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七节:远程病理会诊真的可以解决基层医院病理科的问题吗?

文摘   2025-01-13 06:01   湖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精彩




2021年4月5日日记


有很多看我公众号的基层医院病理科同仁问我一个相同的问题:远程病理会诊真的可以解决基层医院病理科的问题吗?或者你们是如何去解决基层医院病理科的问题的?
今天我准备根据我们四年来远程会诊的工作实际,给大家一个完整的回复。
2016年3月我们开始了第一家医院,新疆农五师医院的远程会诊,开展这个远程会诊的原因是2015年10月新疆农五师医院院长向我们医院院长提出申请:请求病理科医生援疆解决快速切片诊断的问题和疑难病例诊断问题。
新疆农五师医院是我们医院对口帮扶单位,有很多外科医生去支援,比如妇科的申复进教授,乳甲外科的王立军教授,但是由于病理科没有术中快速切片诊断,非常影响外科手术的开展,怀疑恶性肿瘤的患者需要做二次手术:第一次将肿块切除下来做病检,病检结果是恶性的再做第二次根治手术。这样情况多了,怀疑恶性的患者,或者担心会做二次手术的患者都选择去另一个可以做术中快速切片诊断的医院看病。
2015年我们病理科也非常的缺人,特别是高级职称的病理医生,符合支援新疆的人员就我一个人,那时候,我刚好听说了远程会诊,所以我对新疆农五师的刘院长说:如果我们通过远程会诊来解决你们医院的快速切片诊断和疑难病例诊断问题后,是不是可以不用我们派人来新疆支援?刘院长同意了。
经过半年的准备,2016年3月开始了第一例快速切片诊断的远程会诊,非常成功,从取材、制片到报告发出去,我们用了40分钟,虽然超过了三甲标准要求的30分钟,但是临床还是很满意,在后面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完善:指导取材,指导制片,加快流程。越来越熟练后,时间可以控制到30分钟完成,准确率超过三甲95%的标准,达到99%以上。
快速冰冻切片远程会诊的开展解决了新疆农五师医院不能做术中快速切片诊断的问题,新疆农五师的刘院长说通过开展远程病理会诊,取得如下的成绩:外科手术量大幅度上升,外科医生的手术水平大幅度上升,高难度手术的比率大幅度上升,二次手术率大幅度下降,病理科的工作总量大幅度上升,新疆农五师医院病理科第一次获得了医院的表彰。

新疆农五师医院病理科获奖

我们总结2年来远程会诊的资料,写成论文投稿2018年的全国病理医师年会,论文被评选为优秀论文。这篇论文后来发表在《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上。







远程会诊相关论文评上优秀

论文的研究内容表明:远程会诊可以解决无法开展快速切片诊断的小医院病理科的术中快速切片诊断问题。
新疆农五师医院还将一些疑难病例通过远程会诊来诊断,比如一些怀疑胃癌的小标本,一些难以确定浸润的宫颈原位癌,这些不需要做免疫组化的标本,通过远程会诊后可以得到明确诊断,但是需要免疫组化的病例,我们只能给倾向性意见和做哪些免疫组化的建议,患者需要去别的医院做免疫组化确诊。还好,大部分疑难病例不需要做免疫组化,因此远程会诊解决了大部分疑难病例的病理诊断问题。
远程会诊可以解决基层医院大部分不需要免疫组化的疑难病例病理诊断问题。
在新疆农五师医院成功开展了远程病理会诊工作后,我们医院把这个新技术新业务又复制到我们医院的医联体单位。有部分医院医联体单位存在新疆农五师单位相同的问题:外科急迫的想开展术中病理诊断,但病理科没有资质(做术中快速切片诊断的医生需要高级职称),或者没有能力开展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开展远程会诊的流程:

01

基层医院病理科派人到我们医院进修快速冰冻制片,保证制片的质量。

02

基层医院病理科派人到我们医院进修快速冰冻组织的取材,保证取材的准确性。

03


结合微信群和远程会诊设备,形成规范的标准的会诊流程,进一步提升远程病理会诊的速度。

通过在十几家医联体单位的实践,我们再次证明:远程会诊可以有效的解决无法开展快速切片诊断的小医院病理科的术中快速切片诊断问题,报告速度可以保证在30分钟之内,报告准确率可以高达99%。
2019年,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组织指导举办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活动,在其中远程医疗和智慧医院项目的竞赛中,我院的远程病理会诊项目获得了全国银奖。


在我们和本省的医联体单位远程会诊时,他们也会请求我们做一些疑难病例会诊,对一些需要免疫组化的疑难病例,由于距离近,我们通过邮寄会诊来解决。
远程会诊加上邮寄会诊,我们就解决了基层医院所有的常规病理诊断问题和快速病理诊断问题。
有一个基层医院没有病理科,所有的标本都外送到第三方检验公司做,但是外科发展很快速,第三方公司的病理报告速度和规范性不能满足需求,他们希望能够自己建立病理科,但是找不到能够独立诊断的病理医生(病理医师的缺口达90%,比儿科医生还缺乏,只是因为在幕后不接触患者,所以患者没有直观感受),于是他们用三个月时间培训了一个护士做技术员,学会制片,同时用三个月时间培养了一个刚本科毕业的医生学会取材,所有切片通过远程会诊来解决,需要做免疫组化的病例通过邮寄会诊来解决。这样只需要三个月时间医院就建立了一个规范的,能做常规病理诊断,细胞病理诊断,术中快速切片病理诊断的病理科,能够满足临床外科发展的需求。
对于不同级别医院的病理科,我认为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于一个没有病理医生的医院,在所有诊断方面需要远程会诊,做甩手掌柜型。对于一个缺乏高级职称病理医生的医院,可以部分疑难病例和术中快速病例做远程会诊,做资源共享型。对于一个三甲医院的病理科,一定要临床、科研、教学协同发展,做当家做主型病理科。
不同医院病理科的发展趋势
总之,远程病理会诊可以很好的,快递的解决基层医院病理科医生缺乏,特别是有独立诊断水平医生严重缺乏问题,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建立一个满足基层医院外科发展的病理科。


活成我最喜欢的模样

我的故事

第一章第一节:18岁那年我高考失败,选择专业错误

第一章第二节:感谢考研!

第一章第三节:学习是改变人生的最重要方法

第一章第四节:如何在面试中不受考题限制来表现自己?

第一章第五节:如果不能逃避,那么必须热爱

第一章第六节:三年时间,你可以改变命运

第一章第七节:感谢那些寂寞充实的日子

第一章第八节:37岁的妈妈考上博士啦

第一章第九节:努力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第一章第十节:我一直很努力

第一章第十一节:20年前的青春

第一章第十二节:阳光般的鼓励和不变的感恩

第一章第十三节:第一次当大学老师

第一章第十四节:只是因为我喜欢

第一章第十五节:最后一次当青年与圆梦

第一章第十六节:我只是坚信努力!

第一章第十七节:坚持就是胜利

第一章第十八节:活成自己的阳光

第一章第十九节:诚实,让我获得了美好的工作

第一章第二十节:第一次当老师

第一章第二十一节: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

第一章第二十二节:人生需要有翻篇的能力

第一章第二十三节:我的文学梦

第一章第二十四节:热爱上自己必须做的事情

第一章第二十五节:一次性通过的英语考试

第一章第二十六节:我也是老师了,真幸运

第一章第二十七节:我的粉丝终于超过1万人了

第一章第二十八节:徐老师的鼓励,让我爱上了写作

第一章第二十九节:再次穿上20年前的衣服

励志故事

第二章第一节:观念一变,月薪1千变6千

第二章第二节:你的人生你做主

第二章第三节:能把一手烂牌打好才叫本事!

第二章第四节:努力做到不求人

第二章第五节:青春不努力,怎么会美丽?

第二章第六节:职场新人不要轻易说我不会,我不能!

第二章第七节:重要的是你能学到什么

第二章第八节:学会爱自己

第二章第九节:下班后3个小时决定你与他人的差距

第二章第十节:我一直很努力

第二章第十一节:为什么你拼死努力人生还不能开挂?

第二章第十二节:你相信1万小时定律吗?

第二章第十三节:为什么优秀的人一天是48个小时

第二章第十四节:优秀的人有时间锻炼吗?

第二章第十五节:没有你的允许,没有人可以伤害你,没有人可以压倒你

第二章第十六节:当你身边的人比你优秀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第二章第十七节:成功人士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第二章第十八节:学习是改变人生的最重要方法

第二章第十九节:一个临时员工的卓越努力

第二章第二十节:努力是为了多一种选择

第二章第二十一节:以明确目标、正确方法为导向的努力才会事半功倍

第二章第二十二节: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

第二章第二十三节:服务品牌是怎么形成的?

第二章第二十四节:那个一定会幸福美满的女孩

病理科的故事

第三章第一节:一个病理科的10年巨变

第三章第二节:上班第一天:我们科室有点破

第三章第三节:病理科是医院遗忘的角落

第三章第四节:病理科是临床最不满意的科室

第三章第五节:临危受命,谁的人生不委屈

第三章第六节:病理科的奖金不应该低

第三章第七节:用新技术新业务来不断促进病理科的发展

第三章第八节:培养人才,科室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第三章第九节:从管理、沟通、请教来保证医疗安全

第三章第十节:加强病理科管理,保证医疗安全

病理科发展思考

第四章第一节:病理,被看见!

第四章第二节:顶天立地做病理

第四章第三节:一个弱势的病理科是如何成为限制医院发展的瓶颈的?

第四章第四节:病理科为什么是医院最弱势科室?

第四章第五节:病理行业如何去快速发展?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的公众号开更啦~

欢迎大家关注~




我走了一条曲折的路。

从高考失败只能读专科,到最后获得名校的博士学位。

从普通护士到病理专家。

从小医院的医生,到大医院的科主任。

一路上很艰辛,但又获得了很多收获。

听过很多冷言冷语,也获得了温暖鼓励。

所以,只要是你足够努力,很多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而我们的努力和成长就在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中。

我用微信公众号记录我每天的努力,记录生活的美好,同时希望这是文学梦想实现的开始。    




袁静萍  现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




有趣的静萍医生
从小医院护士,到大医院博导,我用了30年的坚持努力,所以我相信:人生不设限,努力无止境,永不言败,勇攀高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