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讲道理,父母先输一半。其实你只能讲这个...

教育   2024-09-05 21:28   上海  


有朋友就留言:开学才两天,娃已经气了我两次了,怎么这么不懂事。


一开学,家庭教育又回到“常态化”节奏,固定模式就是父母说说说,孩子要么怼怼怼,要么听不见听不见听不见。


陷入这个循环,大多数时候,是我们“讲道理”讲的太多


试试看,能不能少讲道理、不讲道理。


01



“少讲道理?不行啊”


“讲道理”这个事情,大部分朋友都有过感触。


小的时候,你和娃讲道理,他头点地如小鸡啄米,按照你说的做了。那不是他听懂了道理,而是他爱你,他想要取悦你


大一点了,你还和娃讲道理,他腹诽几句,挤眉弄眼,勉勉强强听你说,按你的办,也不是他听懂了道理,而是他翅膀还没长硬


青春期,你继续和娃讲道理,他把门一摔。拒绝和你沟通道理。只剩你自己看着门怒火中烧,意难平。


从头到尾,讲出来的道理,很难被孩子接到。特别是亲子间有其他的情绪、羁绊,各种复杂的东西纠缠在一起,你讲道理,孩子心里在想的是:妈妈不满意我,妈妈不爱我,妈妈又挑毛病......



孩子必须懂得一些求学、做人的道理。这个不能少。


但我们考虑的应该不是讲什么道理,而是如何帮孩子更好地接收到这些道理。


02



“幽默感:现代家长必修课”


我们这代人,大多在“幽默感”缺乏的环境中长大。习惯了严肃而认真的话语体系,又会习惯性地将同样的话语体系传递给孩子。


突然发现这样的话语体系对孩子不那么好使了,百思不得其解。


很简单,现在孩子面临的压力比我们那时候大多了。我们童年时多多少少能在外疯玩一阵子,现在孩子放学就回家,一直忙到睡觉。


谁给过他们释放儿童天性的时间窗口?


为了保持如此的高效率,必须要各种约束、各种规训,比我们成长的时期多很多


因此,父母要对语言体系分级。只有最严重的问题上,才用严厉的话语体系,其他时候尽可能用比较轻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孩子容易接受。


国外的一位父亲就用幽默解决了14岁女儿穿“热裤”的问题:你穿热裤上学,我就穿热裤接你放学。




没有矛盾冲突,没有大道理,只有戏剧化,但是女儿明白了爸爸的意思,也在“哭笑不得”中接受了爸爸的用幽默行动讲出来的道理。


笑着笑着,孩子就长大一分了,而且,你们的关系还是那么的近


03



“让他承受一下后果,也是个技术活”


我们之所以整天讲道理、约束孩子,无外乎怕他走错一步,小学错一步,会不会读不了最好的初中,然后读不了最好的高中......不敢想了。


大胆放宽心,孩子没那么脆弱,道路也还长。一天作业没做好,不会怎么样。但是记住一个教训对未来作用就大了去了


有朋友说,这个我知道,他不想做作业、不好好做作业,我就跟他说:你这样老师会收拾你,他就怕了



听上去这还是家长的警告、威胁,来阻止孩子在作业上摆烂。你既然要他承担自然后果,就要换个话术体系


“不做作业”这件事情,一般来说对于孩子有三个可能的后果:


第一,父母不满意。

第二,老师不满意。

第三,成绩不令人满意。


其实第三个后果才是真正的后果,但太过遥远,按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原则,孩子肯定不会管,先图眼前轻松。


那么父母要凸显第二个后果的作用,就要先把自己摘出去。就可以这么说:孩子,作业没做好,老师会不会批评你?你是不是有什么困难,爸妈可以帮助你。


这样的交流有三个好处:


第一,你消除了父母关心作业的“威胁感”,把父母从“后果”名单中划掉了。


第二,虽然说是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但是要防止孩子多试了几次,发现老师、父母也不能把他怎么样,“破罐子破摔”了。


第三,你顾及了孩子可能存在的需求,以一个支持者的角色出现,孩子更容易打开交流的大门。即便他不是有困难,而就是想偷懒,在信任他的父母面前,也多少有些自我约束的产生。


让孩子承担直接后果,不是说把孩子扔在那里不管。承担后果要转变成责任意识的增强。如果我们能让孩子意识到直接后果,并能提前解决问题,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03



“体验代替说教”


蒙特梭利说:“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


我们大多数时候的“讲道理”,是用自己的经验给孩子灌输。但是,我们的经验并不能替代孩子的体验。


我有些朋友聚在一起说育儿,就喜欢商量给孩子创造点“吃苦体验”,比如做个农活、捡个瓶子这样的,或者去乡下生活个一周。


其实这种体验常常毫无用处。一是时间短,孩子说不定觉得挺好,不用读书还可以跑到田野里玩;二是孩子不能把体力之辛劳和“所以要读书”这两件事很好地联系起来。


真正的体验是能带来反思的体验。相比表面的“吃苦体验”,更应该聚焦如何触动内心。


我给女儿小D设计过几个体验。其中一个是和她一起看了一部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从不迷信一部、两部纪录片就能简单地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但我看中的是一种潜移默化,一种内心天平的缓缓倾斜。


翻山涉水上学路》这里面充满各地孩子们为了上学要经历的无法想象的上学路。刚看的时候,小D的心态先是猎奇。但总有一些东西会进入她的内心。


触动小D的一个场景,是12岁的女孩科坦卡,想通过上学来改变命运。她不想像传统马赛族女孩那样早早嫁人,她渴望通过知识来改变现状。可能同样是女孩,她刚开始有一种不理解后的震撼,之后更多了一份共情。


(图片来自网络)


但不能总是搞“艰苦”“苦情”这样的体验。这样的体验告诉孩子是读书不易、读书是机会。但,读书要往哪里去?


因此第二类体验,应该让孩子看到上学读书能给人带来什么。我工作有机会接触不同行业的精英人士,有时候我会带着女儿和他们接触,让她体验,在刻苦求学之后,我们才有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把更好的、更便捷产品设计出来带给大家,比如在实验室研究出可能解决疾病的新方案等等。


“苦难”的体验感奠定了下限,而“知识能改变命运、能改变世界”,这才是给孩子拉高上限的体验。这些体验共同的作用,会自然启发孩子的思考,让她们不会只在“听讲-做作业-考试”的圈子里循环,而是能够在初中、高中阶段,通过思考,通过反思,慢慢找到自己的志趣,有自己的追求。


如此,他们就有了不断前进的内核,那么,或许也到了我们真正能和他们坐下来,好好谈论人生道理的时刻。


Introduction·介绍

创作|顾问型家长·小D爸·小D妈   支持|小D、雪莉

介绍|小D爸,教育硕士,正高级教师,曾从事本土、双语、国际学校管理咨询;小D,6年级学生

觉得好,“分享”“在看”与“点赞”吧

顾问型家长修炼手册
教育硕士,正高级教师,公立、民办双语、国际学校管理与咨询经历,家庭教育咨询专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