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一节:我们是如何培养优秀规培生的?

文摘   2025-01-26 06:02   湖北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公众号
2017年2月5日日记

科室管规培生教学的教学秘书利昆告诉我:我们科室评上了优秀规培专业基地,优秀教学秘书,优秀教学老师,特别是三个规培生全部评上优秀!

我很欣慰,因为优秀规培生的比率是10%,我们原本只能评选0.3个人,但最后医院给予了3个名额,管规培生教学的卢老师说:我们评奖不讲平均主义,只讲实际表现。

要不是隔着电话,我都想和他击掌了,因为我一直是这种观点:平均不是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

科室第一批规培生是我来医院后招录的,我非常注重这批规培生的培养,因为同时他们是科室的新员工,一个科室是否优秀表现在各项工作是否规范有序,我希望从这批新员工开始建立规范化的病理科,所以在这批规培生一进科室,我就给他们制定了非常具体的目标,详细的实施计划。

大目标:三年规培结束,达到副主任医师的诊断水平。发表论文6篇!

  阶段小目标
1
第一学期:在老师带教下学习常规取材。
2
第二学期:在老师带教下学习快速切片取材,同时边取材边学习病理诊断。
3
第三学期:在老师带教下做常规病理诊断,同时成为新学员的取材带教老师。在科主任指导下开始学习写论文,写出论文1篇。
4
第四学期:达到主治医师水平,可以独立诊断常见病,在老师带教下进行快速切片初诊,继续写论文2篇。
5
第五学期:在大量诊断常规病的基础上,在老师带教下学习疑难病例诊断,继续写论文3篇。
6
第六学期:形成自己的亚专科方向,达到副主任医师水平,开始临床课题研究。

  具体实施计划:
1

第一学期排取材班,记录每天的取材量,考核取材的质量,告诉学员只有达到至少5千例的取材量,取材不合格率在1%之下,才能进入快速取材阶段和常规诊断学习阶段。
2

第二学期老师带教下快速取材量达200例,合格率达99%后,可以独立进行快速取材。每周常规切片学习时间超过10节课。
3

第三学期:在老师带教下进行初诊,初诊结果准确的可以签名,进入电脑统计,准确诊断的切片量 达1万张后,可以向医疗部申请获得病理诊断权限,然后进入下一步的独立常见疾病术后大标本的病理诊断,在科主任安排和指导下进行个案报道类论文写作。
4

第四学期:在进行大量的常见疾病的独立诊断同时(这种诊断是规培生相互签字),学习活检标本及 快速切片诊断(这个是规培生及带教老师共同签字),在科主任安排和指导下进行临床论著类论文写作,写论文2篇。
5

第五学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疑难切片和活检标本的诊断,独立写临床论著类论文2篇。
6

第六学期:开始独立的部分疑难切片诊断,不断深入学习,初步形成自己的亚专业方向。开始临床型课题研究,论文写作。

  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规培生的学习态度问题

1

用制度和考核来保证学习认真


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数字化的统计工作量来要求规培生认真工作。比如取材必须达到5千例,才能进入诊断学习阶段,如果取材合格率不到99%,取材的时间会进一步延长,这种明确目标,明确要求的规定会让规培生一开始就必须认真工作,勤奋工作,不会抱怨工作量大。因为工作量越大,进步会越快!

2

用做思想工作来鼓励规培生努力学习

通过开会,谈话来不断鼓励规培生认真工作,鼓励规培生树立做优秀杰出医生的目标,把规培生当人才看待,当他们懈怠时,立马与其谈话,鼓励规培生积极工作,才能获得更好的未来和待遇。

3

不断考核,不断反馈,不断完善

每天会记录规培生工作量,每月会统计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有问题及时解决。比如有的学生因为没有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很自卑,科主任马上与其谈话,鼓励他,虽然考试没有通过,但诊断方面很有悟性,工作表现很优秀,鼓励其下次认真考试,把考试放第一位,其他论文写作等事情放第二位。后来这个学员以极高的分数通过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二、带教老师的带教积极性问题

用制度来保证带教水平

有的老师对带教不感兴趣,不主动,那么制定带教班,带教内容,指定带教学生,用学生的进步来考核带教老师的水平,经常向学员了解带教老师的教学情况,教学好的老师,在大会上点名表扬,给予奖励,刺激带教较好的老师积极起来。

带头模范作用

作为科主任,在带教主治医生时一定认真,细致,绝不保留,态度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主治医师,并与不大热情带教的主治老师讲道理:如果你将规培生培养出来,达到当住院医师水平,你就可以不再做住院医生的工作,直接做主治医生工作,可以不断提高诊断水平,快速成为一个优秀病理医生。






由于以上的努力,我们有明确的目标,有详细的计划,有实时的考核,有不断的完善,最终,第一批规培生取得很好的效果。

他们工作积极性很好,很快掌握了常规取材,并且自己主动在取材1个月后就进行诊断学习,6个月后开始初诊,12个月后获得诊断权限,比计划提前了6个月获得诊断权限。现在他们还只是完成第三学期的学习,但有些规培生已经达到主治医师水平,开始形成自己亚专科方向,并且每个规培生都写出一篇论文录用或发表。

生活一定要有目标,工作一定要有计划,否则你会碌碌无为,或者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活成我最喜欢的模样

我的故事

第一章第一节:18岁那年我高考失败,选择专业错误

第一章第二节:感谢考研!

第一章第三节:学习是改变人生的最重要方法

第一章第四节:如何在面试中不受考题限制来表现自己?

第一章第五节:如果不能逃避,那么必须热爱

第一章第六节:三年时间,你可以改变命运

第一章第七节:感谢那些寂寞充实的日子

第一章第八节:37岁的妈妈考上博士啦

第一章第九节:努力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第一章第十节:我一直很努力

第一章第十一节:20年前的青春

第一章第十二节:阳光般的鼓励和不变的感恩

第一章第十三节:第一次当大学老师

第一章第十四节:只是因为我喜欢

第一章第十五节:最后一次当青年与圆梦

第一章第十六节:我只是坚信努力!

第一章第十七节:坚持就是胜利

第一章第十八节:活成自己的阳光

第一章第十九节:诚实,让我获得了美好的工作

第一章第二十节:第一次当老师

第一章第二十一节: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

第一章第二十二节:人生需要有翻篇的能力

第一章第二十三节:我的文学梦

第一章第二十四节:热爱上自己必须做的事情

第一章第二十五节:一次性通过的英语考试

第一章第二十六节:我也是老师了,真幸运

第一章第二十七节:我的粉丝终于超过1万人了

第一章第二十八节:徐老师的鼓励,让我爱上了写作

第一章第二十九节:再次穿上20年前的衣服

励志故事

第二章第一节:观念一变,月薪1千变6千

第二章第二节:你的人生你做主

第二章第三节:能把一手烂牌打好才叫本事!

第二章第四节:努力做到不求人

第二章第五节:青春不努力,怎么会美丽?

第二章第六节:职场新人不要轻易说我不会,我不能!

第二章第七节:重要的是你能学到什么

第二章第八节:学会爱自己

第二章第九节:下班后3个小时决定你与他人的差距

第二章第十节:我一直很努力

第二章第十一节:为什么你拼死努力人生还不能开挂?

第二章第十二节:你相信1万小时定律吗?

第二章第十三节:为什么优秀的人一天是48个小时

第二章第十四节:优秀的人有时间锻炼吗?

第二章第十五节:没有你的允许,没有人可以伤害你,没有人可以压倒你

第二章第十六节:当你身边的人比你优秀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第二章第十七节:成功人士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第二章第十八节:学习是改变人生的最重要方法

第二章第十九节:一个临时员工的卓越努力

第二章第二十节:努力是为了多一种选择

第二章第二十一节:以明确目标、正确方法为导向的努力才会事半功倍

第二章第二十二节: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

第二章第二十三节:服务品牌是怎么形成的?

第二章第二十四节:那个一定会幸福美满的女孩

病理科的故事

第三章第一节:一个病理科的10年巨变

第三章第二节:上班第一天:我们科室有点破

第三章第三节:病理科是医院遗忘的角落

第三章第四节:病理科是临床最不满意的科室

第三章第五节:临危受命,谁的人生不委屈

第三章第六节:病理科的奖金不应该低

第三章第七节:用新技术新业务来不断促进病理科的发展

第三章第八节:培养人才,科室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第三章第九节:从管理、沟通、请教来保证医疗安全

第三章第十节:加强病理科管理,保证医疗安全

第三章第十一节:所有的问题都相同,所有的开始都艰难

第三章第十二节:病理报告可以快起来啦!

第三章第十三节:快速切片诊断可以快起来了!!

第三章第十四节:如何让基层医院病理人不在绝望中生存?

第三章第十五节:病理科的故事有发展的未来是令人欣慰的

第三章第十六节:上班第一天:快速切片诊断有点慢

病理科发展思考

第四章第一节:病理,被看见!

第四章第二节:顶天立地做病理

第四章第三节:一个弱势的病理科是如何成为限制医院发展的瓶颈的?

第四章第四节:病理科为什么是医院最弱势科室?

第四章第五节:病理行业如何去快速发展?

第四章第六节:一个县级医院病理科如何快速发展?

第四章第七节:远程病理会诊真的可以解决基层医院病理科的问题吗?

第四章第八节:病理科是如何在悄悄中促进临床和医院发展的

第四章第九节: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帮助好一个病理科

第四章第十节:不要苦干,要巧干,做一个幸福的病理人

第四章第十一节: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

第四章第十二节:又一个帮扶的基层医院病理科快速发展起来

第四章第十三节:千里之外的病理帮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的公众号开更啦~

欢迎大家关注~




我走了一条曲折的路。

从高考失败只能读专科,到最后获得名校的博士学位。

从普通护士到病理专家。

从小医院的医生,到大医院的科主任。

一路上很艰辛,但又获得了很多收获。

听过很多冷言冷语,也获得了温暖鼓励。

所以,只要是你足够努力,很多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而我们的努力和成长就在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中。

我用微信公众号记录我每天的努力,记录生活的美好,同时希望这是文学梦想实现的开始。    




袁静萍  现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



有趣的静萍医生
从小医院护士,到大医院博导,我用了30年的坚持努力,所以我相信:人生不设限,努力无止境,永不言败,勇攀高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