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2024年5月电影分享

文摘   2024-06-07 07:53   江苏  

点击上方“蓑翁论书”蓝字,即可关注本公号。

吴永刚《神女》:在大银幕上重看《神女》的几点新感悟:

1.空镜头的运用:民国上海的几大百货公司——“新新”与“先施”的霓虹灯招牌反复出现。这样的空镜头,具有多重象征意义——摩登上海与底层上海之间的割裂,“新新”谐音喻指的全新社会的反讽意味,以及霓虹灯跟电影本身类似、为穷苦人提供的“造梦”效应。

2.阮玲玉的表演。在默片时代,演员的表演,主要依靠表情和身体语言来实现。这方面,阮玲玉在《神女》里的表现堪称表演艺术的极致。面对恶霸时的表面应付、内心害怕与强作镇定,面对孩子时的母性与内在羞愧,面对校长时的满怀希望与极力维护自尊,均通过她细腻而富于变化的表情和身体语言,来生动呈现。这种大银幕才能营造的细节观察式观影体验,让人难忘。

3.校长的人物塑造。正如沙丹老师交流时所说,左翼电影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是程度不一的。《神女》导演吴永刚,跟《马路天使》导演袁牧之,就完全不是一种面向。在校长的人物塑造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在民国乱世里、极度强调个人道德伦理自律以应对的蔡元培先生的影子,也会让我想起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创立的“进德会”。尽管对于当时的标准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这样的塑造有“唯道德论”和“去阶级化”之嫌,但近百年时间过去后,校长这样的人物,在时代多次“颠倒”的语境下,仍然具有超越时代的感召力。

正值北大清华两校南京校友会第一次举办联谊活动之机,推荐三部清华主题的相关电影,以示纪念,并以此向清华和清华人致敬。

1.《大学》:清华新闻传播学院雷建军老师领衔的清影工作室推出的清华校庆主题的献礼性纪录片,以四位不同年龄、专业和背景的清华人的生命故事,串接起清华的历史与现实,富于人文温情。

2.《大路》:清华毕业的孙瑜导演的代表性作品,也是民国时期左翼电影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位有“诗人导演”美誉的清华人的这部代表作,以浪漫主义的笔法,传递劳工互助的社会主义思想,不只是承载清华的社会主义传统最早的影像文本之一,也可以跟清华在新中国成立后转型为工科院校、倡导“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又红又专”的全新校园文化,形成隔空对话。

3.《无问西东》:同样是纪念清华校庆的献礼性剧情长片,由四代清华人坎坷而曲折的人生故事,不虚美、不隐恶地传递清华与国家紧密互动的半个多世纪风云历史进程。


(本文内容全部来自蓑翁在2024年5月份观看并推荐的电影,点评均为蓑翁原创,配图来源于网络,供大家参考。)


如果对本文感兴趣,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这里是:蓑翁论书,微信号:wengonbooks

@江海一蓑翁 的个人原创作品发布平台,从书出发,畅谈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与艺术,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转载、合作或其他事宜可邮件24627449@qq.com或添加个人微信号:batongyang(注明“蓑翁论书”读者,并告知真实姓名和身份)!


蓑翁论书
源自微博@江海一蓑翁 的核心子栏目#蓑翁论书#,@江海一蓑翁 的个人原创文章发布平台,从书出发,畅谈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与艺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