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警示:
本文共计8509字。在阅读过程当中,切勿对号入座。一旦您认为此文涉嫌人身攻击,或是具有不可告人之商业目的,请即刻停止阅读,并退出页面。否则如果对您造成的心理严重损伤,或是给您的精神造成重度不适,并由此产生的一切相关后果,将由您本人自行承担,文章作者概不负责。
前段儿时间,有个事儿比较轰动。
据传,有位茶器爱好者——我们姑且称之为茶器爱好者罢,在过去的三年里,入手了价值上亿的邹窑作品。在疫情期间,仅靠一己之力,硬生生的养活了邹窑在全国各地的几位代理。
但前一阵子,这名所谓的茶器爱好者,突然对外公开宣称,要将自己手中价值上亿的邹窑器物全部清空抛售,从此金盆洗手,与该窑口一别两宽,再无瓜葛。
随后,此人便将自己手中所有的邹窑器物,在某二手网络交易平台批量上架,并一度对外声称——倘若变现不利,则会将所有器物,以“荷兰拍”的拍卖方式,不计成本的全部清货。
要知道,“荷兰拍”这种拍卖方式,可跟正常的拍卖不太一样——正常的拍卖活动,都是从低往高加价。而所谓的“荷兰拍”,则是从高往低出价,直到有人愿意接手。
我大概看了看此人批量上架的藏品图片——市值究竟有没有一个亿很难说,但入手肯定是要花上个几千万的。
如果此人真的将手中这些囤积的邹窑作品,以“荷兰拍”的方式清仓抛货,后果是难以预料的。此举对于窑口品牌形象的打击,对邹窑市场行情的影响,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消息传出后,这事儿在圈子里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直到近期才尘埃落定。
在某些利益方的调解与撮合下,该名茶器爱好者在景德镇与窑主会面,并进行了密切的商谈。
结果并不令人意外。经过谈判,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玩家,中间人以及窑主,三方怀着各自的小心思,最终在饭桌上握手言和。
随后,该名茶器爱好者便自觉主动的,下架了其此前发布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的窑口作品——此事也最终告一段落。
根据此前圈内盛传的一份儿微信聊天记录(据说是该茶器爱好者与他人的对话截图)判断——该玩家之所以做出如此极端的举动,一是因为没有得到品牌方应有的尊重。二是因为没有得到代理商的公正对待。
在智商与尊严遭到毁灭性的双重打击之下,其一怒之下,便打算鱼死网破,清仓抛货。
一方面是要通过此举,让窑口的几位代理商们付出代价。另一方面,则是要通过此事,让窑主明白轻视自己的后果。
我以为,其中的孰是孰非,仅凭一张所谓的聊天记录,并不足以取信。更何况,聊天记录中的所谓的内幕,皆出自该茶器爱好者一人之口。
相对于玩家的高调清仓,时至今日,当事的另外两方——无论是窑口,还是邹窑的各路经销商,对于此事却一直讳莫如深,皆未做正面回应。
撰文毋须严谨。仅凭当事其中一方的说辞,我们无法对此事件妄下定论。因此,对于该名玩家与窑口以及代理商们之间的恩怨纠葛,在此不做探讨。
今天这篇文章,谨从几个方面,谈谈个人对于此事的一点看法。
【一】
看文章的诸兄,也都是涉足茶器圈儿多年的人。对于圈子里的生存法则和游戏规则,大都也心知肚明。
对于这次邹窑抛货事件,我们固然无法获知背后的真相,但作为一名茶器藏家,感同身受,我们几乎可以想象得出——那位愤而抛货的茶器爱好者,必定是遭受了某些不公正的待遇,才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举动。
诸兄都知道,清仓抛货这种事情,向来是件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对于窑口来说,品牌价值和藏家信心,会遭遇巨大打击。
对于商家来说,市场行情和价格体系,会受到严重扰乱。
最惨的莫过于抛货的玩家。在丧失了藏品的同时,自身的经济利益也会蒙受重大损失。
正常情况下,对于一名茶器玩家来说,无论是从爱好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投资的角度考虑,抛货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倘若不是遭受到巨大的委屈,没有任何一个茶器藏家,会跟自己的藏品过不去,跟自己的钞票过不去。
如果不是遭遇了不公的对待,没有任何一个茶器藏家,会为了赌一口闲气,而抱着鱼死网破,损人不利己的的态度,清仓抛售自己的藏品。
除非——这口气实在是咽不下去。
我大概也看了网上流传的那份聊天记录。据此人所述,他也的确是因为在消费过程中遭遇了许多不公,故而才在一气之下,打算清空手中的藏品,和邹窑做个一刀两断。
如果这是事实,其遭遇固然令人同情。
试想,豪掷数千万消费的玩家,没有享受到额外的优待也就罢了。花了那么多钱,到头儿来面对的,却是来自窑口居高临下的不屑一顾,经销商们的变着花样儿的轮番收割——这不是妥妥的花钱找气受么?
任换成谁,恐怕也很难咽下这口气罢?正如这位茶器爱好者所说的那样,他之所以清仓抛货——就是想讨一个公理。
此人的遭遇固然令人同情。但问题是,茶器这个圈子里,什么时候有过公理?
谁都知道,这圈子里的确是有着太多的不公平——但存在着不公的,又何止是茶器这个圈子?上至整个社会,下至各行各业,什么时候有过绝对的公平?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罢。
譬如这个茶器圈儿,众生看似平等,大家都是因为兴趣爱好,聚在一起玩茶器的人。这看似应该很公平罢?
但问题是,同样一件儿茶器——你入手的价格,难道能和我入手的价格一样吗?
再譬如说,有些东西,或许你绞尽脑汁也买不到,而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买到——难道,这就是公平吗?
有些话,说起来难听得很,而且非常扎心。但现实不就是这样么?
诚然,按照常理来说,玩家花费数千万巨资购买一个窑口的作品,理应受到窑口额外的优待,得到代理商们特别的关照——这并不是趋炎附势,向资本低头,而是对于一个大客户最起码的尊重。
但人跟人不一样。你不能指望世间所有的人都讲道理,你也不能指望所有的付出一定都要得到回报。
譬如那位抛货的茶器爱好者,他购买邹窑的作品,原本也只是为了满足一时的兴趣爱好而已——因为兴趣爱好购买茶器,那是为了爱好而付出,并不是为了赚钱而做生意。
既然如此,花钱买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可以了。何必又自寻烦恼,额外要求别人提供什么情绪价值呢?
北京有个茶器商,福建人,叫阮云峰。此人多年以前在景德镇跟我闲聊的时候,说了一段儿话,如今估计他自己都忘却了,但我却铭记至今。
他说:我有一个好兄弟,曾经跟我借了一笔钱,到现在也还不出来,以后恐怕也是还不上了。但这没关系——过年我还是会去他家里玩,我们还是会一起吃饭,一起喝酒。
“人与人之间,如果所有的付出,都一定要求得到相应的回报,那就不叫付出了——那叫生意。”他说。
【二】
其实,我是能够体会那名茶器爱好者心中的愤怒的。
但大多数人都不太理解,为什么面对这样一个实力玩家,邹窑会是那样一副不屑一顾,高高在上,爱答不理的冷漠嘴脸?
而邹窑的代理商们,为什么面对这样一个优质客户,不去用心维护,而是绞尽脑汁,变着法儿的,花样百出的轮番收割?
很多人不能理解,甚至连那名所谓的茶器爱好者自己也无法理解——因为他花在购买邹窑作品上的钱,足可以令他在其他任何一个世界级的品牌身上得到尊重。
如果他将购买邹窑作品的钱,拿去购买名车豪宅,或是珠宝名表,相信他绝不会遭到冷遇,也绝不会受到销售的区别对待。
那为啥邹窑和一众代理商们,要这样对待他呢?
其实,茶器圈儿的老人儿们,都看得明白得很:说白了,就是邹窑以及一众代理商,打从心眼儿里——根本就没看得起这人。
我跟身边儿认识的茶友们,也聊起过这名茶器爱好者。
事实上,许多茶友对其的评价也确实难以言表——诸如暴发户,不懂行,人傻钱多速来,头脑简单好骗等充满戏谑的评价,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这令我觉得很可悲。
试想,一个人花费了巨资,收藏了大量据说是圈内最具收藏价值的窑口作品。到头来,受到窑口的冷遇,经销商的欺负,也就罢了。
可是,明明囤了一屋子价值数千万的茶器,倘若连来自玩家群体的尊重都得不到,就属实是有些可悲了。
这人为了玩茶器,投入了巨大的资本,可为啥死活就是得不到人们应有的尊重呢?
想了解这个问题,就要谈一谈他是如何玩茶器的了。
根据网上流传的信息显示,此人应该是在2019年前后,才接触了解到景德镇高端茶器收藏领域的。
在此之前,无论是对于茶器的收藏知识,茶器圈儿的流行趋势,还是茶器市场的运行法则,这名茶器爱好者应该都是一无所知的。
用别人的一句略带戏谑的话来说:我们这些玩茶器,肚子里什么都有,就是兜里没钱。他玩茶器,肚子里啥都没有——就是兜里有钱。
但我以为,有钱并不是过错——谁规定有钱人就不能玩茶器了呢?又有谁规定,茶器只能是我们这些穷逼玩的呢?对不对?
网上传言,此人在2019年接触到茶器之后,在其后的三年里,陆陆续续购买了市值上亿的邹窑作品,并一度以此为荣。
我与在座诸兄素不相识,但诸兄玩茶器日久,想必也都是些见过世面的人。在此,我想问诸兄一个问题:
一个真正热爱茶器收藏的茶器爱好者——是这样玩茶器的吗?
说实话,在圈子里混了这些年,虽然我自己是个穷逼,但也结识了不少有钱人。
很早之前我就发现,真正大手大脚的花钱的,其实都是我们这种穷逼。那些有钱人玩起茶器来——谨慎得很。
我们这些穷逼买茶器,都是看顺眼了就买,不会去做过多的研究——因为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
而那些有钱人,或许是因为天生的性格严谨,或许是因为后天的职业素养,他们收藏茶器和对待事业的态度是一样的——必先进行前期了解,再进行初步尝试。在一段时间的实实践之后,再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这些有钱人之所以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和这种做事态度是分不开的。他们对待事业的态度——从茶器收藏上便可见一斑。
我说这些,有人可能不太理解。我给诸兄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恒大老板许家印在出事之前,和万达老总王健林都是国内知名的地产商。但二人做事方式,却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
王健林的万达在上马一个项目之前,必要做严谨的前期调研,然后再经过无数次缜密的讨论,最终才能做出决策。
时至今日,网络上依旧流传着诸多王健林与同事开会讨论项目,制定决策的工作花絮——但你绝找不到许家印许老板类似的工作视频。
为啥会这样呢?
因为许老板做生意接项目,一不靠调研,二无需讨论。恒大这企业的所做的一切决策——全凭许老板的个人喜好。
从组建恒大足球队,到筹建恒大歌舞团,从生产恒大冰泉,到制造恒驰汽车——许老板从来不会考虑这些项目到底能不能赚钱,到底有没有发展。
别人做生意,考虑的都是能不能赚钱,有多少收益。而许老板做生意,考虑的就是两件事儿:一是面子,二是开心。
诸兄应该都知道,但凡是正经的生意人,无论做的是大生意还是小生意——都不会是许家印许老板这样。
同样的道理,但凡是个真正的茶器爱好者,在收藏茶器时,无论他经济实力是强是弱,无论他的消费水平是低是高,无论他的兜里到底有钱没钱——
也都断然不会是前文中那位老兄的做派。
这位老兄有钱且任性,对于茶器没有任何的深入研究,也没有进行必要的了解,便在短期内豪掷数千万。
其在茶器圈儿里的消费手法,与许老板的消费理念如出一辙,且惊人的一致。
那就是:为什么花钱不重要,花钱买什么也不重要,花多少钱更不重要——只要老子开心,才最至关重要。
然而,残酷的事实证明,尽管许老板在出事前,一直戴着首富的帽子,打着成功企业家的旗号,在资本界混的风生水起。可东窗事发之后,大家才惊讶的发现,许老板充其量,也不过是个拆东墙补西墙,打肿脸充胖子,祸国殃民的世纪巨骗而已。
许老板如此,而那位刚刚涉足茶器圈儿,便眼也不眨,在三年之内豪掷数千万,入手邹窑作品,打着茶器爱好者名义的新手玩家,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三】
现实生活中的,在花钱时能够做到这样把钱不当钱的人,一般情况下,无外乎只有两个原因:
一是钱来的太容易。
二是花的都是别人的钱。
许家印已经用自己一系列惊世骇俗的骚操作,为我们生动的阐释了这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道理。
如今,恒大东窗事发,当人们谈及恒大之祸背后的原因时,很难不触及恒大老板许家印过往的一系列经历。
同样,当我们试图弄清楚,那位邹窑的玩家,为何豪掷千万,依然在圈内得不到尊重的真实原因时,恐怕也不得不提及此人在现实中的一些身份背景。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专门调查了解了一下这位老兄的发家史。
这位老兄是陕西西安人。其发家之前,是个在西安当地搞美容美发的托尼老师。为了行文方便——就姑且称之为托尼罢。
这位托尼先是跑到香港,弄了家公司,然后注册了个听起来洋味儿十足的英文名品牌,专门生产销售各种化妆品——不知内情的,还真为是个外资品牌呢。
托尼的销售模式也很简单——就是跑到内地,打着招募经销商的名义,狂拉人头,发展下线。
此前,我看到有人在别的平台控诉,说托尼其实就是个搞传销的微商。对此观点,我深不以为然。
我忠告诸兄:中国是个法治社会,没有切实的证据,切可不能随便乱说。倘若没有真凭实据,就随便妄称托尼和他的品牌涉嫌传销的——小心人家报警告你诽谤。
那么,这个托尼到底是干啥的?他的钱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么说罢,最近有个新闻,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知名演员张庭及其老公林瑞阳,涉嫌传销的案子,已经被法院撤案了。
这案子之前挺轰动的。
张庭跟她老公弄了公司,叫达尔威。然后注册了一个化妆品品牌,叫TST——听起来洋气吧?
2021年的时候,张庭夫妇的这家达尔威公司,因为打着招揽经销商的名义四处拉人头,疯狂揽下线,被相关部门以涉嫌传销的罪名而查处。
其后,更是爆出了张庭夫妇所销售的TST化妆品,皆为代工的三无产品。
你看,巧不巧?我们的这位托尼,也是跑到香港弄了个公司,也是生产销售化妆品。也给自己的化妆品品牌,起了个洋气十足的英文名字。
最关键的是——托尼公司生产的这款品牌面膜,一度也被曝出其实是三无产品。
世界就是这么神奇。
没错。我们的这位托尼,跟张庭夫妇都是在一个圈子里混饭吃的同行。但问题是——托尼到底算不算是搞传销呢?
这就又不得不提托尼的同行——张庭夫妇了。
张庭夫妇的达尔威公司,说白了,就是在钻法律的漏洞,在直销与传销之间打擦边球。而他们之所以能逃脱法律的制裁,是因为他们的这套销售模式,是经过精心策划的。
这套模式至少有两大灰色地带。
其一是,避险型的股权架构。
在达尔威公司的股权架构中,林瑞阳、张庭并不直接持有上海达尔威公司的股权,而是单独设立一家股权投资机构,实施控股。
他们只持有投资机构的股权,而下属直营公司全部都跟他们无关。他们既不是下属公司的法人代表,也不是下属公司的股东。这就让张庭、林瑞阳在股权结构上,得以避险。
其二是,打造真实产品,真实品牌直营店和真实自营工厂。
诸兄知道,传销有一个重大显著特点:即没有产品,没有门店,就靠击鼓传销,不断发展下线,实施诈骗。
但张庭夫妇的公司,和我们这位托尼的公司一样——有产品,有品牌,有工厂,啥都有,只是设立了代理人分级管理机制。
这就让此类公司在法律上打了一个擦边球。
你说他传销吗?他是正规企业,有自营品牌,有商标,有产品,有工厂,还有门店,每个月员工有工资,每年都纳税。
当初,对张庭、林瑞阳立案的时候,各大官媒都有报道。张庭、林瑞阳创立的TST品牌对代理商进行分级管理,业绩越大,等级越高。一些代理商为了提高代理商等级,自己去贷款,去囤货,去充值,以便于拿到更高的提成点。
你说他不属于传销?可他又有代理人分级管理,利用网络大量发展代理商。在法律上,这是一个灰色地带。
时至今日,我们在抖音上搜索托尼的公司,依然可看到过去三年里,那些来自于全国各地,梦想创业,并幻想一夜暴富的家庭妇女,待业宝妈们,曾经拍摄的各种视频——
她们一边拿出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私房钱,大肆囤积托尼公司生产的三无面膜,一边操着各种蹩脚的方言口音,感谢托尼老师赏脸,让自己成为了品牌的代理商。
她们要么跑到保时捷4S店里,和样品展车合影,试图吸引另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冤种,使其成为自己发展的下线。
要么四处转发托尼老师自掏腰包20万人民币,换来的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合照,以此给自己囤积的面膜背书。
这可不是我杜撰的,这是真事。我有当年网络上的新闻截图为证——
看完抖音上的视频,我悲哀的发现,托尼发展的许多所谓的区域总监,钻石代理,穿着打扮竟都跟我妈一样的土味十足。
为了成为托尼的代理商,这些老阿姨们拿着自己的私房钱和退休金大肆囤积三无面膜。
看着那一张张饱经沧桑的老脸,我也不知道她们最后,究竟是怎么跟自己的老公和儿女们交代的?
但不管怎么说,目前从法律上是无法对托尼的公司定罪的。
就像他的同行张庭林瑞阳夫妇一样:尽管他们通过这种销售模式成功圈到了大量的金钱,尽管他们的下线都成为了他们登上财富巅峰的炮灰与垫脚石,尽管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可当前的法律,却真的没有办法给他们定罪。
所以,诸兄千万不要在毫无法律依据的情形下,就盲目指控托尼涉嫌传销。
据说,我们的这位托尼,报复心还是很强的——我听闻最近他把邹窑的代理商们集体举报了,罪名是偷税漏税······
关于托尼的情况,大致也就是这样。了解了托尼的身份,我们或许也就明白了,托尼在茶器消费上的任性与大手笔,为何与我们常见的其他有钱人大不一样。
说到底,就是前文中所提到的那两点原因:
他的钱来得太容易。
他花的都是别人的钱。
现在,我们大概也能够理解,为什么托尼花费巨资,购买了大量邹窑作品,在圈子里却始终得不到别人尊重的真实原因。
如今,大家都是见过世面的人。
目睹托尼的所作所为,圈子里的老玩家们,其实心里都清楚得很:一个真正热爱茶器,收藏茶器的人,无论自身经济实力如何,无论他的兜里有钱没钱——是决然不会像托尼这般消费的。
诚如这位托尼自己所言,他手里囤积的这些邹窑的杯子,就算是每天几个轮换着用,连用几年,都不带重样的。
对此,我倒想问问:如此之多的杯子,连用一下都用不过来,又哪有机会一个个欣赏把玩?又哪有闲余一件件品味赏鉴?
如果一个茶器爱好者,连欣赏自己手中器物的机会都没有,那他对于这些器物的喜爱又源于何处?入手这些杯子的意义又源自何方?
或许,托尼有他自己的想法。
或许正如茶友所言——托尼的骨子里,其实并不懂茶器,也并不爱茶器。他只是试图通过大量砸钱购买这些所谓高端茶器的行为,来凸显自己的雄厚实力,来彰显自己的审美品味不俗,来获得圈内人士的尊重认可。
就像暴发户们普遍喜欢穿着印有巨大奢侈品LOGO的奢侈品服饰,来证明自己与众不同的经济实力一样。仅此而已。
然而,残酷的事实证明,茶器圈儿里从上到下,从窑口到代理,从代理到玩家——即便是托尼为之花费数千万的邹窑,大多数人依旧看不起他。
坦率的讲,对于托尼这类所谓的“茶器爱好者”,我也是打从心眼里看不起的。但我以为,就算全世界都看不起托尼——
唯独邹窑和他的代理商们不行。
托尼或许是个暴发户,托尼或许是在搞传销。但托尼从头到尾,也没有对不起邹窑和他的代理商们。
托尼的钱来路正不正,这很难评。但有一点我很清楚,以托尼这种人的消费能力,任何一个奢侈品品牌都会将其视作上宾。
而邹窑和他的经销商们就很搞笑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做生意的:一边儿挣着人家的钱,一边儿还看不起人家——如果只是心里看不起也就算了,可他们还偏要不加掩饰的表现出来,并不断的侮辱他的智商,不断的践踏他的尊严,且对此毫不以为然。
这属实是有些不要脸了。
邹窑和他的代理商们,看不起托尼这种人,倒也罢了。如果她们能一直坚持这种态度,一直跟托尼硬杠到底,倒也算清高。
可最富戏剧性的是,那原本高高在上,对托尼不屑一顾的邹窑窑主,在看到托尼打算用“荷兰拍”的方式,清空手中那些号称市值过亿的邹窑作品时,竟“不计前嫌”的与托尼一笑泯恩仇——据说,还给托尼赠送了自己的得意作品,这能屈能伸的处事方式,属实是令我瞠目结舌了。
我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思考了下,如果我是他们三方,我会怎么做?
如果我是托尼,我宁可亏死,我也一定会抛售清空自己手中那些邹窑的器物——不为别的,就为出这一口气。
遭受来自于窑口和代理商们的如此屈辱,这口气不出,我死了都闭不上眼睛。
如果我是邹窑的代理,面对托尼的抛售砸盘,我一定会想办法联系窑口,团结同行,大家募集资金,尽自己所能维护品牌,共同渡过难关。
如果我是邹窑的窑主,倘若面对的是一个用藏品威胁我的玩家——我死都不会妥协的。我这人一向吃软不吃硬,这辈子最讨厌别人威胁我。面对威胁,我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言和的。
最终,经过一番思考,我得出了结论——就冲自己这暴戾的性格和乖张的脾气,我至今一事无成,是有原因的。
我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格局,既不可能挣到托尼那么多钱,也没办法做一个好的茶器商,更不可能成为邹窑窑主那样的成功人士。
我唯一的能耐,恐怕也就是坐在深夜的桌案前,给诸兄写几篇儿散碎的文字了。
【四】
正事儿就写到这里,再说两句闲话罢。
坦率的讲,从投资的角度出发,我以为,当代茶器真的不算是一个好的投资品类。抛开流通领域窄,受众群体小,回报周期长不说——承担的风险还大。
诚然,我是热爱茶器的。但是,如果我像托尼一样舍得一个亿,我是断然不会投资在茶器上的。
而我们这类人,之所以一事无成,到今天还浸淫于茶器圈儿里,说到底——无非也就是因为心底里的那点儿热爱罢了。
随便贴个铭经草堂窑主陈晋制作的茶盏罢。这是今年入手的第四件铭经草堂的器物。
陈晋最近忙于草堂的修葺工作,我不想给他添麻烦,便从上海本地的茶器商手上买下了这只茶盏。
茶器商给我的价格,比给别人优惠一些。而陈晋在得知此事后,则一度嗔怪我为什么不跟他张嘴。
诚然,我没有托尼的一个亿,铭经草堂也做不出来那么多东西可供我收。
但我依旧很开心。
因为,我在这圈子里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給予了我最大的尊重。
今天的文章,到此为止。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