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四条屏”年画:《红色少年屏》,还有人记得这些小英雄吗?

文摘   2025-01-21 00:02   山东  
有一种年画格式叫“条屏”,它源于
中国传统家具中的屏风,是长条状,多个条屏组成一个系列,或是山水,或是人物,或是花鸟虫鱼,或是民间传说。

条屏一般为双数,少的为两条,也可称为对屏,多的可达四条、六条、八条、十二条等等,其中以“四条屏”的形式最为流行。

四条屏以“四”为数,“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含义丰富,譬如四季、四时、四方、四海、四德等均与之相关,更是寓意着四通八达、四平八稳、四海升平。这种方式被年画借鉴而来,就是“四条屏年画”。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文革时期的“红色少年屏”。


第一张图上的少年叫李长森。李长森是吉林省通榆县人,他从大火中救出了五个孩子。和他一样因救火成为英雄的少年是1980年代的赖宁。从这之后,国家不再提倡少年儿童参与救火行动,所以,他们的事迹也逐渐不再为人熟知。

第二张图上的少年叫温庆海。温庆海是黑龙江海林县人,他和小伙伴在去瓜田的路上,发现铁路桥梁被洪水冲塌,铁路空悬在河上。温庆海和伙伴们挥舞红领巾拦截住火车,避免了一次车毁人亡的灾难。


第三张图上的少年是刘文学。1959年11月18日晚12时左右,刘文学在地里参加完集体劳动回家,发现同村的地主王荣学正在偷辣椒,便上前制止。王荣学掏出一元钱递给刘文学,希望他能放过自己,但刘文学不为所动,两人开始搏斗,最终,年仅14岁的刘文学被勒死在地里。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经过,今天读来令人五味杂陈。


第四张图上的少年是龙梅和玉荣。这是一对“草原英雄小姐妹”,1964年2月9日,龙梅和玉荣在放羊时遇到暴风雪,为了不让集体财产受损失,姐妹俩拼尽全力保护羊群,被严重冻伤,龙梅失去了脚趾,玉荣做了截肢……


这些小英雄当年曾经家喻户晓,刘文学、龙梅和玉荣的故事,还曾经编入过1960年代的语文教材。可是,60多年后,当我们再看这些年画时,竟然会有惚如隔世之感。一方面,这些上过年画的小英雄的名字,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小英雄当年的行为,有些也已经不再被提倡了。


不管怎么说,这就是时代的发展,也是时代的进步,我们不必为此怅惘。一个人,只要感动过一个时代,或者感动过一批人甚至几个人,就足够让人敬佩了。


如今,我们已经不再贴年画了,但你如果还记得这些小英雄,或者听说过他们的故事,就请到文末为他们点个赞,当作敬礼吧!


推荐公众号

老课文
重读老课文,好似旧友重逢;戏说老课文,品咂百味人生。以怀旧感悟生命,用文字打败时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