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上会议”与清水泊战斗

文摘   历史   2024-08-06 08:42   山东  

抗日战争期间,罗荣桓、许世友、杨国夫等我军高级将领指挥了清河地区多次战役,为我省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中清水泊战斗是清河军区抗战史上一次最激烈、最残酷的战斗。我军以两个连的兵力,抗击了日寇7000之众,毙敌200余人,显示了清河军区人民战胜日寇的信心与决心。同时也谱写了一曲央上庄村民同八路军鱼水情深的壮丽凯歌。

1939年1月24日,日本侵略军200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气势汹汹地进驻广饶县城。盘踞广饶县城的伪十六旅李寰秋部闻风丧胆,弃城而逃。广饶人民再次陷入灾难的深渊。日寇为控制占领区,天天派重兵千余人到博兴、寿光、临淄等地进行扫荡。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当年10月中共清河地委决定建立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边县委,并派山东纵队副总指挥王建安再次到三支队驻地央上庄,传达山东分局、山东纵队《关于三支队重大战略问题的决议》,同时帮助整编部队,督促向清水泊进军,并决定杨国夫任三支队司令员。1940年1月底,我八路军在渤海抗日战场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央上会议”。山东纵队副指挥王建安这是第三次来到三支队驻地央上庄,在召开的清河区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上,传达了上级有关清河特委和三支队必须迅速改变根据地局限于小清河以南的局面,要向黄河两岸广阔平原发展的战略决定。迅速打通与冀鲁边区的联系,以扩大和建立巩固抗日根据地。为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组织成立了清河军政委员会,以景晓村、徐斌洲、杨国夫为主组成,抗日的烽火在清河平原上迅速燃烧起来。1940年2月20日,山东纵队第六分区司令员马千里带领小分队首先渡过小清河,在博兴东部的东王文与500余名日寇进行激战,打退日寇九次冲锋,取得了我军开辟小清河以北根据地的首次胜利。1940年4月,杨国夫司令员率部从广饶、博兴边界渡过小清河进至纯化镇、刘官庄一带,统一指挥各路部队的活动。1940年9月,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决定把清河区的主力部队改编为山东纵队第三旅,许世友任旅长,刘其人任政委,杨国夫任副旅长。1941年1月,山纵三旅九团团长赵寄舟进军垦区重镇八大组,建立了垦区抗日根据地。1941年9月,我军突破黄河故道,进占了左家庄。第二天打开了义和镇的东南门户马家庄、宋家庄。10月,攻克国民党鲁北行署主任何思源踞守的义和庄重镇,从此,打通了与冀鲁边区的联系,创建了以八大组为中心的清河平原抗日根据地。我军先后组织的几次大的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为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广北抗日民主政府发出号召,发动群众大挖抗日沟。先后配合百团大战进行了8个多月的反封锁斗争。平、毁日、伪碉堡35座,破坏周边地区公路120余里,割断电线2400公斤。受到重创的日军像一条疯狂的野狗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反扑,对清河地区的统治更加残酷,推行其“治安强化运动”和“军事、政治、经济总体战”。实行野蛮的“囚笼”“蚕食”政策,制造了“小马头惨案”“刘集惨案”,妄图以血腥的镇压扑灭抗日烈火。
1942年5月28日,日寇集中了济南、潍县、惠民之敌共5000余人,分五路对我清水泊地区进行疯狂的“铁壁合围”大“扫荡”。我军主力转移出去之后,杨国夫司令员率部队为掩护群众转移,被敌人层层包围在清水泊一片芦苇茬中,因无长起的芦苇掩护,情况万分紧急。这时,转移的群众发现,警卫员果断地骑上杨司令员的枣红马冲出敌阵,紧接着警卫班央上庄战士周良也迅速骑马紧跟其后,把敌人引向了东南方向的马家庄。央上庄村民都认识杨国夫,杨司令员在央上庄老百姓里三层外三层的护卫下,一直同敌人继续周旋战斗。二边大队一中队队长徐万荣(央上村),六区武工队长隋壮和几十名群众护卫着杨国夫,直到天黑。杨国夫司令员在芦苇茬中不能行走,队长徐万荣同牛头镇马冠涛,背着杨国夫从芦苇茬中冲出鬼子包围圈。杨国夫司令员旋即率部突围转移到邢家茅坨村。多年来,杨国夫司令员念念不忘在央上庄村民及徐万荣、马冠涛等几十名群众护卫下,冲出鬼子包围圈战斗的情景。更没有忘记曾经舍身救他的徐万荣、马冠涛等战友。在许多场合,杨国夫司令员都常提起当年清水泊群众和八路军,共同抗击日军这一悲壮场面。
1942年10月15日(古历九月初六),日寇又纠集日、伪军7000余人,在日伪混成旅团长蹯井的指挥下,对清水泊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实行“分进合击”“铁壁合围”,妄图将我军主力消灭在清水泊。
日寇分四路向清水泊合围。
第一路青岛之敌于14日夜到达寿光城,再分三路北上于15日拂晓侵入马庄、南北台头一线,从东南面合围清水泊;第二路青岛日寇另一部纠集潍县日伪军于14日夜分驻道口、羊角沟,从东面和东北面合围清水泊;第三路14日拂晓日军纠集三里庄成建基部队300余人北面合围清水泊;第四路张店的日寇第六混成旅团1000余人从西面合围清水泊。
当时在清水泊的我军清河部队有:清东独立团四个连、军区直属团一个营,驻常家庄、宋家庄、北河一带;军区直属团两个特务连;广、寿二边大队一个连。
15日上午,日寇从四面八方围拢上来,清东独立团团部及其主力3个连立即向西南方向转移。上午11时,在李家坞陷入敌人重围,部队凭借芦苇、沟壕与敌人短兵相接,连续打退敌人数次围攻。直到下午2时许,我军重新调整火力分两路突围:一路由清东独立团政委岳拙园亲自指挥一、五两个连,向西南方向突围,部队冲出村不远又陷入重围,岳拙园政委负重伤,这时团组织股长张湘高喊:“党团员跟我来!”率部队冲向敌群。一连指导员贾墨林高喊:“共产党员同志们,上刺刀冲啊!”二排长郭俊亭、战士马振环、李怀发等立即组成突击队,与五连指挥员一起前仆后继,与敌人短兵相接,展开了肉搏战。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又冲上去;刺刀折断了,使用枪托砸。团部炊事员老王,扔下炊具,手持大刀冲向敌群,一连砍死4个敌人,自己受伤10多处,最后壮烈牺牲。炮声、枪声、手榴弹爆炸声,战士的喊杀声响成一片。当时,由于短兵相接,我军战士和敌人滚打死拼,硝烟弥漫天空,鲜血染红了巨淀湖面。
我军指战员率军左右冲锋,打到下午4时许,我部队又陷入了敌人双层包围圈,被围困在清水泊中心地带。我军指战员想以芦苇作掩护,坚持到夜间再突围,但敌人想抢在日落前消灭我军。在一阵密集炮火后,敌人又集中兵力,疯狂地从四面八方闯入清水泊。我军战士人人视死如归,宁肯战死在沙场,决不当俘虏。命令一下,战士们应声冲向前去,端起刺刀再次冲入敌群。直属团四营教导员王廷光带领的一个连,被围困在芦苇丛中,战士们在他的指挥下,端着明晃晃的刺锥高喊着:“是中国人让开路!我们杀的是日本鬼子!”在冲喊声中,吓得汉奸四处躲闪,很快杀出一条血路,冲出重围。王廷光在这次突围中壮烈牺牲。广、寿二边大队和政府机关在向清水泊内转移中与敌相遇,副主任燕铭书在与敌搏斗中,打死两名敌人后牺牲。
随着夜幕降临,战场上的枪声、喊杀声渐渐沉寂下来。这时敌人抢在日落前组织了又一次反复搜索,日寇不管战士是死还是活都用刺刀穿过。时至深夜,少数战士摸出重围。清东独立团团长董酉炳、副团长陈乙斋带的一个连,趁着夜晚朝东北方向从敌人间隙中突围了出去。
这次反“扫荡”虽然给敌人以重大杀伤,但清东独立团也遭受了重大损失。政委岳拙园和政治部主任王林身受重伤。之后,王林带伤于夜间顽强摸出清水泊,避于寇家坞一农民家中。政委岳拙园伤势过重不能行动,利用草丛隐蔽了两天后,警卫员才把他找到,转移到小清河北军区医院抢救治疗。
清水泊战斗是清河军区抗战史上一次最激烈、最残酷的战斗。八路军伤亡惨重,但以两个连的兵力,抗击了日寇7000之众,显示了中国人民战胜日寇的信心与决心。清水泊战斗共击毙敌200余人,敌酋蟠井受重伤。另外,日寇对逃难的当地群众进行疯狂扫射,仅死于湖中的就有200余人,连同其他遇难者,总数多达400余人。鲜血染红了湖水,其惨状目不忍睹。
经过清水泊血战后,日军大部分撤走,只留下伪军暂编一师二旅四团陈云渠部伙同李青山、临淄王砚田部伪军4000余人,在清水泊地区增设了20多个据点,沿小清河设立严密封锁线,沿侯镇至羊角沟挖了封锁壕,妄图彻底摧毁清水泊抗日根据地。但清河军区的战士和人民毫不惧怕,顽强抵抗。他们擦干了身上的血迹,掩埋了战友的尸体,以顽强的斗志同敌人继续斗争,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时光流转,清水泊战役虽然早已烟消云散,但人们始终没有忘记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战斗。时任清东独立团政治部主任王林和司令员杨国夫,多次撰文回忆这段难以忘怀的历史,并编辑出版了《战斗在渤海平原上》《战斗在清河平原》等著作对这段历史进行记述。老一辈革命志士顽强的斗志,将激励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继续前行。


编审:彭建新

监审:许国臣


欢迎来稿,邮箱:grxszbgs@dy.shandong.cn

欢迎提供线索,电话:0546-6441912

欢迎按二维码关注,走进广饶历史,了解一个更丰富多彩的广饶!


广饶党史史志
“记录广饶历史足迹,再现地域特色风采。赓续红色血脉,讲述广饶故事。”中共广饶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广饶县地方史志研究中心)官方平台。宣传广饶历史,展示广饶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成果,发挥党史和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功能,为受众提供便捷的地情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