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个花馍,过大年喽!

文摘   社会   2025-01-24 00:02   山东  


上面这幅年画,题目是《蒸花馍》,正在蒸花馍的老奶奶,忙里偷闲,用手指蘸了红染料,给小孙女额头上点上一颗红痣,过年的喜庆气氛就一下子升腾起来,像刚出锅的花馍正冒着的热气。
小时候,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蒸花馍”。每个家庭妇女都是花馍制作能手,一把剪刀、一把梳子、一双筷子,几支竹签,就可以将一坨坨面团做成鸡、鸭、鱼各种造型。
“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花馍的样式不同,含义自然也不同:鱼形为吉祥,桃形为长寿,苹果形为平安如意。还有“豆包”,你一听这音儿,肯定就知道这是“都饱”的意思。
家家户户都要蒸的是“枣馍”,用一小团面将红枣的小部分裹住,然后再将这些裹好的枣,由多到少一层一层的排成小山一样的“花馍”,表示来年日子一天会比一天红火,就像登山一样步步高。

大年三十下午,要蒸“鱼型”的花馍,用这个花馍“压锅”——也就是每次吃完饭,在锅里放一个馒头,一碟小菜,寓示来年家有余粮、生活富足、年年有余。正月初一吃第一顿饭时,要有家里的长者先把“鱼花馍”的“"鱼头”吃掉,图个开头吉祥。
在山东省胶东地区,花馍叫做饽饽,饽饽要在锅里蒸裂了口,才算是上品,意思是饽饽笑了,预示着来年笑口常开,吉祥如意。出锅后的饽饽,还要用筷子蘸着红染料,盖上红彤彤的印记,饽饽立马就有了精气神。
为啥过年都要蒸花馍呢?中国有句俗话说:不蒸包子,要争气。过年蒸花馍,也有争气的含义,象征来年的日子会蒸蒸日上。另外花馍是发面做的,蒸的时候会发起来,所以也象征会发财,发家。

如今,会蒸花馍的女人越来越少了,无论是城里还是农村,已经几乎没有人再将花馍当做新年礼物了。人们更多地是去市场买馒头,或者直接点外卖。没有了年前的忙碌,年味也就越来越淡了。再过多少年,这些习俗会不会都被人忘了

我这样想着,似乎又看到母亲蒸花馍时的腾腾热气,闻到了那沁人心脾的麦香了……


公众号推荐

老课文
重读老课文,好似旧友重逢;戏说老课文,品咂百味人生。以怀旧感悟生命,用文字打败时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