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悔救国难
——同赴延安的殷氏三兄弟
徐祖白
20世纪30年代,日军侵华,山河破碎。当此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为拯救风雨飘摇中的祖国,冲破重重封锁线,从四面八方奔向革命圣地延安,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在这支西行大军中,就有从张家港走出去的同胞三兄弟殷序、殷仁、殷琏,他们以人生的韶华岁月,唱响无悔的青春之歌,谱写出生动的人生传奇。
一、毁家兴学的殷念乔
殷氏世居香山东麓三甲里。三兄弟的父亲名殷念乔,是民族觉醒年代一名进步知识分子。他早年就读于常州府中学,1912年毕业于江阴乙种师范学校,任三甲里小学校长。
三甲里小学时称大南乡立第二初级小学,仅有学生三四十人,租用4间民房作为校舍。为改变简陋的办学条件。殷念乔冲破封建理念束缚,不顾守旧势力阻拦,与时在学校执教的孙逊群烈士一起,搬掉惠宁庵和猛将殿的神像,把庙舍改为教室,还毅然卖掉自家18亩田产,充作办学经费。
1926年4月,孙逊群去广州参加毛泽东主办的农讲所学习,殷念乔慨然出资予以帮助。2个月后,殷念乔因染上霍乱,无法救治而去世,年仅36岁。9月,孙逊群从广州返回故里,惊悉噩耗,痛哭流涕。他再次举行追悼会,深情追述殷念乔的事迹与精神。大南二小后改名为“念乔小学”,作为对这位民众教育家的永久纪念。
殷念乔育有四子,依次为殷辂、殷序、殷仁、殷琏。得益于父亲的教育和熏陶,四兄弟均从小立志高远,勤奋读书,追求进步,向往光明。老大殷辂参加三十年代进步文化运动,未去延安。殷序、殷仁和殷琏都先后奔赴延安,紧跟共产党,投身抗日洪流,在风雷激荡中英勇搏击,为民族解放、人民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奉献了全部聪明才智。
二、首赴延安的殷仁
三兄弟中第一个到延安的是老三殷仁。殷仁又名殷铁铭,生于1916年。早年在家乡三甲里小学读书,14岁考入无锡洛社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无锡、江阴、南京的几所小学任教。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华北危急,中国危急,他毅然投笔从戎。先是参加抗日青年剧社,深入集镇农村演出,以文艺做武器,宣传抗日救亡。后在剧社地下党员引导下,于1937年11月经苏北泰兴,几经辗转,奔赴延安,时年21岁。
一到延安,殷仁进入刚创办的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39年初,留校担任鲁艺教务科科长和政治协理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鲁艺,各种文艺人才聚集,抗战作品激情喷涌。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殷仁与曾艺相遇相识。曾艺本姓赵,是四川绵竹姑娘,原来在老家担任教师。1938年,她在地下党员四哥引导下,经过长途跋涉,从天府之国来到黄土高原,进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成为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首批弟子。一到鲁艺,她就改名曾艺,意为“为延安增添艺术”之意(见其孙女大萌子的回忆文章)。
延安的工作和学习,既严肃紧张,又生动活泼。在多次相遇和接触中,殷仁与曾艺两颗年轻的心终于擦出爱情火花。1942年,经组织批准,两人结为夫妇。不久,战局动荡,居无定所。他俩第一个孩子在战争环境中降生,然不得不送给老乡抚养,后来再也没有找回来。
1945年11月,殷仁被派往绥蒙区党委任宣传干事,后又任晋绥实验学校校长。1947年至1949年任雁南地委委员和崞县县委书记。曾艺则跟随丈夫辗转于晋、绥、甘等北方地区。解放战争时期,他俩的另两个孩子又先后出生。曾艺怀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想到很快又要行军,挺着大肚子不方便,就想用土方法把孩子打掉。她每天在老乡的坑上跳上跳下,然而并未奏效。
新中国成立后,殷仁在中央俄文编译局工作,曾艺则调入地政局,一家人在北京安了家。后来殷仁改任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党委书记,1953年经高教部批准为马列主义教授。1956年8月调武汉大学,先后任哲学系、政治系、历史系教授。
殷序和殷琏的经历
老二殷序和老四殷琏,都是在1939年四五月间到达延安的,但两人的经历各不相同。
殷序(1915-1980),又名殷鲁直,比殷仁大1岁,比殷琏大6岁。殷序早年毕业于江阴师范,1929年起先后在袁家桥小学、占文桥小学等校任教。1936年4月赴马来亚,在比叻同汉学校、中华小学教书。全面抗战开始,殷序在华侨领袖陈嘉庚爱国义举感召下,振臂倡议募捐活动,得到广大华侨的热烈响应。他先后募得100万元,转送国内,有力支援了抗日战争。
随着上海、南京、武汉的陷落,殷序的救国救民之心愈加强烈而迫切。1939年4月,他毅然放弃高薪教职和优越生活条件,决心到抗日一线杀敌报国。他从马来亚启程,辗转奔赴日夜向往的延安。在延安,他先到抗大总校一大队学习,结业后安排在抗大分校任宣传干事,后在边区武装部队担任团、旅宣传干事。抗战胜利后,他在西北野战军18师33团任政治处主任,后又任营教导员,直接在一线部队经受枪林弹雨的战火洗礼。
1949年9月,甘肃酒泉地区解放。殷序奉命支援地方,任高台县县长,后又任酒泉地委宣传部部长。1956年,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成立,殷序是主持日常工作的第一副校长。1964年调任甘肃省供销社主任。
四弟殷琏先在南菁中学读书。1937年冬,家乡沦陷,他16岁,血气方刚,一心要去陕北。途经徐州,经同学挽留,在徐州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5月,他到达延安,进入抗大总校四大队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18岁。
1941年4月,经过抗大严格训练的殷琏,安排到八路军总部,在总部首长身边先后担任秘书、科长和办公室主任,紧张有序而又一丝不苟地协助首长做好各项重要工作,在韶华之年焕发出青春智慧之光。
1948年,殷琏调入华北人民政府,参加太原军事接管工作。其间,曾负责接管太原钢铁厂,并一手筹办当时唯一的企业报纸《钢铁小报》。这张小报引起毛主席的关注,领袖亲笔题写“钢铁小报”四个大字寄给太钢。这也是毛主席题写的唯一的企业小报刊头。
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高潮,1955年6月起,殷琏先后在东北工学院、北京钢铁学院进修学习。1959年10月毕业后任太原钢铁公司第一副经理,1966年调任包头钢铁公司第一副经理,1979年调冶金部任局长、司长,为祖国钢铁工业发展殚精竭虑,立下汗马功劳。
民主文化战士殷辂
四兄弟中的老大殷辂生于1908年,卒于1981年。2013年,为编写《江南香山》,笔者曾与相关人员专程去上海,采访殷辂长子殷宗燕。
殷宗燕生于1933年,16岁参加革命,是广州空军部队的离休干部。殷宗燕说,父亲殷辂在1925年至1926年在上海大学读书,结识了不少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932年6月,经著名爱国人士王造时、陈彬和介绍,参加了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为实现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政治纲领而奔走呼号。
抗战初期,殷辂在《前线日报》任编辑。《前线日报》是第三战区司令部主办的报纸,社长李俊龙,解放后为首任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总编辑宦乡,解放后是首任中国驻英国代办。两人都是共产党人,对殷辂有着重要影响。
1940年3月,殷辂在桂林编辑出版《东线文艺》刊物,郭沫若专门致信祝贺,称“你们的热心,你们的努力,使我感受兴奋”。殷辂在刊物上经常以笔名“殷梦萍”发表文章,宣传联共抗战,却被三战区政治部定为内容“反动”,下令禁发,殷辂被定为“赤化分子”而被捕入狱。因病保释后,殷辂又去赣州信丰县创办《赣报》。《赣报》由信丰县县长杨明任社长,殷辂任总经理兼编辑。后《赣报》与《正气日报》合并,社长仍为杨明,殷辂仍任总编辑。1948年殷辂因病回上海养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解放日报》编辑高流介绍,殷辂在上海大众书店任营业部主任兼编辑。1951年9月转到市北中学教书,任语文教研组组长,直至病退。
殷宗燕在回忆中特意提到,1944年11岁时,小脚伶仃的奶奶曾带着他,从家乡出发,千里迢迢去延安,寻找几个叔叔。好不容易走到洛川,却未能通过封锁线,被国民党军队拦住,勒令遣送回老家。这件事情虽小,却在殷宗燕心中留下永恒的烙印,反映了殷氏祖孙三代信仰共产党的无比坚定,铁心跟党走的革命情怀。
(本文发表于2024.3.16《张家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