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孩子感知时间的方式

教育   2024-10-14 20:18   江苏  





常常会有一些家长抱怨,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慢吞吞。对于幼儿阶段孩子“做事慢”的问题,家长们需要理解孩子感知时间的方式,进而支持他以属于自己的节奏生活、游戏和学习。孩子有其独特的理解和把握时间的方式。他们在饱含情感的体验中感知时间,亦在生机勃勃的生活中感受时间,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生命存在方式。


一、孩子的时间感知饱含丰富的意义




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将时间分为“内在的时间”与“客观的时间”,所谓“内在的时间”,即根据主体自身的体验去把握时间,亦可称之为主观时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就生动地表达了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之间的区别。孩子根据自身的内在体验和直观感受去把握时间,因而孩子的时间更多的是主观时间。孩子看世界的角度是主观的、想象的,在他们看来,时间不仅关乎钟表上的数字,还关乎宇宙万物的更迭与变化。孩子的时间感知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意义,比钟表的机械时间要丰富、宏大得多。日升日落、草木荣枯、冷暖变化等都是孩子度量时间的“指针”,如“我会看太阳的变化来感受时间的变化”“春天有风车茉莉花,冬天有水仙花”“夏天吃西瓜,秋天吃桂花糕”。孩子与时间的关系也体现了他们的存在方式。在时间的长河中,孩子整体性地去生活,去游戏,去体验。花香、雨滴、月影,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都会不断丰富孩子对时间的感知,成为孩子生命的底色。




二、让孩子在完整的体验中感知时间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不在于活的时间长短,活得最有意义的人是那些对人生充满体验的人。”孩子对世界的感知有着独特的鲜明性、细微性和天真性,被孩子感知和创造的形象都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譬如,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来说,也许还没有早、中、晚的时间概念,但当他于自然中触碰清晨草叶尖上的露滴,追逐正午阳光下晃动的树影,凝望躲在云朵后的月亮;于生活中拥抱晨醒时的妈妈,吃幼儿园香喷喷的午餐,和伙伴在傍晚时分尽情玩耍……这些饱含他经验和感知的东西就会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孩子每一天都向前走去,不同时间的体验在他的生命里不断累积,日后会成为他理性知识的活水源泉。所以,帮孩子建构时间意识,需要超越习以为常的知识、概念,回归生活,让孩子在丰富、生动、具体的情感体验中感知时间。

孩子有其独特的生长节奏和视角,然而,成人常常会对孩子说“快点快点”“时间来不及了”,在成人的不断催促下,孩子的体验被干扰、切割、剥夺,许多孩子的闲暇时间甚至被各种兴趣班填满。这就造成了孩子过早地进入机械时间的规制之中,失去探索的自在和玩耍的从容,内心充满紧张感和压迫感。大块的自由时间是孩子获得完整体验的基础,也只有在完整的体验中孩子才是有机的、自主的、充满活力的。因此,成人需要给孩子的生活留白,去掉他们不感兴趣、不能感知和体验的内容,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探索、游戏和体验。


三、和孩子顺应自然的节律共同生活




孩子有孩子的主观时间,成人有成人的客观时间。时间的维度如此不同,就容易造成冲突,似乎只有把孩子拉扯到成人的节奏里,成人才能安放自己的焦灼。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尊重各自的时间、节奏,在中间地带寻找共同时间。在共同时间里,成人和孩子可以相同的节律生活。时间虽然静默不语,但古人早已给出了答案——顺应自然的节律和时序生活,于成人和孩子来说都是适宜的。

一方面,成人和孩子顺应自然的节律共同生活。日出日落,节气更迭,月令交替,大自然充满韵律节奏。我们可以依循大自然亘古不变的节奏,为孩子创造有节律的生活。通过规律的晨间活动和晚间仪式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节律,如,每天早晨有规律地穿衣、洗漱、吃早餐、散步等;夜晚入睡前,有序地洗漱、如厕、讲故事、阅读等。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到同一个公园散步、玩耍,孩子会在同一个地方感受到不同季节的风貌。日常生活中有节奏的饮食、游戏、休息、睡眠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也会让孩子把时间和具体的生活联结起来。

另一方面,成人和孩子顺应四时的变化共同生活。古人会随着自然的律动呼吸,“当耕而耕,当蚕而蚕,当作而作,当息而息”,年年岁岁,循环不已。这种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智慧值得我们传承。比如,把周末的某一天定为“自然日”,一家人去大自然远足,感受四季的色彩、光影、气味;还可以采摘时令果蔬,回家后和孩子一起烹饪、享用。如此,孩子的时间体验中有大自然的礼物,有家人相伴的温情,还有共同创造的喜悦。生命有涯,但成人与孩子共同生活中的爱和创造是无涯的。


(作者为心理咨询师,小红书“绿房子心理空间”主理人)

刊载于2024年9月刊《早期教育》(家教·绘本阅读),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策划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文字编辑 | 早期教育编辑部  谷丽丽

微信排版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林 艳


长按关注我们吧

早期教育亲子
提供0到6岁孩子成长的育儿经验指导、亲子共读材料、亲子游戏创意思路以及家庭与幼儿园沟通联系的方法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