鋭观 | 业绩普遍下滑!眼科医疗步入"寒冬期"?

文摘   2024-10-22 20:13   四川  


今年2024年上半年国内眼科医疗机构业绩增长普遍低迷,但眼健康服务发展空间仍广阔,未来竞争或将转向品质、创新和精细化管理。

今年上半年,国内眼科医疗机构的业绩普遍不如人意。

五家主要眼科上市公司——光正(仅计算医疗业务,下同)、爱尔、何氏、普瑞、华厦,合计实现营收150.18亿元。其中,爱尔眼科一家独大,收入占比超过七成,其余四家瓜分剩余三成市场。

收入增速方面,这五家公司都显得较为乏力。爱尔、普瑞、华厦的增速勉强维持在3%左右,而光正和何氏则更低。归母净利润增速上,仅有爱尔保持正增长,其他四家均出现下滑。

经历了2023年的高速增长之后,非公眼科医院们在2024年正在面临增长困境。

眼科医院的业务分为医保和自费两部分,医保业务如白内障手术,虽支付稳定但面临降价压力;自费业务如屈光、视光,则受消费者支付意愿和能力影响较大。

今年上半年,白内障业务和屈光、视光业务的下滑明显拖累了眼科医院的收入增长。

具体来说,何氏眼科和华厦眼科的白内障业务收入同比增速下滑明显,原因是晶体集采和DRG/DIP控费政策导致单价下降。尽管部分医院通过推广高价值的多焦晶体来对冲降价影响,但整体下滑趋势依旧。

与医保支付的白内障业务相比,自费的屈光和视光业务收入下滑更为显著。

尽管市场需求庞大,但消费走弱的趋势依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眼科医院的经营。

相比去年同期,今年上半年这两项业务的毛利率同比几乎全在减少,仅爱尔眼科在视光服务上有小幅增长(0.71%)。

不过,虽然眼科行业的整体增长比较低迷,但在不同地区的业绩增速还是体现出了明显的差别。例如,华厦眼科因在华东地区业务占比高,屈光、视光业务实现高增长;而何氏眼科因集中在东北地区,受区域经济影响,各项业务全面下滑。

由此可见,需求是决定收入增速的最重要原因,而不是供给。需求能力较强的地区即便在普遍的低迷状况下也有增长的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眼科高速增长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但业界普遍认为眼健康服务的发展空间仍然广阔。

根据预测,到2025年,民营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达1102.8亿元,2030年屈光手术和白内障手术市场规模有望分别突破1000亿元。

面对这块巨大的蛋糕,各大眼科医疗机构仍在加速扩张。

爱尔眼科上半年投资额达21.5亿元,收购52家医疗机构部分股权,全国医院和门诊部数量分别增至311家和202家。

厦眼科斥资5.03亿元收购相关股权,全国眼科专科医院和视光中心数量分别达到61家和65家。普瑞眼科也在多地新开医疗机构。

然而,随着区域重叠加剧,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爱尔眼科在一线城市的营利能力已有所下降,广州、深圳退出前十大营利医院之列,上海爱尔搬迁后至今尚未实现营利。

未来,眼科医疗机构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规模和价格,而是更多地转向品质、创新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谁能在这些方面取得突破,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致力为读者提供深度、精彩、独到的财经内容

合作联系:clgfsh@163.com

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官方媒体、网络新闻。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作者所有。非经注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鋭观财经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鋭观财经
深入洞察财经市场本质,专注分析财经市场趋势,提供投资策略指导、企业深度报道、专家观点解读、国际财经动态的综合财经信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