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家吃什么

文摘   2025-01-12 22:05   山东  

昨天晚上一个人在家,今天也是,不要太爽的感觉。


一个人擦地,不由得哼着小曲。不用看哪个不顺眼,也不用想着去支使支使哪个。


比如说,那个看电视的坐在茶几跟,这感觉就不一样了。同样是那个人擦地,那擦地的人走到茶几跟前,看电视的倒也不是没眼水头,也赶紧配合着把脚丫子抬起来,还送一个讨好的笑容。但是,看那扎煞着的脚丫子就莫名的想生气,想一脚把他踹在地上,还光想支使他去干点什么。


干点什么呢?那天中午剩了一点汤,嘱咐他热热喝了,他热完了鱼就端着去茶几上看电视了,完全忘了汤的事。其间我问:怎么有股糊味?他:哪有,把鼻子趴到盘子上闻了闻,没温糊。


然后,咪溜完鱼吃完菜,打开厨房门,随着一声尖叫和一声火与水的哧啦声,一股子浓重的烟糊味飘了出来,要不是那个小奶锅底子厚,恐怕得酿成火灾。


扯远了,不是要讲一个人在家吃什么嘛,怎么又扯到干活的事上去了。要不人家书上说:街上的事一件事就是一件事,这家里的事,一件事能扯出八件事呢。


一个人的早饭,就冲了两鸡蛋。简单吧,午饭么,就不能太简单了。


看看这个黑乎乎的一盘子是个什么东东,恁吃过么?


这个是地瓜秧子的邓木子(渣豆腐),昨天走娘家顺来的,二表嫂子馇的,特地送给她姑,也就是送给我妈的。


我临走,我妈说,恁二嫂子送的邓木子你捎着点啊,我自己吃不了。当然啦,我妈没发话之前,我就已经装袋子里放包里了。


这可是二表哥嫂子亲自去自家地里掐的嫩地瓜秧叶子,切碎了晒了,专门留着这个季节馇邓木子的。看着黑黢黢的干巴巴的样子,吃到嘴里却是软绵绵的香。菜市卖的,地瓜秧太老,吃着发柴。以前写过,只要二嫂子在老家里住着,馇了邓木子都会有我妈的一碗。


对我妈好的人,还有我小姑。小姑是我五爷爷家的小姑,跟亲姑一样。小学生快放假了,小姑提前从儿子家里回了老家,昨天早上我妈刚起来,我小姑就煮出一碗饺子,自己都没吃就先给我妈送了去。


捎来的邓木子放油炒了,下楼去院里小超市买了包苍山杂粮煎饼。卷了一包,捋上小咸菜和蒜苗,一口咬下去,那味道就不用提了,比小时候去加工的鸡蛋糕还过瘾。


吃这样的饭,应该配上一碗稀溜的玉米面糊糊的,可我偏偏炖了一锅牛尾汤。


为什么得要稀溜的?


因为,这两样卷一起,比较干,往下咽的时候,得稍微的伸一下脖子。


但是,不要觉得咽个饭得伸下脖子是个多么艰难的事。一手架着一个煎饼,一手拿大葱或大蒜,下咽伸脖子只是一种享受。


就像我家那口子啃个骨头吃块肉的,喜欢合上眼嚼。开始咱不理解,问之,人家说,这叫品味,叫专注,叫享受当下。


再来说说那个牛尾骨。


昨天赶集,我买完白菜,一路举着手机东去。走出集市在路边等了很久不见司机追上来,电话打过去,才知道那人在一卖牛肉摊前馋得走不动步了。


走不动步了,也没敢轻举妄动。十分强烈的问我,想把那根牛尾骨给收了。我说,你要是想吃,就收了。于是,他就喜滋滋的提着那根牛尾巴上了车。


昨天中午没炖。


当然,他是多么希望能在俺娘家炖上一锅。俺爹不喝酒,能和俺爹一人一碗牛尾汤也可。但是,俺爹不吃这些营生。排骨汤鱼汤鸡汤,统统不喝,所以,他在我俺娘就失去了很多解馋的机会。


牛尾巴捎了回来,一半捎去他娘家,一半留下。


今天中午的牛尾巴汤,我炖了,他也在他娘家炖了。只是,他牛尾巴配啤酒,我配地瓜秧邓木子。





别看这个煎饼有点粗糙的,叠的也不齐,还反叠着。吃起来却是软和的,又好咬又一点也不硬。 杂粮的,很有煎饼味,也比一般的煎饼耐放,是我喜欢的煎饼之一。


我们单位在这家煎饼店附近有个营业网点,记得以前其它网点的同事经常会让解款车给捎这家的煎饼。好吃,是大家公认的。


我不是推销煎饼的,也不认识卖煎饼的,更不是想让你买煎饼,好东西就要一起分享。


如果想念家乡的煎饼,好这口的,可以买了尝尝。吃煎饼就要吃它本来的味道,那些放了蛋啦奶的,虽然也好营养价值也高,但总觉得失去了煎饼的原味。


L十一
记录生活瞬间,留下回忆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