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一起“研究”

教育   2024-10-09 19:29   江苏  


孩子的讲述:我是一个昆虫迷,蚱蜢、螳螂、蚂蚁它们太有意思了,我经常趴在地上看得入迷。爸爸妈妈周末带我去公园寻虫,还给我讲述了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他们都是我的“虫友”……


父母的讲述:让孩子自己去找一只小蚱蜢,远比让孩子去看一只成人捉到的蚱蜢更令人激动……孩子向我们展示“惊喜”的过程,是释放与生俱来的本能力量的过程,应该让他们自己“打开”,不需要一个善意的家长来“填满”……


一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生长的世界。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孩子的身体和精神随着季节、物候、节气自然生长,他们在自由而广阔的成长空间尽情遨游、尽情嬉戏、尽情体验成长的秘密与烦恼……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孩子展现出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不仅充满主动性和创造力,而且是孩子自我构建的表达,也反映了他们天生的心智特征。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陪伴者,有责任让孩子回归它本来应该有的生存、学习、成长状态,为孩子的未来提供一种可持续的、基于儿童权利的成长支持——与孩子一起“研究”。



了解儿童的特点



儿童拥有独特的“有吸收力的心灵”

儿童拥有属于自己的成长特性,父母只有认识理解这些特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一是儿童是自然之子,与生俱来拥有亲自然性、亲生命性,他们遵循自然生长规律,凭着来源于自身内部“有吸收力的心智”与自动成长的本能,儿童在成长的不同阶段能“由内而外”展开生长。二是儿童内部存在“时间表”,他们依靠内在的生命力,不断地在各个成长阶段之间转换与变化,进行自我调适和自我更新生长和生活。三是儿童先天具有“吸收力的心理”,这是深埋在儿童精神世界的宝藏,当父母按照其生命成长的本性需要,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支持孩子与外部世界相互构建,通过同化、顺应,不断积累和改造经验,孩子才能身心和谐成长。


儿童是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自由探索者

拉丁文中的“儿童”意为“自由者”。每一个儿童都有自由之本性,儿童的自由源于其属于“人”的各种潜能之中,潜能决定着每个儿童自由发展的不同方向,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儿童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并对儿童日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从出生那一刻起,儿童对世界的探索就开始了,他们无时无刻不表现出探究世界的愿望。美国当代哲学家马修斯用大量生动有趣的实例证明儿童对宇宙、人生、周围一切事物所萌发的种种困惑、疑问及匪夷所思的想法,都含有探索真理的意味,符合深奥的哲学原理[1]。儿童是探索者,他们的思想和世界不是父母灌输给他们的,而是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儿童自己建构自己的经验,儿童心智本真地呈现,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儿童是积极能动的社会行动者、文化创建者

儿童是能动的社会主体,他们在文化建构、知识创造和社会交往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活跃的富有创造力的社会行动者。社会心理学家布鲁纳也强调“儿童不仅自己创造自己的知识,而且在团体中创造自己的知识,在团体中分享对一种文化的归属感”[2]。因此,儿童群体不再仅被看作成人文化被动的接受者、传承者,而是被视为文化的创造者、建设者。他们的社会参与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儿童对来自成人世界的资讯和知识进行创造性利用,第二是儿童创设、参与一系列同伴文化活动,第三是儿童助力成人文化的再生产和拓展[3]。这些集体性的常规活动是动态且相互关联的。伴随着成人儿童意识的觉醒和对儿童的再认识,重建、拓展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研究关系成为可能。



共建与孩子一起“研究”的良好生态


家长需要关注孩子个体生命成长的差异性

教育应当关注人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当服务于儿童的全面成长,而不是限制他们的发展潜力。在教育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是独特而具体的,孩子的各种想法、认知经验、生活经历等存在着诸多差异,针对每个孩子的需求,需要父母关注他们各个方面的发展,将其视为一种源源不断且宝贵的资源,因为当这些差异不断被成人看到、被尊重、被倾听、被支持时,才能实现平等、合作和自主。没有差异的对话互动,只能导致孩子被忽视、被放任,导致雷同的结果,无法实现相互激励唤醒、共生共长的教育目标。因此,与孩子一起“研究”,是人的教育,是关怀个体生命成长的教育,它让“每一个”孩子和父母走近彼此,充分发挥生命潜能,实现共同和谐发展。


家长需要让孩子获得内在的自主性成长

教育应当是自发和自主的探索过程,而非简单地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孩子们天生具备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创造力等研究特质。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孩子从内在的潜能出发,发展成为具有自我驱动和自我塑造能力的研究者。同时,教育过程不应抑制孩子天性的发展,而应与其本质相协调,促进其成长。教育需要有目的地培养和提升孩子的研究素质,使其逐步转变为教育和探究的主体。相比之下,传统的灌输式和规范性教育不仅无法有效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反而有可能扼杀他们天生的探索潜力。


家长需要重视孩子学习与社会环境的互动

教育应当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而非仅限于书本知识和课堂内部的单方面的学习。孩子作为积极的社会成员,饱含着情绪情感、道德观念和理想期待,这些人格特质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教育的教育应当关注人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当服务于儿童的全面成长,而不是限制他们的发展潜力。在教育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是独特而具体的,孩子的各种想法、认知经验、生活经历等存在着诸多差异,针对每个孩子的需求,需要父母关注他们各个方面的发展,将其视为一种源源不断且宝贵的资源,因为当这些差异不断被成人看到、被尊重、被倾听、被支持时,才能实现平等、合作和自主。没有差异的对话互动,只能导致孩子被忽视、被放任,导致雷同的结果,无法实现相互激励唤醒、共生共长的教育目标。因此,与孩子一起“研究”,是人的教育,是关怀个体生命成长的教育,它让“每一个”孩子和父母走近彼此,充分发挥生命潜能,实现共同和谐发展。


家长需要让孩子获得内在的自主性成长

教育应当是自发和自主的探索过程,而非简单地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孩子们天生具备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创造力等研究特质。教育的目标引导孩子从内在的潜能出发,发展成为具有自我驱动和自我塑造能力的研究者。同时,教育过程不应抑制孩子天性的发展,而应与其本质相协调,促进其成长。教育需要有目的地培养和提升孩子的研究素质,使其逐步转变为教育和探究的主体。相比之下,传统的灌输式和规范性教育不仅无法有效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反而有可能扼杀他们天生的探索潜力。


家长需要重视孩子学习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教育应当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而非仅限于书本知识和课堂内部的单方面的学习。孩子作为积极的社会成员,饱含着情绪情感、道德观念和理想期待,这些人格特质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童年的社会生活,展现“人”的主动成长,他们的每一步都体现了社会化的重要性。然而,“从上而下”固守成规的传统教育方法,把孩子看作成人的“私有财产”,学习的“机器”,忽视了学习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阻碍了孩子健康成长,影响了孩子的后续发展。真正的教育珍视儿童积极的社会角色,是对其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兴趣和能力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孩子整体特性和发展动态的映射。因此,将孩子视为研究者不仅代表对儿童观念的更新,更标志着教育理念本身的重构和升华。


家长需要成为孩子的成长合伙人

儿童的成长依赖于成人文化的指引,同时儿童清新纯朴的天性又对成人的心灵和文化具有反哺功能。父母这一身份,从孩子出生那刻起便被自然赋予,它是随着孩子的诞生而出现的新角色,既新颖又充满创造性。父母需要与孩子共同进步,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合伙人、研究的支持者和伙伴。因此,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需要持续学习和不断发展。作为孩子生命的创造者,父母在承担养育和教育孩子重要职责的同时,是参与孩子成长历程的关键人物。因此家长和教师都需要为孩子提供精神营养,帮助他们吸收外部文化,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潜力和活力,从而丰富和完善他们的成长过程。


家长需要与孩子建立积极关系

在与孩子一起“研究”的理念框架内,孩子和父母都是研究过程的平等主体,共同参与而非主从关系;研究是双方协商、对话和合作的过程,不存在权威指导;研究成果则是共享和共同成长的结果,孩子被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与孩子一起“研究”既可以共同进行研究的设计,参与家长引导的研究活动,也可进行独立的自主研究。成人、研究者与孩子建构起研究共同体,旨在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孩子和父母通过积极的交流,共同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这种研究循环往复,从问题的发现到研究和解决问题,然后进入下一轮研究。因为问题源于孩子的真实体验,所以这样的研究是真实和原生的。这要求成人去“追随儿童”,向他们学习,并与他们一起成长。这意味着父母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再过度干预或控制孩子的成长,而是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共同成长和学习的新型关系。


家长需要帮助孩子选择适宜的研究方法

“与孩子一起‘研究’”是一项多主体合作的复杂任务,其关键在于要根植儿童的生活实践,精心挑选适合儿童参与的研究方法,探索适宜的研究模式,使他们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持续性地探索与表达。从宏观角度看,无论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还是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都强调儿童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其发展的重大影响。因此“与孩子一起‘研究’”就必须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的独特性,赋予儿童权利,呈现儿童的真实状态。近年来,许多创新方法被引入,以促进儿童在研究中的参与度,如邀请他们通过对话、绘画、摄影、表演和模拟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期望。这些方法很直观形象,容易被儿童接受并积极参与。不仅如此,项目化学习模式、工作坊模式和俱乐部模式是“与孩子一起‘研究’”理念下的几种典型实践方式。如儿童项目化学习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开展深入的探究活动,这些活动紧密围绕儿童的生活经验、兴趣和问题展开,并以实际操作和探索作为核心内容。通过设计一系列内在逻辑紧密相连的活动,儿童在尝试、探索和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经验,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工作坊模式通常将研究活动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占用连续的一整天时间来完成。在工作坊第一阶段,儿童开始搜集资料;第二阶段,他们分析所搜集的资料;到第三阶段结束时,他们将完成儿童研究报告。这种分阶段的安排有助于儿童逐步深入地参与研究过程,确保他们在每个阶段都能有目标地研究,并最终形成系统的研究输出。另外,根据与孩子一起“研究”的场所多样性,父母可以对大自然、学校、博物馆、社区等特定的文化环境进行考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孩子参与研究的需求。




结语


“与孩子一起‘研究’”指向多主体、可持续的共同发展,它的关键就在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建构。在儿童参与权、生命权、生存权和成长权不断被重视、赋权的当下,父母要清晰地了解到:与孩子一起“研究”是父母与孩子的共同学习和共同成长,体现的是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互补关系,不是为了某项研究的结论和成果的简单达成,其重点在于共建一种父母与孩子的积极关系、可持续的教育生态,因为有怎么样的理念就有怎样的研究,有怎样的态度就有怎样的研究样态。同时,学校、家庭、社会等作为协同育人主体,应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课程规划以及时间与空间的配置上为孩子的研究活动提供创造性的环境与榜样,促进家校社以及资金等诸方面联动,共同呼吁重建儿童主体的研究观念,强化双向互动的研究关系,积极应对儿童观与教育观转变带来的挑战,共同彰显与孩子一起“研究”的良好生态。




刊载于2024年7-8月合刊《早期教育》(家教·亲子共玩),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策划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文字编辑 | 早期教育编辑部  季 慧

微信排版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林 艳


长按关注我们吧


早期教育亲子
提供0到6岁孩子成长的育儿经验指导、亲子共读材料、亲子游戏创意思路以及家庭与幼儿园沟通联系的方法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