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什么

教育   2024-10-19 07:45   美国  

《从心理解孩子》24秋季班已经开始招生了。现在公众号送达不到,我会每天发一次招生说明。感兴趣的同学请关注“诚淀”公众号,也可以留言咨询客服。

Anny

  爱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有时候仿佛只要有爱就可以不顾任何手段:我爱你,所以才控制你;我爱你,所以才打你,甚至边打边告诉你我很爱你,但你错了,伤在儿身痛在父母心;我爱你,于是为所欲为。
  
  在打和威胁这件事情上,我更想论的是对错,而不是爱与不爱。爱也可能会做错事,很多家暴者也会以爱之名。
  
  时刻的警醒,换言之,就是长期压力,有毒的压力,同样会伤害HPA轴,对大脑的伤害与打人无益。
  
  而即使我们不从那么理性的角度来思考,为什么孩子需要被警醒呢,我更愿意相信每个孩子自初生,心里都有一颗善的种子,他犯错不过是不小心而为之,我们帮助他来改正就好了;而不愿将孩子视为不敲打不威慑就不会做好的。
  
  戒尺的背后是威胁、是大人无上的权力、是恃强凌弱。类似的威胁随处可见:你不收拾玩具,我就把玩具全部扔掉;你不表现好,我就不让爸爸妈妈来接你;你不乖乖的,我就不给你零食。
  
  你绝不会这么和一个成年人对话,因为你没有权利,因为你没给他买吃的买玩的你就无法用这样的基本生存的权力去威胁他,但你可以这样赤果果地威胁一个孩子。
  
  我认为这样的专制型父母,他其实是虚弱的,他没有其他的筹码,也没有其他的谈判方式,威胁变成了他唯一的底气。
  
  所以让我们放下这武器,放下这层纸老虎的皮,让我们真诚地、对等地、尊重地和孩子对话,让我们去展示自己的脆弱:其实我担心你表现的不好,其实我害怕你不好好写作业。然后你可能就发现,爱比恐惧更有力量,一个孩子因关怀、因期盼而向上的力量远大于由恐惧而生的好。
  
  于是你也学会了,与孩子对话、协商、沟通,就像与大人一样,站在对等的位置,我们讨价还价、我们各诉所需,然后我们达成共识。我们就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从专制型的父母向权威型的父母又靠近一些些。


陈忻儿童心理
发展心理学博士(康涅迪格大学),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在美国高校任教,教《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儿童的教养、学习和发展》等。两个男孩的妈妈,著有《养育的选择》。分享心理学的理论及育儿实践,孩子的成长故事。养育路上,和你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