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廷甲与《徐霞客游记》
(1999.1.8《人民政协报》,1999年第一期《江苏政协》)
徐祖白
近代著名地理学家丁文江先生在评述《徐霞客游记》的各种版本时,极为推崇叶本,称“叶本为诸印本之宗”,“其价值远在诸抄本之上”(丁文江《重印徐霞客游记及新著年谱序》)。丁先生所说的“叶本”,就是叶廷甲校辑刊行的《徐霞客游记》版本。
叶廷甲( 1754─1832), 字保堂,号梅江,别号云樵,清代江阴杨舍镇(今张家港市府所在地)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乡举为贡生,后谢绝仕途,潜心钻研经学。生平雅好典籍,中年后在杨舍叶氏支祠内构静观楼,置书达五万余卷,“庋藏群籍甲全邑”(见清光绪《江阴县志》)。叶廷甲著述宏富,主要有《历代年表》《古今同姓名录辑补》、《历代名臣谥法考》、《舆图指掌天下沿海形势考》等22种(见《江苏艺文志》)。在潜心著述的同时,还毕生致力于校辑刊刻事业,曾梓行各种有价值的图书达数十种之多,其中明徐弘祖撰《徐霞客游记》、明王逢撰《梧溪集》、清杨名时撰《杨氏全书》并称江阴三部奇书,三书中尤以《徐霞客游记》最负盛名,时人有极高评价。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明末江阴马镇人,生前遍游祖国名山大川,按日记载,终成地理学巨著《徐霞客游记》,可惜未及整理成书,即于崇祯十四年(1641)谢世。旋几经兵燹,原著散佚,后人辗转传抄,多有讹误。至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霞客族孙徐镇(号筠峪)才根据有关抄本整理成书刊刻问世。清嘉庆十一年(1806)冬,徐镇将《游记》版本交杨舍叶氏静观楼收藏。叶得《游记》版本,如获至宝。当即细细翻阅,发现虫蛀、腐烂之处很多,有不少字句已难以辨认。为使《徐霞客游记》这部天下奇书以准确的版本传世,叶廷甲决心重新校勘梓行此书。当时较为权威的《游记》抄本是杨名时抄本与陈泓抄本,他想方设法借得这两个抄本,与徐镇原版认真核对,发现文字不相同者竟数以万计,句乱字讹之处也不在少数。叶廷甲以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一一加校对修正。凡字不同而义可通者,一仍其旧;字不同而义又异者,则尽力查考多种典籍反复校核,去伪存真。如,参照《隋书·史万岁传》,将原版“行军司马”改为“行军总管”;参照吴梅村赠苍雪诗,将“余乡三峰”改定为“余乡中峰”;参考其他典籍而加以修改校正者也很多。在悉心校辑同时, 叶廷甲还将散见于其他资料的徐霞客遗诗数十首、名人学者所题《游记》的诗文传记等一并收入新版之中。如此历经二载寒暑,呕心沥血,终于在1808年辑成自徐霞客逝世后最为完备的、被誉为后世“诸印本之宗”的《徐霞客游记》完整版本。廷甲挚友、82岁高龄的常州学者赵翼捧读新版《游记》,兴奋不已,题诗称赞“果有叶保堂,意气薄霄汉,归补图经全,供我卧游遍。”
时隔121年之后, 丁文江先生重印《徐霞客游记》及新著徐霞客年谱,才把《游记》版本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然而,叶廷甲为校辑刊行《游记》所作的突出贡献,后人是不应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