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儿童与成人世界的“次元壁”——共读《莎莉,离水远一点》

教育   2024-08-12 18:31   江苏  












《莎莉,离水远一点》

〔英〕约翰·伯宁罕/文·图

宋珮 / 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启发文化



去沙滩度假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呀!莎莉计划开始一场刺激的冒险,去闯荡大海,去挑战海盗,去发现宝藏。她和一只沙滩上的小狗不谋而合,而且对于航海冒险已经迫不及待了。但是……爸爸好像并没什么兴趣,保持着沉默,埋头于报纸中;妈妈一直在给出各种叮嘱、发出各样指令,告诉她去找朋友、不要弄脏新鞋、还要“离水远一点”。

爸爸妈妈和莎莉仿佛并不处于同一个沙滩,甚至他们的世界仿佛不在相同的维度空间。爸爸妈妈只是停留在沙滩椅上,而莎莉呢?则开启了一次了不起的冒险!













“这绘本不容易读”和“看!有海盗船!”

“老师,我们这次真的要读这个绘本吗?”在准备共读的时候,果果妈担忧地问。

“这绘本不容易讲明白,我跟孩子读过……”小瓶妈妈也表达了之前遇到的困难。

就这样,《莎莉,离水远一点》的共读在家长们的担忧和困惑中开始了。第一遍共读,我们一起先从观察画面开始。

“不是让莎莉离水远一点吗?她现在就站在船上啊,哈哈……”米粒看到绘本封面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而且好像这部绘本对她而言已经开始变得有趣了。而随着绘本内页的不断展示,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发现:

“爸爸妈妈那边的画面,没有莎莉这边好看!”

“怎么没有天空,没有海洋,是白茫茫的。”

“莎莉那边的云朵好漂亮!”

“看!有海盗船!太帅了!”

……

孩子们开心、踊跃地分享着自己在画面中的发现,而家长们呢?有的欲言又止,有的比较茫然,有的则会跟着孩子的话语去找寻自己没有发现的内容……但在情绪上仿佛和画面中的爸爸妈妈一样,并没有像孩子们那样收获到快乐。在共读的场域里仿佛出现了一道“次元壁”,就像是伯宁罕笔下的左右画面对比照进了现实。















“我好像也是这样的”和“妈妈的叨叨我经常不听”

“这好像就是在画我,经常我在不停地说说说,他(孩子)该干嘛还干嘛!”

“我老公也不爱管孩子,总是我在说。”

“我平时是不是也是这么简单粗暴的表达方式啊?”

“对啊,平时我们和孩子好多时候在一起,却又不在一起。”

……

虽然在看的过程中,家长不如孩子们反应机敏,但第一遍通读及观察之后,家长们也打开了话匣子,把平时家里的亲子场景与绘本画面进行联结。伯宁罕的画笔好像就是在画他们的生活,思考也正在家长们心中开始。而孩子们的话语也引起了新的反思。

“这就是我妈妈呀!她总这么说我。”

“我总想把外面捡到的小树枝带回家,可是妈妈就不让……”

“为什么一定要去跟其他小朋友打招呼啊,不想去不行么……”

“莎莉好厉害啊,有的时候爸爸妈妈一说我就得停下来。”

“我才不呢,妈妈的叨叨我经常不听。”

……

这样的话语让现场的孩子和家长会心一笑。这样的共读不能立刻传递知识、缓解焦虑、解决问题,但可以让我们觉察到一些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找到可能的出口。比如,孩子不愿意去结交朋友,孩子会踩脏新鞋,孩子要抚摸流浪狗,孩子想不起来喝水,孩子乱扔石子可能会砸到别人……或许我们可以选择在保障孩子安全的情况下,不再像莎莉妈妈那样时时刻刻叮嘱、要求,也不像爸爸那样选择读报纸并沉默。新鞋脏了就脏了,鞋子总归会脏的;流浪狗摸了就摸了,不被咬到、及时洗手就好;扔石头就扔石头,不砸到人就好……因为很多客观因素“次元壁”总会时不时存在,但适当的旁观、不用单调的语言去规训,给孩子一些自由、也给自己一些轻松,也许一段时间之后,就像这次共读一样,家长可以发现孩子所专注的事情的魅力,亲切、有温度、能探讨的言语会在亲子沟通中自然流淌。















“陪孩子啊,主要是孩子玩”和“给你讲讲我的计划”

通过第一阶段的共读与第二阶段的讨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次元壁”被认知到。在第三环节,我分别给孩子和家长安排了不同的“阅读任务”:

莎莉的奇思妙想和探险精神也激发了小朋友们的热情,所以小朋友们可以尝试绘制出自己可能会在沙滩上遇到的奇妙事情并编出一个故事;家长们则围绕“为什么我们习惯用莎莉妈妈式的话语和孩子沟通”展开讨论。

不过,事情一定不会按照预设的方向走。

“我挺理解莎莉爸爸妈妈的,陪孩子啊,主要是孩子玩。”

“就是,我们平时上班都挺累的,孩子能自己玩就自己玩吧。”

“自己挺累的,还必须得带她出去,可能真的没什么耐心去详细解释,更别提轻声细语了。”

……

家长们的讨论特别实在,也确实是很多现实的情况。但从本质上看,反映出家长游戏力的不足。就像故事里的莎莉爸妈,虽然他们也一直在沙滩上,但 妈妈在打毛衣、还时不时地“监控”莎莉的情况;爸爸在看报纸,看到最后也睡着了。对于爸爸妈妈来说,这场家庭活动有些无聊,也并没有什么收获。当我无法解答家长困惑的时候,孩子们却解决了。



很多孩子拿着自己的画作高高兴兴地跑到爸爸妈妈身边展示。令我惊喜的是许多孩子画的是自己一家人去海滩。点点大声地跟妈妈说,“妈妈,给你讲讲我的计划!咱们一起去……”

在家庭生活中,每个人的需求都应该被关注到。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也要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同时,让自己获得“内啡肽”,这样才能让快乐在家庭成员中流转,孩子也不会感到被“敷衍”或者被“过度关注”。所以,在有限的休息时间开展家庭活动要家庭成员共同参与、一起决策,决策的参与感会增加活动的获得感,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整体力量,也能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和彼此的关爱。

为此,本次共读活动的最后,留给小朋友和家长一份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共同讨论、一起努力实现的任务——制订一个旅行计划,然后一起执行计划并要保证小朋友和家长都能在旅行中获得快乐!而孩子们在共读中绘制的“沙滩奇妙故事”,就让孩子回家讲给家长听吧!



刊载于2024年5月《早期教育》(家教·绘本阅读),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策划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文字编辑 | 早期教育编辑部  谷丽丽

微信排版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林 艳


长按关注我们吧

早期教育亲子
提供0到6岁孩子成长的育儿经验指导、亲子共读材料、亲子游戏创意思路以及家庭与幼儿园沟通联系的方法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