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蓑翁论书”蓝字,即可关注公众号。
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沙龙预告海报
2024年下半年,梅园经典共读小组以“科学作为天职”为系列专场沙龙的主题,陆续开展四场共读沙龙,领略科学的独特魅力。9月21日(周六)下午,该系列的首场沙龙于南京仙林可一书店举办,邀请上海交通大学的李亮老师主讲,南京大学的刘佐伟老师评议。这也是梅园经典共读小组举办的第七十六期沙龙,共读并讨论史蒂芬·霍金的经典著作《时间简史》。下文为本场沙龙的精华纪要。
文/周子玥(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志愿者)
现场图片拍摄/可一书店
资料图片搜集与整理/施苇苇(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志愿者)
文稿编排/王利娜(笔名“小七”,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志愿者)
1
主讲部分
(主讲人:李亮)
科学、科学问题与科学理论
这本《时间简史》虽然是物理学专著,但在一开篇首先讲的却是科学。物理是科学的一部分,而且在我看来是最典型的科学。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很常见的科学问题:什么是时间?宇宙是怎么产生的?而如果要问“宇宙是什么时间产生的”,那就很容易产生一个悖论:在宇宙诞生之前又发生了什么?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也经常有这样的疑惑。我是1995年北大的本科生,我在北大上的第一堂课,物理老师就说,我鼓励你们问问题,但是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同学们经常问到的问题是“宇宙外面有什么”。这个问题听上去很好,但是很不幸,这个问题和“宇宙是什么时间产生的”都不是科学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不可能被证实,也不可能被证伪的。
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好的科学问题?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给出定义:科学必须要有可证伪性。问题不一定要有答案,但是必须至少存在一个去追求答案的方法。通过这个方法也许我们不一定马上就能够证明,但是这一方法必须提供一个切实的、可证明的路径。用这个标准再来判断前面的两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这两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并且不具备任何可证伪性。为什么要强调科学的可证伪性?一个理论只要听上去能够自圆其说不就够了吗?为什么要有这么高的要求这实际上是西方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演化的结果,是在长期的互动中逐渐产生的。
在这之后,霍金又讲到什么是好的科学理论:必须要有预言性。从这个标准来看,自古以来每个文明都有一些很朴素的理论,例如中国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和亚里士多德的四种元素(土、气、水、火)。这些理论听上去很有道理,但却没有确切的预言性,不能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任何明确的指导意义。那么,哪些理论是好理论呢?霍金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理为例,首先,这个理论非常精确地指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其次,它具有预言性,可以精确地预言天体的运动。
李亮老师
科学与宗教
霍金在这本书中多次提到上帝和造物主,可以看出在西方文化中,宗教对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常把宗教和科学对立起来,因此会产生疑惑,为什么在宗教氛围这么浓厚的西方能够产生如此先进的科学?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系主任吴国盛教授曾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反常识的观点:宗教在某种程度上对科学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信仰宗教的科学家认为通过钻研科学,可以拉近自己与上帝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上帝的思维方式,进而得以窥探上帝的想法。这一认知使得他们对待科学研究工作更加努力,使得西方社会能够出现像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在本书的结论部分,霍金也说我们要去追求科学和真理,希望能够了解the mind of the god(上帝的思维)。
当然宗教对科学显然存在阻碍作用,我们都在中学课本上学到过布鲁诺、哥白尼、伽利略都曾遭遇过教会的迫害,但宗教对科学的促进作用也是不能被忽视的。宗教促使人们去追求真理,尽管人们对“真理是什么”此时还存在争议。
时间与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时空”这一概念对我们没有任何的影响,我们默认是处在绝对的时间和空间中的。这里的“绝对”是指空间和时间是独立的,时间不会因为人在空间内的移动发生变化,每个人享有的时间是相同的。但从科学家的思维去理解,我们就会发现时间和空间实际上是相关联的,即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在不同的空间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是不一样的。霍金在书中举例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引力发生变化时,引力大的地方时间流动更快,例如黑洞中时间的流速是特别快的;第二种情况是速度发生变化时,如果速度足够快,时间流逝也是不一样的。这两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法体会到的,只有通过科学实验,在极端条件下才能够成功。
此外,霍金在书中还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引力会影响时间和空间,光线在引力的作用下会弯曲偏折等。一直到1919年,一个在西非观测日食的英国探险队证实了光线确如爱因斯坦的理论所预言的那样会产生偏折。但当时的实验精度非常差,无法确切证明偏折或不偏折。尽管这个实验本身不是一个很好的实验,但幸运的是,探险队不止做了这一个实验,另有精度更高的实验最终证实了光确实受引力影响有所偏折,在有较大质量的物体附近时间会流逝得更慢。这是由于光的能量和频率相关,引力对光的影响越大,光的频率和能量就会下降。总结来说,绝对的时间和空间其实都是不存在的,两者相互关联,并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由此,霍金进一步引出了静态宇宙和膨胀宇宙的关系。当人们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且不关联的,那么人们眼中的世界就是静态的;一旦推翻了这一观点,承认了引力的存在,那么引力就会将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吸到一起变成一个高密度的球体,这个球体会继续吸引别的物质,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此时,再认为宇宙是静态的,这显然与现实相悖了。因此,物理学界提出了“膨胀宇宙”的假说,即在某种作用力下,宇宙在不断膨胀,并且这个力和引力能够相互平衡,使得宇宙长期稳定地维持下去。
在膨胀宇宙的基础上,霍金讲到了三个模型。第一个模型是宇宙膨胀的速度不够快,最终会被引力拉回来;第二个模型是宇宙膨胀的力量大于引力,宇宙会永远膨胀下去;第三个模型则是两者正好平衡,宇宙一直保持现在的速度扩张,不会加速也不会减速。事实上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呢?目前通过实验观测到的是第二种模型,即宇宙正在加速膨胀下去。如果想知道未来的情况,就必须要测量宇宙膨胀的速度,宇宙的质量等数据。但由于现有测量条件所限,这些数据还没办法测得太准,因此无法对未来的状况下定论。但仍然有一些证据证明我们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之中。
观众席
基本粒子
在第四、五两章,霍金讲述了粒子物理基本的理论和模型。夸克、中子、质子、电子这些看似与日常生活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十分抽象的存在,在我看来却是距离上帝最近的东西。正因为它们是人类日常生活的“禁地”,了解他们才最能够开阔视野。我们用手抓一下空气,空气里是原子和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又是由三个夸克组成,但抓住空气的我们却对此一无所知。人类花费巨大的资源去观测、去了解那些微小的东,我认为这本身就是对人类智识和工具的最佳挑战。
第一个挑战就是不确定性。人类进入微小世界之后,首先感到传统的世界观被颠覆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觉得一切都是有迹可循、可以确定的。例如我们向上抛一个物体,知道它马上会落下来;但是在微小世界,我们却不能够精确地测量一个粒子在什么位置。在实验中,我们试图通过器械把一个粒子固定在某个位置上以便精准地测量,却发现它在拼命挣脱,以至于速度变得非常大而无法被固定。我们无法同时确定一个基本粒子地速度和位置,这就是不确定性原理的基本表述。不确定性原理的发现使得我们失去了预言的能力,无法预测粒子下一秒会在哪里,因为它在一个范围之内可以随意走动。这也进一步印证了静态宇宙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范围内都是不存在的,宇宙一直都处在动态之中。爱因斯坦曾说:“上帝不玩骰子。”他对这一反直觉的发现非常不满。但波尔却认为我们不应该以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科学发现,于是他也讲了一句话:“不要告诉上帝该做什么。”也许上帝就是喜欢玩骰子呢。
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不确定性来自于波粒二象性。这一定理指出任何物体既具有波动特性,又具有粒子特性。将一束光照射在一块有两条平行狭缝的板子上,光线通过狭缝映射出明暗条纹交替排列的图像。人们一般认为相较于一条狭缝,另开一条缝不过使得最终打到屏幕上的光线叠加了,但实验现象却并非如此——通过两个狭缝间的粒子间产生了相互影响,即干涉现象。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科学家认为,当我们将粒子看作波时,波的相位之间相互增强和相互抵消,最终就能呈现出明暗交替的图像。现在网络上对双缝干涉实验有很多骇人听闻的解释,例如这一实验证明了因果倒置。但事实上,双缝干涉实验并不违反任何因果定律,也没有形成任何逻辑上的悖论,其主要的意义就是证实了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以波动性为主的世界,至少从粒子水平上看,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相互关联的世界。
在物理学中,基本粒子包括夸克(上夸克、下夸克、粲夸克、奇夸克、顶夸克和底夸克)、轻子(电子、μ子、τ子和与之相应的中微子)与传播子(胶子、光子和玻色子)。如果算上目前还未被发现的、仍然处在假想中的引力子,一共有18种。其中,被称为μ子(缪子)的粒子是我在研究中最感兴趣的部分,我曾在费米实验室做了很长时间的实验,直到现在,我所做的研究工作就是在精确测量缪子的性质。
以上的基本粒子还可以分为两大类,自旋为半整数的夸克和轻子被称为费米子,自旋为整数的被称为玻色子。费米子的特性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即在费米子组成的系统中两个类似的粒子不能存在于相同的态中,在不确定性原理给出的限制下,它们不能同时具有相同的位置和速度。如果不存在这一原理,那么所有的物质粒子就可能会坍缩形成大致均匀的稠密的“汤”,世界或许就无法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形态。而不服从泡利不相容原理的传播子则可以集群式地产生,大量的传播子形成很强的力,这正是传播力(共有四种,引力、电磁力、弱核力和强核力)所需要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现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这个世界除了有不同的粒子之外,还存在着正物质和反物质。我们都是正物质,那么反物质去哪了?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先生首次提出了世界上存在CP破坏定理,即正反物质不对称。这是从实验中得出的结果,看似是反常识的,但这恰恰说明了理论与实验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李亮老师
宇宙起源
宇宙的起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时间旅行能不能达成呢?霍金在这部分讲述了最著名的热大爆炸模型。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奇点和黑洞的存在,却并没有揭示这一宇宙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演化过程。热大爆炸模型则补充了这一假说,详细描述了宇宙的尺度、温度,以及粒子的产生和运动如何在不同的阶段变化,最终形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恒星、行星与生命体。尽管这一模型与现有的观测证据相一致,但仍然留下了许多未被回答的重要问题:为什么早期宇宙这么热?为什么宇宙在大尺度上表现得如此均匀和相似?为什么现在宇宙仍然处在临界膨胀率?……霍金应用了人择原理来解释:“我们看到的宇宙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我们的存在。”宇宙可能存在不同的样子,但在那些情况下无法产生人类和其他生命,就无法被问出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般认为,人择原理在解释与生命产生本身直接相关的问题上是更有说服力的,即弱人存原理;但如果以此回答所有的科学问题,即采用强人存原理,那么人们将很容易踏入与科学求知欲背道而驰的陷阱之中,任何问题都可以用它来回答,进而发展为唯心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围绕人类而设计的。这与我们的科学史观是完全违背的。
暴胀理论尝试解释了宇宙平均和多种物质存在的问题。阿伦·固斯(Alan Guth)提出,宇宙在一段时间内以增加的速率膨胀,这种膨胀磨平了宇宙中的任何无规性,使得宇宙从许多不同的非均匀的初始状态演化出现在光滑的、均匀的状态。短时间内的能量波动产生粒子与反粒子,物质间的引力吸引作为一种负能量,与物质本身的正能量相互抵消,在长时间实现了总能量为零,同时遵守了能量守恒定律。因此暴胀理论在逻辑上是完全自洽的。我们常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有趣的是,事实上宇宙的形成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免费午餐,它凭空产生而长久存在。
最后,霍金在解释宇宙观的时候,提出了“时空是有限而无界的”这一设想。在经典理论当中,时间要么被认为有无限长,要么被认为有开始和结束的两端。但霍金认为还存在第三种可能,即时间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它只是存在在那里,就如同一个球面,存在但没有边界,仿佛无限循环。在这个意义上,宇宙不需要造物主的存在和创造,其本身就是一个自洽的存在。
书籍《果壳中的宇宙》
时间箭头与时间旅行
我们一般认为,时间是有方向性的。杯子从桌子上掉落到地上碎了,这一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逆的,是具有方向性的,由此印证了时间箭头的存在,同时符合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无序熵增”的道理。我们感觉到的时间的流逝,总是与热力学的时间箭头保持一致,如果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从“无序”到“有序”,那么按照这一逻辑,宇宙是否就不是由爆炸膨胀而来,而是从无序逐渐坍缩?那么人类一生下来是否就是老人,最后以婴儿的状态死去?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就拍出了这一奇思妙想。
有趣的是,无论是以婴儿形态还是以老人形态出生,他们都是虚弱而混沌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现实和电影中的想象似乎没有太大的差别;最麻烦的事情在于很难拥有爱人和朋友,因为所有人都在慢慢变老,只有你在独自走向年轻。现实中,智慧生命的生存必须靠消耗能量而非吸收能量来维持,因此几乎不可能在收缩的状态下存在,这就决定了能量必须以“无序熵增”进行下去。
在时间箭头不可逆转的前提下,其方向和速度是否能被改变呢?霍金在书中提到,当人运动的速度超过光速,就会破坏因果定律,实现“今发昔至”的效果。正如这首打油诗所言:
有位年轻小姐名怀特,
她行走比光还快得多。
她以相对性的方式,
在当天刚刚出发,
却已于前晚到达。
但实际上,超光速是非常困难的。由于E=mc²,超越光速就需要巨大的能量消耗,并且质量也会逐渐趋近于无限大,使得移动变得更加困难。因此,通过“虫洞”也就是空间弯曲的方法,在弯曲的空间之间戳一个小洞,用一个时空细管把几乎平坦但是相互遥远的区域连接起来。然而构建虫洞需要负能量的物质,虽然现存的物质都是正能量的,但基于不确定性原理,负能量物质理论上有可能通过量子化过程产生,进而达成时间旅行的。
书籍《宇宙的琴弦》
如果时间旅行能够成功,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遇到过来自未来的访问者?第一种解释认为,时间旅行的方向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只能向未来旅行,而不能逆时间流动回到过去;第二种解释则被霍金称为“协调历史方法”,即只有当历史表明,我们曾经到达过去,并且当时没有做过与现状冲突的任何事,没有改变历史记载,我们才能在时间中回到过去。但这也表明了时间旅行是无意义的,因为我们无法通过旅行改变任何事情,人类的自由意志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假定人类的自由意志依然存在,即时间旅行被认为遵循“选择历史假说”。这一假说认为时间旅行者进入的是与现在的时间线不同的过去与未来,类似好莱坞电影中所讲的“多元宇宙”,这样,时间旅行者将不受和原先历史相一致的约束得以自由行动。霍金强调,在微观结构下,时间旅行是很自然,那里大多数情况下时间完全对称,粒子在时间中向未来运动,也可以被描述为反粒子在时间中向过去运动。比如在我参与进行的粒子物理实验中,通过调整实验仪器的设置,完全可以做到让粒子在过去和将来的状态之间来回运动。
在本书的最后,霍金也提出了自己美好的展望,如果通过这本书,能够使人类了解、讨论宇宙的演化,进而通过研究找到答案,那就是人类智力最终的胜利——因为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了解了上帝的思维方式。
2
评议部分
(评议人:刘佐伟)
刘佐伟:正如刚才李亮老师所说,这本书虽然名叫《时间简史》,但实际上涵盖了基础物理的诸多理论方向。我和李亮老师一样,专业方向都是粒子物理,不同点是李亮老师做高能实验,而我是做理论研究的。物理学本质上是一门实验科学,所有的想法和理论都要经过实验家来做裁判,当假说被证实是对的之后,就会进入到物理学的范畴中来;当假说被实验结果否定了,那就只能被作为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贡献,却不能最终成为物理。
物理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理论是会不断被替代和更新的。数学的发展可以不停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的知识定理,同时以往的知识不会被抛弃。而在物理学中,所有的理论和知识都是我们当下对现实世界的理解,随着实验物理学家的突破,我们可能不断发现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新的实验现象,这时理论就会被证伪和更新。这是物理学发展史上反复发生的一件事,例如牛顿力学被相对论所替代,经典力学为量子力学所替代。
书籍《莱德曼量子物理通识讲义》
霍金是研究理论物理的,他研究的黑洞也在近年来得到了实验验证。2020年,在霍金去世的第三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三位科学家,其中罗杰·彭罗斯(Roger·Penrose)是霍金的合作者,今年已经93岁高龄,诺奖主要奖励他在黑洞形成以及相对论相关理论预测中的贡献;另外两位实验学家赖因哈德·根泽尔(Reinhard·Genzel)和安德里亚·盖兹(Andrea·Ghez)通过实验观测银河系中心区域恒星的运动轨迹,进而得知银河系中心存在一个质量很大而体积很小的物体,根据我们现在的理解可以称之为“黑洞”。
刘佐伟老师
霍金的研究贡献主要在广义相对论和早期宇宙领域,这里提一个他在书中没有讲到的事情。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三位实验学家,以奖励他们通过观测遥远超新星发现宇宙的加速膨胀,这预示着他们观测到了宇宙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暗能量。霍金在书中提到他认为暗能量在宇宙中大约等于零,但现在的实验观测认为暗能量占宇宙的四分之三,暗物质占宇宙的四分之一,已知的标准模型粒子只占宇宙的5%。目前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是物理学的前沿领域。
我们对暗能量最简单的解释称其为“宇宙常数”,这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方程式中引入的一个常数项Λ,以产生一个相对稳定的静态宇宙模型。然而后来哈勃通过观测发现宇宙并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星系不断离我们远去的膨胀的宇宙。因此爱因斯坦曾说,这是他这辈子犯下的最大错误。然而近百年后,宇宙学实验观测发现了暗能量的存在,证明爱因斯坦提出的宇宙常数项是可能存在的。
读这本书时我也有一点感触,霍金最初并没有意识到黑洞并不完全是黑的,并且会向外辐射物质的特性,直到1973年他到莫斯科访问时,两位科学家向他说明由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得出黑洞必然会向外辐射,这才引起霍金的思考与进一步研究,最终发表了相关文章。这一过程也使我们看到伟大科学家做出有巨大贡献的工作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与同行讨论是分不开的。
有关“大统一理论是否有希望实现”这一问题,其实整个物理学发展史就是沿着大统一理论的道路行进的,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就是首次完成了这样一次统一;其后,麦克斯韦完成了电与磁的统一;到了现在我们已知有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除引力与电磁力外,还有弱相互作用力与强相互作用力。虽然弱相互作用力与强相互作用力我们接触到的并不多,但它们也在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太阳源源不断地为地球供能就是由于弱相互作用力。从物理学的发展道路来看,引力、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和强相互作用力相继被发现,其后“电弱”得到统一;之后,电弱会不会进一步与强相互作用统一成一种力,进而未来将有可能与引力统一成为一种力,这是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前沿。将这四种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的理论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将要被验证的信号,但这依然是许多物理学者的信仰和可以努力的方向。
嘉宾席:左1 刘佐伟 ;中间 李亮;右1 许金晶
3
提问环节
许金晶:霍金传奇的一生与其研究宇宙和时空这一主题之间,构成了一种很美妙的张力和对话。请问两位老师在求学、研究和教学生涯中,有哪些重要的生命瞬间和节点,促成了你们对时间和空间认知的转变以及学科研究思考上的提升呢?
李亮:其实做科研比大家想象得要简单,其实就是兴趣驱动,想知道为什么而去研究它。我觉得每个人对时间和空间都或多或少感兴趣,只不过很少有做研究的条件和精力,那么我们可以尝试阅读一些科普书籍;另一方面,对在座的各位来说,可能更多的是希望培养下一代的兴趣。我最初对时间和空间研究感兴趣是因为看了很多科幻小说和电影,例如《星际之门》《星际迷航》和《星际穿越》,虽然现在看来里面很多内容都是想象和杜撰,但其实电影中的具体知识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启发性,引起大众的兴趣,驱动大家去做对的研究。
电影《星际穿越》海报
刘佐伟:我很难找到某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而是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这一学科很有意思,就一直研究了下去。除了李亮老师刚才提到的科幻电影,我认为读一读科学史也会激发我们对物理学研究的兴趣。我们会在其中看到前人走过的弯路,有过的困惑和挑战,这些生动的故事也会让我觉得物理学挺有意思的。
电影《万物理论》海报
书友1: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玄学”和“修身心”的说法中运用到了量子物理中的概念,例如当你特别希望达到一个愿望时,要将“波”或者“能量”之类的东西释放出来,呼应宇宙的能量,就能够达成目标。物理学怎样看待这种说法?
李亮: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对我们做物理研究的人来说,我们肯定会坚持正统的科普方式,但社会上这类似是而非的说法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一方面,我们只能将期望值放到最低,认识到我们哪怕科普做得再好,也是无法完全杜绝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另一方面,我们当然要抵制,并且这种抵制要回到科学本身,讲大量的事实证据而非举1-2个偶然的例子,用最基本的科学思维与常识抵御那些贩卖情绪、煽动情绪的人。
刘佐伟:霍金在《时间简史》中也提出过一些未经验证的想法,包括理论物理学家在内,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独特的想法。但要想知道“我可以和宇宙里各种能量之间有联系并且相互影响”,还是要通过实验的方法,只有经过了实验证明,这个想法才能成为被大家普遍承认的理论。物理学科之所以能够一直健康发展,其中一个重要之处就在于它是一门实验的学科。我们并不能因为一个想法有多精彩,提出者有多权威而相信。事实上,有实验数据的支撑,并且经过反复验证的理论都不一定是终极理论,例如牛顿力学被验证了几百年,在相对论提出后只能退为近似理论。爱因斯坦作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在有关宇宙模型的研究中引入宇宙常数后起初被认为是错误的,但在近百年后又被实验证实,这一过程中,他的想法并不会因为他的伟大而轻易被物理世界所接受,更不要说我们随便产生的、未经实验验证的想法。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是告诉我们要有科学、实证的精神。
嘉宾席:左1 刘佐伟 ;中间 李亮;右1 许金晶
书友2:我最近正好在看一部科幻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这是在一个小区里拍摄的小成本电影,这让我觉得科普和电影的结合小成本也可以完成。想请问老师们如何看待当前国内科普和商业的结合方式?
李亮: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引申为我们怎样用更低的成本达成好的科普效果,其实这个问题更应该问消费者和孩子们,而不是我们这些科学的“生产商”。我前面也提到,科幻电影很大意义上给我们以启发性而非知识的正确性。如果为了传播知识而强行拼凑出一个科幻故事,那影片一定很难看;相反,故事本身就很好看,再与科幻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我认为这才是拍出一个好科幻电影的关键所在。
电影《太空旅客》海报
4
总结致辞
(主持人:许金晶)
今天两位老师和我们一起共读的这本《时间简史》,其实是拥有全人类最聪明的头脑之一的霍金关于时间和空间研究的一小部分,也是宇宙研究中的一小部分。今天还有一个没来得及与两位老师探讨的问题,这里我也提出与书友们共同思考:《时间简史》作为一本物理学专著,可以在怎样的意义上与国内外人文社科学术经典产生对话?去年下半年,梅园经典共读小组推出了“思虑二十世纪”之“二十世纪思想”系列共读沙龙,在首场沙龙中我们一起讨论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这本哲学领域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与《时间简史》之间又有怎样的呼应和互动?明年我们在计划举办的“思虑二十世纪”之“二十世纪历史”系列共读沙龙上,将会讨论法国年鉴学派最著名的学者费尔南·布罗代尔的《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时间简史》与这样的长时段历史研究方法的著作之间又构成了怎样的互动关系?
许金晶老师
我认为,只有源源不断地带着问题意识去阅读、去思考、去践行人生,我们的生命体验才不会局限于本职工作中的那一点职位和名利,它们在宇宙和人类的思想文明面前都是最不值一提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心胸才会越来越宽广,以迎接更加开阔的世界和生活。
THE END
链接我们
如果对本文感兴趣,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谢谢!这里是:蓑翁论书,微信号:wengonbooks@江海一蓑翁 的个人原创作品发布平台,从书出发,畅谈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与艺术,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