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活动主题:磁和电
面向年龄段:小学
教学目标
知道磁体磁性最强的部位是磁极,两极磁力大,中间磁力小。
知道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静止状态下,指向南的为南极(S),指向北的为北极(N)。
知道磁体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能够设计实验,探究条形磁铁各部位磁力的变化。
探究问题
条形磁铁各部位的磁力大小有什么不同?
学习成果评价
科学概念
01
层次
知道磁体有磁力,但不知道磁体各部位的磁力是不一样的。
02
层次
知道磁体有磁力,还知道各部位的磁力是不一样的,但是不知道磁极之间有相关作用的力。
03
层次
知道磁体有磁力,并且各部位的磁力是不一样的,还知道磁极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力,磁体的同极之间相互排斥,异极之间相互吸引。
探究能力
01
层次
不能设计实验,探究条形磁铁各部位磁力大小的不同。
02
层次
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设计实验,探究条形磁铁各部位磁力大小的不同。
03
层次
能够独立设计实验,用实验现象、数据来探究条形磁铁各部位磁力大小的不同。
教学背景
通过上一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磁铁的基本性质,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金属物质,还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磁铁及其用途。对于磁铁,它的磁力是怎样分布的?各个部位的磁力都一样吗?磁力从两端到中间部位是怎样变化的呢?本节课将首先让学生探究条形磁铁各部位磁力大小的不同,从而认识磁极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对磁铁的磁力变化进行探究,通过显著的实验现象说明问题,或者通过对证据进行整理,用直观的图表来说明问题。
教学准备
材料:
长15-20cm的条形磁铁、大头针、订书针做成的三角形、一端弯成钩状的铜丝若干、小铁球等。
准备:
Ø 教师提前准备好即时贴纸;
Ø 将3个小条形磁铁分别用细绳拴住中部,自由悬挂在教室里。
Ø 将订书针折成三角形,可以使其比较稳当的吸附在磁铁上。
Ø 用铁钳将一段粗细适中的铜丝剪成四厘米长的小段,并将一端弯成钩状。
Ø 在条形磁铁上选取距离适中的五个位置,贴上小标签纸,并表示数字。
Ø 将大头针尖端磨圆,确保操作安全。
教学过程
集中话题
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Ø 磁铁具有什么特性?
Ø 磁铁可以吸引哪些物质?
Ø 经过调查,你发现家里都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
Ø 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2.向学生举例介绍磁力(磁体吸引物体或排斥物体所施的力即是磁力)
3.教师拿出条形磁铁,引导学生思考条形磁铁的各个部位吸引铁制品的力量是否一样。
Ø 磁铁的各个部位都有磁力吗?
Ø 各个部位的磁力一样吗?
Ø 哪个部位磁力大,那个部位磁力小?
探索与调查
1.让学生进行预测,将各自的想法记录下来。
2.汇报交流预测的结果,并说明预测的原因。
Ø 你认为磁铁各个部位的磁力大小是怎样的?
Ø 为什么这样想?
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Ø 怎样比较磁铁各部位磁力的大小?
磁力越大的地方,会对铁制品产生什么影响?(注意:学生可能从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因此会有些摸不着头脑。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吸引铁制品的力量越大,铁制品越不容易被拉开,引导学生从比重量、比吸力、比距离等方面进行考虑。)
4.交流、完善实验方法。
Ø 你们的实验方案是什么样的?
Ø 实验需要哪些材料?
Ø 如何进行实验操作?
Ø 实验中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Ø 实验需要注意什么?
Ø 还有哪些补充或建议?
5.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并明确全班可以实施的一个或几个实验方案后,出示温馨提示。
6.小组领取实验器材,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并给予帮助。
7.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Ø 你们的实验有什么现象?得到什么数据?
Ø 从这些实验数据中,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Ø 磁铁的哪些部位磁力比较大?哪些部位磁力比较小?
回顾与解释
1.根据活动所得结论,介绍“磁极”。
Ø 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我们发现,磁铁哪个部位的磁力最大?
Ø 所有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吗?如何验证?
Ø 科学家是怎么给磁极命名的?
2.观察课前悬挂的条形磁铁,观察条形磁铁指南北的现象,建立磁铁南极、北极的概念。
Ø 同学们看这三个条形磁铁,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Ø 蓝色这端指向什么方向?红色那端呢?
3.介绍“南极”和“北极”。
Ø 用一根细线将条形磁铁悬挂起来,当磁铁静止时,它总是一个磁极指南,另一个磁极指北。科学家们将指南的这个磁极叫做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用字母N表示。
4.让学生课后悬挂的磁铁,观察两极的指向,探究两块磁铁之间同极与异极的相互作用。
Ø 老师现在把这个条形磁铁转一转,当它再次静止时,南极指向什么方位?北极指向什么方位?
Ø 手持两块磁铁,同极慢慢地靠近,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异极呢?
教学建议
1.系在磁铁上的线绳要细,否则会阻碍条形磁铁正确指南北方向。要用细绳系在磁铁的中部,放置在没有物质与磁铁相互作用的位置。用细线拴住的磁铁经过一段时间,条形磁铁能指南北方向。
2.教师进行预实验:用手水平地拿起条形磁铁,把订书针做成的三角形的一边吸附在磁铁下面。将小铜钩一个一个挂在回形针上,直到回形针从磁铁上掉落。当回形针悬挂在条形磁铁的不同位置时,能承受的小铜钩的数量不同。为了保证实验效果,教师需要灵活调整铜丝的粗细和长度,使磁铁的不同部位既能承受不同数量的铜丝,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小钢球的实验教师也需要提前进行尝试,选择合适大小和材质的钢球,使其放在条形磁铁的中间部位就能够顺利地滚向磁铁两端。如果磁铁的中间部位不足以吸引起订书针,则需要选择磁力较强的条形磁铁,或用磁力传感器的数据来说明磁铁的中间部位也是有磁力的,只不过比较微弱而已。
3.学生可能想到的实验方案:
(1)把磁铁放在铺开的一堆大头针上,看磁铁哪里吸引的大头针多;
(2)把小铁珠放在磁铁上,看小铁球向哪边滚。
(3)用回形针钩子挂铜丝实验,看哪个部位挂的最多,挂的最多的部位说明磁力最大。这个方法科学可行,因为不受重物磁化现象的影响,但学生可能想不出,需要教师引导、介绍。
只要学生的方法原理正确、可行,并能得出两端磁性较中间强,就可以让学生实施。对于可以实施的实验方案,教师应帮助学生调整细节;如果学生的方法有错误,教师可以即时说明,也可以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错误,这需要教师灵活应对。针对学生的方法,教师应鼓励并帮助完善,争取方法多样。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可能需要不同的实验记录单,教师可以给学生白纸,请学生自己设计记录方法。
4.如下图所示,用手水平地握住条形磁铁,将订书针做成的三角形平稳地放置在磁铁下面,往三角形上逐一挂上铜丝制成的小钩子。当铁质三角形悬挂在磁铁的不同部位时,能承受的铜丝小钩子的数量是不同的。记录铁质三角形在①-⑤点能承受的铜丝小钩子数量,就能比较出磁铁各部位磁力的大小。
5.课堂时间有限,如果依次做这几个实验不可行,可以考虑分组实验,共享实验结果。
6.教师在处理数据时,建议先将实验数据汇总在集体记录单上,并用即时贴纸标注各个部位承受铜丝的平均数量;再通过移动即时贴纸,呈现数据图表,从而得出结论。
7.教师可参考的记录单如下:
小编整理了一些适用于幼儿园到小学不同年级的STEM活动教案,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教师可以整理出来进行实践。家长也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动手做。
STEM活动教案|导体与绝缘体
STEM活动教案|灯泡里有什么
STEM活动教案|做水果拼盘
STEM活动教案|开关
STEM活动教案|有趣的磁铁
STEM活动教案|看,热在移动
微信号|handsbrain
收藏 点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