型产业集群的全球供应链地位。中国拥有成熟且层次丰富的产业集群,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制造业体系。中国不断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的竞争力,发展成为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核心。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我国已经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生产资源,这为中国外贸企业进入全球市场提供了强大竞争力。通过打造金字塔型企业群,中国企业能够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并发挥集群效应来抵御外部风险。
再次是大模型技术带来的革命性机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行业大模型正在成为中国外贸企业走向全球的重要支撑力量。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市场规模约为294.16亿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700亿元。大模型技术将重构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竞争格局,并为中国外贸企业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基于大模型的应用,正通过跨境电商、智能客服、产品设计等多个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生产力提升。
最后是跨境电商与产业带“碰撞”出的新动力。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国外贸的重要增长点,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特别是产业带的加入,形成了“跨境电商+产业带”的新外贸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外贸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产业带和电商平台的融合,不仅帮助传统外贸企业转型为跨境电商企业,还推动了“全球化+本地化”的双重战略落地。
企业走好高质量“出海”之路,关键在于开新局、拓渠道、促转型以及创需求。多元布局是化解外需市场萎缩的重要手段。要深耕由《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个成员国构成的超大规模一体化市场,加强与东盟、墨西哥等新兴经济体的合作,延伸产业链和供应链,提升中间品出口份额。同时,要加大“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开发力度,主动与商协会及业内企业协作,推动资源共享与压力分担,共同应对市场风险。
跨境电商是开拓新渠道的重要抓手。订单模式的转变要求外贸企业顺应数字化浪潮,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扩展客户群体,以创新渠道弥补传统市场的订单减少。绿色转型是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重要方向。要把握零碳经济的崛起趋势,加强环保和低碳转型。面对欧盟“绿色壁垒”等环保要求,中国外贸企业应加速研发低碳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推出符合绿色标准的产品,以巩固国际市场地位。
需求创造是突破市场困局的关键一招。外贸企业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研发产品。例如,深挖海外文化和生活场景,开发高附加值、功能性强的产品,突破价格竞争,开拓细分市场。国内文旅经济的繁荣也为外贸提供了灵感,企业可以结合文旅活动或赛事开发带有文化故事的衍生品,通过文化输出提升品牌辨识度,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多措并举,我国外贸企业才能在复杂环境中赢得发展新机遇,实现高质量“出海”。
(作者:刘志阳、陆亮亮,分别系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02 【光明时评】科普经费创新高彰显创新发展决心
元旦前夕,科技部发布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以公共财政支持为主的科普经费投入格局更加稳健持续,各级政府部门拨款占全国经费筹集额的77.7%;用于科普活动、科普场馆基建以及科普展品、设施的支出占比超过65%。我国科普资源总量不断提升、科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在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的背景下,国家持续加大科普工作经费投入,充分反映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强化顶层设计,以推动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更是全面总结我国科普事业改革发展成果,将成熟的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规定,为科普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这些政策和法规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保障对科普工作的投入,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
实践证明,科普工作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还有助于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普与教育的融合,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泛的社会支持。党和国家持续加大科普工作经费投入,背后其实是充满智慧的历史眼光和高瞻远瞩的战略考量。
数据表明,在整个科普经费使用额中,科普活动的支出占比最大。得益于此,全国各地组织的科普活动近些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正成为全社会的新风尚。主题科普活动、科普讲座、科普游、云探馆、开放日等活动不断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各类科普剧、实验秀、科技跨年夜、科幻电影展等让大众各取所需,科技节、科学竞赛、科普研学等不断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能力。在全民科普热潮中,遍及全国的“流动科普”每每让人眼前一亮,正成为科普深入基层的重要形式。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流动科技馆已累计巡展6953站,科普大篷车累计开展活动44.5万场。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让优质科普资源下沉到山乡田野,让科学的火种一次次在万水千山之间点燃。特别是在2024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全国近9000家各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响应,将全民科普活动推向高潮。过去21年间,这个原本专属于科学爱好者的小众节日,正逐步成为全民参与的科普嘉年华。
除科普活动外,科普场馆基建以及科普展品、设施也是科普经费支出的重要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科普经费在科普场馆基建方面的支出为31.37亿元,全国科技馆和科技类博物馆共计1779个,比2022年增加96个;展厅面积660.03万平方米,比2022年增加了6.04%。科普场馆基础建设的不断加强,为科普工作提供了坚实阵地。科学实验装置、创意教具、VR体验装置、全息投影、双屏球幕影院……在不少科普场馆,多样化、沉浸式的科普设施和展品日益增多,科学知识和实践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2024年5月30日,全世界首个以国家名义为科学家群体建立的博物馆——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开馆,让华罗庚、周培源、王淦昌、钱三强等500余位科学家的故事走进大众心里,宣传弘扬科学家精神,激起人们科技报国的使命感,以精神的力量涵养全社会的创新生态。
科普事业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事业。科普工作的成效,对一个国家未来的科技创新实力影响深远。保持科普经费持续增长,正是推动科普工作深入开展、展现科普工作长远价值的坚实支撑。相信未来,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征程上,科普工作将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景象,科普工作的价值也将更加清晰可见。
(作者:申峥峥、金学慧,分别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03 【光明论坛】进一步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近日,江苏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实施意见》,为建立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方式提供政策保障,为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作出了新的探索。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培养和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了全方位政策体系,建成了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技能人才队伍。如何进一步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激活人才蓄水池,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石。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从突破创新到成果转化等阶段的重要参与者。从数据上看,当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人才的比例约为30%;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设置1394个专业,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近年来共建设技工院校超2500所,平均每年为生产服务一线输送近百万名技能人才。未来,应以产业发展新趋势为导向,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多领域人才需求,围绕“智能+技能”“数字+技能”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方向,通过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渠道,培养适应多元产业变革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借助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深度和高端人才资源反哺职业教育,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深造机会,同时做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让技能人才培养契合产业创新发展节奏。
汇聚多元主体合力,激发高技能人才发展动能。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出台税收抵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托代表性领军企业,开发推广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数智化技能培训及前沿课程,实现产才协同发展与深度融合。同时,打造多元化、长效化的评价制度体系,打破传统评价标准束缚,充分考量人才实际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及社会贡献。鼓励企业自主开展高技能人才评价,依据人才工作特性和成长轨迹合理设定评价周期,保障评价科学性与系统性。加速推进“新八级工”等级制度体系建设,打破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界限,围绕紧缺、特殊及新兴岗位设立灵活评价标准,充分激发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创新创造活力。
构建多维发展空间,提升高技能人才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北京、上海和粤港澳等核心城市的“头雁”作用,构建区域产才协同发展、合作共享的人才发展格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在区域内高效融合。以一体化的思路加强区域内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与引进,完善跨区域认定机制,强化区域高技能人才集聚力和配置力,助力各区域产业链协同升级。探索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面向全国开放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培训平台”,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升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例如,长三角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依托一些头部企业,面向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提供数字技能人才培训、产教融合、技能转换等服务。同时,积极接轨国际舞台,推进国际职业资格与国内职称评价的衔接,探索扩大衔接和认定范围,建立健全国际化评价体系。搭建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为我国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环节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在这个科技与产业深度交融的时代,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驱动产业升级、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我们应以实际行动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能培训,拓宽成长通道,全力培厚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沃土,营造尊技重能的良好氛围,助力更多人才以匠心筑梦、以技能报国。
(作者:姚凯,系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04 【光明时评】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更有助于探寻文化发展与数字技术之间的融通点,更好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过程中,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为科技提供价值引领、创新资源和审美体验。文化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知识体系和丰富智慧都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无限灵感,从而提升科技的适应性、普惠性,更好回应民众需求。同时,科技发展不仅有利于助推文化产品形成新的表现形式和产业形态,而且可以让传统文化产品形成新型呈现方式和更多衍生产品,进而使其更符合当代受众的审美需求和价值判断。这对传统文化“两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走好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之路,就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让两者由“相加”到“相融”,共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科技支撑,拓展了文化产业发展空间。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文化发展赋能,可以从更广维度打破时空界限,让文化场馆“动起来”、非遗“热起来”、文物“活起来”。此外,数字出版、数字演艺等新型传播方式也不断涌现,给观众带来更为便捷、时尚、全方位的视听体验,极大地丰富了公众的文娱生活;动漫游戏、网络音乐、数字文创等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也层出不穷,进一步拓展了文化产品的形态与业态,为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多有益探索。比如,《黑神话:悟空》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游戏空间”里的另一种传承与表达。游戏动画里许多武术技能充分融合科技元素与传统文化符号,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提升了文化原创作品的生命力。
科技赋能,为文艺创作增添了生命力。通过融入科技元素等创新形式,文艺创作活力得到激发、艺术精髓得以赓续相传。文艺创作是文艺工作者智慧的结晶,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紧密相连。特别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加持,为其创作、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让参与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更为充分的挖掘与体现。比如,河南卫视《七夕奇妙游》晚会上的一支舞蹈《龙门金刚》,借助现代科技AR技术,在展示龙门乐伎和飞天的同时,塑造了龙门金刚大力士的艺术形象,展现金刚精神与力量的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遗产、精神焕发出新的青春魅力。又如,浙江卫视2025年跨年晚会歌曲《炽心》,通过裸眼3D、虚拟转播等技术,将吉祥鸟绕飞舞台的画面进行了形象化再现,给观众带来奇妙的视听体验。
文化为科技铸魂,科技为文化添彩。利用高科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对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进行深入挖掘、整体梳理及系统研究,传承好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彰显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要积极通过融入科技元素,让文化产品多点开花,努力创造更多属于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活”起来,更能“火”起来,充分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共同描绘新时代美好文化图景。
(作者:徐梓彦,系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