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须知】
挑选了一组藏品,办一场拍卖。本组拍品为一组五件,都是过去数年来自己的个人收藏。关于本组藏品的尺寸与品相,皆已做出较为详细的告知,参拍前请认真仔细阅读。此外,烦请详细阅读以下重要声明。如对此持有不同见解,请勿参拍。
【保证金说明】竞拍人在竞价前,须根据系统要求缴纳相应的保证金。竞拍人只需任选一件拍品缴纳一次保证金,便可自由参与全场拍品的竞价。所缴纳的保证金,会在全场拍卖结束后24小时内,由系统如数退还至竞拍人原付款账户。
【发货说明】所有拍品一律顺丰到付。中拍者收到货后,须同快递员当面开箱查验,货品出现破损由我方完全承担责任。一旦快递员走后,再开箱验货发现破损,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如遇不可抗力(如疫情封城,快递停运,自然灾害,战争爆发等因素)导致延迟发货,我方将在状况恢复后的第一时间发货。如基于上述因素导致90天内无法发货,则90天后无条件为中拍者退回一切款项。特此说明。
【重要声明】
瓷器是全手工作品,淘泥过程中不可能将瓷土中杂质完全百分百剔除。瓷土中含有些许杂质或矿点属正常现象,在我这里一律不视为瑕疵。不接受者严禁参与拍卖。所拍卖的器物,除窑裂,缩釉,巨大黑斑,磕碰,严重吸烟,严重变形此六类瑕疵之外,其余一律视为全美品。吹毛求疵以及鸡蛋里挑骨头者,请勿参拍。除非实物与图片或文字不符,否则拒绝中拍者以任何理由退货。本次拍卖所有藏品,一概保真。如有赝品,承诺可赔偿买家20万元人民币。该承诺永久有效。此处附上小雅阮窑关于器物品相的官方说明,竞拍者请仔细阅读。竞拍者一旦参与出价,视为默认以上声明。如对于声明内容有异议,请勿参拍。
【拍品目录】
本次拍品目录如下——
1,小雅阮窑早期飞蝶枞菊铃铛杯
2,青如堂早期青花釉里红缠枝莲大碗
3,景德镇制仿清康熙重工山水茶叶罐
4,景德镇陶瓷书法家手书《心经》闻香杯
5,樊家井仿古精品——仿明宣德青花龙凤纹大赏盘
【截止时间】
2024年8月28日(周三)22:00整。
【拍品介绍】
小雅早期飞蝶枞菊铃铛杯,口径约70mm,高度60mm。
这是一款小雅阮窑早期所制的经典作品,距今已十余载。
小雅是三大名窑中世所公认的小件之王。该件藏品制作工艺讲究,阮窑作品风格特征明显。器型精致小巧,釉面凝润如玉。大小不过盈盈一握,画风却极其细腻。集中体现了小雅历年来所一直秉承的“小巧雅致”的经典创作理念。器物虽小,却小中见大,无论从题材,画工,釉水,还是制瓷技法来说,都可看作是代表阮窑当代制瓷特色的一件标志性器物。
虫草题材一向为阮窑标志性经典题材之一,而其中又以枞菊题材最受世人所追捧。小雅所作之菊花题材作品,与市面同类题材作品存在着较大差异,具有十分鲜明的阮窑特色,在一些画面细节的处理上亦颇具匠心。
该件藏品杯身画面构图与布局俱佳,线条饱满而舒展,菊瓣不同的深浅浓淡,用娴熟的分水技法表现的层次分明,菊瓣线条圆滑平顺,菊瓣内线条细腻如斯,叶片筋脉以小雅标志性手法刻绘处理,周边以阮窑特色分水技法进行点缀,极为精美。
此款细工花卉作品,无论从画工还是画意来说,都算得上是小雅阮窑早期作品当中少有的精品之作。画面构图疏密有致,花卉枝干相互依托,菊花画工渲染婉约细腻,枝干线条绘制沉稳有力,整件作品画工精巧,意趣盎然,极具文人审美情趣。
作为一款小雅阮窑早年所制的精美器物,此杯做工极为精湛,是其早期作品中难得的精品之一。其细腻却不失老辣的画工,与超然却不落俗套的审美,都将阮窑独特而超群的审美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一款阮窑十余年前的作品,其历经岁月洗礼,釉面亦早已褪去了出窑时的贼光火色,变得温润如玉。把玩之间,触手生温,回首往昔,使人不由感慨万千。
该件器物品相颇佳,无磕无裂,杯身内外有些许小矿点,已在照片中拍摄清楚。作为一款留存至今的小雅阮窑早期精品,此等品相实属不易。望有缘者得之自珍。
青如堂早期青花釉里红缠枝莲大碗,高度110mm,直径210mm。
青如堂是景德镇一家以制作高档青花瓷器而闻名的堂口,其致力于釉里红烧制的研发,力求重现釉里红巅峰时期的艺术风貌 。青如堂制瓷坚持使用景德镇当地的高岭土和高档原矿料,以确保瓷器的洁白细腻、釉色的肥美温润,以及发色的纯正到位。
釉里红是以含铜色料彩绘在胚胎上,罩上透明釉后,经高温还原氧化烧成,使釉下呈现红宝石纹饰的瓷器。其工艺过程与青花瓷相同,但对烧制温度和气氛要求极为苛刻,需在非常合适的温度和较重的还原气氛下方能形成纯正的鲜红色。
青如堂在釉里红的制作工艺上颇有心得,这得益于其多年来丰富的烧制经验,以及严格的工艺控制。
青如堂的青花釉里红作品,兼具青花和釉里红两种工艺各自的艺术特点,既有青花的“幽靓雅致,沉静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壮丽,丰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高雅而又朴实的艺术风格。这种不同料性结合,需要控制各种因素以达到烧成的共鸣点,难度极大。
缠枝莲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它寓意吉庆、富贵和生生不息。在青如堂的青花釉里红缠枝莲作品中,莲花纹饰被巧妙地绘制在瓷器上,与釉里红的红色纹饰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这些画面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青如堂早期所制的这件大碗,青花发色浓艳而富有层次感,釉里红的红色则纯正而深沉。整件器物所绘缠枝纹饰构图和谐、线条流畅、图案精美,展现出了缠枝莲纹饰特有的连绵不断、生动优美的艺术特色。
此碗釉质肥美温润、胎质细腻洁白。作品的烧制工艺颇为精湛,是传统制瓷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完美结合。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高雅的艺术风格,使得这件器物颇具艺术鉴赏价值。凝视这件器物时,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亦能够领略到制瓷艺人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这是一件令人感到震撼的陈设器。作为一款大件器物,其烧制是不易的。关于品相方面,需特别指出的是,此碗釉下胎体表面,存在一道极不明显的水缝——此非裂痕,仅存在于釉下胎土表面。其形成原理是瓷土在烧制过程中,应力得到释放时,在胎土表面形成的浅痕。
此处品相节点已详细拍出,请竞拍者仔细观察。
景德镇制重工山水茶叶罐,最大肚径约75mm,含盖高度约85mm。
这是我在景德镇游历时,偶然所收的一只重工青花山水茶叶罐。青花山水作为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历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瓷器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我亦不曾例外。
青花山水在瓷器上出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真正作为主角出现在瓷器上则是在元代中晚期。元代时期,由于进口青花料较贵,且当时的主流纹饰要求,导致早期瓷器上的图案中很少见完整的山水图,只是在人物画的背景中有简略山水作衬托。到了明清时期,尤其是明代晚期和清代,青花山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了瓷器装饰中的主流纹样之一。
此件重工青花山水茶叶罐,通体以青花料绘制,通过浓淡相宜的色彩搭配,呈现出水墨画般的韵味。其所用青花料发色清雅透澈,使得山水画面更加清新自然,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此件重工山水罐在构图上讲究“水路均匀”和“层次分明”。画面中的空白部分(即“水路”)与青花部分相互呼应,形成均衡的视觉效果。同时,通过远近高低、疏密浓淡的层次安排,使得画面具有丰富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其在绘制技法上吸取了国画技法,如皴法、点染等,使得画面中的山石、树木、流水,建筑等景物得以生动再现。同时,其在绘制时还注重笔墨的运用,通过线条的粗细、浓淡、干湿等变化,表现出山水的质感和意境。
这样一件精美至极的小罐,其青花发色清雅透澈,分水手法和谐自然。画面的构图布局合理均衡,远近层次分明清晰。其绘制技法精湛细腻,笔墨运用得当自如。画面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最大程度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审美的极高标准。
它所呈现给人们的,不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审美观念,更重要的是,其通过对于大好江山美好景致的细腻刻画,传达了传统文人雅士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极致热爱。
该器物品相完美,无任何瑕疵。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商业纠纷,故而对照片中的器物底款做遮蔽处理,拍卖过程中亦不公开底款,中拍者收到后可自行查看。
景德镇陶瓷书法家手书《心经》闻香杯,口径约58mm,高度约65mm。
陶瓷书法历史悠久,最早出现于陶器上的汉字刻纹,唐代书法艺术和制瓷水准的提高促进了陶瓷书法的兴起。陶瓷书法是中国文字学、中国书法学最重要的史料,是华夏文明的见证,也是各个历史阶段文化趣味、时代风尚和生活特征的重要标志。它传播了文化、见证了艺术,还推动了陶瓷产业的发展,是中国书法艺术与陶瓷装饰的完美结合。
陶瓷书法要求创作者具备书法和陶瓷工艺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作为陶瓷书法家,他首先是书法家,然后是陶瓷书法家,因为陶瓷书法的品味还是要靠书法的功力来体现的。
陶瓷书法是世界上最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因为它将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与陶瓷工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魅力。它既是书法艺术形式的延伸,又是中国陶瓷工艺美术的一种开拓,具有书法艺术和陶瓷工艺美术的双重特征。
本件拍卖的藏品,是由景德镇当地陶瓷书法家手书的《心经》拓片闻香杯。《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只有一卷,总共260字。《心经》原本是梵文,后来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包括汉语。在汉语中,有多个版本的翻译,其中唐朝玄奘法师的译本是最为流传和知名的。
该经典高度浓缩了《大般若经》的精髓,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可以说是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讲述了观自在菩萨在修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如何照见五蕴皆空,从而 度一切苦厄。提到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样的哲学思想,阐述了佛教中“空”的观念。描述了如何通过般若波罗蜜多来实现心灵的解脱,达到涅槃的境界。
《心经》是一部深奥而精妙的佛教经典,它用简短的文字阐述了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修行者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它之所以被广泛诵读和传颂,被认为有助于净化心灵、提升智慧。故而历代书法家也喜爱抄写《心经》,使得这一经典在书法艺术上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件拍品是由景德镇当地陶瓷书法家所制,外壁满工书写心经,底足辅以简洁的双圈纹饰,器型端庄,字迹秀丽,造型古朴,颇具文人意趣。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商业纠纷,故而对照片中的器物底款做遮蔽处理,拍卖过程中亦不公开底款,中拍者收到后可自行查看。
樊家井仿古精品——仿明宣德青花龙凤纹大赏盘。直径330mm,高度65mm。
本件拍品,是一只能够代表景德镇樊家井仿古水准的器物。乍看之下,器物本身十分震撼,器身所绘仿明龙凤纹饰霸气十足,器身画面中,包括游龙鳞甲,飞凤翎羽,缠枝纹饰皆以老辣画工精细绘制,细节图片中清晰可见。整件器物大气磅礴,实物在手,自器物之上所传达出的仿古韵味,令人感到强烈而震撼。
明宣德青花瓷造型总的特点是凝重浑厚。同类瓷器器型与永乐相比有细致差别,而本件拍品完美的再现了宣德青花的风采。宣德器胎质细腻,多细砂底,琢器接痕少件。同类器与永乐相比,胎体乃显厚重、坚致。宣德釉面的突出特点为桔皮纹.青花器釉面呈亮青色,前期与后期釉面稍白,中期为青白色,釉面均很细润。其纹饰一改永乐的纤细风格、显得粗重豪放,笔法苍劲。尤以龙纹雄健威武之状,为明、清两代之最。
宣德官窑青花,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有青花贵宣德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以及思想观念。作为宫廷用瓷和精美的艺术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与当时制度的完备与技术的成熟有很大关系,作品一直被后人推崇,为青花工艺的典范。
本件拍品,为一件难得的精品仿宣德青花大盘。它是一件由景德镇樊家井仿古高手所制的精美艺术品。赏盘呈折沿式,深腹,圈足,通体花枝缠绕纹饰,口沿绘缠绕纹,内壁绘一组仰缠绕花枝纹,盘心为龙凤纹,一龙一凤,饰以云朵,外壁饰一组花枝缠枝纹,底无釉,盘口33厘米,足径24厘米, 高6.5厘米,其做工精细,器型规整大方,比例协调,具有典雅雄健之艺术风格。
此件仿宣德青花龙凤纹大盘,完美的再现了宣德时期青花瓷的特征和艺术魅力,其做工精细,器型规整大方,比例协调,具有典雅雄健之艺术风格。
其胎质致密、细腻、坚实、凝重,青花发色浓艳、深沉,釉面温润。青花浓艳处有铁锈斑,是采用进口苏泥勃青料绘制,亮青釉上面有细小的橘皮纹,盘中心绘有龙凤穿祥云纹,龙体较粗壮,凤身丰滿,形象生动逼真,龙凤相配, 相得益彰,具有“龙凤呈祥” 之寓意。
盘口外壁绘有一圈花枝缠莲纹,盘口沿处绘有一圈变体花枝缠绕纹,盘口内壁绘有一圈花枝缠绕纹。盘口外沿处落楷体六字款,“大明宣德年制”,底足修胎规整,胎质坚硬细腻,釉面油润,从该盘的造型、胎质、釉水、青料、纹饰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来审视,可称得上是一件当代仿宣德官窑瓷器之精品。
这件仿明宣德龙凤大赏盘,是我去景德镇游历过程中,于樊家井收入的一件仿古大件精品——它画工精细,分量十足器型颇大,且制作极为精美。由樊家井仿古匠人采用精心制作,古韵浓厚。
多年前收入后,一直将其置于案头,作为盛放茶点之用,实不失为一件古韵浓厚的风雅之器。望有缘人得知自珍。
关于以上品相节点,图片已展示的非常清楚。参拍前请放大图片,仔细审阅。对于作品不了解,或是完美主义者请勿参与拍卖。请仔细阅读以上藏品相关信息。如无异议,可长按下方二维码参与出价。感谢各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