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2504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5年1月6日《人民日报》全部13篇评论文章
01 天下为公,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和音)
——共同开创世界的美好未来③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6日 第 03 版)
新年伊始,一列满载新鲜果蔬的国际货物列车从云南驶向老挝首都万象;在不少中国超市,通过中老铁路国际冷链专列进口的老挝香蕉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凸显,促进中国和周边国家共同发展,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
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是倡导者,也是行动派,用笃定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凝聚和平发展力量、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展现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勇毅担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为公”“以和为贵”“以义为先”的天下观、价值观、义利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弘扬和升华,指明了人类社会共同发展、长治久安、文明互鉴的正确方向。面对时代之变、历史之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旗帜鲜明地倡导“同球共济”的精神、开放包容的胸襟、合作共赢的愿景,主张以和平发展超越冲突对抗,以共同安全取代绝对安全,以互利共赢摒弃零和博弈,以交流互鉴防止文明冲突,以绿色发展呵护地球家园,推动国与国关系从和平共处迈向命运与共。
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国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立己达人,坚持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秘鲁钱凯港见证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的诞生,155个国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大家庭,惠及世界的“幸福路”越走越宽广;连续7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断向各国开放市场;宣布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迈向现代化……中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的真诚愿望。
“别再让世界四分五裂,而是联合起来,使2025年成为一个新的开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在新年致辞中呼吁。中国始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中国宣布支持“全球南方”合作八项举措,倡导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坚定发出“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时代强音,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注入正能量。面对地缘冲突频发,中国为恢复热点地区和平安宁奔走,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瑞士共产党总书记马西米利亚诺·阿伊认为,中国外交为国际社会带来了和平的“新鲜空气”。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倡议变成共识,从愿景成为实践,成为推动当今世界面貌发生积极而深刻变化的重要力量。过去一年,中国同塞尔维亚启动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同非洲国家一致同意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同巴西宣布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目前,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同中国构建不同形式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共同体等多边合作持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次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和多边文件,日益成为具有世界性标识意义的最重要公共产品,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才能实现。在历史的关键当口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人类建设美好世界的努力不会止步。中国将继续同各方和衷共济、团结合作,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共同开创世界的美好未来。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02 一刻不松 寸步不让(人民论坛)
桂从路《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6日 第 04 版)
去年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了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强调“中央八项规定是铁规矩、硬杠杠,必须一刻不松、寸步不让”。
此前还公布了2024年11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共查处28327起,批评教育和处理38961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7996人。这是连续第135个月公布月报数据。
明确的态度,坚决的行动,既是对一些人降调变调错误期待的有力回应,也树立了激浊扬清一以贯之、扶正祛邪一抓到底的鲜明导向。
新时代以来,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刹住“车轮上的腐败”、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到“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正风肃纪反腐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应看到,“四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容易反弹回潮、隐形变异。这次公布的典型案例,有不少就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发生的。在中央三令五申下仍然不收敛不收手,这反映出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
实践深刻警醒我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来不得半点松劲、松懈,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甚至反噬来之不易的成果。只有一刻不松、寸步不让,紧盯改头换面、隐蔽隐性问题,露头就打、从严查处,才能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不断压缩乃至消除歪风邪气的生存空间。要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持之以恒纠治“四风”。
由风及腐、风腐交织是一些违纪违法案件的共同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案例中,不少都有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所送礼金、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宴请,以及食用高档食材、饮用高档白酒等问题。许多落马官员的忏悔录都写到,贪污腐败往往是从一条烟、一张卡、一顿饭开始的,这也一再表明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行为的温床。
在小事小节上守不住,就容易一发不可收拾,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零容忍纠治“四风”,既是斩断由风及腐链条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遏制腐败增量的迫切需要。以风腐同查同治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以同查破解不正之风隐形变异发现难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问题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切实解决由风及腐、风腐交织的问题,定能不断提升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治理效能。
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看,实现既定奋斗目标、战胜风险挑战需要以优良作风作保障,对党员干部的作风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作风建设必须一抓到底,驰而不息,不断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赢得群众支持、促进事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抓作风建设,决不是不担当、不作为的借口,而是为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大胆干事提供了行动准绳,设置了安全防护栏。通过作风建设打造“护身符”“安全带”,这是对党员干部的真正爱护,也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实支撑。
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既一体推进整饬作风、惩治腐败,又为敢于担当作为者撑腰鼓劲,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形成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生动局面,我们定能不断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03 用新技术找增量 用新办法拓赛道(评论员观察)
李洪兴《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6日 第 05 版)
不久前,笔者到一家创新型企业采访。谈到企业换赛道的风险问题,负责人认为,一方面,不怕有风险,就怕不能识别风险,识别风险并化解风险,就能拓宽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带着技术优势换赛道,拥有更丰富应用场景,就能开辟甚至领跑新赛道。
有技术上的自信,有战略上的清醒,应对挑战,企业的从容笃定,发人思考。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不同的企业作出了不同的路径选择。有的企业倾向于换个路子盘活经营,有的企业则坚守主业、精耕细作,有的企业用好自身优势、努力跨界融合。不管如何选择,对企业来说,新的出发就少不了未知挑战,其中的不确定性就意味着“难”。
当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加深,当一些风险隐患仍然存在,如何“看待难”“破解难”,就成了绕不过去的必答题。看过去,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发展、在历经考验中壮大的。看现在、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坚定:“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方法从哪里来?
聚焦主业、练好内功,“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
50%、51%、52%、53%,是潍柴连续刷新柴油发动机本体热效率的世界纪录。为何执着于“刷纪录”?曾经,企业债务高企,产品落于人后。要活下来,必须追上来。大刀阔斧改革,全力以赴研发,新的产品推动中国重卡行业进入大马力时代。如今,在“攀巅峰之巅,破极限之限”的路上,企业及科研团队还在奋力奔跑,让主业同心圆越来越大。
面对经营之难、研发之难,企业提升竞争力,就要不断增强产品力、创新力。人常说“根深叶茂”,只有主根扎稳了、主基夯实了、主业做大了、内功练强了,才能不畏风浪、破浪前行。
因业制宜、发挥优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对企业特别是传统行业的企业来说,看清并把握好转型方向,并不容易。变革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关键是不能丢掉优势。浙江绍兴一家公司,以前是“布商”,后来转为面料制造,如今聚焦数码印花。企业一路转型,始终没有偏离自身在纺织业中的所长,掌握纺织品数字喷墨印花技术后,快步“跑”向专精深。
纵观各行各业,钢铁业诞生“手撕钢”,石化企业发力氢气资源的收集、提纯、压缩和储运,磷化工行业从过去挖矿卖矿、加工肥料变为生产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越来越长、越做越强的实践说明,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专注细分领域,有所为有所不为,就能实现老树抽新枝,沿着适宜的路子向新挺进。
认准选择、坚守长期,保持“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和“‘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
干事创业,怕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考虑自身情况,看到热门风口就跟、遇到新鲜领域就上,搞一哄而起,没有目标和定力,发展很难有持久性。
2024年,华晟新能源在光伏行业中异军突起。为什么能?成立之初,企业没有选择可快速投产的主流路线,而是坚定选择新的技术路线,在大浪淘沙中完成“惊险一跃”。这背后,是企业抵挡住了“放着容易的钱不赚”的质疑,提出“没人用,我们试”的果敢。企业负责人坦言,“用新技术找增量,虽难,却是一条正确的路。”
尊重科研规律、产业规律,认定是正确的路,就要坚持一步一步往前走。这个过程中,要立志高远,也要脚踏实地,要瞄准大方向,也要秉持大追求,坚信攻必克、事必成。
长路有险夷,远航风浪急。可以预见,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还会有难有险、有风有雨。继续踏波逐浪,把该做的事情做扎实,以自身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就能实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04 下好投资“先手棋”(人民时评)
韩 鑫《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6日 第 05 版)
开工!湖北举行2024年四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311个,总投资1.1万亿元,项目个数、投资规模均超2023年同期。
上新!浙江谋划并形成2025年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库,已谋划项目3509个,总投资额9410亿元,项目数量、投资金额实现双增长。
一段时间以来,重大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既是当期需求,也是未来供给。一大批重大项目提速上马、稳步推进,能有力拉动投资增长、拓展投资空间,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强劲动力。
2024年以来,面对国内需求不足等问题,我们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显效,使信心有效提升、经济明显回升。特别是,随着“两重”建设持续发力、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快推进,投资实现平稳增长,内需潜力不断释放。2024年前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其中,大项目投资拉动效应凸显,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6.8%,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
应该看到,内需不足仍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迫切需要以更大力度、更为精准的政策组合拳扩大有效投资,更好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目前,2024年全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全部安排至“两重”建设、“两新”工作。下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用好各类债券资金,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有助于各地下好投资“先手棋”。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竞争力,投资的质量、效益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发展的结构、水平。这就意味着,重大项目建设并非短期稳增长的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促发展的战略之举。无论是项目选取,还是资金投向,既要立足当下,更要着眼长远。2024年“两重”建设优选跨区域、跨流域重大标志性工程,重点支持长江沿线铁路、东北黑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为的就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强化“硬投资”,以优化投向提升投资效益,将资金投向打基础、利长远、固根本的能力建设项目,能为发展蓄积更持久的动能。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既要抓紧项目开工建设,也要优化制度供给,用改革办法和创新举措破解深层次障碍。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例,“一单制”试点推广范围不断扩大,从铁海联运班列延伸至中越、中老跨境铁路班列,辐射新加坡、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使通道综合服务能力更强,有效助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坚持项目建设和配套改革“两手抓”,不断完善相关政策、规划和体制机制,方能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
干字当头,奋发有为。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把握政策取向,讲求时机力度,各项工作能早则早、抓紧抓实,保证足够力度。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各种不确定因素抢时间,下好投资“先手棋”,定能持续激发内需潜能、促进产业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05 新寨村何以飘来咖啡香(中国道路中国梦·与时代一起奔跑)
王加维《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6日 第 05 版)
回村10多年,我最喜欢的,还是泡一杯咖啡,到山坡上走走看看。漫山遍野的咖啡树挂满红彤彤的果子,看着就高兴。这是片充满希望的地方啊!
云南保山市新寨村,有“咖啡第一村”的称号。村子所在的潞江坝地区是云南小粒咖啡的传统主产区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咖啡是这里的特产,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酸味。我刚回村时,村里咖啡树面积近万亩,可那时受限于低迷行情,咖啡生豆收购价格连年下跌,“采1斤鲜果还赔1块钱”。“豆”贱伤农,许多村民一度有砍树改种其他作物的想法。
砍树容易种树难啊。在外闯荡的那些年,眼见着咖啡店四处开花,我知道,其中蕴藏着广阔蓝海。新寨村要发展,咖啡产业是一条因地制宜的赛道。咖啡热销,但种咖啡“钱景”不明朗,原因何在?一来市场起起伏伏,小农户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二来生豆种植处于价值链低端,且质量参差不齐,卖不上价。症结找到了,就得行动起来。村党总支牵头成立了7个合作社,统一管护、采摘、销售等环节,降低种植成本、共享市场渠道,探索规模化、规范化种植。
抱团发展,能更好穿越市场风雨。品质上去了,才有议价空间。2017年,村里建起咖啡体验馆,引进企业进行市场化经营。管护要加大频率,采摘要全红果……“种咖啡咋要投入这么多精力?”一些村民犹疑观望。我带着六七户咖农先行先试,当普通咖啡生豆每公斤只能卖十几元时,我们收获的咖啡生豆每公斤卖到了约60元,大家尝到了精品咖啡的“甜头”。此后,我们划定咖啡核心产区1.36万亩,引进优质品种和先进的加工设备,还把省农科院的专家请到田间地头“把脉开方”,提升咖啡精品率。随着“云咖”加速起飞,提前蓄力的新寨村搭上发展快车,咖香飘出村子、飘向世界,小粒咖啡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提升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比较优势才能真正化为发展胜势。近年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频频刷屏、受到追捧。“云咖”与文旅有机融合、相互借力。对咖啡感兴趣的游客、寻找咖啡豆的咖啡师、商谈合作的企业和咖啡馆……新寨村的人气越来越旺,村子里的咖啡文化也愈发浓厚。体验从采摘到制作一杯咖啡,在咖啡林旁品咖啡、吃咖啡宴……以“咖旅”融合为方向,村里打造多家精品咖啡庄园和100家特色咖啡小院,举办咖啡旅游文化节、咖啡冲煮赛等活动,围绕咖啡形成种植、加工、展销、休闲、观光等多元产业和业态。
山上长满咖啡树,院里晒满咖啡豆,村里飘着咖啡香。跳出“原料产地”的单一角色,从卖产品到卖场景,从咖啡豆走出去到顾客走进来……如今,新寨村每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咖啡业产值从2018年的3000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1.3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突破3万元,“红果果”成了兴村富民的“金果果”。越过越好的幸福生活,如同这里的咖啡一样,回味绵长。
一地蝶变,全局缩影。近年来,云南提出“提升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推广良种、良法,链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精品化为导向,推动咖啡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相信在接续努力下,“云咖”定能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作者为云南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党总支书记,本报记者张驰采访整理)
06 “串门”式文旅大有可为(纵横)
苏 畅《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6日 第 05 版)
前不久,23个广西小朋友踏上了东北之旅,来到黑龙江哈尔滨机务段参观研学。因为小朋友们身穿橘色上衣,萌趣十足,他们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小砂糖橘”。“小砂糖橘”不仅在机车广场参观了“朱德号”机车,还体验模拟驾驶,收获了工作人员精心准备的专属卡通版“驾驶证”。
2024年初,便有一批广西小朋友赴东北研学,当地工作人员全程暖心守护,“小砂糖橘勇闯哈尔滨”的话题火遍全网。以此为契机,广西文旅与黑龙江文旅开启了温馨友好的“双向奔赴”。广西推出多条冬季旅游精品线路,数十个景区对东北游客免费开放,并向黑龙江赠送砂糖橘、沙田柚、番石榴等特色水果。黑龙江走进广西开展专题旅游推介会,寄送10万盒蔓越莓等特产到广西,向市民免费发放。近期,两地还签订合作协议,谋划推出“雪北香南”系列主题旅游产品,打造从南方山水到北国冰雪的一站式旅游体验。
广西与黑龙江的南北互动,是“串门”式文旅快速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如今,各地积极开展线路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通等合作,形成了跨区域文旅火热发展的局面。山东和甘肃携手书写“鲁甘山海情”,推出“好客山东·如意甘肃”双向游系列活动;江苏和新疆签订“百万游客互送”协议,鼓励旅游企业积极开展包机、包列等旅游业务……这种跨地域的“文旅联姻”,不仅促进了各地人文交流,增强了区域间的文化认同与情感联结,也通过定制化、高品质的文旅产品供给,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的旅游热情,为文旅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串门”式文旅大有可为。要将这篇新文章写好,各地不能停留于形式上的双向互动,还要根据合作地特点开发针对性强、质量高的文旅产品。一方面,要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文关怀上下功夫,增强游客旅游出行的幸福感、满足感;另一方面,要持续深挖旅游资源、设计文旅亮点、塑造地域形象,及时呼应游客的期待和需求。比如,海南三亚和云南丽江开展双城联动活动,一个宣传海岛风情,一个介绍古城特色,两地以优质服务和地方风景吸引游客。练好内功、做优服务、突出特色,才能不断扩大“朋友圈”,吸引更多外地朋友常来“串门”。
(摘编自《广西日报》,原题为《放长眼光做好“串门”式文旅》)
07 基层宣讲要善叙事、能共情
刘 强《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6日 第 05 版)
基层宣讲是连接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桥梁。能否做到内容通俗化、方式大众化,直接关乎宣讲工作成效。基层宣讲干部懂传播、善叙事、能共情,才能让宣讲的内容和方式更贴近群众需求,更好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奋进力量。
让群众愿意听,就要放低姿态、平等交流。融入基层,和群众在一个“频道”上说话,才能引发共情。动员社区达人、乡贤能人、百姓名嘴等力量,采取真人出镜等方式,把话筒交给群众,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往往更有吸引力。比如,社区民警讲平安建设,创业者讲营商环境,护林人讲生态保护,可以消除距离感,以共同话题唤起听众的兴趣。区分不同主题,将“自己讲”和“他人讲”结合起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事实说话、以真情动人,群众才听得进去,宣讲才能直抵人心。
让群众听得懂,就要创新传播形式。讲理论必须接地气,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宣讲变成易于吸收的“思想大餐”。面对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基层宣讲要在构建大众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学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避免刻板说教。同时,打好创新形式的组合拳,除了办讲座、摆展台、挂标语等,不妨融入戏曲、小品、情景剧等元素,让宣讲更有“烟火气”、更能入脑入心。比如,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专家作宣讲时,邀请了北京曲艺团演员配合表演单弦作品《一桌家宴》,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具体可感。
让群众真认同,就要对接真需求,讲清真道理。基层宣讲,不能仅停留在“讲得精彩”“听得热闹”上,还要能提升群众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宣讲只有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才能深入人心。要紧盯群众烦心事、日常事,把宣讲工作与乡村全面振兴、社区治理、法治宣传等结合起来,把理论传播、答疑释惑、解决问题统筹起来,推动基层宣讲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近年来,天津市宝坻区朝霞街道先后开展防范非法集资、扫黑除恶等主题的宣讲活动,讲干货、重实效,让群众解惑又“解渴”。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入手,精心设计宣讲内容,既“走新”又“走心”,才能不断提升宣讲实效,增强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基层宣讲在鼓舞群众、凝聚人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宣讲真正打动人心,把党的创新理论传到千家万户,更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作者为天津市宝坻区朝霞街道党工委书记)
08 扎实科研,让工程更安全(编辑手记)
孙佩瑾《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6日 第 06 版)
高原戈壁地下数百米,条件复杂的隧道深处,深部工程建设伴随各种安全风险。面对困难与挑战,东北大学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始终扎根一线,研制出能够密切监测岩爆的设备,发出准确预警信息,为建设人员生命安全、重大工程建设平稳运行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安全保障来自何处?一项项科技创新。面对外界的质疑声,科研团队立足实际,走自主创新之路,打破对进口设备和技术的依赖,为隧道装上岩爆“听诊器”,为安全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安全保障何以延续?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严谨和坚守。岩石一旦爆裂,便会导致重大事故。置身危险环境,实验室成员从不言退,他们在实干中快速成长,用所学知识不断创造科技成果,将青春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09 改革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思想纵横)
王云松《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6日 第 09 版)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全力以赴把党中央确定的原则、明确的举措、提出的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举措落实落地,不能把眼光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必须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把工作放在党和国家整个大局中去思考谋划。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深入把握。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服从和服务于整体。1936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特别强调了要把握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指出“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力度规模大、涉及范围广、触及利益深,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从大局出发,牢牢把握改革的整体性、全局性,避免单兵突进甚至各行其是,才能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实现改革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强改革政策统筹、进度统筹、效果统筹,进一步推动改革系统集成、落地见效。比如,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从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到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再到加强规则机制衔接,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力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深层次堵点,促进了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活力。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谋划改革,才能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善弈者谋势,善治者谋全局。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是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这要求我们谋划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要准确认识和深刻把握党中央决策部署,从全局出发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只要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全局改革有利,都要毫不犹豫地把改革推深做实,坚决不搞变通打折、敷衍塞责的小聪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沟通协调,才能确保各项改革措施无缝对接、协同推进。比如,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改革事关老百姓安危冷暖,没有一个是单凭某一个部门就能办好的,而是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协调配合。如果抱着“各扫门前雪”的消极心态,最终会使改革成效大打折扣。
改革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并不是不顾地方实际,而是要在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更好发挥特色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从“长河落日圆”的西北大漠,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从“雪山巍峨映霞光”的北方边疆,到“椰风徐徐醉海岸”的南海之滨……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千差万别,既需要强化整体推进,又需要加强点面结合;既需要全国层面的整体战略谋划,更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具体灵活务实地创造性开展工作。只有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积极与宏观政策进行有效衔接,多培养些“独门绝技”,多突出些“比较优势”,才能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10 既以监督加压,又用信任加力(执纪心得)
魏常年《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6日 第 11 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纪律既明确了不能触碰的底线和边界,也为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大胆干事提供了行动准绳。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完善相应条款,增写随意决策、机械执行,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等处分规定,用严明的纪律加强对形式主义行为的约束,有力促进了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强化纪律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党性修养好、党性坚强,遵守党纪就会更加自觉。要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促使党员干部绷紧纪律之弦,切实增强纪律规矩意识。
从严监督执纪,有效纠治难题。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严格执行党纪中对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处分规定,让铁纪“长牙”、发威,让党员干部重视、警醒、知止,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精准把握尺度,激励担当作为。党纪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切实把对党员干部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既以监督加压,又用信任加力。切实整治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才能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持续涵养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政治生态。
(作者为安徽省监委委员、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本报记者田先进采访整理)
11 文学与村庄互相看见(快评)
智春丽《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6日 第 12 版)
有了新村民,多了新空间,添了新业态——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官仓古村,因为文学悄然发生改变。文学书写的现场,从“纸面”到了“地面”;作家与广袤乡村的连接,从“在线”变为“在场”;乡村与文学的关系,从原本的“被看见”变为“互相看见”。官仓古村的实践,让我们看到,文学作为时代有温度的记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广阔潜力。
文学需要乡村,乡村也需要文学。乡村让文学“寻根”。乡愁是文学写不尽的母题,山乡巨变是中国故事最生动的情节之一。作家来到乡村,才能写好新时代的乡村和村民;文学让乡村“出圈”。书香氤氲、山清水秀的田园,满足了很多人对“诗和远方”的期待。文学的品牌效应,给乡村发展农文旅融合新业态以现实路径。
改变不独发生在官仓古村。《山乡巨变》书写地湖南清溪村探索“文学+文旅”,蹚出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子。北京市启动“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作家到乡村磨炼“现实感”。期待更多文学里的村庄,走进大众视野,落笔时代画卷。
12 从身边事做起,关爱老年人(民生观)
陆凡冰《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6日 第 13 版)
最近,江苏手机店老板李琳走红网络。他做的事并不大:为老年人免费维修手机,教他们一些智能产品的使用技巧,帮着查一下体检报告、买买火车票……可从老人们感激的话语中,能看出事情虽小却帮了大忙。大爷大妈的心里暖暖的。
其实,生活中那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往往能让老年人感到温暖。公交车上的主动让座、电梯门口的礼让先行、十字路口的停车等候……举手之劳,善意浓浓,对老年人的关爱,发自心底。
如今,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尊老爱老,是各方面临的一道必考题。这些年,国家不断发出号召、出台举措,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服务网络越织越密,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身处社会进程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身边事做起,从工作本职做起,践行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为推动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在生活中,给予老年群体更多关注,用实际行动关爱他们。家中有老人,要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交流,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其中应格外关注数字化对老人生活方式的冲击,鼓励并帮助他们尝试新技术。在外遇到老人,能让一步就让一步,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他人眼中的陌生人,却是家人心中深深的牵挂。今天伸手帮了别人的父母,明天或许就有人愿帮咱的爸妈。将心比心,社会才能更友善、更和谐。
在工作上,多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和感受,丰富他们的生活。如果您是一名社区工作者,不妨多去探望探望不同年龄段的老年居民,问问他们的所需所求、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服务,比如助餐助浴、小修小补、健康讲座、文体活动;如果您是一名软件开发员,不妨多关照一下老年人的需求,尽可能提供一些适老化的功能,降低老年人使用难度,比如放大字体、简化界面、增加语音导览等;如果您是一名家装设计师,不妨多了解一下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惯,尝试进行一些适老化的改造,比如在卫生间和卧室加装扶手、使用更加防滑的地面材料……在细节上下功夫,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保障、增加色彩。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人人都可参与。让我们携手努力,做好一件又一件“小事”,帮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13 “小发票”有大作为(财经观·改革说)
王 观《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6日 第 18 版)
打开电脑登录电子税务局,完成人脸识别,复核待开发票数据后,点击“开票”,几秒钟时间,十几张发票就发到邮箱。前不久,重庆圣地劳务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华体验了一次“秒速”开具电子发票。
“作为一家劳务公司,我们有很多客户,开发票的频率也高。过去开纸质发票,遇到开票高峰、发票不够用,光是领票都得跑办税服务厅好几趟。有了这数电发票,开票不再受纸质票份数和时间的限制,解决了公司用票量大、领票次数多的难题,给繁忙的财务工作减轻了不少压力。”王华说。
近期,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在全国推广应用,发票业务的便利化、智慧化程度又迈上了新台阶。“以前最头疼的就是整理纸质发票,现在线上操作就能完成发票报销、入账、归档、存储等工作,省心又放心。”在从事会计工作10多年的王华看来,推广数电发票,不仅节约了财务人员的时间,也为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便利,更有助于推动企业自身数字化转型。
“小发票”有大作为。对个人来说,出门打车、在饭店吃饭、旅行住宿都可能会开发票,企业的经营、销售更离不开发票,发票是记录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发票如何开具、怎么报销,发票额度调整、领取流程有何规定等等,关于发票业务的细微变化都备受关注。可以说,发票在企业、百姓生产生活中具有多重作用和重要影响。
发挥“小发票”的大作为,不仅关乎企业、百姓切身利益,也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抓手。对税务部门来说,发票是控制税源、征收税款的重要依据,也是连接税务部门与企业、百姓之间的纽带。从手写到机打,从前台到网络,从回单柜领取到邮政专递到家,多年来,税务部门致力于发票业务优化升级的脚步从未停歇。当前,在全国推广应用数电发票,体现了税收征管水平的全面提升,也为税务部门推进“以票管税”转向“以数治税”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发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发票不再只是一张普通的票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指出,着力建设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的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现如今,在发票电子化改革的推动下,发票上记录的商品名称、数量、金额等信息,都可以汇集成税收大数据;借助税收大数据,能让政策落实更精准、税费服务更便捷、产业链供应链更畅通。今后,仍需不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税收征管的深度融合,将各类业务标准化、数据化,让全量税费数据能根据需要实现可归集、可比较、可聚合,来更好适应现代化税收征管和服务的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推动发票的数字化变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让税收征管改革搭上数字化“列车”,提高税惠政策效能,延伸税收大数据功能,使税收征管工作进一步服务好实体企业发展需求,服务好财税政策执行、效果追踪等工作,进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正是“凸显改革引领作用”的题中应有之义。相信随着税收征管改革进一步深化,相关部门会推出更多利企便民新举措,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广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