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双全干革命 赤心报国为人民——记老革命刘明玉(三)

文摘   历史   2024-07-30 08:03   山东  

· 编者按·

    2024年6月25日,广饶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赴济南采访刘明玉之子刘同祥老人,刘同祥与父亲刘明玉共同生活近四十年,时常听父亲讲述革命年代的战争经历,还有幸接触过刘明玉的许多老首长、老战友和同情支持中国共产党抗日斗争的至交好友,亲耳聆听他们对战争年代艰苦岁月的追思和回忆。正因如此,刘同祥老人对父亲刘明玉的一生可谓是十分熟悉和敬佩,为了更好地把父亲刘明玉的事迹记录保存下来,同时为党史部门留存珍贵的历史资料,八十多岁的刘同祥老人通过和家人好友共同回忆、记录并辗转多人求证,写下了文章《忆父亲刘明玉》并转寄广饶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广饶县委党史研究中心收到文章后,立即组织人员前往济南采访老人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交流,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并在刘同祥老人文章的基础上,修改撰写文章《智勇双全干革命 赤心报国为人民——记老革命刘明玉》,尽可能真实详细地还原刘明玉这位老共产党员、老革命的光辉形象。文章分三期共10个章节,此为第三期。


(八)与麻风病人同住 潜伏广饶城

与麻风病人同住,这话听起来就令人毛骨悚然,可这正是刘明玉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亲身经历。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残酷的一年,日军展开疯狂的“铁壁合围”大扫荡,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分割“蚕食”,为了粉碎敌人的如意算盘,四边县军民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对策之一就是在敌人的“心脏”广饶城开展武装斗争,破坏军事设施和物资,伺机消灭日军,从而最大限度地牵制敌人对抗日根据地的围剿。
1942年下半年,刘明玉奉命潜回广饶城执行这个任务。在选择隐藏地点时,刘明玉想到可以利用广饶城内一个麻风病人的家作为藏匿和联络的地点。说起麻风病都知道是很可怕的传染病,传染性很强,传染途径多,治愈极难,致死率很高,别说住在一起了,连听了都觉得瘆的慌,所以这个地方敌人肯定想不到,相对比较安全。这个麻风病人是房德仁家族的,孤身一人,独门独院,他的家人都因感染麻风病不治身亡,只有他一个人虽然幸存下来,但也丧失了劳动能力,无依无靠,年龄又大,再加上日渐加重的麻风病,眼看也将不久于人世。房德仁出于心地善良和家族观念经常送衣送饭接济他,所以在给我们的同志送饭时也不会引起日军和外人的注意,这样同志们的食宿问题就有了着落。再加上人们对麻风病都避之不及,日军更是惧怕传染,所以都不敢靠近这里,这个地方就成了最理想的隐藏地点。这个院子有北屋四间,堂屋三间一明两暗,用起来也比较方便,而且还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房德仁、李棠林和其他线人提供的情报。就这样,刘明玉带着一个小组三个人在这里隐藏下来,与在城外战斗的战友们内外呼应,配合开展斗争,黄启民就是其中的一个成员。他们白天藏匿在屋里,研究敌情,策划活动,为四边县政府获取并提供情报,夜幕降临时出来搞袭击,进行暗杀,破坏敌人的武装,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打击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这个麻风病人也很支持抗日,一有风吹草动他先出来应对,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因为没人敢进屋)。就这样,这个麻风病人家成了四边县政府最安全可靠的常设联络点和打击日军的据点,对于度过最艰苦的岁月,开展斗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房德仁每天借着送饭的机会(大多是晚上)把得到的情报交给刘明玉,这些日军围剿根据地的重要情报又会被及时地传给四边县政府,对抗日军民粉碎或避开日军的扫荡,准确地消灭敌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黄启民胆大心细、才思敏捷、成熟稳重、说话细声细语,战友们都亲切地叫他“黄大娘”,他是给刘明玉出谋划策的助手,说是军师也不过分。还有一个“大个子卜”(吴家铺人),身强力壮,有一身好功夫,三五人近不得身,枪法也很好。他们在广饶县城杀日军、炸设施、烧物资的破坏活动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有效地牵制了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围剿,敌人做梦也没想到八路军就藏在他们身边。

在1942年到1943年近一年的时间里,刘明玉和战友们时而在城外,时而潜回城里,灵活机动地打击日寇。他们英勇战斗的事迹大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反围剿的斗志,为粉碎日军的“铁壁合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房德仁的老伴明兰香(91岁,广饶明家庄人)回忆起这些感动人的往事,激动地对孩子们说:“你刘大爷(刘明玉)为了打鬼子什么都不怕,一般人见了麻风病人躲的远远的,他就敢藏到他家里,你爸爸(房德仁)每天去给他送饭也不害怕,这都是为了打鬼子啊!”

(九)奉命组织伏击战

1945年初,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抗日军民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四边县政府遵照党中央和渤海区的指示,调整斗争方式,寻找战机狠狠打击日伪军,以求加快抗日战争胜利的步伐。“刘集伏击战”就是经过精心策划打击日军的一次战斗。

经过几年抗战,驻广饶的日军兵力衰退、损失严重,再无往日的嚣张气焰,广饶周围的据点也大多被拔掉,只剩下大王桥和刘堡很少几处。日伪军大部分时间龟缩在广饶城内,很少外出扫荡。但是人还是要吃饭的,特别是进入冬季后,日军的给养越来越困难。四边县政府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正面打击和坚壁清野双拳出击,这样一来,日军很难有足够粮食供应部队,到处抢粮成了日伪军的重要任务。

1945年1月的一天,四边县政府得到情报,27日夜,日军要趁着夜色,把依托刘堡村为据点在周围村子抢夺的粮食悄悄运回广饶城。刘集村北门是日军返回广饶城的必经之路,北圩子墙又是制高点,地形十分有利于打伏击战。四边县政府决定抓住这个机会,消灭敌人,抢回粮食。于是立即指示财粮科科长刘明玉组织这场伏击战,同时调集四边特务大队三中队刘德成带领一个加强班和四边县政府黄启民、杨纯信等部分人员参加战斗。战斗人员在刘德成带领下,秘密埋伏在刘集村北圩子墙周围,静待敌人上钩。同时还组织了部分青壮年村民准备抢粮,能抢就抢,不能抢就烧。

1945年1月27日,驻广饶日伪军和附近据点的驻军在大王桥集结后,连夜赶着马车去刘堡村运粮食。1月28日拂晓,返回的日军运粮车队到达刘集村北门,进入我军的伏击圈。刘明玉习惯地掏出酒壶喝了两口,掏出匣枪,用枪管顶了一下帽子,挥枪射向敌人,下达了开火的命令。埋伏在此的军民步枪、手榴弹一起开火,愤怒地射向日伪军,日伪军立刻乱了阵脚,四处逃窜,当场被击毙击伤多人。抢粮的群众也趁机避开火力,开始抢粮食。日伪军龟缩到大沟内和沟北崖看庄稼的窝棚里顽抗,慌忙中连机枪都丢在了沟崖上,班长陈志汉一跃而起,奋不顾身去抢夺机枪,不幸被击中牺牲。此时,被打醒的敌人开始猛烈反击,我军发现敌人比预料的多了不少,为避免惨重伤亡,我军决定边打边退快速撤离,村支部也马上组织群众尽快转移,尽可能地减少牺牲和损失。日伪军依仗着人多势众,趁机冲进了刘集村,挨家挨户搜索,毫无顾忌地杀人放火。刘集村瞬间火光冲天,成了人间炼狱。发疯的敌人一直折腾到中午才恨恨离去。

29日拂晓,日伪军再次在大王桥集结,气势汹汹地包围了刘集村,以报昨日被伏击之仇。这次狡猾的敌人大部化装成老百姓,村外持枪的敌人也都穿着便衣,有的甚至绕过岗哨潜入村内。老百姓一开始以为是八路军的哨兵,都没在意。当敌人走近时,才发现是日伪化装的,但为时已晚。日伪军带着汽油、硫黄等燃料,进村后挨家挨户搜索,接着开始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并扬言要烧光刘集。这天,正逢西南风,寒风夹着火苗,刘集村随即变成了一片火海,烧焦的气味和烟灰刮到三十里外,日伪军的暴行让整个刘集变成了残垣断壁,惨不忍睹。好在事先预料到日伪军有可能会来报复,大部分村民都外出躲避(老百姓叫逃荒),逃过一劫,但留在村内的村民不少人惨遭毒手。日伪军走后,政府马上组织自救。当时刘明玉家里为了救火和收拾残存的物品,顺手找了块破蚊帐把8个月大的儿子刘同祥包起来放到胡同的地上,等到忙完回来一看,幼小的刘同祥已经被“冻僵了”,刘明玉的媳妇赵俊英急得大哭,她赶紧解开棉袄把儿子抱进怀里,点火烤火,很长时间刘同祥才暖和过来,捡回来一条命。

这次火烧刘集,全村仅有十七户房屋免遭火烧,其余的四分之三全部被烧光,另四分之一被烧得尚存一间半间。当时正值寒冬腊月,无疑雪上加霜。在县、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全区、全村齐动员,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克服困难,有的户暂住亲戚家,有的户用邻村村民、亲戚送来的秫秸,盖个简陋的屋子住,有的在残存的屋壁内用木棒支上块席子暂住。县、区人民政府又动员邻近的中李、西李、邓家、范家、刘堡、六股路等村,蒸上干粮,烧上热粥,送到刘集村,哨声一响,全村人就去吃饭。就这样,一直生活到春节。

这年,政府减免了刘集村的公粮、田赋。村支部领导全村人民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英雄的刘集村,可歌可泣的人民,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四边县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为了抗日救国,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不屈不挠,重整旗鼓,抗战到底。

(十)伉俪情深 不离不弃

刘明玉的妻子赵俊英一直支持丈夫的革命事业,冒着生命危险为革命传递情报,还加入了妇救会,为战士们缝补衣服、做饭、照顾伤员,尽心尽力。刘集惨案发生后,赵俊英从娘家菜园村回到刘集,面对着尸横遍野的惨状,强忍着悲痛和恐惧加入到收殓安葬烈士的队伍,对一个生性胆小的女人来说这是难以想象的困难。烈士中有一位女战士,头一天赵俊英还为她缝补过袜子,俩人边做边唠,好像是分别了很久的亲姊妹,可第二天女战士就牺牲了。赵俊英在收殓烈士遗体时看到了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顿时失声痛哭起来。忽然,一阵风刮来吹动了烈士遗体的衣角,由于过度劳累,悲痛而年轻的赵俊英被吓得晕了过去。醒来后落下了阵发性的精神分裂症疾病,这病伴随了她整个后半生,虽经多方求医诊治始终未能痊愈。疾病发作时就喊“打鬼子”“打土匪”,有时还会上墙爬屋,到处乱跑,受尽了痛苦的折磨和煎熬。刘明玉和儿女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强忍着悲伤细心照顾。

自实施战略转移后,刘明玉转战河、海、陆地间,失去了音信。在那个年代死人的事随时都会发生,家里人都觉得刘明玉是凶多吉少。日军和汉奸经常到刘明玉家里骚扰,搞得全家鸡犬不宁,家人整日提心吊胆。大汉奸马兴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闯进家里搜查,恐吓赵俊英:“人(指刘明玉)呢?回来没?”刘明玉祖父刘华堂经常阴着脸对赵俊英说:“这日子还有法过吗,俺的人死了,你生的又是个闺女,你领着孩子走吧!”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啊,赵俊英只有暗自伤心落泪。那时刘明玉大女儿才两岁,也被吓得哇哇大哭。赵俊英性格刚烈,万般无奈之下跳井寻了短见,以死抗争,幸亏抢救及时才幸免于难。四边县政府也通过村支部暗地给予安慰和帮助,赵俊英才坚强地挺了过来。

战争的苦难和生活的煎熬使刘明玉深深地爱着妻子,他深知妻子的不离不弃是对自己革命工作的最大支持,自己一定不能辜负了妻子。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的一些干部被糖衣炮弹击中,盛行离婚换老婆之风。很多人都抛弃了同甘共苦的糟糠之妻,娶上了年轻漂亮的新夫人,早把困境中的陪伴忘得一干二净了。刘明玉却始终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对待党和国家赤胆忠心,对待妻子不离不弃,他不仅从未动过离婚换老婆的念头,并且对这种行为十分唾弃。1951年他在潍坊运输公司当经理时就曾在职工大会上公开点了副经理的名,严厉地批评他抛弃原配另寻新欢的错误行为,一时被传为胜利不忘本的榜样。

刘明玉感恩妻子陪他度过最艰苦的岁月,面对患有精神疾病的糟糠之妻,他始终不离不弃。每当赵俊英犯病乱跑时,刘明玉总是在后面默默地跟着她跑,生怕她发生意外。晚年的刘明玉因身体原因跑不动了,就嘱咐孩子们务必看好老母亲。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老太太一直活到九十多岁。

刘明玉一家合影(中为刘明玉与妻子赵俊英,右一儿子刘同祥、左一女儿刘桂香)

1949年,刘明玉任齐东县县长兼独立营营长。淮海战役胜利后,全国即将解放,党中央决定从老解放区抽调干部随军渡江南下,接管新解放区的工作,刘明玉随即进入山东行政学院学习准备南下,后因吃大米严重过敏未能成行,留在山东省交通厅工作直到离休,离休时享受厅级待遇。1987年11月4日,刘明玉在济南病故。

刘明玉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用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鞠躬尽瘁谱写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无悔人生。他把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给家人们树立了做人的榜样


编辑:方   梅

编审:彭建新

监审:许国臣


欢迎来稿,邮箱:grxszbgs@dy.shandong.cn

欢迎提供线索,电话:0546-6441912

欢迎按二维码关注,走进广饶历史,了解一个更丰富多彩的广饶!


广饶党史史志
“记录广饶历史足迹,再现地域特色风采。赓续红色血脉,讲述广饶故事。”中共广饶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广饶县地方史志研究中心)官方平台。宣传广饶历史,展示广饶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成果,发挥党史和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功能,为受众提供便捷的地情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