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进行的外科手术估计超过3亿人口,在全麻机械通气下接受手术至少两小时的患者中,超过30%的患者都会出现肺部并发症。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PPCs)是大手术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诊疗费用,增加病死率。然而目前尚没有较统一而又明确的PPCs定义。
2015年欧洲麻醉学会定义:PPCs作为不同并发症的复合结果,包括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胸腔积液、肺不张、气胸、支气管痉挛、吸入性肺炎;将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栓塞作为个体术后不良事件。临床工作中PPCs定义:为一种影响呼吸道的不利于患者术后临床病程的状态。通常发生在手术结束拔除气管导管后的48h内。
PPCS的预防措施
应使用专用评分进行术前肺部风险评估。
应用肺保护通气策略:6-8ml/kg PBW的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 (PEEP)6-8cm H2O。以及定期的肺复张策略(插管后每30分钟复张一次)。
进行肺复张操作时,应使用最低的有效压力和最短有效时间和最少的呼吸次数。
术前评估肺功能 | 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
2013 年,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将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6-8 mL/kg 预测体重 [PBW] 潮气量、6-8 cmH2O呼气末正压 [PEEP] 和定期肺复张操作)与非保护性策略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使用肺保护性通气后,术后肺部和肺外并发症显著减少。然而,由于该策略具有多个要素,无法确定干预的哪个组成部分最重要。因此,进行了此次临床试验以确定低潮气量通气策略是否能降低术后前7天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当两组都应用相同PEEP时,与常规潮气量通气相比,小潮气量组未显著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关于手术期间使用低潮气量通气的初步研究规模较小,把握度不足,并且侧重于生理结果而不是临床结果。然而,尽管存在这些限制,仍然强烈表明低潮气量通气有益的生物学合理性。法国研究人员的一项随机临床试验提供了支持保护性肺通气的一个证据。然而,在那项针对400名患者的研究中,PEEP仅在一组中使用,并与定期肺复张操作和低潮气量相结合,而对照组没有接受PEEP,无肺复张操作,潮气量高。这种策略使得很难确定低潮气量还是PEEP因素本身带来的好处。
在欧洲、美国和南美洲进行的多中心PROVHILO试验解决了其中一些问题,该试验比较了潮气量为8mL/kg PBW且PEEP小于2cmH2O的术中通气与潮气量为8mL/kg PBW和PEEP为12cmH2O 联合肺复张操作(插管后进行, 拔管前和呼吸机回路断开后)。在 900名接受开放腹腔内手术的中高危患者中。该研究发现干预对术后肺部并发症没有影响,但干预组会更多地使用血管加压药。
一项在77家医院进行的多中心试验将2013名严重肥胖患者(平均BMI为 44,仅包括 BMI >35)的患者随机分配到潮气量为7mL/kg PBW且PEEP为12cmH2O 且肺复张的组,与潮气量为7mL/kg PBW和2cmH2O且无肺复张操作的PEEP组。该研究发现术后肺部并发症无差异,但干预组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本研究不包括肺复张操作,因为它们的益处未经证实且已知血流动力学和气压伤风险。此外,由于普遍做法是提供5cmH2O的PEEP,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项关于大手术期间低潮气量通气效果的随机临床试验。
局限性
首先,这是一项单中心研究,并且具有该研究设计固有的所有局限性。此试验包括各种各样的患者和手术类型。此外,麻醉由140多名不同的麻醉医生进行。
由于干预的性质,不可能对治疗实施盲法。然而,临床结局的评分是由盲法评估者进行的。
麻醉苏醒期间和术后的呼吸管理未标准化。实际上,没有一种公认的指导方针来告知此类管理。因此,本实验选择了一种务实的方法。
复合结果意味着其每个组成部分的等效性。无论严重程度如何,每个并发症都被包括在内。即使是轻微的术后肺部并发症也具有临床相关性并导致不良结果。
接受低潮气量与常规潮气量治疗的患者数量存在小幅(<4%)不平衡。这种不平衡部分是由于基于麻醉后的随机化后患者的退出导致。然而,当进行敏感性分析时,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结论
在接受大手术的成年患者中,与常规潮气量相比,使用低潮气量的术中通气,两组均使用PEEP,在术后前7天内未显著减少肺部并发症。
思考
本文的麻醉方案由麻醉医生自行决定,未统一规范的麻醉流程是否对研究结果有影响?
术中如何进行麻醉管理以防止高PEEP(某些文献中的20甚至更高PEEP)带来的麻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