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医官郭琦元

2024-10-06 20:36   上海  

黄埔医官郭琦元

徐祖白

今年是黄埔军校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充分肯定了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并指出: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在纪念黄埔军校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不能忘记一位重要的民国人物:郭琦元。

根据公开的《蒋介石日记》,内有几段记述:1925年5月11日“呈请任命郭琦元为汕头病院院长”;25日,“呈请任命陈焯为军校参谋处处长,邵力子为秘书处处长,竺芝珊为军需处处长,杨志春为军械处处长,郭琦元为代理军医处处长,周恩来为军法处处长。”6月27日,“呈请任命何应钦为军校总教官,严重为军事教育处处长,郭琦元为后方病院院长。”

郭琦元何许人也,为什么能够在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期担任黄埔军校及其医院的要职?

郭琦元,字琦春,号颉韩,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出生于今张家港市的杨舍镇东街。祖父郭文魁,字叔宝,号朝爵,以辛勤立家,乐周济贫弱。父亲郭巢阁,原名全和,号凤飞,清优附贡生,宅心仁厚,以教书为生,晚年行医。巢阁公育有五子二女,琦元居幼。

郭琦元自幼聪颖,深得家人喜爱。受父亲“积产千金、不如薄技在身”训示,读书刻苦。在家乡读完梁丰小学,考入常州的江苏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后凭优异成绩考取公费留学名额,于1918年东渡日本,先入东京预备学校进修日语半年,再进日本千叶医科大学研习医学。

千叶医科大学是日本接收中国留学生的五所重点大学之一,每年招生约15人。在那里,他结识了日后创办东南医学院的好友汤蠡舟、张锡祺等人。几个人志同道合,常在一起聚会,痛感国家腐败落后,畅谈以医报国的理想。

1922年,郭琦元学成回国,在上海亚东医科大学任教授。1924年1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他满怀医学报国的志向,毅然南下广州,投身大革命洪流。凭着其深厚的学识功底、机敏的处事能力,先担任黄埔军校陆军医院内科主任,继而被任命为医院院长。

在陆军医院,一位大眼睛的活泼少女深深刻印在郭琦元的脑海中。这位在他的一生中影响最大的女性,就是他的夫人郑玉英。郑玉英,字皎然,是苏州城里一位富商的女儿。面对觉醒年代的思想激荡,这位大家闺秀不顾母亲苦心相劝,毅然走出舒适的家庭,千里跋涉,远赴广州,成为黄埔陆军医院的一名护士长。共同的理想,热烈的追求,两人的自由恋爱之花,冲破封建思想的藩篱,在南国开放,引起众多社会人士的羡慕与赞叹。

1925年,郭琦元经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5月,即被任命为黄埔军校代理军医处处长,领少将军衔。不久他们的长女郭兰君出生。北伐战争向中南推进,郭琦元携家人随军转入武昌陆军医院工作。1926年,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郭琦元重新回到上海。

在上海,时逢亚东医科大学停办,郭琦元在得到老同学汤蠡周、张锡祺、缪征中等赞同后,决心在亚东基础上创办私立东南医科大学。在创办宣言中,琦元先生忧国忧民、仁心仁术的情怀溢于言表:

中华之教育不振久矣,外受各国文化之侵略,内受各派学阀之把持,奄奄一息,生气全无,而其中尤以医学为甚。……夫医学为救生强身之学,国家之强弱,胥于是系,若任其长此萎靡,则中国医学之发展,吾不知其何时也?有鉴于此,爰不揣绵薄,创立东南医科大学。”

在筹备过程中,琦元先生四处借债,夫人则变卖嫁妆,几近毁家兴学地步。1926年5月,学校在上海南市区创立。琦元先生任校长兼附属医院院长。附院有病床50张。193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变更大学体制,单科不设大学,东南医科大学遂改名为东南医学院。东南医学院于解放后内迁安徽,是现今安徽医科大学的前身。

如果说,大革命时期是琦元先生在医学界崭露头角、声名鹊起的时期,那么抗战时期则是他奋不顾身、以医报国的不懈战斗时期。

1932年1月28日,日军侵犯淞沪,史称“一·二八”事变。应何香凝、柳亚子等爱国人士倡导,琦元先生以校院长身份,与爱国师生组成“国难救护队”,支援英勇抗日的十九路军,还在校内设置抗日伤兵收容所。其间,反动当局以“通共”嫌疑缉捕先生入狱,后经师生营救获释。虽入狱仅九日,然遭监视与纠扰竟达一年之久。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上海发生“八一三”第二次淞沪抗战。上海军民同仇敌忾,抗日救亡。琦元先生亲率200多名师生员工,组成战地服务团,开赴抗日火线,冒着枪林弹雨,全力救护伤病员,苦战三月有余。

11月,上海沦陷。琦元先生被任命为中国红十字会苏州办事处主任、战地救护总队负责人,奉命率队出征。他毅然辞别爱妻、女儿和刚刚出生的幼子,先在安徽屯溪三战区以卫生处处长之职,在硝烟纷飞的战场指挥调度医护人员抢救伤病员;后转战于广东曲江、广西桂林、云南昆明等地,一心扑在全民抗战事业中,救死扶伤,夙夜操劳,把全部爱国热情与学识才华奉献给了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

在琦元先生辗转抗战前线的戎马岁月,东南医学院屡遭日军破坏,是他的夫人郑玉英以柔弱而坚强的肩膀扛起了支撑危局、继续办好医学院的千斤重担,并培养出许多医学人才,他们中绝大多数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医疗卫生战线的骨干力量。1945年,先生抖落一身征尘,从大西南返回上海。在20周年校庆聚会上,校友们众口一词由衷赞扬:“东南有今天,师母功不可没!”此话一出,郑玉英积郁八年的泪水夺眶而出!

抗战胜利后,琦元先生奉命接收南京的日军总医院,领文职中将衔。1947年,因避国民党内部纷争,琦元先生回到老家杨舍。他看到农村缺医少药,于是倡导建办杨舍乡村医院。经多方设法,白手起家,医院开设了内科、外科、五官科、妇产科、口腔科、眼科等诊室,设置病床20张,琦元先生亲自担任业务院长。这是杨舍古城第一家正规医院,具有开创性意义,在造福桑梓、惠泽百姓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世纪50年代初,琦元先生作为著名爱国人士,先后担任江阴县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县红十字分会副会长、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常务委员。1951年12月,应招赴北京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担任卫生组副主任。1954年1月,又担任红十字总会西北区医防服务大队大队长,奉命赴大西北支援西部卫生事业,足迹遍及高原荒漠、山乡僻野。后应西安医学院之邀,留校教授解剖学。因其乡音未改,学生难懂,便调任校图书馆馆长,终日书香相伴。1964年1月,琦元先生在西安病逝。

按照先生遗愿,其病变脏器制作成标本,供医学院教学之用。他的骨灰洒向所挚爱的祖国大地,显示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从医始、献医终的报国之志和壮阔胸怀!

本文参考资料:1、江阴郭氏支谱;2、郭琦元自传;3、吴鹏伟《以医报国终不悔》

本文发表于2024.8.24《苏州日报》


暨阳风云
有关张家港本土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