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从“我能自律”的事情开始的

教育   2024-11-13 09:09   美国  

《从心理解孩子》24秋季班报名结束啦!我们明年再见。

今天的话题之前也讲过,点链接:

自控力”,把“控”放一下,先把眼光放到“自”上面来

自控力的发展离不开自主权的发展

喵酱的眼神又犀利起来³

  自律是从“我能自律”的事情开始的
  
  在自律和他律这节课里,我想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我对于帮助孩子建立自律的想法是从哪几个方面开始思考的。
  
  1、对孩子来说,掌控感意味着什么?
  
  我经常在我和孩子的相处当中思考这个问题,不仅仅去思考掌控感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也会不断的思考掌控感对于我自己来说又是意味着什么。
  对我来说,养育孩子的这几年里,我大多数的情绪失控好像都发生在“事件失控”或者“我意识到事件即将失控”以后;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我突然发现,一个成年人都会因为她感觉到事情失去控制而情绪崩溃,那么我们不难想象,类似的情境下孩子又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我所指的“类似的情境下”不是指一模一样的事件,而是结合儿童发展规律,比如孩子的年龄、经历以及情绪识别能力....等因素,去思考某一个具体事件,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孩子来说,会不会让他感觉到了“事情失去控制”,并因为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
  
  陈老师在课程中一直提到,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感受到“这是我的事情”以及“我可以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换句话说,也就是,如果孩子始终不能在生活中获得“掌控感”的话,孩子很难对生活或者具体事件当中获得足够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就无法意识到“这是我的事情”、“这是我的生活”以及“我是可以对自己负责”。
  
  不要以为“力所能及”这件事情很容易被找到,当我们结合学龄期儿童的生活场景来观察,其实我们会发现孩子的生活里往往充斥着大量的“力所不能及”的事!
  比如一岁的孩子学走路,在他学会走路之前的这几个月里,“走路”这件事就是“力所不能及”;比如两岁的孩子学说话,当孩子脑海里有大量想要表达的话语,但是由于生理限制、语言组织能力不足等等因素导致他不能说长句的时候,“说话”就是孩子当下“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以此类推,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孩子,总是不难发现,很多对于成年人来说随手就能做的事,对于孩子来说往往是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如果我们对此无知无觉,不去主动的帮助孩子寻找“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去充当孩子的脚手架,不去帮助孩子对一件事件进行拆分、降低难度,其实孩子可能会更多的收获“挫败感”和“无力感”。
  
  
  2、从最近发展区去帮助孩子学会自律
  
  当我们知道了控制感对于孩子来说,是掌控生活、收获自信的起点时,再结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可以把事件拆分为一个个更具体的、更可控的部分,让孩子从每一个具体可控的小事里,体会到“自律”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帮助孩子获得更优的自律能力。
  
  举个小例子,当我们跟孩子说“我希望你可以学会保护视力”,也许可以把这句话拆分为“每隔一段时间得让眼睛休息一下”,再细化为“每隔20分钟远眺一下窗外的风景”,然后可以再降低一点难度“先从每天一次有意识的让眼睛休息开始”;
  
  再举一个小例子,当我们跟孩子说“我希望你能保护好你的牙齿”,也许可以把这句话拆分为“做到早晚刷牙、少吃糖”,再细化一下就是“尝试自己刷牙,然后也接受大人帮你补刷你刷不到的部分;每天最多吃3颗糖”,再适当降低难度“如果你能有意识地在吃糖以后喝点水漱漱口”;
  
  从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去思考,可以得出:当我们想要孩子在某件事情上能够自律,需要把事件的复杂程度进行拆分,需要把事件的难度有意识的降低,以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为标准,让事件变得“力所能及”,让孩子能够在做事的过程中体会到自我控制、掌控感等带来的情感体验,以此来帮助孩子建立“自律”的基础。
  
  
  3、不自律的孩子,背后也许是不适配的要求
  
  作为父母,我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很多时候表达的是“最终目标”,是我们的“终极愿望”,但是换成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会发现这样的愿望和目标对他们来说是很遥远、很模糊的事情,简单来说,“我希望你能XXX”在孩子的眼里就是一件“很大很大”、“很难很难”的事情,以他们现有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往往无法达成父母所期盼的结果;
  
  那么结合第一点写到的,孩子是需要一些控制感的,如果一件事情的完成难度大大超出了孩子现阶段的能力,那么孩子还会有意愿主动去挑战它、学会它并且控制它吗?(这里再复习一下“习得性无助”的定义。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我负责不了任何事情,不管我做什么都没有用,都改变不了我的处境,对自己周围的生活完全丧失了控制感,我无法掌控我的生活,干脆直接放任、不管。)
  所以,我们可以回答刚刚的问句了:“大概率是不会的”。
  
  再回到自律这件事情上,如果我们观察到一个孩子,总是无法“自律”,除了思考孩子的能力、动机、互动经验以外,我认为一定还要重点观察家长提出的要求,是否严重的超出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再从最近发展区的视角里延伸一下,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是动态变化的,每一件具体的事情,每一个不同的时刻,每一个不同因素的加入,可能都会导致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发生变化;我这么说的意思是,家长不要被相似的结果误导了,认为孩子昨天做到的事情今天一定就要做到,也不要认为孩子昨天做不到的事情,今天也一定做不到,并因此不断重复自己对孩子的主观评价,例如“你就是丢三落四”、“我看你今天忘记、明天忘记,以后也没什么可能记得了吧”。
  
  PS:在这里插播一个我的观察:一个表现得很粗心的孩子,未必是天生就粗心的,也不是后天就故意把自己培养得很粗心,其中的一个情况就是孩子在用他的粗心去实现父母或者老师在教育中的自我实现预言。
  那么套用一下这个逻辑,不自律的孩子未必是他有意不自律,也有可能是家长提出的要求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为了不体验“完不成”的挫败感,很有可能从一开始就拒绝完成这件事,而在家长看来,则可能表现为“这孩子太不自律了”;此时如果家长再来一顿雪上加霜的点评“我从一开始就觉得你不可能自律,你看,你果然就没控制住自己”,这么一来孩子大概率就破罐子破摔了。
  
  总结:
  从“他律”到“自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其他事情一样,都需要从易到难、由简入繁。
  让孩子在一件件具体的小事中获得掌控感,让他们看到因为自己的努力而促使事件发生改变,并从中收获积极的情感体验,他才会具备控制自己、促使事情向好发展的主观意愿。


陈忻儿童心理
发展心理学博士(康涅迪格大学),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在美国高校任教,教《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儿童的教养、学习和发展》等。两个男孩的妈妈,著有《养育的选择》。分享心理学的理论及育儿实践,孩子的成长故事。养育路上,和你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