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先世考略及故乡情结

2024-09-30 17:29   上海  

刘半农先世考略及故乡情结

徐祖白

刘氏是中华民族大姓之一,民间有“张王李赵遍地刘”之说。据有关方面统计,全世界有刘姓8000多万人,其中7000多万人生活在中国大陆。在我们张家港境内,2005年统计有刘姓19500多人,列全市第十二位境内刘氏支系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刘半农所在的五忠堂刘氏。本文试就刘半农的先世根脉以及他的故乡情结,谈一些肤浅认识,望有识之士不吝赐教。 

刘氏远祖与五忠堂来历

相关资料显示,刘氏源出多支,有源于祁姓,有源于姬姓,有源于他姓改称或赐姓,由于年代久远,皆难以一一辨析与考证。至西汉,刘邦立国,分封同姓王于各地,支系迅速繁衍,刘氏遂成为全国大姓之一。

新编《暨阳刘氏宗谱(五忠堂)》记载,刘半农先祖出自福建崇安,系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后裔。其一世祖系南宋理学家刘子翚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屏山,是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恩师,卒谥文靖。以后子孙繁衍,散枝开叶,刘氏后裔分迁各地。其中,屏山公四世孙刘廞由崇安迁徙至安徽祁门,八世孙刘柽再从祁门迁徙至镇江之丹阳,十三世孙刘元又率家眷从丹阳迁徙到靖江孤山西南的戏鱼墩卜宅定居,时在元末明初。今张家港、江阴、常州、无锡等地的“五忠堂”刘氏后裔皆源出于靖江戏鱼墩。因此,刘元被尊为戏鱼墩刘氏一世祖。

刘元之子刘宏育有六子,恭、宽、信、敏、惠、襄,分为东、西、南、北四大支派,以后又分析为五十一个小支,可谓人丁兴旺,枝繁叶茂。其中,北分履祥公支派后裔之一、刘元十世孙刘种玉,于明末清初定居于今张家港境内金港街道柏林村殷家埭,成为刘半农兄弟祖籍所在地之始迁祖。

“五忠堂”名称的来历,主要是因为刘氏祖上出了五个忠义直臣,均被朝廷谥号为“忠”。

一是刘韐,字仲偃,宋绍圣元年(1094)进士,历任县令、知府、宣抚使等职,官至资政殿学士。在地方任职时,关心民间疾苦,为百姓排忧解难,深得百姓拥护。调任军职后,曾选拔岳飞等军事人才,为国建功立业。靖康之变后,京城陷落,朝廷向金人屈膝求和,命刘韐出使与金人议和。金人知道刘韐是良将,多次威逼劝降,还许以高官厚禄。刘韐宁死不从,昂然写下遗书:“国破圣迁,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沐浴更衣,悬梁殉国建炎元年1127年)。其灵柩由儿子扶灵,运回福建崇安安葬。刘韐为靖康殉节第一人,朝廷谥“忠显”。宋高宗赵构亲笔御书“旌忠褒节”碑额。大臣李纲撰《刘仲偃大资政哀辞》称:“舍生取义,成此大节,为宋忠臣,万世同辉!”

二是刘子羽,字彦修,刘韐长子,小精读经史,后弃文从武,随父亲南征北战,在宋金交战中屡建战功,特别是三泉(今陕西宝鸡大散关附近)一役,金人遭受重挫,大伤元气。陆游有诗赞曰:“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然刘子羽尽管战功卓著,但遭投降派忌恨,故几度沉浮,又屡遭奸相秦桧打击,心力交瘁,忧愤而死,卒年五十朝廷初谥“忠穆”,后改谥“忠定”。朱熹写挽诗天界经纶业,家传忠文心,谋谟经国远,勋烈到人深,廊庙风云断,江湖岁月侵,一朝成殄瘁,九牧共沾襟

三是刘珙,字共父,刘子羽长子。以先荫补承务郎,后登进士第。奸臣秦桧专权时,将其逐出朝廷,秦桧死后才重新入朝为官他为官正直,敢于犯颜直谏,官至同知枢密院事金兵进犯边境,宋军北向抗敌,诏书檄文大多出自其手笔,词气激昂,闻者泣下。体恤民间疾苦,灾荒之年赈济百姓,平抑物价,灾区数十万人竟无一流徙外地,民敬爱之若父母。年五十七去世,讣讯出,百姓竞相罢市而去祠宇吊唁。朝廷赠光禄大夫,谥忠肃。

四是刘字子诚,历官广州参谋官、朝散大夫、彬州知府、淮东提刑官等职。在广州任职时,因平定寇乱有功,朝廷赏赐锦袍鞍马。金主完颜亮率重兵犯瓜州、镇江,宋守将屡屡败绩,刘颌临危不惧,竟率老弱残兵奋力拒敌,战死沙场,获“忠简”

五是刘纯,字君锡,生性乐善好施,某年里中大疫,死者相继,无棺木下葬,刘纯辟义冢以安葬,百姓感恩戴德。刘纯喜习武,善骑射,绍定年间闽寇作乱,乃散家财,招募义勇千人征讨,被举荐为邵武知县。后又平定多处寇乱。在一次战斗中,刘纯被寇捕获,不屈而死。事闻于朝,赠朝散郎,立庙于邵武,赐庙号忠烈。

刘半农父母之家世

有关刘半农父母情况,可从《暨阳刘氏宗谱(五忠堂)》及相关资料中查考。刘谱始修于明万历壬辰(1592),后来又历经清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光绪、民国等多次续修。其中,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刘氏族人合力续修宗谱时,一致委托秀才刘宝珊为修谱主笔。刘宝珊(18701915),字玉珂,即刘半农父亲。宝珊公出生地是南沙殷家埭,生父为刘霖;后嗣出到江阴城里,嗣父是刘汉。为说明自己的身世,宝珊公在家谱“北分履祥公支孔昭公派世表”中的“刘霖”条目下特地附言:

珂五龄嗣出,庭闱定省,抱恨终天,而饮水思源,不忘一脉,略述先人行谊如左。父生性宽厚,幼业儒,屡试失利,旋遭兵变,即弃去。家居淡泊,晏如也。生平善与人交,不矜意气,嗜饮酒,好读奇书,精岐黄,通易理,推崇一方。同治庚午汇修宗谱,江南稿本皆归手笔。迄今三十余年,宗谱遵例重修,蒙诸宗长不弃谫陋,嘱珂襄理其事,愧不能继父之志,思之每觉悚然。出嗣男 玉珂

从这段文字中,后人可知刘宝珊在5岁时就离家嗣出,只能难得回老家看望双亲,故不能经常侍奉左右以尽孝,为此“抱恨终天”。那么他为什么会从农村乡下出嗣到江阴城里的呢?

前文提及,戏鱼墩刘氏始迁祖刘元的十世孙刘种玉,于明末清初定居南沙殷家埭。殷家埭支系谱称“北分履祥公支孔昭公派”。经五传至刘达三(17991863),育有二子,长子缙,次子霖。刘霖(18411886),字汝霖,号康洲,育有四子一女,四子依次为宝晋、宝铨、宝珊、宝怀。刘霖家境虽不算富裕,但人丁兴旺。

其时,刘霖的远房族兄、居住在江阴城内西横街的刘汉家却连遭不幸。西横街支系谱称“北分四达公支漳公派”。刘汉,字步阶,号梅卿,其父名刘荣。父子俩均早年亡故,没有留下子嗣。关于刘氏父子的死因,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与太平军作战时阵亡。刘荣为人大度,急公好义,1860年庚申之变时,他率子刘汉侨寓江阴东乡,并组织民众与声威显赫的太平军对垒,结果父子俩均毙命沙场。(见徐瑞岳著《刘半农评传》第5页,199010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另一说是刘氏父子均因病而亡。先是刘荣病故,刚过而立之年的刘汉在读书时突然感到身体不适,猝然倒下,不久也匆匆离开人世。(见刘北茂述、育辉执笔《刘天华音乐生涯》第15页,200411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然而,宝珊执笔主纂的光绪版家谱“刘汉”条目是这样记载的:刘汉“殉难于同治三年甲子三月初三日酉时,纪年三十三岁,例入忠义祠”查《江阴市志·大事记》,清同治三年(1864)二月,太平军连克华士、杨舍、福山等地,李鸿章急命洋枪队驰援,在华士遭太平军伏击全歼。三月初二,李鸿章亲临长泾督战,战况激烈。据此,刘荣、刘汉父子很可能便在此役中殉难,故能入县忠义祠接受祭祀。再查徐瑞岳所引用的资料,系源于1937年《中法大学月刊》郁祖庆所撰《刘半农的生平及其著作》一文,这与家谱的记载是一致的。

不管何种说法,二者均认定刘汉死的时候只有33岁,且身后无子。刘汉原配平氏,因病早亡;继配夏氏,年轻守寡,亦未有子嗣。夏氏是城内南街人,知书达理,粗通文墨,且性格刚强,具有远见卓识。她决心领养嗣子,延续刘氏香火,重振门庭。在打听到三甲里殷家埭刘霖家育有四子,便匆匆来到乡下刘氏本家,同刘霖夫妇商量领养孩子之事。

刘北茂在《刘天华音乐生涯》一书中回忆:“祖母去领孩子时,几个男孩子都吓得躲在床底下不敢出来,最小的一个女孩则依偎在母亲怀里大哭。”夏氏本来想领养老大,领去后可以马上读书,“但老大死命不肯”。这时,5岁的宝珊自告奋勇地从床底下爬出来,说:“我去,家里也好少一个人吃饭。”刘宝珊自此被夏氏从乡下领养到江阴城里,立为嗣子,开始他读书进取、成家立业的生涯。

刘半农母亲蒋氏更有一段传奇而凄苦的经历。蒋氏出生于紧邻殷家埭的西塘坊圩(今属张家港市金港镇柏林村),是贫苦农民蒋坤赐的小女儿。蒋坤赐一生劳累,疾病缠身,女儿刚生下不久即撒手人寰。蒋妻实在无法养活一家老小,于是在一个北风呼啸的严冬的早晨,将亲生女儿用破棉絮包着,丢弃在冰封的河面上。巧的是夏氏路过这里,听到孩子凄厉而急迫的哭声,便以强烈的母性责任感,把孩子救起并抱回家中抚养。寒来暑往,宝珊和蒋氏这对出身不同的少男少女在夏氏关爱下,青梅竹马,健康成长,感情融洽,情同手足。转眼二十个春秋,苦命人终成眷属。殊不知,这对苦命夫妇以最离奇的经历和最特殊的结合,却孕育出最奇特的种子,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株幼苗在艰苦的环境中竟茁壮成长为人间的参天大树。

夏氏对刘宝珊的精心培育

刘宝珊来到江阴城里之后,得到夏氏的精心培育和严格管教。她时常讲述刘氏家史和自身遭遇,教以处世为人之道,激励他发愤努力。刘家小有房产,夏氏本可将多余的房子出租以补贴家用,但考虑到对孩子的影响,最终决定将房子租给穷教师王先生办私塾。于是刘宝珊在私塾中得以免费就读。可能王先生学识平平,刘宝珊在熬过十年寒窗之苦后,却在县试中名落孙山。

夏氏这位坚强而能干的女性,并未因为宝珊的考试失利而灰心丧气,更没有对儿子怨尤指责,而是鼓励他继续努力。她一面勤劳操持家务,以缝补浆洗挣得家用,一面千方百计为他寻找更好的老师。这位更好地的老师就是三甲里有名的秀才、夏氏的表姐夫郁介祉先生。郁介祉(18401919),名念曾,字介祉,增贡生,是一位饱学之士。曾在县试中列为一等,因缴不起一笔巨额费用,不得不放弃补为廪贡生的机会,乃设塾收徒,赡养家庭。夏氏夫人将刘宝珊送到乡下郁介祉老先生处攻读后,郁介祉自是尽力而教。他悉心指导刘宝珊研读经史子集中的重要篇章,经过二三个寒暑的刻苦钻研,宝珊学业大有长进,终于在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考中秀才,获得充任教师的资格时年26岁。刘宝珊于是在家设塾授徒,后又与杨绳武一起建办翰墨林小学,刘家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自此始有转机。

对于家境贫困时亲友陌路、转机后贺客盈门,夏氏非常感慨,她教育宝珊“我所希望的是患难时的帮助,而不是成功后的恭维”,并要求他做雪中送炭之人,不要做锦上添花之人。尤其难得的是,她常谆谆告诫宝珊:“由于你恩师的教导,你才考上秀才,常言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你要铭记师恩,今后要经常去看望他。尤其是每年的年初一,你一定要先到恩师那里拜年,再到亲生父母那里住上几天,一个人不能忘本啊!”(以上见刘北茂著《刘天华音乐生涯》第19页)

夏氏对刘宝珊要求十分严格,对儿媳蒋氏却十分疼爱和宽厚。蒋氏自抱养回来后,长得既聪明伶俐又孝顺乖巧,夏氏非常疼爱,教她识字,把她当童养媳带大。蒋氏在得知自己的幼年遭遇后,对乡间生母一时不能原谅。直到她与宝珊完婚时才与西塘坊圩蒋家取得联系。蒋氏的母亲因把女儿抛弃在冰冻河面上,铸成终生大错,自感罪孽深重。后来晚年孤苦无依,便寄住在城里刘家对面的圆通庵内修行。夏氏请她过来一起居住,她无论如何不肯。她成天与青灯黄卷为伴,终年茹素,苦修来生。她吃的是一种不放盐的“白斋”,属佛教徒最虔诚的苦行。于是刘家只能在生活上对她多方予以照顾。外祖母的一生给年龄幼小的三个外孙留下异常悲惨、凄凉的印象。刘半农和刘天华后来说,母亲蒋氏幼年遭遇不幸,不应该完全责怪外祖母,这是农村中极度贫困的社会问题所带来的后果。

夏氏不仅重视对宝珊的教育培养,而且为子孙后代的长远之计,苦心谋划,重新翻造房子。刘汉有一位堂兄、一位堂弟,都是穷书生,均无子嗣,他们见宝珊小小年纪就懂得刻苦用功读书,心中非常喜欢,一起说定由宝珊顶嗣,于是宝珊成为三房合一子的男丁。后来,堂伯、堂叔年纪不大亦相继去世,各留下二三间房子,由宝珊继承。在此情况下,夏氏统筹谋划,将两处分散的房子卖掉,集中资金整修城内西横街的老宅,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住宅。整修期间,宝珊协助母亲照看从乡下运送来的木料。皓月临空,晚风习习,他独自坐在河边码头,看守着船上木料。他想到自小离开生身父母,备尝骨肉分离的痛苦;又想到夏氏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拉扯大,供他读书识字,现在又日夜操劳,为他和子孙翻修房子,不由得心潮难平,感激的泪水潸然而下。

夏氏的品格情操和处事能力给宝珊父子以极大影响。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夏氏去世,江阴学政龙湛霖赠以“瑶池冰雪”四字匾额以示旌表。时,半农10岁,天华6岁,北茂还没有出生。但兄弟三人对祖母的拳拳慈爱和无尚恩德念念不忘,一直把她的灵牌供奉在祠堂之中。1925年春,刘半农留学欧洲荣归故里,天华掌教北大已有两三年,北茂也在燕京大学就读。一次兄弟聚会,刘半农说:“我们刘家能有今天兴旺的局面,首先应该归功于夏氏祖母!”于是兄弟三人一致议定,将西横街的客堂名称改为“思夏堂”,以表示子孙后代对她永远的怀念!

刘半农的故乡情结

刘宝珊虽然在城里长大读书,但同三甲里乡下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当初夏氏领养宝珊时,就一口承诺可以让孩子回乡下探望亲生父母。刘半农三兄弟的童年时光,又值晚清民国之交,内忧外患,战乱频仍。“每逢战乱,父母便带着儿子逃往乡下避难。”(见《刘天华音乐生涯》)正因为如此,半农兄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农村淳朴的民俗风情和优美的田园风光。

殷家埭和西塘坊圩地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绿树环合,鸡鸣犬吠,阡陌纵横,西靠风景秀丽的香山,南有穿越田野的横河。乡下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赋予半农弟兄无限的童趣,给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我们可以从刘半农的诗文描述中,从刘天华的乐曲情韵里,从刘北茂的深情回忆中,感受和触摸到刘半农兄弟浓浓的乡情乡愁。

刘半农有一段文字专门讲述童年生活中的诗情画意:“我是个生长在南方的人,所谓‘网鱼漉鳖,在河之洲;咀嚼菱藕,捃拾鸡头;蛙羹蚌瞿,以为膳羞;布袍芒履,倒骑水牛,正是我小时候最有趣的生活”(见《半农杂文二集北大河》)文中所提到的网鱼、菱藕、蛙蚌、水牛等景物,便是他在乡下所见所闻,是他最感兴趣的农村景色。

他的《瓦釜集》里有一首用江阴方言写的山歌:

小小里横河一条带,

河过边小小里青山一字排。

我牛背上清清楚楚看见山坳里

竹篱笆里就是她家格小屋两三间。

山歌中的“横河”从西向东穿越香山南麓的广袤农村,是旧时江南百姓赖以灌溉运输的重要河道;“河过边”就是“河对岸”,“山坳里”就是山沟里,“她家格”就是“她家的”,均为地地道道的香山地区方言。诗人小时候骑在牛背上,所看到的青青的水、青青的山、青青的牛背、青青的竹篱,是真真实实的横河与香山景物诗情画意的生动写照。

在殷家埭乡间,刘半农还曾经与农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在稻棚里过宿,印象深刻,终生难忘。为此他专门写下一首新诗《稻棚》,收录在他的《扬鞭集》中:

凉爽的席,

松软的草,

铺成张小小的床;

棚角里碎碎屑屑的,

透进些银白的月亮光。

一片唧唧的秋虫声,

一片甜蜜蜜的新稻香——

这美妙的浪,

把我的幼稚的梦托着翻着……

直翻到天上的天上!

凡是出身于农村的中老年人,读了刘半农这首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诗,都会情不自禁引发内心的共鸣,因为大多数人都有如此相同的经历,会沉浸在新稻草的芳香、悦耳的秋虫声以及在稻棚中翻滚嬉闹直至酣然入睡的童趣回忆之中!

刘半农三兄弟同三甲里故乡的不解之缘,不仅体现在农村民俗风情对他们的深刻影响,还体现在成年之后的婚事姻缘上。刘半农的夫人是江阴城里朱志文先生的长女朱蕙英,朱蕙英的妹婿是三甲里的郁祖泰,故半农与祖泰是连襟。而刘天华夫人殷尚珍、刘北茂夫人郁祖珍则均是土生土长的三甲里人。

刘天华自幼启蒙于三甲里秀才殷可久先生,后师从郁介祉攻读国语、古文。天华21岁,即1915年,与殷可久长女殷尚珍成亲。殷尚珍(18941987),一作尚真,大天华一岁,粗略识字,性情善良,贤淑知礼。刘天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时,殷尚珍在乡下操持家务。有人猜测刘教授会不会抛弃乡下的槽糠之妻,从年轻漂亮的女学生中另择佳偶,但天华没有这样做。后来,殷尚珍被接到北京定居,一次夫妻俩去参观一位女画家的画展,尚珍看后情不自禁地对天华说:“你是大学教授,你的夫人应该是一位有学问、懂艺术的人,像这位女画家才配得上你啊。”天华郑重地说:“弹琴、画画,只要肯学习,是不难学会的,而像你这样心地善良、性情贤淑、品格纯真的人,旁人是无法学像的啊!”自此,夫妻恩爱之情更加厚笃。

刘北茂的夫人郁祖珍19071989),又名郁南华,即宝珊、天华父子的恩师郁介祉的孙女。郁介祉育有二子,长子咏唐,岁贡生,例授按察司经历,以设馆授徒为业,著有《惜阴庐诗草》。次子咏春,是香山地区第一位日本留学生,毕业于日本宏文师范学校,回国后终生执教,曾在城里翰墨林小学教美术,对少年刘氏三兄弟有重要影响。郁祖珍就是郁咏春的长女。

19258月,刘半农携家眷从法国回到老家江阴,便一手张罗着为三弟北茂完成婚姻大事。时北茂已经23虚岁,在燕京大学读书,由于父母早逝,自幼在两位兄长的关怀下成长。他表示自己的婚事由大哥大嫂做主,自己没有意见。据刘小蕙在《父亲刘半农》一书中回忆,9岁的小蕙由父亲送到郁咏春家学写毛笔字,见到了贤淑端庄的“郁家阿姨”郁祖珍,教毛笔字的“叔叔”就是祖珍的弟弟、后来的名中医郁祖祺。此后刘、郁两家频繁往来,感情融洽。经北茂的大嫂、二嫂说合,郁祖珍不久就成为小蕙的“新娘子三婶”。世交加新亲,刘半农对三弟婚事极为满意。

刘氏三杰均已谢世,但其后裔对三甲里故乡依然念念不忘,一往情深。1995年,刘半农之女刘育敦,在阅读了张家港市政协文史委和南沙镇政府联合编纂的《香山揽胜》(1993年新华出版社出版)一书后,心情十分激动,她在一篇文章中称:“如果父亲在天有灵,看到老家发展这么快,定会含笑九泉!”2006年,侨居美国的刘半农外孙女方慕文几次致信殷家埭刘氏族亲刘其采先生,表示要回老家寻根问祖,并说“很高兴得知张家港拥有许多全国优秀城市的称号,我为有这样的故乡感到骄傲”!

1979年清明节,刘天华长子刘育毅从广西回北京途中经过苏州,特地去探望姨夫、苏州市政协副主席瞿芑丰瞿芑丰三甲里人,早年在南沙小学任教,后调到苏州工作。瞿夫人殷丽蓉是殷尚珍妹妹。瞿芑丰以《刘育毅外甥自广西回京途中过苏》为题赋诗一首,表达亲戚相见的喜悦之情和对襟兄天华的不尽怀念:十七年来弹指间,今朝相见倍加欢。汝游四海年方壮,我客三吴鬓已斑。遗像之前顿静默,哀思不尽俱辛酸!英魂知否亲人到,何以长眠不下山?2003年,刘天华之子、著名消毒专家刘育京曾回到故乡三甲里,观光之余曾应邀到当地一家医疗设备厂考察,帮助决了科研和生产技术中的难题。

刘北茂之子刘育熙是著名小提琴家,2014年以来多次回到张家港探亲访友,并举行专场演奏会。他还向市委市政府领导赠送纪念品,表达游子对家乡故土的一片深情。2016年春,刘氏三杰后裔含第三、四、五代共20多人到张家港观光,他们游览香山风景区,参观南沙中学以刘氏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翻阅刘氏家谱,寻找先祖根脉,还在村社区广场和“三刘”雕塑前合影留念,延续了刘氏三杰与家乡故土不绝如缕的乡情乡愁。


暨阳风云
有关张家港本土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