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幅1980年代的年画,题目是《枫桥新月》,不知道哪位网友当年家里挂过?枫桥古镇,在大名鼎鼎的寒山寺北,枫江从古镇中穿过,枫江之上,枫桥如同一弯新月,几千年来静静地引渡着游人,聆听着寒山寺的钟声。两位美女,一位穿着紫色毛衣、淡黄裤子,显然是个中国女孩;一位穿着和服,显然是位日本女孩;两人手拉着手,一边赏景,一边说着知心话。枫江,枫桥;古刹,古桥,让人想起唐代诗人张继笔下的《枫桥夜泊》中的意境,但这幅画中却没有张继那种羁旅之思。这幅年画创作于1983年,作者是著名画家李慕白、金雪尘。当年看这幅年画,只感觉文化气息浓郁,人物优雅大气,并没有想到什么“哈日”“媚外”。今天再看时,却为画家倒吸一口凉气。如果这幅画作于今天,恐怕会被某些人骂个狗血喷头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会随着时代主题变化。1972年中日建交后,两国曾经有一段“蜜月期”,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我们的地理课本中也都把那四个岛屿标作日本名称,即“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和“齿舞群岛”,并加上括号,明确标志为“苏占”,以此作为对日本的支持。
当时,好多地方还曾专门组织群众集会,坚决支持日本人民收复北方领土的行为,并将其称作“正义战争”。
平心而论,改革开放初期,日本给了我们许多帮助,特别是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式方面,相反,北方某大国不仅没有帮忙,还常常背后搞破坏。改开初期的发展成果,与当时我们虚心学习、放开眼光、广泛求助是分不开的,与不少国家的资助也是分不开的。
1982年是中日建交十周年,为了营造中日友好气氛,我们既有上面的宣传画,又有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讲述日本围棋高手松波(三国连太郎 饰)与江南棋王况易山(孙道临饰)的故事。即便红遍天下的老电影《少林寺》,在正片之前也特意介绍宗道臣这位日本和尚,当时的各部门为促进中日友好可谓绞尽脑汁,想尽办法。
所有这些,如果放到今天,很可能会被网暴,那张年画会被毁掉,那些电影会被禁播。是啊,如今连带有旭日的贴画都被质疑为“媚日”,更何况上面提到的这些情形呢?这些铁心仇日的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上一代人,就曾经思想开放,眼光超前,不仅没有把“血海深仇”挂在嘴上,还创作出“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我不知道如今这种舆论场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就凭着几个“义和团”,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吗?我觉得,这应该不是国家意志,因为每次事情惹大了,国家都会出来“降温”,直到今天,我们的地理教材,也依然延续了北方四岛的称呼,只是标注由“苏占”变成了“俄占”,这也充分说明国家确实在下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今年的气氛也许会有所改变。就在前几天,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行第七届“难忘的旅华故事”征文比赛颁奖仪式。驻日大使吴江浩在颁奖仪式上说,征文比赛为日本社会了解中国、促进中日友好打开了一扇窗。“新的一年,期待大家为推动中日交流合作发挥更大作用。”
看来,这张年画,今年又可以挂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