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写在秋天的唐诗,虽鲜为人知,但语淡而味终不薄,耐人玩味!

文化   2024-09-19 21:12   四川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其诗歌主要表达隐居闲适、羁旅愁思,诗风则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如《春晓》、《宿建德江》、《过故人庄》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本期分享一首他写的五言律诗。这首诗名为寄,实为隔山遥望,不能相见,由清秋登高,日暮归雁,唤起愁心,来抒发情感。全诗如下: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兰山:应为万山,在湖北襄阳,诗人的园庐在岘山附近,距万山不远,诗人在此度过了大半生。


张五:名子容,排行第五,隐居襄阳岘山南边的白鹤山。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登上这白云缭绕的万山峰岭,心头升起一种超脱尘俗的喜悦。


北山:指张五隐居的山。北:一作“此”。隐者:指张五。


这两句,以想象开篇是从晋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变化而来。点明“自怡悦”,为登高望远的缘由之一。其写作佳处在于:


前一句,“北山”“白云”交代张五居住的环境,烘托出他恬然自得的心境。后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张五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我试着登上高山遥望远方,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


这两句写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愁绪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这两句触景生情。前一句,写忧愁由薄暮引起,其实是本身忧愁。后一句点名季节,写时间接近黄昏,但诗人看到“清秋”之中仍有清秀之景,因此从愁绪中走出,生发出兴致。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天边林中树木好似颗颗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荠:荠菜。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木的细小。


洲:水中沙洲。形容远处沙洲犹如一弯新月。


这四句写从山上四下眺望所见之景,是全篇精华所在。其写作佳处在于:语言朴素自然,描写诗人在清秋薄暮时分登高所见的寻常景象,描绘出傍晚归来的村人的安闲从容,以及自然界景物的静谧优美,蕴涵着一种淡淡的孤寂惆怅,渗透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诚如,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孟浩然诗歌为“语淡而味终不薄”,诗语言平淡,但内涵丰富。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什么时候能载酒来这共饮,于重阳佳节对酌同醉。


结尾这两句写自己的希望,其写作佳处在于:


①结构上:点题,以“重阳”点明题目中的“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②首尾照应,以相约“共醉重阳”与诗歌开头四句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以至登高相望等内容相呼应。



结语: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文字朴实,情感真挚,用极洗练严谨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时分的景色。


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朋友重阳佳节携酒登高而欢聚,寄托了诗人对朋友真挚的怀念之情。


全诗感情飘逸真挚、情景清淡优美、语言淳朴隽永。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细细品味,耐人玩味!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5首秋日唐诗,不只有萧瑟,更有诗意和浪漫


千古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美景中暗藏的忧心你读懂了吗


苏轼人生最后一首诗,禅意十足,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公众线上书籍
分享古今文学,体验诗词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