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李鹊镇的“李鹊虎头鞋”被东营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虎头鞋是一种用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最初,李鹊镇的农村妇女大都会制作虎头鞋,其中以李鹊镇西柳村、东柳村、苏家村、崔刘村等为中心普遍加工,后因虎头鞋制作属纯手工活,费时费力,利润较低,现在制作虎头鞋的人已经不多了。如今,李鹊镇苏家村的焦景兰老人还经常制作虎头鞋,并将此工艺进行传承。
虎头鞋做工复杂,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仅虎头上就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出虎的威猛。民间在制作此鞋时,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红、黄、白间杂,轮廓清晰。孩子穿上虎头鞋,兔毛随风飘动,虎头也有了动感。
早期,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恶保平安,护佑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孩子小时候都要给做双虎头鞋穿。幼童在一岁左右时,长辈们就会给孩子穿虎头鞋了。在我国民间,有些村庄还讲究穿三双虎头鞋,并保留让姑姑做三双不同颜色的虎头鞋送侄儿的风俗。俗语有:“头双蓝、二双红、三双紫落成(意即孩子在自家长大成人)。”有了蓝、红、紫三双不同颜色的虎头鞋,孩子必会安然无恙。也有流传送双不送单,六双、八双、十二双,多多易善,姥姥做好的鞋还不能缝带子,鞋带应该让奶奶缝上,据说这样会使娃娃富贵双全。
虎头鞋的生产工具主要有浆糊、织锦缎、丝线、绒布、棉花、布、兔毛以及图样等。一双地道标准的虎头鞋必须全部用手工缝制。从打袼褙、纳鞋底、做鞋帮、绣虎脸、掩鞋口,直到把鞋帮和鞋底缝到一起,一双虎头鞋算是基本竣工了,但还要经过一番装饰,等扎上虎须,缝上带子之后才算完成。
制作工艺主要包括:1.打袼褙,把一层层碎布用面粉做的浆糊粘在一起,碎布要贴平整,将贴好的碎布放在通风处晾干;2.用鞋底样做模,剪下做鞋底要用的袼褙;3.纳鞋底;4.包边、铺底,对鞋底进行美化处理;5.鞋帮同样是用袼褙做成,用鞋帮样儿做模在袼褙上剪出鞋帮的大概形状,剪下后简单地与样子缝到一起,再进行仔细的裁剪,去掉多余部分;6.绣虎脸,绣虎脸先从虎鼻子开始绣起,而后是眉毛、眼睛、嘴巴、牙齿、“王”字;7.剪下绣好的虎脸,剪成与鞋帮前半部分相同的形状,结合包边把虎脸缝到鞋帮上;8.掩鞋口,把鞋帮上留作鞋口的地方,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包边处理;9.扎虎须,虎须是用彩色毛线做成,选择与虎头鞋颜色协调的毛线,取大约有六七根的一小绺,在手指上绕几圈,剪断后扎在虎嘴的两侧;10.将鞋底与鞋帮等缝合,鞋子就做好了。
在李鹊镇,为虎头鞋申报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付玉清老人已经去世,但虎头鞋制作工艺仍在传承。现在的传承人焦景兰老人说:“年轻人有学的我就教,谁学我就教谁,别让它失传了”,其女儿苏晓红也传承了这一工艺。焦景兰还比照虎头鞋做出了颜色鲜艳的虎头帽,进一步开发挖掘这一手工艺。
虎头鞋承载着人们借物祈福的美好愿望,而虎头鞋制作工艺也必将一代代传承下去,不断绽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编辑:陈海真
编审:彭建新
监审:许国臣
欢迎来稿,邮箱:grxszbgs@dy.shandong.cn
欢迎提供线索,电话:0546-6441912
欢迎按二维码关注,走进广饶历史,了解一个更丰富多彩的广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