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丨右美托咪定预防脑肿瘤切除术后慢性切口疼痛: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二次分析

文摘   健康   2024-06-28 07:15   江苏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01

文献信息

02

研究背景

慢性切口疼痛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开颅术后慢性头痛的发生率为0% ~ 65%,其中大部分为切口疼痛(55% ~ 79%)。持续的切口疼痛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多模式镇痛可减少慢性切口痛的发生。阿片类药物是目前治疗开颅术后急性疼痛的主要药物。围手术期使用非阿片类镇痛方法治疗开颅疼痛包括头皮神经阻滞和右美托咪定。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中枢突触前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和镇痛作用。既往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可为不同类型手术提供有效的术后早期镇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需求。此外,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右美托咪定可缓解神经外科术后急性疼痛强度,减少围手术期镇痛药消耗,但右美托咪定对慢性疼痛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据报道,术后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的风险增加有关。基于动物模型的基础科学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能抑制神经病理性疼痛。因此,右美托咪定可能减轻神经外科术后慢性切口疼痛。


然而,尚不清楚右美托咪定是否能降低开颅术后慢性切口疼痛的发生率。本研究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开颅术后慢性切口疼痛的影响。

03

研究方法













04

统计分析


















05

研究结果







06

讨论分析

目前的研究表明,术中右美托咪定可减少额颞叶脑肿瘤手术患者3个月时的慢性切口疼痛。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右美托咪定对围手术期镇痛程序较少的患者的影响,而不是本研究中使用的那些。 


在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中,发现在目前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条件下,择期脑肿瘤切除术后3个月的切口疼痛是轻微的。术中右美托咪定输注可使慢性切口疼痛发生率降低约一半,并使急性疼痛评分降低。术中副作用、术后并发症、PACU停留时间组间无差异。慢性切口疼痛的发生率(安慰剂组为42.7%)与文献中报道的其他数据相似。然而,中度慢性切口疼痛的发生率仅为2.4%,术后3个月无患者出现剧烈疼痛,低于其他研究。与其他研究相比,本试验的镇痛方案可能解释了慢性切口疼痛发生率低、严重程度轻的原因,因为本研究最初是为了研究谵妄和减少术后疼痛而设计的。


为了初步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术后谵妄的影响,应用头皮神经阻滞、术中阿片类药物和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来减少急性疼痛对谵妄的影响此外,头皮神经阻滞用于抑制炎症、中枢致敏和术后神经性疼痛的发展。最近的一项随机试验表明,使用头皮神经阻滞治疗1个月后,慢性切口疼痛的发生率较低。因此,与其他慢性切口疼痛研究相比,这些治疗方法可以解释安慰剂组中较轻的慢性切口疼痛。基础科学实验表明,右美托咪定能减轻大鼠神经性疼痛我们和其他研究的结果表明,右美托咪定可能是预防术后神经性疼痛的有效药物;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局限性

  1. 由于这是一项试验的二次分析,因此不可能根据慢性切口疼痛的发生率对样本量进行预先计划的估计。

  2. 手术部位和切口大小不同,可能影响头皮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因此,头皮神经阻滞对术后慢性切口疼痛的影响可能在组间不完全平衡。

  3. 在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伴有充分镇痛,包括头皮神经阻滞、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物和患者自控镇痛,这导致急性和慢性切口疼痛评分较低。因此,围手术期适当的镇痛可能会降低慢性切口疼痛发生率的组间差异,稀释右美托咪定的慢性镇痛作用。

  4. 虽然两组疼痛N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临床角度来看,差异相对较小。


结论

术中预防性右美托咪定输注可降低选择性脑肿瘤切除术后慢性切口疼痛的发生率和急性疼痛评分。


思考

  1. 本研究术中麻醉维持BIS在35-45,为什么维持这么深的麻醉深度?这种麻醉深度会不会导致苏醒延迟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开颅手术有具体的麻醉深度要求吗?此外,有研究表明对于行开颅手术的患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麻醉深度,并不会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而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恢复。如何解释这种矛盾?

  2. 本研究中仅纳入额颞叶肿瘤手术患者,是否对结局有影响?




编辑:申   磊
审核:刘   苏
SUMMER

徐医附院麻醉论坛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重点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各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卓越成绩,被誉为“中国麻醉学人才的摇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