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成人发现,现实的规训似乎无法抵达眼前的孩子,亲子之间常常陷入对抗和冲突。当成人和孩子之间变成一方压倒另一方的权利之争,对话的通道就关闭了。久而久之,成人再也找不到走进孩子心灵花园的钥匙。然而,这个不断扰动成人内心世界的孩子有着独特的表达自己的语言系统——游戏。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在游戏中存在,在存在中游戏,在游戏中获得精神的愉快和满足。游戏是孩子智慧发展的阶梯,游戏里潜藏着童年最为重要的“学习”,孩子能从中学到人生各阶段所需要的语言、情感、思维及想象能力。不仅如此,游戏还是连接成人与孩子心灵的通道。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社会适应的一个主要工具是语言,它不是由孩子所创造,而是通过现成的、强制的和集体的形式传递给他。但是这些形式不适合表达孩子的需要或孩子自己的生活经验。因此,孩子需要一种自我表达的工具,即一个由他构成的并能服从于他意愿的信号物体系,这个体系就是游戏。游戏是孩子的自然语言,当成人放下大人的身份,通过游戏的方式和孩子互动,即是努力走近孩子的世界。
游戏避免了冲突和对抗,给亲子双方一个冷静的缓冲地带。在多项家庭教养方式实例研究中,游戏方式具有轻松、友好及灵活的特点,可以有效降低家庭养育压力,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共情能力。许多在养育中遇到的难题,或许换一种游戏式的互动方式就迎刃而解了。在一个开放的游戏场中,成人和孩子保持一种相对平和的心态,相互联系、碰撞、启发,消除隔膜,瓦解权威,亲子之间平等互动。成人和孩子摆脱了一切压力,忘却周身的紧张与烦恼,进入一种轻松、自由的互动中,对抗就自然消融了。
案例1:当一位妈妈忙于照顾刚出生的小宝时,大宝因无法得到妈妈同样的爱和关注而倍感失落,他变得黏人。这位妈妈发明了“爱之蛋”游戏,即每天在固定时间她会把大宝抱在膝头,假装在他的头顶敲破一个蛋,用手指把蛋液抹进头发和皮肤,直至布满全身。大宝在每天5分钟的游戏里获得了妈妈全部的爱和关注,和妈妈重建情感联结,内心又蓄满了能量。因而他能独立玩耍了,而妈妈也可以安心照顾小宝。
(案例选自劳伦斯·科恩的《游戏力》)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游戏治疗师劳伦斯·科恩提出了一种颇为有效的养育方式——游戏力。游戏力是成人运用玩耍式游戏与孩子互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养效果的一种能力。它被喻为亲子沟通的“双向翻译机”,即成人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用游戏的方式与之互动。生活中孩子的多数行为都在表达合理的内心需求,但需求的表达方式往往隐藏在无理取闹的行为背后。如果成人看不见孩子的需求,而一味地禁止孩子的行动,对抗和冲突就产生了。在游戏力中,与孩子有效沟通的第一步,就是及时而准确地“翻译”出隐藏在行为背后的需求。与孩子沟通的第二步,是将成人的关怀、爱、赞赏、鼓励、期望和界限等“翻译”成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如果成人想告诉孩子什么,那么最好的方式是“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案例1中的妈妈及时发现了孩子黏人背后对爱和关注的需要,并通过“爱之蛋”的游戏和孩子互动,从而在笑声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案例2:夜晚,妈妈提醒玲玲该洗澡了,而玲玲正在读一本有关竹节虫的图画书,对妈妈的指令置若罔闻。妈妈灵机一动,撑开森林图案的浴巾说:“竹节虫玲玲,帐篷车带你去洗澡啦!”玲玲觉得有趣,开开心心地裹着浴巾去洗澡了。洗完澡后,玲玲钻进浴巾里,像一只竹节虫一样隐身了。妈妈边找边说:“小竹节虫在哪儿呢?哦,躲在这里呢!”妈妈帮她擦头发的时候,发现她的鼻梁被蚊子叮了一下。于是继续说:“哎呀,小蚊子挺聪明的,我都没找到竹节虫玲玲,它找到了!”玲玲饶有兴味地听着,然后一溜烟钻到床单下面,还提醒妈妈:“不要告诉蚊子。”那天晚上,他们的互动都是在竹节虫的游戏情境下完成的。
成人与孩子存在两种迥然不同的语言体系,一个是现实语境,另一个是幻想语境。成人现实的规训很难真正触碰孩子的内心。如幼儿教育专家薇薇安·嘉辛·佩利所说的,“与幻想角色沟通,比直接与那些露骨的、混乱的、以成人为中心的现实角色沟通,要容易得多”。充满想象的游戏恰好滋养了孩子无意识的、童话般的心灵世界,在游戏中,孩子会变得愉快和合作。当成人把游戏编织到孩子的生活里,孩子内在丰富的想象世界被看见、被唤醒,成人和孩子不再处于现实和想象的两极,而是可以相互对话的伙伴。认可、尊重孩子的存在方式,用孩子的逻辑与他们对话,成人与孩子之间的通道就会豁然洞开。与其说,是我们迁就孩子的思维方式,不如说是孩子带领我们重新找回遗失的那部分心灵花园。
(作者为心理咨询师,微信公众号“一闪一闪的绿房子”主理人)
原文刊载于2024年5月《早期教育》(家教·绘本阅读),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策划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文字编辑 | 早期教育编辑部 谷丽丽
微信排版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林艳
长按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