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8日,海门草木书店邀请影评人、电影访谈作者许金晶老师携新书《一个家族的电影史》做客对谈沙龙。沙龙由草木书店书友、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志愿者秦艺源主持、并与许金晶老师对谈。
本文是对谈沙龙发言纪要,由秦艺源整理。
01
秦艺源:欢迎草木书店的老朋友许金晶老师!今天许老师和我们分享的是他的新书《一个家族的电影史》,许老师有很多身份,是写作者、民谣唱作人、书评人、影评人。那在那么多的媒介当中,许老师您觉得电影在表达上有什么独特性?您为什么喜欢和热爱电影呢?
草木书店《一个家族的电影史》沙龙中,主讲人许金晶跟主持人秦艺源对谈
许金晶:虽然今天聊的话题是电影,但我觉得我们刚开始可以突破电影的范畴去交流。电影本身是一种视觉的艺术,今天我和各位年轻的书友是第一次谋面,当你们闯入我的眼帘时,你们的脸庞、言行、形象,会给我带来一种视觉冲击。让我想起国内资深民谣唱作人老狼《晴朗》那首歌中的歌词——“一切都好像是电影,比电影还要精彩”。其实,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遭遇的一切,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视觉来主宰的。比如我刚才看到这位坐在第一排的女同学,她原本是想坐在后面的,因为后面没有座位而坐到了第一排,这让我想到了自己非常难忘的经历。
我第一母校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专业,但这是我母亲给我指定的专业。我读计算机专业后,到大三大四时就不感兴趣了,因为我从小喜欢文史和艺术,就想放弃这个专业。当时我读到了一本书,是美国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自传《黄河青山》。
黄仁宇先生是1918年生人,1936年在南开大学机电工程系就读。他刚读了两年不到,抗日战争爆发,他就到《大公报》去做战地记者。抗战结束后又是三年国共内战,他因国民政府的工作人员身份,流离到美国去。因为机电工程专业的背景,他当时就有美国认可的工程师证书,凭借这个证书,他可以找到年薪两三万美元的工作。但是,因为他当时做了这么多年记者,又守望了中国的整个巨变,他觉得他还是要回到他最热爱的历史专业来守望这个国家,来研究这个国家和世界。所以,他当时做了一个决定,没有去从事高薪的工程师工作,已经30多岁的他毅然决定考到美国的密歇根大学,从密歇根大学的历史学本科开始读起,一直读到博士。
黄仁宇先生的经历对我冲击非常大!我母亲给我选定了计算机专业,但是我又不感兴趣,我想,我是不是可以像黄仁宇先生那样决定一下自己的命运呢?我当时决定要去重新考文科,要考到自己最梦想的学校——北京大学历史专业。知名报人徐铸成先生说过“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我在北航那几年也在办一个很重要的学生报纸——《荧光报》,所以最终就决定考北大传播学硕士。但是,很遗憾考研失败了。后来毕业了,觉得既然想考传播学想做媒体,就应聘成为《新京报》的创刊团队的成员之一,做记者。
后来又是我母亲关注到北大的招考信息,北大林毅夫老师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在的国家发展研究院),第一次面向北大校外招收100名经济学双学位的学生。我凭借我计算机专业学数学的优势,最后以数学第一名考进了国发院。所以,我从开始梦想北大历史系,因为父母的原因学习计算机;当我想重新改变自己的命运,考北大的文科却失败,但最终兜兜转转,终于拥有了北大正式学生的身份。
我在国发院读经济学双学位之前,因为想考北大传播学研究生,大三大四在北大做了两年旁听生。我上午在北航上完8-11点三节专业课后,就骑个破单车到北大去,听各种各样人文社科的大师和知名学者的讲座,旁听新闻传播学院的课程。在做旁听生的阶段,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次听讲座都坐在第一排,每次讲座后的互动提问环节,我都第一个举手提问。这个习惯后来也带到了我在南京的生活中。我当时去参加南京先锋书店的沙龙,也是每一次都坐第一排,每一次都第一个提问,所以就能跟很多知名的作家和学者有直接的互动和对话。
2007年我到南京,慢慢地到2011年,我开始在先锋书店办自己的读书会,再到后来我开始陆陆续续地推出自己的作品。到今年,我单单3月份一个月就作为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的主持人或对谈嘉宾,参与了先锋书店的4场对谈沙龙。
以上这些我个人经历的分享,也跟今天我们确定的主题紧密相关,就是叫“行走、写作与歌唱”,副标题是“与伟大人物同行,成就更好的自己”。我当年在北大作为一个连正式学生身份都没有的旁听生,后来在南京的先锋书店,我都给自己树立的一个目标,就是每次坐第一排,每次第一个提问,争取最好的机会来跟知名的学者对话。慢慢地,我就从台下走到了台前,从聆听者成了写作者,从台下的提问者成为台上的主持人、对谈嘉宾。
每一个人刚开始起步的时候,都是渺小的、肤浅的、浅薄的,但如何通过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变得重要、变得更有力量?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路径。我们借由阅读,去跟古往今来的重要的人物、伟大的头脑对话。另外,在像我们这样能够面对面地感受到彼此气场的线下沙龙中,勇敢地去提问、跟每一位嘉宾做互动交流,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方式。甚至,每个人可以通过零星的朋友圈或者微信群分享,形成自己点滴的整理和积累,久而久之,这些笔记和分享会积累、从量变转化为质变。我们无需跟其他人比,我们每天跟自己相比,今天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一点。那么,若干年之后,我们可以昂首挺胸地跟自己的爱人和孩子说:“我(爸爸、妈妈)在自己一天一天的努力中成为了更好的人”。这个过程,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所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才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经历 ,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我个人作为一个非常平凡的人,所有的写作、文化体验、文化生活都借助于工作8小时以外的时间。大家的本职工作很多时候是自己没有办法决定的,这是由我们学习的专业、由我们父母、家庭、成长环境决定的。如何在我们个人能掌控的8小时业余时间里面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热爱阅读,渴望成为一位作家;或者热爱歌唱和音乐,渴望成为一位民谣唱作人,那如何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去接近目标呢?比如你想成为一个作家,就可以从你朋友圈设置的三天可见,改成全部可见;从每天你发一条朋友圈开始,比如说每天设定一个目标,每天晚上睡觉前的一个小时,写一段数百字的朋友圈,像日记一样地坚持记录。
实现梦想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第一,你自己要看得起自己,自己要相信自己。为梦想努力的初期,你发了一个朋友圈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有嘲讽说,“哎哟,那个同学没读过几本书啊,又不是学文学的,还想成为作家?”但你要做到不要去理会这些外界的声音。我小时候就有一位长者跟我讲过一个重要的寓言,就是一位老人和一位小孩背着一头驴进城的故事:他们怎么跟这头驴一块走进城,总有人说三道四,就是你永远没有办法让所有的人满意。那在这样的过程中,你树立了要成为一个作家的梦想,就要给自己立一个目标,逼自己看得起自己,逼自己自信,去从容应对一切嘲讽和挑战。
第二,更为重要的是,就是你要做一个有实践性理想的、有执行力的理想主义者。比如说,成为一位作家要写一本书,不管这本书能不能出版,一般一本书至少8万字;如果你只有周末的时间写书,一年有52周,以8万字为例,那平均每个周末就大概要写个一两千字。那从今天起就开始规划,每周末早上起来安排时间写作,就写1000-1500字,写成什么样都另外再说。这样,其实你会从周五晚上就开始构思第二天的写作了。比如说,你要写与草木书店的故事,或者写与家族的一些亲人的故事,那你从周五晚上就开始构思,构思完之后,你不管怎么着,不管写得多差,你都尽可能地去把1000-1500字码出来。你如果能坚持一年,每个周末都写1000-1500字,即使你这个书质量很差出版不了,但是你可以回望一下,一年后你写的1500字跟一年前的1500字,在你同样不断地阅读、总结、反思的情况下,肯定是写得更好了,这样就离你的梦想更近一步了。所以,比拥有梦想更重要的是看得起自己,自信从容地应对一切嘲讽挑战,还有日拱一卒的执行力,可以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年复一年地去逼近梦想,去训练自己对梦想的执行力。
这种执行力说实话不容易,很多人基本上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拥有铁一般的执行力,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你对梦想有超乎寻常的热爱,这种热爱超出你的职业或者世俗生活范畴,强烈的热爱能支撑你完成任务。
第二个,是你要有强烈的计划性和自律。用我母亲的话来说,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慎独”精神,就是在自己独自运作的时候,要做自己时间和精力的主宰,做一个有用的人。
第三个,就是你的阅读、学习、训练。我作为一个工科男,本职工作是跟文学、艺术、学术几乎没有关系的普通上班族,我之所以能够用业余时间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作者,还是要感谢我母亲给我选择的计算机专业带来的训练。我就读的北航当时是国内计算机专业的四大名校之一,完成了计算机专业的4年训练。计算机专业带给我的最大的影响,是我在学习C语言的时候,知道了在C语言中,哪怕只是错了一个字母,我写的程序都是无法运行的。所以学习计算机专业带给我的一种精神就是“万无一失就是最低要求”,这让我从一个松散、感性、随遇而安的文艺青年,训练成了一个拥有机器般执行力的人。
比如我计划用一年时间来写一本书,那我周末除了正常去看电影或者写零散的随笔、书评之外,我每个周末或者每周工作之余,我都会思考写作。比如,我另一本《开山大师兄》,是关于新中国文科各个专业方向的第一位博士的访谈录,这些博士基本上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是顶级学者。我做这本书是计划用一年的时间,一年时间我计划采访10-12位学者,也就是说,平均我一个月就要做完一位学者的访谈。
从这本书在江苏人民出版社通过了选题,拿到了出版合同开始,我就制定了一个方案。这一个月的访谈时间,并不简简单单只是跟老师约个访谈时间就行了,是要去大量地去阅读老师的简历、年谱、年表、各种文献,要对老师的主要的研究方向、代表性论文、代表性著作有整体的把握和了解,要做大量的功课,形成一个非常详尽的访谈提纲,然后再去约时间。约时间的还要考虑自己本职工作。
比如我当时写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单位的办公室工作,办公室还经常有临时性加班。我印象特别深,我去访谈北大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俞可平老师的时候,当时约好的是一个周六上午10点,到北大的政府管理学院去访谈。但是到周五的时候,我下午临时接到一个加班任务,周五晚上要加班。我当时就做了一个统筹规划,确保自己大概8:30之前能加完班,8:30加完班之后,本来我是准备坐公交去南京站的,后来就打了辆车,到南京站买了一个通宵卧铺。第二天早上正好是8点多到北京南站,然后从北京南站再挤着人山人海的4号线,最后提前了15分钟出现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也是因为我好好的准备和提前的规划,原定的访谈时间是10-12点,但是后来一直聊到下午三四点钟才把这个访谈做完。做完访谈从北大出来的时候,我和我北大国发院的一个学妹,我们俩一块沿着北大东门的成府路散步,当时正好是秋天,微风拂动,成府路上细柳轻轻地摇曳。当时那种景色,我又完成了一位国内的顶级的政治学学者的访谈,当时那种心情真的是无比的愉悦。
草木书店《一个家族的电影史》沙龙中,主讲人许金晶跟主持人秦艺源对谈
我们今天的这个主题“跟伟大人物同行,成就更好的自己”,它来源于我们的自我梦想,来源于对自我梦想的自信坚定,来源于对自我梦想日拱一卒的执行力和逐步向梦想逼近的计划。这种计划的执行力同样来源于阅读,来源于学习,来源于你从各个学科方向,对自己的人格,对自己的做事风格,对自己的执行力,对自己的方方面面能力的完善。我在北大做旁听生时,肖东发先生(北大新闻传播学院的资深北大校史研究学者)经常会对我说“金晶,不管你将来做什么工作,你可能做的工作跟你今天旁听的这些北大校史、新闻传播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你一定要保持经典阅读、严肃阅读的习惯。请你相信,在任何的场合,你去做公务员也好,做工人也好,做企业也好,或者说你做普通的打工者也好,有人文底子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会不一样。”这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我也由衷地把这句话送给我们今天在座的所有的书友。
02
秦艺源:今天我们沙龙活动的副标题是“与伟大的人物同行,成就更好的自己”,许老师分享了他考学、工作以及兼顾各种身份的经历,总结下来就是日积月累的坚持,而更深层次的内在动因就是“成就更好的自己”。同时,我们也“要与伟大的人物同行”,书里涉及的黄佐临、黄蜀芹、郑大圣导演等就是伟大的人物。请许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本书中三个导演的特点和他们所处的时代。
1990年代初,黄佐临与自己的漫画像(郑长符绘,祖忠人摄)
许金晶:第一代的黄佐临先生,他是抗战时期上海最重要的话剧剧团——苦干剧团——的团长创始人。新中国成立后,他是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首任院长。佐临先生出生于天津的一个士绅家族、商人家庭,他的家庭是想让他子承父业,很早就把他送到英国的伯明翰大学读商科。但是佐临先生对父母指定的商科不感兴趣,在他自己的强烈要求下,就从商科转到了社会研究科,也就是今天的社会学。他转到社会学研究科之后,又发现他对关注社会现实的艺术表达更感兴趣,所以他后来就又从社会研究科就转去学戏剧,这样的转变奠定了他这个家族电影传承第一代的基础。黄佐临先生回国之后又经历抗战、国共内战,所以他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题材的话剧,后来也涉足电影行业,也是中国第二代电影导演的代表。
1960年,黄佐临被任命为上海人民艺术
剧院院长
第二代的黄蜀芹老师,她是中国第四代导演的代表性人物。第四代导演的创作年华比较有限,基本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后10年左右的时间。但就在这10年时间里面,黄蜀芹导演也创造了很多重要的作品。除了电视剧《围城》《孽债》之外,她1987年的时候创作了一部电影《人·鬼·情》,被国内顶级电影学者戴锦华老师誉为迄今为止仍然是中国唯一一部女性主义电影,《人·鬼·情》是根据中国浙江的越剧著名资深的越剧艺术家裴艳玲的事迹改编的。
1989年,黄蜀芹在《围城》的“上海租界”拍摄现场。前排左一是饰演方鸿渐的陈道明,左三是饰演孙柔嘉的吕丽萍。
后排中立者是郑长符
第三代是郑大圣导演。尽管这三代都算是中国知名的电影戏剧导演,但他们的成长之路往往又有自己的独立性。比如说郑大圣导演,作为黄佐临先生的外孙、黄蜀芹老师的儿子,并不是说他就能够继承家族资源,一下子在电影行业崭露头角。郑大圣导演2000年左右出道,到后来长达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他主要是在央视电影频道拍摄定制性的电视电影。他这种定制的电视电影,跟我们常规看到的央视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不太一样,是带有艺术电影探索的,比如说他的代表作《王勃之死》。郑大圣导演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特别钟情于拍历史题材电影。他第一部在中国院线公映的片子叫《村戏》,就是改革开放之初,以村庄里上演传统戏曲的这样一个案例来回望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
2016年,郑大圣在电影《村戏》拍摄现场1
《村戏》之后,郑大圣导演拍了几部主旋律性质电影,他在主旋律电影当中也融入了自己大胆的艺术电影探索和创作。他曾经作为黄建新导演的搭档,拍摄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献礼片《1921》。这部片子里讲到了青年毛泽东,毛泽东在上海租界看到国家这么穷困、这么落后,但是这些达官贵人仍然在灯红酒绿,仍然在歌舞升平,他当时感到非常气愤,他就在那些灯红酒绿的橱窗里面突然选择了奔跑,用奔跑的毛泽东的形象来展现后来成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政治人物的一种愤懑、一种气概,这样的艺术创作形象让人印象深刻。郑大圣导演推出以张桂梅老师为人物原型的一部电影,叫《我本是高山》,这个片子虽然遭遇了各种批评,但是郑大圣导演在片中,还是有自己的众多艺术探索。他在前段时间,还推出了一部改编自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代红色电影的舞剧电影,叫《永不消逝的电波》。
2016年,郑大圣在电影《村戏》拍摄现场2
这就是这三代人的经历,其实我写这三代人的经历,不只是写这三代人的艺术传承,也是在写一个创作者、一个艺术家如何去应对自己的时代,去跟自己的时代互动。比如第二代的黄蜀芹老师,她一直随时代而动,但同时独立于时代。在1978年所有人都在欢呼改革开放时,她当时拍了一部根据王蒙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青春万岁》,她以一种热情洋溢且浪漫的姿态去歌颂9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个女子高中的形象。当时这个片子也面临很大的争议,因为当时的主旋律是批判极左思潮,有的人就批评说,你以这种热情洋溢的姿态去讲述那个时代的一种诗意,跟我们当下主流的基调不太符合,但是她仍然是选择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去创造一个既随时代而动又独立于时代的这样一种声音。郑大圣导演也是如此,不管是《我本是高山》,还是《永不消逝的电波》《1921》,都不是那种传统的四平八稳式的主旋律电影,而是在尝试着把他多年来的艺术电影创作融入其中,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去理解这些政治人物,而不是把这些政治人物用一种神化的方式去膜拜它。所以基于这样的创作,即便是一个主旋律电影,也能让更多人以一种更进步的价值观、时代观去理解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和世界。
03
秦艺源:2017年许老师还有一本书是《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许老师其实一直很关注电影作品对真实的时代现象的表达。许老师有很多作品都是访谈录,以口述史的方式创作,想请许老师分享一下,口述史这种方式是不是一种能够更接近于真实表达的方式?我们又该如何去做访谈?做口述史呢?
许金晶:我从事现在的工作之前,有过8年的市场化媒体的工作经历,在8年记者生涯里面做过很多的人物访谈、对话报道。除了调查性报道外,人物报道或访谈算是媒体报道里面最重要的呈现形式。
为什么口述访谈这么迷人呢?我想先分享一段我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恩师,南大人文社会科学的资深教授周晓虹老师,她给我的《海阔天空》这本书写的推荐语:“只要有音乐就不会有世界末日”,说得多好!但我更愿意说:“只要有口述就不会有世界末日”。
在许金晶年轻但丰饶的人生中,与其说闪亮的是他每一个都堪称斜杠的身份,不如说是他接触的那些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圈层的被访者的生命本身。许金晶借他们的个人叙事,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无论音乐、文学还是其他。在本书中,17个人生故事彰显的是17种生活方式,每一个都与音乐相纠缠,与理想多环绕,与现实共依存。
你如果觉得写一部小说、写一个非虚构太难,你想借由一个访谈,借由一个口述打开自己的写作之门的话,那口述的起始可以选择自己身边亲近的人。比如你可以选择回去跟自己的父母做一个口述,但在口述对话前期,是需要做足够功课的,而不是简单的漫谈式聊天。
在做口述之前,你要先掌握你父母的一个大致的年表轨迹。以我的母亲打个比方,我母亲1959年生于海安青萍乡,1978年参加高考,考入海安卫校,1981年从卫校毕业,分配到我们海安曲塘医院工作。列完年表之后,你要问自己访谈最主要的问题意识是什么?就是你做这样一个访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或者说它要回答你自己期盼的一个东西。比如你希望更了解你母亲的个人生命史,或者说你希望更了解你母亲的职业,或者说你希望更了解你母亲跟她所亲历的中国的这个半个多世纪的时代之间的互动,这就是你不同的问题的侧重。比如说你希望更了解你母亲的个人生命史,那你访谈可能有几个重点,比如对你母亲生你之前的生命了解、你母亲生长的家庭背景、你母亲小时候上学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你母亲是怎么谈恋爱的……你既然做访谈,就不能简简单单只是做着玩,你就要有相对第三方的学术眼光。慢慢地,从你访谈你母亲开始,你如果整理出两三万字,最后从中提炼出五六千字,给你母亲写出一个小传,这个小传不一定需要发表,但这就是你的一个起步。
我南京的家里挂着一张加缪的海报,上面印着加缪对我这辈子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我一直视为座右铭——“所有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事业都有一个荒谬的开始”。任何人的起步,写第一首歌、做第一个口述、写第一篇文章的时候,必然是粗浅的、不成熟的,但是没有关系,你继续坚持下去,而且通过师友的请教和点评来避免进入一种低水平的重复,就能慢慢成熟,水平不断提升。即使对于一些人来说,坚持五年十年甚至一辈子,都等不到你做的口述史瓜熟蒂落的那一天,但是你的后代,读到你做的家族口述史,就可能把家族历史延伸到她们下一代,让你们这个家族中个人微小的历史,也在我们整个中国的大时代中留有一席资料。这也就是我们普通人通过跟伟大人物同行,或者说通过对伟大人物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一种见贤思齐的方式,至少能够成就一个更好的自我状态。
草木书店《一个家族的电影史》沙龙进行中
秦艺源:是的,而且我觉得当我们用口述的方法,以及变成访谈者的身份时,我们就会换一个视角去理解和感受亲子关系等。
许金晶:其实所谓的“跟伟大人物同行,成就更好的自己”,也包括以伟大人物的方式来映照我们自身,让我们跟身边人能够形成更良好的关系。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样书时,我的爱人刚刚遭遇身体的变故,当时我就在想如何跟我的爱人一起应对病痛的考验。这本书中展示的家族的照片,给了我很多启发。
1980年代末的黄佐临和丹尼
这是一张黄佐临先生跟丹尼老师的照片,在1980年代末,他们都已经很大年纪了。这时丹尼老师已经罹患阿尔茨海默症,但可以看到,在她相伴几十年的先生黄佐临威严耸立的形象旁边,尽管丹尼女士已经没有太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但她的笑容纯粹灿烂得跟一个孩子一样。
草木书店《一个家族的电影史》沙龙中,本书编著者许金晶在向读者展示书中的历史资料图片
那天晚上我回家看到这张图片时,泪流满面。我觉得跟这些伟大的先贤相比,我跟我爱人遭到的这样小小的病痛算什么呢?我们肯定能克服这样的病痛,迎来一个更好的未来。
1974年,黄蜀芹与郑长符从“五七干校”回到上海
这是一张黄蜀芹先生的照片,拍摄于她跟郑长符先生谈恋爱的时候——1974年他们从五七干校回到上海。郑长符先生是电影美术师,最擅长画的人物是钟馗。郑长符先生像一个钟馗一样肃立在那里。黄蜀芹女士仍然保持着一种桀骜不驯的状态,一种暗暗地对周边的一切都带有嘲讽的状态,这也是建立在她的爱人对她的钢铁般陪护和维护的情况下。
所以,一种良性的师生关系、母子关系或者伴侣关系,都是能够成就你的。
草木书店《一个家族的电影史》沙龙中,本书编著者许金晶在向读者展示书中的历史资料图片
看到这些图片后,我就想到我跟我的爱人小鱼,这本书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合力完成的。书中访谈的部分是我确定的访谈提纲,由小鱼整理访谈稿。书中文选是我们共同编订的篇目,最后由小鱼提供了文字精简的方向。这本书能够适时地问世,我作为这本书的编者、作者,读样书时,自己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去阅读,从这些伟大人物相濡以沫的爱情中获取滋养,让我跟我的爱人能更加相濡以沫地去抵抗一切苦难、病痛,继续前行,我觉得这也是跟伟大人物同行,是行走、写作与歌唱带给自己的非常美妙的地方。
04
秦艺源:这本书是许老师和您爱人小鱼老师合作完成,文选的部分,序言中提到本来有20万字,后来精简到12万字,小鱼老师给了精简的方向。具体是如何完成精简的?您和爱人一同合作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许金晶:文选开始的20多万字是我选出来的,我是希望兼顾这个家族的艺术传承和学术性,所以我把黄佐临先生和黄蜀芹老师偏学术、但能代表他们戏剧电影观的文章也选在里面。但这本书的体量设计是在15万字左右,文选部分超出体量太多了。小鱼仔细看了我选的这个文章之后,指出线索混乱的问题:既想成就他们这个家族的人物和创作的线索,又要成就他们电影戏剧观的学术呈现。小鱼说既然这个书名叫《一个家族的电影史》,就把作品创作的发展脉络包括艺术传承的脉络保留下来,那些过于学术的内容放在这个书里不合适,最后在小鱼的几次建议下,最终删到了12万字。
夫妻共同创作一本书,会发生很多很有意思的事儿。我访谈郑大圣导演的时候,他提到他们这个家族作为艺术家族,话不多,一般对于家族内部成员的作品评价,都是一句话。比如黄蜀芹老师拍过一部很重要的商业电影,但拍得不是特别成功。她当时邀请一家人一起看,其他人觉得还是要给她一个面子,只有黄佐临先生看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起身上楼走了,丢下一句话,“什么玩意儿啊”。比如郑大圣导演拍得最好的一部电影是《村戏》,他的爱人沈昳丽老师是一个资深的昆曲艺术家,看完之后就4个字:很有意思。郑大圣导演说这已经是很高评价了。小鱼老师也会对我的写作,作出一句话的评价,比如“不错”,或激动地喊一声“许老师”,或索性沉默。我觉得《一个家族的电影史》,这本由我们共同完成的第二本书,可以从这个家族的传统里面照见很多东西,这些照见能够帮助我们自己更好地走好接下来的人生之路。
读者交流
读者1:我是山东人,大学里学的专业跟艺术无关,经历了两次考研的失败后去上海工作了一段时间,近期也跟原来的工作告别,暂时处于待业的状态,于是在东布洲艺术园区里进修动画;是动画课程班上的老师告诉我书店有一场电影主题的新书沙龙,在老师的推荐下,过来参加沙龙。
许金晶:虽然你现在遇到了短期小小的困难,但是感觉没有减少对生活的热爱,我看到你眼里依然有光亮。而且,你能够用自己业余的时间来学习充电,肯定会有一个好的未来。2007年的时候,我也曾在上海工作,辞去上海工作到南京工作之前,我有过四个月左右的待业状态。待业期间,我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注册了一个豆瓣账号,在豆瓣上标一些数据,看相关的书影音,写评论。刚开始只能写一句话,到后来三四百字,一直坚持写了10年。因为10年的坚持积累,到2017年的时候,我能够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所以,我觉得虽然你现在处于一个短暂的待业期,但是这种阶段可能反而隐藏着你未来的事业方向,你可以多参加类似的活动,多和大家交流,我相信慢慢地就能找到你自己的方向,祝福你。
草木书店东布洲艺术园区新店门头
读者2:我是从南京过来的,今天沙龙里的很多话我都听进去了,我们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如何做到日拱一卒。我的工作也和计算机有关,学计算机就会形成一种解构的思维,面对任务会想要拆解成具体的目标。我想,这个社会中有人把自己作为消费者,有人把自己作为生产者,两种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思维。许老师您写书,就是在作为一个创作者,创造一些内容。今天听您的分享,受益匪浅。
THE END
纪要作者:秦艺源
图片拍摄:陈 松 许金晶
资料图片整理:郑大圣
图文编排:王利娜(笔名“小七”,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志愿者)
链接我们
如果对本文感兴趣,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谢谢!这里是:蓑翁论书,微信号:wengonbooks@江海一蓑翁 的个人原创作品发布平台,从书出发,畅谈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与艺术,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