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如何振兴、乡村如何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如何更好发展面向儿童的文旅与研学产业,成为同学们心目中需要进一步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深度思考和学习去回答的问题。这也是梁弄镇在推进全域研学旅行及以浙东红村横坎头村为标杆的儿童友好乡村建设过程中试图去探索和厘清的话题。2024年11月3日,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与余姚市梁弄镇妇女联合会主办,横坎头村村委会承办,将“面向儿童的城乡规划与研学设计专题讲座”开在了横坎头村。童联萌儿童友好发展中心主任史路引做《儿童友好城乡建设的中国实践和创新逻辑》专题分享。为了进一步帮助梁弄镇推进全域农文旅发展以及儿童友好乡村建设进程,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与宁波尤尼森林教育和童联萌儿童友好发展中心共建明湖村联合实践基地。
——中国乡村振兴网《搬到村里的乡野讲堂——宁波大学校地企合作新探索》
在广袤的中国乡村,田野与山川如画卷铺展,孕育了无数世代的成长记忆。乡村振兴的步伐正悄然改变乡村的肌理,传统与当代的交织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呈现出复杂的图景。儿童,作为社会最年轻的一群人,是这片土地上最鲜活的希望,也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最深切关怀的群体。
乡村的儿童,与城市的孩子相比,他们的成长环境有着独特的韵味和挑战。清晨,炊烟袅袅,孩子们踏着露珠去上学;黄昏,夕阳洒在村头的小路上,伴随着他们的笑声和追逐游戏。然而,乡村的基础设施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医疗保障不足,文化活动贫乏,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儿童的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让村庄重新焕发活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儿童的需求放在中心位置。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乡村振兴,不仅是关怀一个群体,更是在规划一种可持续的未来。“从人出发”的思路不仅适用于研究,也应该是政策制定的出发点。
儿童友好与乡村公共空间的再造
在乡村,公共空间是孩子们的天然乐园。从田间地头到村口空地,这些场所承载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童年记忆。遗憾的是,随着城镇化的加速,许多村庄的公共空间正在萎缩甚至消失。如何让这些空间重新成为儿童成长的舞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例如,可以结合乡村特色创建创新型儿童友好空间:
1. 自然教育/劳动教育园区:利用村庄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农田、果园和森林,开发适合儿童探索和学习的生态教育或劳动教育场所。可以设计季节性活动,比如春季的播种体验、秋季的果实采摘等,并结合科技元素如增强现实(AR)或虚拟现实(VR)体验,让孩子们通过互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劳动的乐趣,使自然教育和劳动教育更具趣味性和沉浸感。(相关实践案例|杭州: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
2. 文化创意中心:在老旧民居中设置创意工作坊,结合乡村特色和当地资源,让孩子们参与到传统手工艺(如编织、竹编、陶艺)、民俗音乐、乡土戏剧等创作活动中来。还可以邀请当地民间艺人作为导师,让孩子们在与大师的交流中感受乡土文化的深厚魅力,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对本土文化的热爱,进而推动文化的代际传承。
3. 智慧游乐设施:借助物联网等技术打造互动式的智慧游乐场,比如设计与村史文化相关的互动游戏设施,如与古树传说、村落故事相关的探险闯关,或者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模拟互动游戏。这种设施不仅可以丰富儿童的游玩体验,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教给他们家乡的历史与生活技能,通过边玩边学的方式加深他们对乡村生活的理解与兴趣。
4. 乡村儿童博物馆:通过改造闲置房屋或老旧建筑,创建展示乡村历史与自然生态的儿童博物馆。在博物馆中,可以设置体验式展区,如传统农具使用体验、民俗服饰试穿等,让孩子们通过沉浸式的方式更好地了解乡村历史和生活习俗。此外,还可以结合乡村的特色自然景观(如湿地、山地)打造主题展区,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相关实践案例|杭州余杭百丈镇:遇见小而美的乡村博物馆)
在规划这些空间时,应广泛听取孩子们的意见,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受益者。
儿童友好与乡村教育资源的均衡
在创造和恢复适宜儿童成长的公共空间的同时,乡村振兴的另一关键方面是提升教育资源的均衡性。公共空间为儿童提供了休闲、娱乐与社交的场所,而教育资源则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因此,儿童友好的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空间的再造,更是教育机会的均等化。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我们能够为乡村儿童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机会,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外部资源的引入,也需要激活乡村自身的教育潜力。例如,可以采取以下创新教育模式:
1. 移动课堂:利用移动教育车,定期为乡村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体验式课程,比如科学实验、编程、艺术创作等。教育车可以配备先进的实验器材、平板电脑等设备,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带到乡村。可以与本地教师合作,将移动课堂和常规教学结合起来,提升课程内容的本地适应性。同时,设置“主题日”活动,例如“太空科学日”或“机器人编程日”,让孩子们在趣味体验中学习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相关实践案例|衢州:“儿童友好”科普大篷车,为乡村小学“拉来了”好玩的知识)
2. 云端校园:通过建立“儿童云校”,整合多方在线教育资源,创建一个让乡村与城市儿童共同学习的虚拟课堂。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环境,让乡村的孩子在“云端”也能“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如科学实验室、博物馆游览等丰富多样的课程中。还可以定期组织“城乡联动主题班会”,通过线上交流和协作项目,增进城乡儿童之间的互动和友谊,帮助他们在合作中实现共同成长。(相关实践案例|昆山:“云”翅膀带动乡村校腾飞)
3. 导师制计划:邀请城市的专业人士(如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等)作为乡村儿童的远程导师,通过定期的视频会议、电话辅导等方式,为孩子们提供学习辅导、职业规划和个人成长建议。可以结合乡村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安排一对一的长期导师辅导,增进师生之间的联系。同时,定期举办“导师日”活动,邀请这些专业人士到乡村与孩子们面对面交流,进一步加强城市和乡村的情感联系,激励孩子们在学业和人生目标上不断前进。
4. 实践基地合作:将乡村学校与企业和高校联合,创建职业教育和实习基地,为孩子们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可以邀请本地农民企业家、手工艺人和高校志愿者开展职业技能讲座和实训活动,带孩子们体验农产品的种植与加工、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等。同时,与城市中的企业合作,提供短期的职业见习机会,比如让孩子们暑假时前往城市的公司体验工作日常,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激发对不同职业的兴趣,树立更加多样化的职业梦想。
在乡村学校的建设中,也应融入儿童友好的理念。例如,在设计校舍时,尽量采用自然采光、开放空间等设计元素,让孩子们在更健康的环境中学习;同时结合本地文化开设特色课程,如传统手工艺、农耕知识等,让教育与乡村文化相互交融。
儿童友好与乡村治理的多元参与
儿童的成长不仅是家庭的责任,更是社会的共同课题。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以儿童为纽带,可以有效激发多方参与,形成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例如,可以采取以下更加创新的儿童参与模式:
1. 乡村创新挑战赛:以儿童为主体,组织“乡村创新挑战赛”,鼓励孩子们为村庄的发展提出创意,比如环境改善、文化传承、科技应用等方面。比赛可以分成不同的主题,如“绿化美化村庄行动”、“传统文化新玩法”或“科技助农小创意”,并邀请当地专家、村民代表和企业作为评委,选出最具创意和可行性的方案。为了推动方案落地,可以与政府或社会组织合作,提供启动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孩子们将自己的创意变成现实,让他们亲身参与村庄的建设,增强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
2. 儿童众筹计划:通过线上众筹平台,如“儿童梦想筹”,让孩子们发起针对乡村学校、活动空间建设或公益活动的筹款项目。孩子们可以通过绘画、短视频等形式展示他们的创意和梦想,吸引公众的支持和捐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学习如何规划项目、预算资金、与他人沟通及宣传,培养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众筹完成后,孩子们还可以参与项目的实际建设,比如帮助在学校建设一片花园,或者打造一个户外的阅读角落,让他们亲身体验从梦想到现实的全过程。
3. 乡村亲子创意节:结合乡村的文化特色,定期举办“乡村亲子创意节”,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参与。例如可以举办“稻田艺术节”,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在稻田中创作出富有艺术感的图案,或是举行“乡村运动会”,融合传统农耕比赛(如插秧比赛、挑水比赛)与现代运动项目,让家长和孩子们在趣味中增进亲子关系,并与乡村社区更加紧密地联系。活动还可以设置“民俗体验日”,让家庭在乡村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乡村手工艺或民俗技艺,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乡村生活的理解和认同。
4. 儿童观察团组织:建立儿童为主导的参与组织,让孩子们有机会参与乡村规划与管理,例如讨论学校改造方案或文化活动策划,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公共参与意识。还可以让孩子们有机会表达他们对乡村建设的想法。通过这一机制,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公共意识,也能让乡村振兴更具包容性和持续性。
从儿童友好的角度推进乡村振兴,实质上是在为乡村构建一种可持续的共富模式。这种共富,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提升,更体现在文化认同的重建与社会活力的激发。
当孩子们在一个充满关爱的乡村环境中成长,他们所感受到的幸福感,将成为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这种幸福感,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更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状态。正如开篇所述,乡村振兴的核心之一,正是为这片土地上的每个孩子创造一个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这种成长,远超基础设施的改善,更是对教育、文化与社会责任感的深刻关注。
乡村振兴的未来,终将建立在孩子们的希望与梦想之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田间地头丰盈的稻浪,更是乡村孩子们在阳光下自由奔跑的身影。而在这些身影里,我们应当听到更多充满活力、充满梦想的笑声。这,才是乡村振兴最美的图景,也是儿童友好最深的意义所在。
童联萌儿童友好发展中心主任
从人类学和跨学科视角,丰富城市与童心的对话
题图:Photo by Amo fifty on Unsplash
编辑:丛丛|审校:Tratra Du
终审:史路引
投稿邮箱:ccfu@ccfu.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