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炸了盆果子,小心翼翼的装袋子里,袋子底上还放了块硬纸板,起支撑的作用。担心炸果子路上会碎,轻轻的放在后排座上。
这就是先蒸后擀,晾干后再炸的成效。放进嘴里,不需用牙嚼,没牙的老人用牙花子一嘎牙,就成了。
很多网友说用鸡蛋和面,炸这种果子也酥脆香。我们老家现在也都用鸡蛋和面,相对于糯米粉来说,简单省力,一样好吃。
但我家老爷子不吃鸡蛋面的,连买的汤圆都不吃,汤圆只吃集上买的糯米面包红糖的。
以前老家过年,用糯米粉或大黄米粉做的这种果子,都是早早下手做,秋天忙完地里的活就开始做。米先用碓掐,用箩箩,一遍一遍的掐,一遍一遍的箩。趁着天好,容易晒干。晒干后就收起来,专等大年三十这天炸。
不能炸早了,炸早了,等不到过年就被小孩子偷吃没了。得到年三十,大人把小孩子赶出去,专心致志的干这活。不能有小孩子在场,一怕小孩子抢吃,二怕小孩说话不吉利。
三儿小时候就被大人赶院子里,趴在锅屋门口,从门缝里往里瞅。馋得光顾着流哈喇子去了,不小心把锅屋门给一下推开了。随着一阵寒风吹向锅屋,那锅里正炸的营生遇冷忽然的就"发"(膨胀)不起来了,就挨了大人一耳瓜子。
现在屋里有暖气,做好的果子不用专门晒,放在屋里,一个晚上就干了,干了就炸了吃,也不用等年三十了。年前先炸上两次,等过年的时候,我爹基本上就吃够了。
今天村里逢集,车到胡同头的时候,我家司机一眼就看到了我爹。我爹已赶完了集,正拉着小车往家走。我赶忙下车,上前接过小车替他拉着。
做饭吃饭,收拾完,炒着一锅肉,电饭锅里炖着半只鸡,就开始换两个床上的床单被罩。
没在家里洗,一是时间不够用的,二是自来水流太小。脏床品被我打包捎上了车,这样,可以省下点力气,还可以省出点时间和我妈啦个呱。
就这些吧,有点累,晚安😴。
(砍木柴俺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