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四条屏年画:还是人民公社好!

文摘   2025-01-23 00:01   山东  

有一种年画格式叫“条屏”,它源于
中国传统家具中的屏风,是长条状,多个条屏组成一个系列,或是山水,或是人物,或是花鸟虫鱼,或是民间传说。

条屏一般为双数,少的为两条,也可称为对屏,多的可达四条、六条、八条、十二条等等,其中以“四条屏”的形式最为流行。

四条屏以“四”为数,“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含义丰富,譬如四季、四时、四方、四海、四德等均与之相关,更是寓意着四通八达、四平八稳、四海升平。这种方式被年画借鉴而来,就是“四条屏年画”。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1960的四条屏年画:《人民公社四化屏》,看了之后你会忍不住赞叹——还是人民公社好!



这幅年画的题目是《人民公社四化屏》,巧妙把“四条屏”化用作“四化屏”,古为今用,非常巧妙。

第一幅画的是两个女社员给拖拉机加油,做好耕地准备,配有小诗:“红梅开,扑鼻香,社社队队冬耕忙。开动铁牛加劲干,力争来年多打粮。”

第二幅画的是两个男工人在给山区架设电线,配有小诗:“绿竹笋,冒新尖,工人大哥装电线,农业生产有了电,社员个个开新颜。”

第三幅画的是女社员正在对着几麻袋化肥喜笑颜开,捧起化肥又看又闻,配有小诗:“桃花红,菜花红,公社姑娘真内行,化肥农药巧运用,庄稼长得粗又壮。”

第四幅画的是两个男社员忙着安装抽水机,其中年轻的社员裤子上还打着补丁,配有小诗:“杨柳枝,发青芽,老汉攀个好亲家,灌水排水有了它,天旱地涝全不怕。”

那么?当然公社追求的到底是哪“四化”呢?从图中看,应该是耕地机械化、生产电力化、肥料化工化、灌溉机器化。这种概括,和歌曲《人民公社好》中描述的基本一致歌里唱道:“机器来抽水啊,肥料堆成山啊,丰收卖余粮啊!”


其实,关于人民公社的特点,还有很多不同的描述,比如还有管理上的“三化”:组织上军事化,行动上战斗化,生活上集体化。这“三化”,如今还有很多人无限向往,同时也有很多人一提起来就禁不住胆战心惊。


比如为了让女性也参加集体劳动,不再受家务事的干扰,三民公社又将“家务劳动集体化”,实施“食堂化、米面加工机械化、穿衣缝纫化、托儿互助化”。“家务劳动集体化”之后,妇女才能真地顶起半边天来,也要像男人一样参加集体劳动。

公社下面有大队,大队下面有小队。社员都是听从小队长的安排,早出工,晚收工,连哪块地种什么、什么时候浇水、多长时间休息都不能有个人的看法。

这种管理方式,在1979年人教版的小学语文第一册中也有体现,有这样一篇小诗,不知道有没有学过的?


工业发展需要计划,农业发展当然也需要计划。但是,因为农业有特殊性,其实更讲经验,也更讲科学,但在生产队里却经常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荒唐事。

比如当时有一个口号,“山要开到尖,水要开到边”。为了增加土地,山坡上也都开满梯田,池塘要尽可能地填平当作农田,根本不讲环保,不讲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这种做法,即便有人看出弊端,如果他出身不好,也根本不敢提意见。


正如现在的教科书上所说,那段历史是一段“艰难的探索”,有成绩,也有失误。如今时过境迁,有人怀念,有人排斥。亲爱的你,愿意回到人民公社时代吗?

推荐公众号

老课文
重读老课文,好似旧友重逢;戏说老课文,品咂百味人生。以怀旧感悟生命,用文字打败时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