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张先生》
赖 马/文·图
河北教育出版社
《慌张先生》的故事发生在古怪国大树村。这一天,村民们都在忙碌着。他们梳洗打扮,准备出门看戏,但是慌张先生却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大家都有序出发之后,慌张先生才突然醒来,他记得自己今天要上场表演,但当他急急忙忙跑到剧场、爬上舞台时,才发现,他的表演时间是明天!
(一)观察封面,猜测内容
“有个钟表!”
“这是显示时间的。”
“他要去干什么?”
“他急急忙忙的。”
我刚展示出绘本,孩子们就激烈地讨论起来。绘本的封面设计感十足,红色的“慌张”二字和封面人物的衣服颜色有着极强的冲击力。神情忙碌、衣衫不整的慌张先生占据了大半页,一眼看去便知道他就是故事的主人公。
“他的鞋带开了。”
“他两只鞋子还不一样。”
“肯定是匆匆忙忙穿错啦!”
“洞里有个表,他肯定是没注意时间!”
“他很着急,你们看他跑得满头大汗、眉毛都飞起来了。”
“他的好朋友们也都非常替他着急,他们的表情都很紧张。”
“他的脸都跑红了。”
“是不是有人受伤了,他着急去帮忙!”
孩子们通过观察封面上的人物形象,猜测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推测故事内容可能与“时间”息息相关。带着猜测和好奇,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打开绘本一探究竟。
(二)对比阅读,体会节奏
1.对比两种节奏
与慌张先生风格截然不同的是扉页上悠闲地看着书的布基先生。我读着:“4点10分,该去收衣服了……”而孩子们被丰富的绘本画面吸引。
“他在洗澡。”
“他在上厕所。”
“他在化妆。”
“大家在做准备。”
“这个在睡觉的就是慌张先生。”清流指着躺在床上的人物说道。
他被绘本中的慌张先生吸引,主动走上前来,自顾自地把绘本翻到下一页。
“你们看!他还在睡!”
“我的天呐!他怎么还在睡!”清流又一次翻着绘本,像是发现了“秘密”一样激动,说完便哈哈大笑起来。
此时,绘本已经从我的手中转移到孩子们的手中。大家一起边读边讨论着。
清流只顾着关注慌张先生,旁边的慕杨夸张地说:“别人都准备好了,他还在睡觉!都过去好几个小时了。”
这时候孩子们的兴趣又一次回到了“时间”上。
“是啊,慌张先生一直睡到了五点!”
“大家都准备好要出门了。”
“啊!我知道他为什么叫慌张先生了!”慕杨大声喊起来。
“大家准备好出门去了,慌张先生才从床上跳起来。你们看他慌慌张张,又穿衣服又穿裤子,鞋还穿错了!”慕杨指着页面左下角的慌张先生,神采飞扬地描述着。接着,他语气一转:“但其他的人就舒服多了,你们看他们排着队、唱着歌、看着风景,真好!”
孩子们通过对比村民和慌张先生到达剧场前的两种“节奏”,明白了为什么他的本名会被忘记,人们记住的只有“慌张先生”这个称呼,感受到了慌张先生身上表现出的窘迫和其他村民的条理清晰、节奏舒适。
2.对比两种结果
当慌张先生慌慌张张赶到剧场后,搞笑的事情又发生了。孩子们看着绘本哄堂大笑起来!
“哈哈哈,慌张先生根本不是表演这个节目的!”
“慌张先生的表情也太搞笑了吧!”
“大家都在笑话慌张先生!”
当看到慌张先生匆忙套上演出服冲上舞台,其他的表演者很惊讶,幕后的小羊更是急得直冒汗!原来慌张先生并不是今天表演,他的节目在明天呢!
伴随着孩子们的笑声,我们读完了绘本。
“慌张先生总是着急忙慌,就是因为他什么也不在乎。”
“其他人都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地做,所以不着急也没出错。”
“真像我哥哥上学的样子,他也老是着急忙慌的。”
我没有尝试引导孩子们说关于“时间安排有条理”或者关于“做事情要认真”的话题,孩子们却都能感受到。故事人物的不同态度造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
3.对比两种情绪状态
通过语言和画面,孩子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到绘本中人物的情绪状态,慌张先生的着急忙慌、焦躁不安;村民们的有条不紊、享受生活;小羊导演的紧张担忧……
辰辰急着分享自己的发现:“村民们排着队、唱着歌,心情很轻松!慌张先生动不动就说‘糟了!糟了!来不及了!’他总是很紧张。”
“我哥哥就是每天做好准备去上学,我妈妈总是表扬他。”
“我的妈妈就像慌张先生,有时候起床晚了还要化妆,就很匆忙,总是做错事情。”
孩子们的注意力从绘本转移到自己的生活中,绘本共读的效力开始延伸。
一场辩论:聊一日活动的“节奏”
读了《慌张先生》后的一个下午,我被两个孩子的争吵吸引。
“就是得快点!不然你也是慌张先生!”
“我就不,我来得及。”
由此,琪琪和嘉轩因为《慌张先生》展开了一场辩论。
琪琪和嘉轩的辩论引来了其他小朋友的参与,子越还拿上了《慌张先生》作为辩论的依据。第二次由孩子们自由组团的辩论开始了。
“你们看布基先生放下书以后,一直都在为宝宝准备,但蜥蜴先生为自己做了很多的事情,洗澡、称体重还选了衣服。但是他们最后是不是都一块出门啦?”我问孩子们。
为了解决孩子们的“纠纷”,我们再次对比了绘本中的人物形象:布基先生情绪稳定,合理安排家务、照顾孩子、出门前仔细检查;蜥蜴先生注重自己的形象,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梳洗打扮上;怪兽妈妈要做点心、照顾孩子们、整理自己的形象……大家在一样的时间里做了不一样的事情,但是在五点钟的时候,都轻松出门了。
再看慌张先生,孩子们有了新的看法。
“慌张先生出现问题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是因为他粗心大意。”
“慌张先生没有计划好,总是急急忙忙。”
孩子们似乎明白了什么是“节奏”,琪琪说是将大部分时间放在自己在意的事情上;子越说是能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嘉轩说是不慌不忙做好规划。此刻,孩子与绘本的碰撞到达了“高光时刻”,每个人对“节奏”一词都有了全新的理解。
一次反驳:聊游戏的“节奏”
绘本每一个对开页的右上角都有一个钟表,指针可以用手拨动。随着故事内容的推进,不少孩子会一边拨着钟表上的指针,一边念叨着“5点45分啦”“6点整啦”。但我没想到的是,一次游戏中孩子们居然用《慌张先生》里的这个钟表对幼儿园的时间安排进行了反驳。
户外游戏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因为沙水区的材料种类杂、数量多,我想着多给孩子们一点收拾的时间,于是便对着他们喊道:“小朋友们,可以收材料啦,我们的游戏差不多结束咯。”
“可不可以再玩一会?”孩子们依依不舍。
我回应说:“沙水区材料太多了,你们需要留出时间收拾的。”
“不要,我们想再玩一会。”
“长针再走五个小格子,咱们就收。”嘉轩应该是一下子想到了钟表吧!
“对啊,这是我们的游戏节奏呀,老师,就晚五分钟。”梦佳像小老师一样对我说。
那天中午,我们没有听餐前故事,但洗手、消毒等必须要做的事情一件没落地全部完成了。没错,那五分钟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多玩的五分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被尊重,游戏的体验感得到了进一步满足。我想关于“节奏”这个词已经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具象化,从开始的游戏节奏,到后来的幼儿园一日活动节奏,甚至还影响到了家庭的生活节奏。
我没想过共读一本绘本居然会产生“蝴蝶效应”。前后两次共读,大班的孩子们已经能够仔细观察绘本的封面、认真品味故事的内容,也深入思考了“节奏”的概念。回到生活中,孩子们能将绘本与生活融合,从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奏”,并按照这种“节奏”成长。正是这样的体验,也让我在和孩子们的一次次共读中,慢慢找到了适合我们的共读“节奏”。
原刊载于2024年9月《早期教育》(家教·绘本阅读),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策划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文字编辑 | 早期教育编辑部 谷丽丽
微信排版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林 艳
长按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