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性教育,才是有效的性教育?

教育   2024-10-13 07:51   美国  
从心理解孩子》24秋季班已经开始招生了。现在公众号送达不到,我会每天发一次招生说明。感兴趣的同学请关注“诚淀”公众号,也可以留言咨询客服。
喵酱的眼神又犀利起来³  
  前段时间大米说她想做一期关于性教育的大喇叭,然后跟她浅聊了一下我对于性教育的看法;昨天一个网友妈妈跟我说起了一件事情,她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出于好奇去触碰了一个小女生的隐私部位,这件事情让她感觉到震惊的同时又很无措,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跟孩子普及性教育的知识;再然后,我前段时间听了一期用了将近两小时的时间去谈论如何给中小学生进行全面性教育的播客(当个事儿第82期《性教育缺失,是因为某些大人没有担当|对话刘文利教授》),当我从全面性教育的角度去思考,我自己到底可以在生活里给孩子做些什么样的引导时,我发现,从心课就是一门很好的“全面性教育课”。  
  
  1、知识的传递是第一步,但是比起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父母传递的价值观  
  让孩子们能够通过一个安全可靠的渠道,不带偏见的去了解到与性有关的知识,这一点肯定是重要的。回忆一下ABC理论,再回想一下我们生活里的很长场景,不难发现,即使是一样的事情,但是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时,不可避免的就带上了传递者的价值观。
  由此可见,客观存在的事实,最后会以什么样的形式传递到孩子的那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说话的人是什么样的语气和态度,而接受信息的孩子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并且形成什么样的认知,都和信息传递的人的价值观息息相关。  
  举个例子:很多父母在描述隐私部位的时候,会使用一些代词,并且会尽可能的用一些听起来非常可爱的叠词来表达。
  从儿童发展的阶段来看,一个读幼儿园的孩子对于性别的认知,和一个成年人对于性别的认知,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直接使用准确的名称来描述隐私部分,感到不好意思的大概是父母自己吧。  而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使用学名来称呼我们的隐私部分?不能这样做的背后,是否是因为我们对这样的词汇感觉到羞耻?那我们是从出生开始就会对这些词汇感觉到羞耻吗?我们对一个词汇的感受,会不会是我们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被上一代的解释和评价才形成的?
  所以在跟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当我们自己不能直言甚至于无法直视这些词汇时,我们可能会在无意识的状态里表露出了羞耻感以及随之而来的抗拒;为了回避令我们感觉难受的部分,于是我们转而使用那些可爱的词汇来作为代称。
  那么即使我们嘴上说着最可爱的词汇,但是这些词汇之所以会出现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感觉到羞耻和抗拒,那么,会不会我们传递给孩子的,在知识以外也包含了我们对于性知识的羞耻感?  
  所以,我们真的可以思考一下,在我们跟孩子谈论性教育的过程中,让我们难以启齿的原因到底是因为“性”、“性别”本身就会让人很羞耻,还是因为别人告诉我们“性”这件事情很羞耻,而我们也在长年累月的规训中认同了别人的说法?
  我们也常说,希望孩子能爱护自己的身体,那么爱护身体的前提是否是“爱自己的身体”?如果父母在描述身体部分的过程中,没有让孩子产生“我的身体很美好”、“我的身体应该被呵护”等感受,那么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感受都是模糊不清的,又谈何去爱护自己的身体呢?  
  
  2、知道≠理解≠运用  
  很多人对于性教育的认知,往往止步于知识普及这一步,那是不是与性教育有关的一些知识,告诉了孩子,孩子就真的能理解“性”、“性别差异”等事情的含义是什么了呢?孩子就真的能在生活里,把知识和行为合二为一了吗?
  没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咱们就停止这个白日梦吧!是的,期待一个孩子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学习到的知识转变为理解甚至能运用,那就是在做梦!
  复习一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个孩子的认知发展过程,大概会经历“感知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这几个阶段,那么也就意味着,同一件事情在孩子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他们很有可能是用不同的形式来理解的,那么更有可能也就会导致孩子出现不同的行为。  
  举个例子:同样都是父母告诉孩子,一会可能要下雨了,希望他们能提前结束正在玩的游戏,尽快出门;但是不同年龄的孩子是怎么理解并且怎么做的呢?
  感知觉运动阶段:我现在玩得正开心,我感觉到开心,我不想停止→无法对父母的话做出回应,并且立刻出门→父母走上来阻止他玩玩具可能会大哭;
  前运算阶段:我现在玩得正开心,但是上次被雨淋在身上也挺冷的→虽然舍不得放下玩具,但同时也部分回应父母的需求→于是可能表现为磨磨蹭蹭的出门了;
  具体运算阶段:我现在玩得正开心,但是被雨淋也会很冷,并且父母如果因为我的拖延也被雨淋了,他们也会不舒服→我虽然现在不能继续玩了,但是早点回家我还能玩其他的,并且大家可能都不会被雨淋→停止游戏,立刻收拾东西出门;
  形式运算阶段:我现在玩得正开心,但是出门晚了我和父母都会被淋,父母感觉不舒服的同时,我也未必就感觉舒服了→权衡之下,我认为立刻配合父母出门,是损失比较小的选择,并且我也许回家以后可以争取到做其他事情的机会→停止游戏,立刻出门,并且能计划好在回家后如何能尽快开始玩另一个游戏。  
  所以,不能盲目的认为“这个知识点我告诉你了,去做吧”,孩子就能很完美的理解并运用好我们所传递给他们的每一个知识;知识的传递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发展阶段,传递的方式和传递的时机等内容,都需要养育者花一点心思去思考,并且接纳低龄孩子需要多次重复的现实需求。
  总而言之,就是需要养育者们合理规划自己的预期,提供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引导方式。  
  
  3、期待孩子能对越界的行为说“不”,首先得接受孩子对自己说“不”  
  在解决了知识如何普及的问题,乃至知识已经传达到了以后,真的就不会有问题发生了吗?现实总是无奈的, 知识的获得往往不是终点,而仅仅是一个起点,真正能够让一个孩子能够建立起“边界感”的根源,也许还是来源于我们每一次和孩子的具体互动中。  
  我们先把“性”这个字拿走,从根源思考一下:
  孩子会对什么事情说不?是那些让他们感觉到不对劲的、不舒服的事情。
  孩子知道什么事情是不对劲吗?得先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对劲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多和孩子真诚的讨论什么是不对劲的行为,也许他才能分辨出什么是不对劲的事。
  孩子知道什么事情让他们不舒服吗?也许得在平时的互动中,承认、不反驳孩子的真实感受,并给予合适的引导,让他们从大量的情感体验中总结出来,哪些感受是真实的,这些感受又是来源于哪里。
  孩子能够对熟悉的人说“不”吗?我们可以反过头来思考,孩子并不需要分辨熟人和陌生人,也不需要在乎这个人是父母、亲戚还是老师,只要他感觉到不对劲、不舒服就能大声说“不”,这也许就是阻止很多事情发生的第一步。  
  所以追究到根本上,知识能不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重点应该落在孩子维护自己身体边界的主观意愿上。  
  那就回到日常生活里,在性教育的前一步,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又或者说,我们能够怎样做,让性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而是真正的成为孩子保护自己、扩展意识边界的好教育?  
  回归到从心课的课程内容,那就是陈老师一直在提的“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养育者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养育者既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包办代替,应该给孩子提供他们能够接受的知识,以及符合孩子特点的学习方式。  
  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从最细小的事情做起,孩子说他吃饱了就不要追着再喂几口,孩子说他不冷就不要逼他穿外套……但凡我们只是嘴上承认,但是行为上没有做到言行一致的话,孩子都能感受到我们“嘴上承认的背后都是对他真实感受的不信任”。结合之前说到过的,安全教育也许需要在孩子感觉到足够安全的氛围里开展,那么同理,孩子也会在我们言行一致的对待中感受到我们对他的信任,也只有在孩子足够信任我们的基础上,去谈论我们是否真正尊重的孩子的真实感受。
  
  尊重孩子的是一个独立个体:这里就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是个体差异,另一层则是孩子是作为独立于父母所存在的个体生命。
  当我们理解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有着相同的父母和家庭的兄弟姐妹,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和个性,不用一个模子去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去对应某一个具体的标准,那么我们的生活里就会少很多“偏差”,我们也才能真正的接纳某个具体的孩子可能会有的具体感受。
  当我们理解到孩子虽然是父母创造出来的生命,但是这个生命是独立于父母的一个存在;当我们真正的把孩子当做一个“他人”来对待,心理上认识到孩子和我们就是不同的两个人,也许能把“孩子如何”和“我做得如何”这两件事情分开;当我们能够足够多次的完成课题分离的练习时,那么我们才能更冷静的面对孩子所说的“不”字。
  “不要”、“不想”、“不去…乃至“就不”,这些“不”字的背后仅仅是孩子当下的真实愿望和需求,并不代表着“是否是父母做错了什么”;每一个孩子说“不”的瞬间,都不是对父母的一种评判,也不意味着他在刻意攻击父母的自我价值;父母作为孩子生活中一个神圣的存在,也能接纳孩子说“不”,那么孩子在其他场合,尤其是面对一些越界的行为时,还会刻意压抑自己拒绝他人的权利吗?  
  
  总结:
  有效的性教育,包括了知识层面的传授,更包括了知识背后的逻辑能在生活中落地的互动模式。所以,什么样的性教育才是有效的性教育,什么样的安全教育是有效的安全教育……任何教育的有效性,都是建立在于知识与互动模式的逻辑能够通顺运行的基础上,事物背后的底层逻辑才是我们开展某项教育之前最值得思考的事情。
 帅帅ᵛ⁵  回复  喵酱的眼神又犀利起来³

  牛!

  总结:
  1.要给孩子传递知识和价值观,但要落地生活。
  2.孩子从理解到做到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过程。
  3.要尊重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
  4.任何教育的前提都应该回到底层逻辑建设上,就是老师说的地基打好了才能添砖加瓦,打不好都是空谈哈~
 啊偶fish🎈³
  回复  喵酱的眼神又犀利起来³

  这一篇真是贯穿从心课的精华呀!

  来给我的老喵唠唠嗑:
  1.与其让孩子在外面学到错误的信息,家长先入为主传递正确的信息。
  这个部分在青少年课的时候有所收获,性教育可以说是从出生就开始了,就像今天有同学问面对青少年时期应该从几岁开始准备,答案也是从出生就开始准备了。
  性教育也不是一个独立的课题,它伴随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我们家长绝不能回避啊,我们总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些信息的正确性都由我们来传递,才能保证孩子不被外界的不良信息带偏。  
  2.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感受,这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孩子说她吃饱了,她不冷的时候,我们不要反驳孩子感受自己的感受。这样她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舒服和不舒服,才不会被坏人pua你应该舒服。  
  3.爱惜身体前提:父母是否爱惜了孩子的身体,有没有打骂孩子,让孩子爱惜自己,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吧,如果父母都在双标,那又如何让孩子理解爱惜自己呢?  
  4.这一段认知发展理论的解释,让我突然点醒一个点,为什么孩子越大越好带,以及好商量的孩子是怎么来的。一个前提是孩子认知发展了,另一个前提是我们一直尊重孩子的感受。
  以上❤️
 大米³  回复  喵酱的眼神又犀利起来³
  知识的传递是表层,父母传递的价值观才是底层逻辑。所有教育都跳不出这个这个底层逻辑。突然想到一句话“画皮画骨难画虎”,讲表面的性知识比较容易,但讲知识的过程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比较难。
  我现在觉得上从心课是我最喜欢的知识付费,哈哈哈哈哈哈哈...


陈忻儿童心理
发展心理学博士(康涅迪格大学),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在美国高校任教,教《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儿童的教养、学习和发展》等。两个男孩的妈妈,著有《养育的选择》。分享心理学的理论及育儿实践,孩子的成长故事。养育路上,和你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