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政协工作十五年的难忘回忆
徐祖白
我于1981年9月从后塍中学调到沙洲县政协秘书处工作,1995年4月从政协秘书处调到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一直工作到退休。十五年中,我经历过第三、四、五、六、七届政协。第八届政协召开时,我虽已离开政协,但依然保留政协委员并担任学习和文史委员会主任职务,直到2002年退居二线。其间,我参加过协商监督、调查考察、咨询服务、横向联谊等多项活动,虽时隔多年,但政协领导们的音容笑貌,老一辈委员的品格情怀,民主党派人士的爱国热情,依然历历在目,令我终生难忘。
一
1962年沙洲县成立后,当年即成立沙洲县政协,时有委员60人,代表12个界别。县委书记李聚茂任政协主席,两位副主席是王琳元、焦士琳,均为党外人士。政协秘书处只有1名工作人员,即驻会副秘书长陈匡厚。因“文化大革命”,县政协于1967年被迫停止活动。直到1979年12月,县委书记高德正宣布,停止活动十三年之久的政协恢复活动。
1981年7月,县政协三届一次全会召开,委员增加到142人,代表19个界别。因副秘书长陈匡厚晋升为副主席,秘书处急需配备工作人员,所以县委组织部为政协秘书处重新配备了三名工作人员:朱梁石、王洪富和我。朱梁石从县委办公室信访组调来,任副秘书长;王洪富是部队转业干部,负责文书收发和行政事务工作,我主要负责文字材料的起草整理并参加相关委组的活动。我和王洪富都是办事员。秘书处人员配齐后,政协各项工作就逐步开展起来了。
我是1981年9月4日到政协报到上班的。一上班,就投入到筹备县政协三届一次常委会议的各项工作之中。照理,三届一次全会会议在7月份召开之后应立即举行第一次常委会议,因政协主席张洪洫当时出差在外,所以延迟到9月份召开。为了开好这次常委会议,张洪洫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主席会议。会议决定这次常委会议的主要议程,一是传达学习上级会议精神,二是协商决定政协各委组的设置与名单,三是协商通过年度工作计划。刚成立的三届政协有六位正副主席,其中,张洪洫、姜康成、刘大震、李守信都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经历过战争岁月的生死考验,渡江战役后扎根江南,为建立新政权、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奉献了毕生精力。吴衍是1976年从部队转业的团职干部,很有政策水平和办事能力,当时兼任县委统战部部长和县政协秘书长。由于张洪洫当时仍是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工作繁忙,所以负责政协、统战系统日常工作的是吴衍。陈匡厚是党外副主席,上世纪50年代就追求进步,紧跟共产党,是工商界爱国人士。令人感慨的是,这六位领导而今均已作古,但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坚定的理想信念,爽直的性格脾气,俭朴的生活作风,至今回忆起来依然令我肃然起敬。
9月16日至18日,三届一次常委会议在县招待所举行。由于当时拨乱反正不久,社会上对政协、统战认识不一,不少政协委员在“文革”中遭受冲击,依然心有余悸,所以会议花较多时间传达学习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尤其是学习领会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分组讨论中,常委们抚今追昔,心潮澎湃,纷纷表达虽经磨难、不忘初心的爱党爱国之情。《人民政协报》后来以《三中全会为我敞开报国之门》为题,报道会议情况与取得的成效。2 就在这次会议上,我认识了县政协常委、农工民主党成员王梅芳。
王梅芳是塘市集镇人,早年毕业于上海爱国女校,几十年呕心沥血教书育人,终身未婚,是典型的一心扑在事业上的知识型女性。可是在十年动乱中,她横遭冲击,抄家、隔离、批斗,她都默默忍受,但当她的一个相依为命的侄女儿、也是她最心爱的学生,因遭受株连,在农村劳动中忧郁病亡,老人肠断心碎,仿佛一下子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然而,她顽强地活了下来。在常委会上,她抹去眼泪,激动地向党倾吐衷肠:“我沉默过,但没有彷徨;我悲伤过,但没有绝望。因为祖国和我一样遭受了劫难,我要和祖国同甘苦共命运,我始终相信祖国的春天终将到来!”
此后,年逾花甲的王梅芳不仅积极参加政协各项活动,而且关心塘市乡幼儿教育,帮助改善幼儿园设施;关心“三胞”眷属生活困难,协助地方政府落实统战政策;还义务为初中生补习英语,不取分文报酬。1985年,我专门去塘市采访她的事迹,见她家中案头有一首自励诗:“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事后,我写了一篇人物通讯《心中永远是春天——记沙洲县政协常委王梅芳》,发表在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刊物《前进》1986年第二期上。《江苏政协》1986年第二期也同时刊发了这篇文章。
二
政协的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县委对发挥政协职能作用十分重视。记得每次召开常委会议,都有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到会通报情况,听取委员意见。
1981年12月,陈璧显担任沙洲县委书记。次年12月,陈书记亲自到县政协常委会议上通报情况。记得那次会议在县商业学校(今市人武部西侧)的会议室举行。陈书记主要讲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五大变化:一是人们思想日益活跃,人心思改、思变、思富,全县95%的生产队实行包干责任制,涌现出一批重点户、专业户,成为农村致富典型。二是农村经济不断繁荣。他重点讲了三中全会之后的四年,即1979年至1982年,全县农副工总产值相当于1962年到1978年的总和,这是县委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团结奋进的辉煌成果。三是人民生活年年有改善,1962年至1977年农民年人均分配90元,年均增长1.7元,1978年以来年均增长17元。他举例说,大新新海坝12队社员耿毛郎,饲养120只种鸭,6头肥猪,还承包1.5亩水面,全年收入达到3000多元,是当时农民人均年收入185元的16倍。他还就集镇建设年年变样、党风民风逐渐好转这两大变化列举了不少具体生动的例子。
陈书记的情况通报,数据详实,事例生动,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政协常委们听得津津有味,讨论中发言踊跃,一致认为县委工作思路清晰,成绩鼓舞人心。常委们对促进农副工三业协调发展,重点是提高社队企业发展水平,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建议。会场内外洋溢着党内党外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坦诚相见、共商国是的民主气氛。
市(县)委为了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曾颁发过不少文件,仅上世纪八十年代,就颁发过《关于县政协委员参加有关活动的通知(1983年)》《关于贯彻执行非党政协委员知情出力若干问题的规定(1984年)》《关于加强与县政协各专委会、工作组联系的通知(1986年)》以及1989年市委《批转市政协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暂行规定的通知》等等。这些文件对于发挥政协委员知情出力、参政议政职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不负党委政府重托,拿得出具有真知灼见的协商意见,县政协领导十分重视专题调查研究工作。我在政协工作的十五年中,参加的专题调查不下数十次,协助整理出的调查报告有许多份,委员们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甘作诤友的睿智和品格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些社队企业办起小化工、小电镀、小印染,生产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和居民生活。1982年10月,姜康成、陈匡厚副主席率领政协医卫组、科技组会同县环保局开展专题调查考察,我也参加了这次考察活动。时任县环保局副局长张爱华、工程师叶化宇,陪同政协委员先后考察了沙洲水泥厂、杨舍公社电镀厂、沙洲化工厂、沙洲自来水厂。参加考察的政协委员记得有叶宗浩、毛金泉、蒋祥川、钱景初等,除了乐余机械厂厂长蒋祥川是中共党员,其他都是非党政协委员。叶宗浩在沙洲建县初期就是政协委员,是诤友式无党派人士,敢于和善于发表意见;毛金泉是农工民主党成员,卫生防疫站主任医师,对环保治污有专业特长。两人分别担任调查组正副组长。在座谈会上,委员们对加强环保舆论宣传、强化治理“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归纳为4条意见,形成《关于调查视察杨舍地区防治环境污染情况的汇报》报送县委。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县30家电镀厂中有8家被关停,其余加强废水处理,日处理废水1000吨,乡镇企业环保意识得到加强,治理“三废”取得初步成效。
三
在政协组织的调查考察活动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全市纺织工业的调查。纺织工业是张家港市的传统支柱产业。明清时期,境内大小集镇都有花衣行和布庄,雷沟大布远销京津地区。民国时期,境内有纺织作坊和布厂数十家,振丰布厂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纺织工业蓬勃发展,1985年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7%,沙洲县成为全省纺织工业重点县。
1988年,市政协把纺织工业调查列为全年重点专题调查课题,调查了40多家纺织企业,历时一年多时间。调查由赵祖岐和焦士瑛两位副主席主要负责,陈匡厚副主席也参加过几次活动。赵祖岐是市政府办公室老主任,熟悉全局情况,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文字水平,升任市政协副主席后协助顾秉钧主席负责政协日常工作。焦士瑛是非中共副主席,爱国工商界人士,曾任振丰布厂(后改名七一棉纺织厂)副厂长,长期从事纺织工业生产管理,是标准的行家里手。先后参加调查的政协委员记得有:市经委副主任邹才元、科长顾济民,七一棉纺织厂总工程师秦振海、塘桥光达针织绒厂工程师张林康、市纺织品公司专家黄鸿源、市色织一厂工程师钱满生、沙洲工学院纺织系教师陶健生等。
这次调查除了听取市经委关于全市纺织工业情况介绍,还重点考察、解剖南沙乡的多家纺织企业。这些企业是色织二厂、化纤二厂、占文纺织厂、东山纺织厂。委员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明确指出他们在基础管理、能源消耗、设备运转、产品开发、资金周转、挖潜增效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赵祖岐副主席除了亲自参加集体调查,还几次到相关企业走访,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记得有一次,他专门叫我一起到合兴纺织印染厂找谭惠亚厂长,探讨企业内部管理问题。谭惠亚是苏州市政协委员,他向我们介绍了企业管理的“新招”:一是用人机制上不讲情面选优汰劣,二是创新实施“链式管理”,用1729条新规管住全厂大大小小106个工种,三是以严格规章制度狠刹奢靡之风,确保廉洁经营落到实处。正因为如此,这家张家港当时最大的外贸生产企业,成为全省纺织印染行业中第一家商品自检单位,荣获省明星企业殊荣。这位农民企业家的经验之谈,对我们拓展调查思路、充实建议内容,有重要启发。
这次调查,先后形成三份调查报告,赵祖岐副主席对每篇调查都亲自把关,字斟句酌,才签发上报市委、市政府。市委领导对调查报告十分重视,其中《关于南沙乡纺织工业的调查报告》还由市委、市政府办公室批转各乡镇、各单位参阅,指出“这一调查讲的是纺织工业,对其他工业也有触类旁通的指导作用”。
政协的专题调查,不只是提提意见,说说对策,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行动紧跟,落实落地,真心诚意帮助乡镇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当时,纺织企业供销渠道不畅是个普遍性难题。1983年至1984年,政协发挥人才多、关系广的优势,帮助南沙、塘桥两个乡的企业解决紧缺纺织原料1500多吨,帮助妙桥、南沙、乘航三个乡的企业推销积压产品117万元。5。其中,陈匡厚副主席所做工作尤为突出。他利用原来在县纺织品公司工作、熟悉各方关系的专长,顶着北方严寒,九次远赴黑龙江,其中在牡丹江组织到大批紧缺原料粘胶纤维,在阿城黑龙江涤纶厂,协商成功引进项目,请来高级工程师汪嘉泽,帮助经济薄弱的德积乡建办起涤纶长丝厂,使之成为德积乡的一大骨干企业。此后,以长丝厂为龙头,德积的氨纶纱等纺织企业群雄奋起,昔日穷德积跃入乡镇经济先进行列。
当然,要帮助乡镇企业办成一件事情并非易事。记得陈匡厚副主席曾亲口对我说过,有家村办织布厂原料断供,机器无法运转,恳请他出面向某厂借到1吨纱支,以解决无米之炊。后来这家村办织布厂经营不善,无法归还,债主到织布厂催讨不成,便坐到陈主席家中讨个说法。多年后,我遇到这家村办织布厂负责人,动情地对他说,当年陈主席的无私帮助,我们不可以忘记啊!
四
在我县(市)政协的委组设置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委员会,就是“经济技术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经咨委”),下设农业、纺织、化工、副业四个小组。这个机构从第三届政协开始设置,一直延续到第四、第五届,前后有10年时间。这是政协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发挥人才优势,努力开创委组工作新局面的一项创新举措。
我刚到政协工作,就记得政协已经同乘航乡庆安大队挂钩,提供农业咨询服务。庆安是以粮为主的粮棉轮作区,有重粮轻棉倾向,棉花连年低产,亩产一直在七八十斤徘徊。为改变这一状况,政协领导多次带领经咨委成员赴庆安调研,举办技术讲座,现场示范操作,还连续两年搞了有奖有赔技术承包试点活动。年近八十的老农艺师、政协常委陈灿生,多次下乡实地指导,并建立田间档案,结果第一年承包的4.8亩棉田,皮棉亩产达到134.9斤,比全大队亩产高78.9斤。第二年,签订承包合同的农户从2家扩大到13家。6 一次,我随陈灿生到庆安,亲眼目睹老常委巡回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棉的感人场景。回到办公室,我连夜写出700字的小通讯《老农艺师田头传艺》,没想到《人民日报》在1982年5月27日刊发了这篇文章,还配发了我拍的照片,令我大受鼓舞。
上世纪八十年代,南丰乡社队工业发展缓慢。尤其是南丰纱厂,产品积压,长期亏损。经咨委应乡党委邀请,专门组织几位工程师到纱厂调研,认为主要症结是产品不对路。于是建议产品转向,由原来纺无利润、无销路的副十支纱,改为纺32支涤粘中长纱。因需要不小的投资,乡党委开始举棋不定,经纺织专家详细分析转产后的销路与前途,乡党委终于下决心投资35万元改造纱厂设备。经咨委又跟踪调研,提出可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加以改造,只需增加少量设备,就可以纺出32支纱。这样可节省投资22万元。经两个月努力,南丰纱厂新品投产,第一季度就获净利1.7万元。与此同时,政协又从苏州市退休科技工作者协会请来十几位工程师,为南丰乡十几个社队企业提供全面咨询服务。由于全乡干群努力,1983年全乡农副工三业总产值比1982年增加30.3%,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一年。7
为更好学习和借用外地先进经验,推进本地经济建设发展,在顾秉钧主席倡导下,我县(市)政协与上海、南京、武汉、东莞等多地政协建立起横向协作联系,我记忆中有“十二县市政协联谊会”“十七县市政协联谊会”“五港口城市政协联谊会”等,其中往来较多的是上海市杨浦区政协。1984年8月,杨浦区政协主席王雁秋两次率领数十名政协委员来沙洲参观,并商谈建立友好协作关系。王雁秋是老红军,当年海南岛红色娘子军领导人。县委、县政府对此事非常重视。10月6日,我市政协派代表团赴杨浦区签订两地政协友好关系协议书和经济协作议定书,县委副书记王振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苏惠春、县委常委江浩均专程赴沪参加这一仪式。
杨浦区政协设有专门的咨询服务机构,称“经济技术咨询服务中心”。他们根据沙洲县实际情况,先后派出18名专家,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并同南丰苎麻厂、晨阳帆布厂、鹿苑毛染整厂、巨桥毛纺厂、欧桥毛纺厂建立咨询服务关系。其中有一位姓章的高级工程师,是九三学社成员,满头银发,腰板挺拔,精神矍铄,我曾陪同他到乡镇企业现场考察,亲眼目睹他耐心指导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
政协经济咨询服务工作,想得起来的还有:针对兆丰纱厂缺乏原料和资金的困境,帮助该厂与沙棉七厂和沙棉九厂挂钩,建立协作关系,当年兆丰纱厂获得加工费收入19.7万元,七厂和九厂也增加织布利润10多万元;8 根据全市苗鸡产量逐年下降,不适应养鸡业和居民生活需求,帮助市畜禽良种场提供技术指导,解决资金困难,使原来一蹶不振的良种场重新焕发勃勃生机;针对农村不合理使用化肥,导致土壤结构和大气环境日趋恶化的情况,促成市化肥厂建办成功复合肥生产车间,年产复合肥2万吨,有效缓解了化肥使用的矛盾。9
上世纪八十年代,沙洲县政协在经济咨询服务方面取得的成绩,受到县委、县政府好评,得到上级政协充分肯定。1986年2月,顾秉钧主席应邀参加全国政协召开的全国地方政协工作座谈会,提交《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努力开创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我们是怎样开展经济咨询服务活动的》书面发言。在江苏省政协和苏州市政协召开的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市政协领导也分别作了典型发言。
五
县(市)政协在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促进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繁荣发展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当年的那些人、那些事,至今在我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1983年,为弘扬祖国传统书画艺术,政协主席会议商定举办一次书画展览。经过半年多时间紧张筹备,共征集到书法、美术、篆刻、印章作品一百多幅。10月4日开幕那天,苏州市政协主席梅村亲自率领“吴门画派”七八位书画家莅临指导。书画家们与我县中青年作者亲切座谈,并对作品一一进行点评。当晚,书画家在政协会议室一一展示带来的作品,还当场挥毫泼墨,作现场示范。费新我的左笔书法“杨舍腾辉”四个大字笔力千钧,气势如虹;谢孝思的国画“巨岩红梅”豪放多姿,意境深远;张辛稼所作苍松翠柏蓬勃奋发,直指云天;沈彬如画的数匹奔马风驰电掣,跃然纸上;沙曼翁的中堂条幅,正草隶篆,相得益彰。他们一边表演,一边讲解要领,令中青年作者深受教益。后来,苏州市政协还约请了沈君良、马伯乐、祝嘉、蒋风白、徐源绍等书画家再次到沙洲县政协指导。苏州书画家的作品后来成为县政协的库藏珍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推动塘桥镇围棋活动深入开展,市政协主席顾秉钧经多方联系,把围棋大师聂卫平请到塘桥,担任塘桥镇围棋协会顾问。还通过争取,将全国第一届围棋“天元赛”的首轮比赛安排在塘桥。一时,聂卫平、马晓春、曹大元、曹志林、邵震中等高手在塘桥云集,全镇围棋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政协领导还通过各种关系,把象棋大师胡荣华请到张家港,在总工会和港区长江村,分别与10名象棋高手同时下盲棋,比赛盛况在老百姓中传为美谈。1990年,中国围棋协会会长陈祖德来到张家港,授予张家港市“围棋之乡”荣誉称号。1991年,江苏省体委命名塘桥镇为“围棋之乡”。在顾秉钧主席和陈慕恬副主席等几位领导的促成协调下,全市先后成立了棋类、篮球、武术、钓鱼、桥牌、乒乓球、老年人体协等7个单项体育协会,这些协会在推进全市群众性文体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984年,为帮助本地高中生打开一条新的升学渠道,县政协决定举办文化补习学校,开设高中补习班。这一工作由陈慕恬副主席分管,教育组组长蔡忠保、副组长何天衢负责,校舍借用总工会房子,教师主要在政协委员中聘请。当时,恰巧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孙起孟在沙洲视察,便应邀参加补习班开幕式并发表热情洋溢的即席讲话。他说,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要从本地实际出发,补习学校起步阶段条件简陋,但只要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依靠社会各界支持,就一定能从“无”转化为“有”。他勉励师生奋发努力,力争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孙起孟是常州人,后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的夫人王芝慧是我市后塍集镇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次年高考,149名学生录取各类高校108名,录取率达72.5%,这在当时情况下不啻放了一颗卫星。
1994年,就在我调离政协前一年,我参加了政协组织的医疗队赴陕西汉阴县送医帮扶活动。此前,我曾多次参加过医卫组的市内送医下乡、街头义务咨询等活动,但远赴汉阴却是第一次。这次活动由范思源副主席组织领导,参加活动的医务人员是从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单位挑选的,记得有市一院副院长钱叔清,资深内科主任吴纪南,防疫站主任医师毛金泉,还有徐建华、王树生、赵克平、尹雪梅、游红娟、徐如元、杨元丰、李惠新、邹红琼、葛品芬等十多名中青年医生。
汉阴地处陕南山区,是国家级贫困县,张家港帮扶挂钩县。范思源副主席当时在汉阴挂职任副县长。活动中,医疗队向希望工程太平村小学捐款4万元。张家港市一院、中医院与汉阴县医院、中医院结为友好医院,并赠送手术包。医疗队连续数天深入到汉阳区、铁佛区、蒲溪区的多个山区乡村巡回医疗。期间,还买了米、面、油,扛着提着,爬山过坡,送到贫困户家中。在铁佛区水田乡,有几家贫困户,家徒四壁,人畜同室,父母患病或智力低下,孩子单衣薄衫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贫苦情状令人唏嘘!我们向三家特困户各赠送40斤大米、10斤挂面。有一户还加送200元现金,供孩子上学。天池乡茅坪村有个13岁小女孩,患多脏器感染住院,医疗队当即内部集资600元,送到病房,帮助小女孩度过难关。回到张家港后,我们向政协主席会议汇报所见所闻,提出向汉阴捐赠衣物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沈文荣主席、庞关保副主席等领导的大力支持,并及时向市委汇报请示。市委书记秦振华在政协请示报告上批示:“同意政协负责,主要在机关和群众团体动员,开展捐赠活动。”
捐赠动员大会在11月27日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市直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庞关保副主席主持会议,范思源副主席做动员报告,汉阴县常驻张家港的副县长喻国庆讲话,总工会、商业局、教育局、市一院负责人发言。这是我市第一次开展向贫困地区捐赠衣物活动。在市民政局积极配合下,市直机关各单位各部门捐赠热情高涨。秦书记率先垂范,动员大会第二天就拿来棉衣棉裤数件。一周后,捐赠的衣物打包成件,分装几节车皮,从无锡发运到汉阴。此后,向贫困帮扶地区捐赠衣物和钱款,由市政府具体负责,成为每年必搞的常规动作,延续了好多年。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