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九节: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帮助好一个病理科

文摘   2025-01-15 06:00   湖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精彩




2022年02月12日日记

1月18日在我们医院外联部的安排下,我参加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汉阳医院的专科联盟新春座谈会,让我非常惊讶的是:通过半年的帮扶,病理科总工作量的增长速度在医院名列前茅,达20%以上(医院总的增长速度不到8%)。


汉阳医院是去年7月,在万红慧书记的带队下,签约成为我们医院的医联体单位,当天汉阳医院病理科也和我们医院病理科签约形成科室联盟。由于当月汉阳医院病理科主任辞职,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在外联部的安排下,我接管了汉阳医院病理科的管理工作。

面对临危受命的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管理经验的我不再慌乱,在汉阳医院王院长,谢书记和病理科王老师的支持下,我开始了汉阳医院病理科的管理工作。

我决定思考一种最快的速度来帮扶:用科室的整体力量来帮扶另一个病理科。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问题是什么?要找到问题,首先要了解客观现实,所以首先我去了解病理科的现状:

人员情况

病理科只有两个医生和一个技术员。两个医生会取材,但是不能独立诊断。所以问题是:常规切片诊断和快速切片诊断无法开展。

技术员可以做常规切片,细胞学技术工作,没有开展免疫组化,所以问题是:免疫组化工作必须外送,技术员只有一个人,需要一个医生来配合她的工作,技术员无法休息,医生也没有时间去业务学习。

设备情况

有一整套的病理设备,病理科可以正常运转,但是没有信息化管理,用手工登记打号,手工记录取材信息和诊断信息,无法做到信息化管理,所以问题是无法提升整个病理科的质量管理和效率管理。

工作量情况

每年常规标本量和快速标本量加起来不到4千例,细胞学不到6千例。只有三个病理人需要完成约1万例的工作量,是超负荷的,所以问题是人员不够。


在了解具体情况后,我开始我的管理:

01

我先向医院提出建立病理科信息化,在王院长的支持下,非常快的就做好了(我特别欣赏和感谢这种高效率的管理方式)。这样病理科的工作开始有流程化,规范化的,信息化的管理。

02

否定了医院用高薪水去招录一个博士或者硕士医生的建议,因为招录一个博士或者硕士研究生并不能立马解决病理科的诊断问题,一个病理医生的培养至少需要5年时间,并且一个相对小的医院很难招到高学历医学生。

我给医院建议马上聘请一个技术员,保证病理科工作的稳定性,不能由于唯一技术员不能上班,科室工作的停摆。

同时有了新技术员就可以把医生从技术岗位脱出来,让医生有时间去学习,去提高业务水平。

技术员比医生容易招录,很快科室就来了一个新的技术员(再次感谢王院长的高效率管理),不到2个月,就能独立上岗做技术员工作。对科室发展起了稳定作用。

03

否定了医院让我一个人承担所有帮扶工作的建议,用我们科室所有能够独立做病理诊断,有自己亚专科方向的医生去帮扶。

让每个亚专科组长去规范每个系统的报告,很快,汉阳医院的病理报告规范性,质量和我们医院一模一样起来,做到了同质化管理。

临床非常快的感受到这种变化:报告规范,结果准确,送检标本的积极性提高。


04

规定了满足临床需求,促进临床发展为病理科工作的目标这个原则。

由于我没有时间经常去病理科,汉阳医院指定了王医生配合我管理,我告诉她:不断收集临床对病理科的要求,告诉我,我们要尽一切力量去满足临床的需要。

王医生告诉我临床的第一个问题是:部分需要做免疫组化的常规病理报告速度慢,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或者选择离开医院去别的医院看病。

分析原因是当时的免疫组化送到第三方公司做,结果需要三到五天才能出来。

我马上建议医院把免疫组化送到我们医院做,结果只需要一到两天就可以出来,并且质量更可靠。

由于第三方实行免疫组化收费大打折政策,而我们医院不打折,所以我花费了一点时间去说服王院长接受这个观点:病理科的诊断水平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的标准之一,所以不要为了省钱,让病理科质量受到影响。衷心感谢王院长看重医疗质量。

王医生告诉我第二个问题是:临床希望快速诊断工作不要受到限制,可以在工作日随时开展。

由于我们是一三五派医生去协助诊断,所以开始规定临床只能一三五开展快速。

我向院长建议开展远程病理会诊,这样就可以随时开展快速切片诊断。王院长雷厉风行,一个月不到就搞定,快速诊断工作满足了临床需求,量很快就多起来。并且由于快速诊断准确,临床根治术标本增多。

有些肿瘤患者选择在汉阳医院做根治术手术,因为可以达到在省部级医院做手术的相同效果:可以做快速诊断,是大医院医生来主刀(汉阳医院很多临床科室也和我们医院临床科室建立了科室联盟)。


05

协助开展新技术新业务:胸腹水的石蜡包埋。

我们把我们医院的胸腹水石蜡包埋技术带到汉阳医院,当我们做出一个患者的胸水有转移性肺腺癌时,临床医生忍不住给病理医生写感谢短信。


06

人才的培养,病理科加入了一个新技术员,很快成长起来,让病理科有了两个技术员人才。

两个病理医生不再做技术员工作,有了时间去学习,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去指导她们:理论知识讲课,病例切片带教,疑难病例分享,大咖讲课录像分享,论文写作指导等等,两个医生快速成长起来,可以独立诊断大部分常规病例,并开始尝试写论文。




半年帮扶的结果



1

病理报告准确性提高,肯定性病理报告比率增大,借片外出会诊量明显减少,临床标本送检量明显增多。

2

病理报告速度加快,降低了平均住院日,满足了临床需求。

3

病理报告的规范性提高,满足了临床个体化精准治疗的需求,提高了医疗质量。

4

胸腹水细胞蜡块,快速切片诊断等技术开展促进了临床发展,留住了病人,增加了肿瘤根治术(4级手术)的患者,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

所以,实践证明帮扶一个基层医院病理科最好的方式是用一个大医院病理科的整体力量,做到同质化管理。我们帮扶工作受到汉阳医院领导的肯定。

同时也证明:一个好的病理科是可以促进医院发展的。

在我当病理科主任17年时间,病理科发展速度一直是超过医院发展速度的科室,病理科一直是帮助医院拉低耗材比的科室,病理科一直是为医院的教学科研做出贡献的科室。

病理科一直是促进临床发展,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科室。


活成我最喜欢的模样

我的故事

第一章第一节:18岁那年我高考失败,选择专业错误

第一章第二节:感谢考研!

第一章第三节:学习是改变人生的最重要方法

第一章第四节:如何在面试中不受考题限制来表现自己?

第一章第五节:如果不能逃避,那么必须热爱

第一章第六节:三年时间,你可以改变命运

第一章第七节:感谢那些寂寞充实的日子

第一章第八节:37岁的妈妈考上博士啦

第一章第九节:努力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第一章第十节:我一直很努力

第一章第十一节:20年前的青春

第一章第十二节:阳光般的鼓励和不变的感恩

第一章第十三节:第一次当大学老师

第一章第十四节:只是因为我喜欢

第一章第十五节:最后一次当青年与圆梦

第一章第十六节:我只是坚信努力!

第一章第十七节:坚持就是胜利

第一章第十八节:活成自己的阳光

第一章第十九节:诚实,让我获得了美好的工作

第一章第二十节:第一次当老师

第一章第二十一节: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

第一章第二十二节:人生需要有翻篇的能力

第一章第二十三节:我的文学梦

第一章第二十四节:热爱上自己必须做的事情

第一章第二十五节:一次性通过的英语考试

第一章第二十六节:我也是老师了,真幸运

第一章第二十七节:我的粉丝终于超过1万人了

第一章第二十八节:徐老师的鼓励,让我爱上了写作

第一章第二十九节:再次穿上20年前的衣服

励志故事

第二章第一节:观念一变,月薪1千变6千

第二章第二节:你的人生你做主

第二章第三节:能把一手烂牌打好才叫本事!

第二章第四节:努力做到不求人

第二章第五节:青春不努力,怎么会美丽?

第二章第六节:职场新人不要轻易说我不会,我不能!

第二章第七节:重要的是你能学到什么

第二章第八节:学会爱自己

第二章第九节:下班后3个小时决定你与他人的差距

第二章第十节:我一直很努力

第二章第十一节:为什么你拼死努力人生还不能开挂?

第二章第十二节:你相信1万小时定律吗?

第二章第十三节:为什么优秀的人一天是48个小时

第二章第十四节:优秀的人有时间锻炼吗?

第二章第十五节:没有你的允许,没有人可以伤害你,没有人可以压倒你

第二章第十六节:当你身边的人比你优秀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第二章第十七节:成功人士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第二章第十八节:学习是改变人生的最重要方法

第二章第十九节:一个临时员工的卓越努力

第二章第二十节:努力是为了多一种选择

第二章第二十一节:以明确目标、正确方法为导向的努力才会事半功倍

第二章第二十二节: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

第二章第二十三节:服务品牌是怎么形成的?

第二章第二十四节:那个一定会幸福美满的女孩

病理科的故事

第三章第一节:一个病理科的10年巨变

第三章第二节:上班第一天:我们科室有点破

第三章第三节:病理科是医院遗忘的角落

第三章第四节:病理科是临床最不满意的科室

第三章第五节:临危受命,谁的人生不委屈

第三章第六节:病理科的奖金不应该低

第三章第七节:用新技术新业务来不断促进病理科的发展

第三章第八节:培养人才,科室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第三章第九节:从管理、沟通、请教来保证医疗安全

第三章第十节:加强病理科管理,保证医疗安全

病理科发展思考

第四章第一节:病理,被看见!

第四章第二节:顶天立地做病理

第四章第三节:一个弱势的病理科是如何成为限制医院发展的瓶颈的?

第四章第四节:病理科为什么是医院最弱势科室?

第四章第五节:病理行业如何去快速发展?

第四章第六节:一个县级医院病理科如何快速发展?

第四章第七节:远程病理会诊真的可以解决基层医院病理科的问题吗?

第四章第八节:病理科是如何在悄悄中促进临床和医院发展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的公众号开更啦~

欢迎大家关注~




我走了一条曲折的路。

从高考失败只能读专科,到最后获得名校的博士学位。

从普通护士到病理专家。

从小医院的医生,到大医院的科主任。

一路上很艰辛,但又获得了很多收获。

听过很多冷言冷语,也获得了温暖鼓励。

所以,只要是你足够努力,很多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而我们的努力和成长就在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中。

我用微信公众号记录我每天的努力,记录生活的美好,同时希望这是文学梦想实现的开始。    




袁静萍  现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




有趣的静萍医生
从小医院护士,到大医院博导,我用了30年的坚持努力,所以我相信:人生不设限,努力无止境,永不言败,勇攀高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