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这首诗,格调清新,情溢于景,动人心扉,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文化   2024-10-03 23:54   四川  

闻蝉而动客思,是诗人传统。如“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已先生。”唐.白居易《早蝉》


这首诗通过描绘早蝉的鸣声,抒发了白居易对时光流逝和故乡之情的深深感慨。诗中借景抒情、语言简练、寓情于景等艺术特色,使得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本期分享一首写在同一时期的写蝉的诗。此诗作于宝历二年(826),是白居易在苏州夏天时所作的一首诗。



诗人因病休假,听到新蝉的呜叫,不禁想到此时洛阳城里自己家中的蝉也在呜叫,思乡之情悄然而生。全诗由景及情,浑然一体,造语清新,自然无拘束。全诗如下: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唐.白居易《六月三日夜闻蝉》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河塘中的荷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晶莹的露珠儿坠入水中;河岸边柳树的枝条摇曳多姿,送来一阵阵清凉的好风。


开头两句诗,诗人调动不同感官来表现纳凉的清爽舒适。读这两句诗让依依想到了。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两句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所表现的意境与这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初三夜晚新月高悬,听到了今年的第一声蝉鸣。


微月:新月。


这两句仍旧写眼前目极之景:前一句写月亮,是一弯初月,既点题又点明时间。后一句写蝉声,“新”、“第一”,用得极为巧妙,勾起诗人思乡愁绪,为下文做铺垫。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突然听到这个声音,勾起了我这个北方来的客居之人的愁绪,静静听着想起东都洛阳。


东京:东都洛阳。


这两句紧承上文,转入抒情,写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我在洛阳有履道坊宅,离别后又是一年夏天到来了,想来蝉又在鸣叫了吧。


竹林宅:指作者洛阳履道坊宅。《池上篇序》言履道坊宅"地方十七亩,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


这两句写诗人在异乡为异客的愁苦;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但是不知道自己家园子里倒映着月亮的水池中,是否有人趁着月色划船呢?


病中多疑,病中多思,病中孤独感特别强烈,这都是人在病中的常态,诗人也不例外。结尾两句诗境清幽,由景及情,写诗人联想到自己家乡的场景。


这首诗的写作佳处在于:①诗人借助“荷”、“柳”、“月”、“蝉”等意象,营造一种宁静空明之境,在特定的气氛中表达情思,感觉自然而亲切。


②诗中有两处写到了蝉:“新蝉第一声”是第一次写蝉,是实写,诗人由眼前的蝉鸣联想到洛阳的家,蝉的作用是勾起了诗人的思乡愁绪;


“别来蝉再鸣”,是第二次写蝉,是虚写,诗人想象洛阳家中竹林中的蝉也该鸣叫了吧,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结语:诗从咏景物引发情思。开端咏荷、柳,伴随清露、好风,通过嗅觉、听觉的感受来透露夏夜纳凉的清爽舒适。


全诗格调清新自然,情溢于景,动人心扉,句式工整,浑然天成,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白居易: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使人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杜牧三首写秋雨的佳作,含蓄典雅,意蕴深邃,值得细细品读


史上“最懒”诗人,一生只写2句诗,却流传千古,你多半也背过

公众线上书籍
分享古今文学,体验诗词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