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十三节:千里之外的病理帮扶

文摘   2025-01-19 06:02   湖北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欢迎转发




2024年12月13日日记

那是2015年的秋天,医疗部通知我新疆农五师医院希望我们病理科派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级别的医生援疆。

那时,我来病理科不到一年,每天忙得看不见落日,只能看到星星。

因为病理科医生实在太少,不到国家标准的1/4,并且符合援疆要求的只有我一个人,科室年轻人都是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高级职称的除了我,就是生病或者退休的科主任。我和医疗部回复真的没有人能支援新疆。

医疗部说这是新疆农五师医院第三次提出申请了,今年一定要满足,新疆刘院长也郑重的向唐院长提出申请,唐院长让我好好想办法,能不能尽量满足新疆的需求?

于是,我决定以结果为导向,而不是以形式为导向的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向刘院长了解了新疆农五师医院病理科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刘院长说是快速切片诊断,因为有好几个外科医生援疆,可以做各种肿瘤手术,但是由于病理科两个医生是主治水平,没有能力做快速切片诊断,导致很多恶性肿瘤病人要做二次手术,有的患者不愿意做二次手术,就选择去了新疆乌鲁木齐做手术。所以急需要能够做快速切片诊断的医生去援疆。还有一些疑难病例病理科不能确诊,患者也会去乌鲁木齐看病,病人流失比较多。

刚好那个时候有个公司的人给我介绍一种新仪器:可以把切片扫描成图片,然后传送图片可以做到异地诊断。

我马上推荐这个仪器给了新疆农五师医院,我问刘院长:如果我能解决您们医院的问题,通过远程做好快速切片诊断,疑难病例会诊,您是不是就可以不要求我们派人援疆?

刘院长同意了,并且迅速购买了设备,和我们医院签订了帮扶协议,并亲自参与了2016年3月第一例远程病理会诊。虽然用了35分钟,新疆的临床医生很满意,于是千里之外的新疆远程会诊开始了,我们从每月几例做到几十例,准确度一直在98%以上,时间也基本上在30分钟之内,新疆农五师医院的手术量和病理量都在快速提升。

年终时,病理科谭主任高兴的告诉我:我们病理科第一次获得了集体荣誉奖。


刘院长兴奋的告诉我:由于有快速切片诊断,很多肿瘤病人留在我们医院住院,肿瘤根治术等4级手术量大大增加了,我们外科医生的手术水平大大提升了。

这是一开始我没有想到的结果:病理会诊促进了临床的发展,不但提高了手术量,还提高了外科医生的水平。

当然中间也出现过取材不准确导致漏诊,制片质量太差导致诊断难度很大等问题,我们就在线上指导取材和制片,后来在刘院长邀请下,我和红琳干脆两次飞到新疆现场指导,彻底解决问题。

我一直觉得帮助他人不能只输血,一定要学会自身造血,所以建议刘院长招聘病理医生,我们来培养,最终让新疆农五师医院病理科独立起来,强大起来。

刘院长选拔了一个年轻踏实上进的医生送我们科室进修,然后再回病理科工作。

这个病理医生很认真,很努力,我们感觉到新疆病理科在一点点提升自己的能力,取材更加规范,诊断水平在提高。

正在我觉得一切慢慢变好时,这个医生突然生病无法继续工作,刘院长紧急给我打电话:能不能紧急派人来帮帮我们病理科?现在没有足够医生,病理工作无法完成,临床工作又受到影响了。

我马上派了刚从昌江帮扶回来的丽娜去新疆,丽娜虽然是主治医师,因为热爱病理,自学能力强,水平已经达到副高医师水平,可以独立做快速切片诊断,疑难病例诊断,细胞学病理诊断等各种病理工作。更重要的是丽娜有奉献精神,有团结精神,有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在科室当过取材组长和细胞室组长,已经培养了管理能力。

于是丽娜临危受命去了新疆,去新疆以后,丽娜全身心投入工作:取材,诊断,制定管理制度,规范病理流程,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免疫组化,细胞蜡块,EBER原位杂交,穿刺细胞学等,密切联系临床,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解决临床问题,提快病理速度,保证病理质量,在这过程中,丽娜工作得到了医院程院长及其他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丽娜被任命为病理科主任,给病理科增加设备,增加新员工,增加奖金等等。

人才是一个科室持续发展的基石,丽娜在全力提高临床诊断工作的同时,就地培养人材,与我院采用同步培养模式,注重临床、教学、科研论文、管理能力多维度培养。23年的新入职员工,2个医生虽然初入病理科,但均有文章投稿被接收,其中刘振宇医生的文章被中华病理学杂志接收。

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在丽娜的努力下,新疆农五师医院病理科各项工作都发展很好:快速诊断又快又准确,疑难报告能够精准诊断,胸腹水的癌细胞可以知道来源等等,患者不再因为害怕二次手术,或者病理诊断不明确去乌鲁木齐看病。临床医生对丽娜的工作成效高度认可。

年终时,病理科获得了两项荣誉:2023年度技术创新先进集体奖和医疗质量与安全先进集体奖,2024年4月份被评为师市重点专科。

 



当新疆农五师程院长来我们医院交流时,特别到病理科来感谢丽娜为新疆病理科工作做出的贡献。

去年年终时,人事处余处长告诉我:在社会帮扶方面,病理科是满分。

虽然我们病理科人很少,不足国家标准的1/4,但是当医院需要我们外出帮扶时,我们是积极响应:任家材、詹娜、高利昆、赵丽娜、张世英、刘琳持续帮扶昌江医疗集团一年多,让不能独立的病理科独立起来,一年时间业务量从56万增长到151万。

吴昊帮扶五峰人民医院,促进科室病理技术发展。

曾智帮扶房县人民医院,一年多时间,将房县人民医院病理科打造成省重点专科。


詹娜帮扶石首人民医院病理科,病理科发展快起来……

我们每帮扶一个病理科,就壮大一个病理科,并让病理科推动临床发展。

活成我最喜欢的模样

我的故事

第一章第一节:18岁那年我高考失败,选择专业错误

第一章第二节:感谢考研!

第一章第三节:学习是改变人生的最重要方法

第一章第四节:如何在面试中不受考题限制来表现自己?

第一章第五节:如果不能逃避,那么必须热爱

第一章第六节:三年时间,你可以改变命运

第一章第七节:感谢那些寂寞充实的日子

第一章第八节:37岁的妈妈考上博士啦

第一章第九节:努力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第一章第十节:我一直很努力

第一章第十一节:20年前的青春

第一章第十二节:阳光般的鼓励和不变的感恩

第一章第十三节:第一次当大学老师

第一章第十四节:只是因为我喜欢

第一章第十五节:最后一次当青年与圆梦

第一章第十六节:我只是坚信努力!

第一章第十七节:坚持就是胜利

第一章第十八节:活成自己的阳光

第一章第十九节:诚实,让我获得了美好的工作

第一章第二十节:第一次当老师

第一章第二十一节: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

第一章第二十二节:人生需要有翻篇的能力

第一章第二十三节:我的文学梦

第一章第二十四节:热爱上自己必须做的事情

第一章第二十五节:一次性通过的英语考试

第一章第二十六节:我也是老师了,真幸运

第一章第二十七节:我的粉丝终于超过1万人了

第一章第二十八节:徐老师的鼓励,让我爱上了写作

第一章第二十九节:再次穿上20年前的衣服

励志故事

第二章第一节:观念一变,月薪1千变6千

第二章第二节:你的人生你做主

第二章第三节:能把一手烂牌打好才叫本事!

第二章第四节:努力做到不求人

第二章第五节:青春不努力,怎么会美丽?

第二章第六节:职场新人不要轻易说我不会,我不能!

第二章第七节:重要的是你能学到什么

第二章第八节:学会爱自己

第二章第九节:下班后3个小时决定你与他人的差距

第二章第十节:我一直很努力

第二章第十一节:为什么你拼死努力人生还不能开挂?

第二章第十二节:你相信1万小时定律吗?

第二章第十三节:为什么优秀的人一天是48个小时

第二章第十四节:优秀的人有时间锻炼吗?

第二章第十五节:没有你的允许,没有人可以伤害你,没有人可以压倒你

第二章第十六节:当你身边的人比你优秀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第二章第十七节:成功人士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第二章第十八节:学习是改变人生的最重要方法

第二章第十九节:一个临时员工的卓越努力

第二章第二十节:努力是为了多一种选择

第二章第二十一节:以明确目标、正确方法为导向的努力才会事半功倍

第二章第二十二节: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

第二章第二十三节:服务品牌是怎么形成的?

第二章第二十四节:那个一定会幸福美满的女孩

病理科的故事

第三章第一节:一个病理科的10年巨变

第三章第二节:上班第一天:我们科室有点破

第三章第三节:病理科是医院遗忘的角落

第三章第四节:病理科是临床最不满意的科室

第三章第五节:临危受命,谁的人生不委屈

第三章第六节:病理科的奖金不应该低

第三章第七节:用新技术新业务来不断促进病理科的发展

第三章第八节:培养人才,科室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第三章第九节:从管理、沟通、请教来保证医疗安全

第三章第十节:加强病理科管理,保证医疗安全

病理科发展思考

第四章第一节:病理,被看见!

第四章第二节:顶天立地做病理

第四章第三节:一个弱势的病理科是如何成为限制医院发展的瓶颈的?

第四章第四节:病理科为什么是医院最弱势科室?

第四章第五节:病理行业如何去快速发展?

第四章第六节:一个县级医院病理科如何快速发展?

第四章第七节:远程病理会诊真的可以解决基层医院病理科的问题吗?

第四章第八节:病理科是如何在悄悄中促进临床和医院发展的

第四章第九节: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帮助好一个病理科

第四章第十节:不要苦干,要巧干,做一个幸福的病理人

第四章第十一节: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

第四章第十二节:又一个帮扶的基层医院病理科快速发展起来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的公众号开更啦~

欢迎大家关注~




我走了一条曲折的路。

从高考失败只能读专科,到最后获得名校的博士学位。

从普通护士到病理专家。

从小医院的医生,到大医院的科主任。

一路上很艰辛,但又获得了很多收获。

听过很多冷言冷语,也获得了温暖鼓励。

所以,只要是你足够努力,很多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而我们的努力和成长就在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中。

我用微信公众号记录我每天的努力,记录生活的美好,同时希望这是文学梦想实现的开始。    




袁静萍  现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



有趣的静萍医生
从小医院护士,到大医院博导,我用了30年的坚持努力,所以我相信:人生不设限,努力无止境,永不言败,勇攀高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