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四人民医院院长熊利泽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俞卫锋教授、江苏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刘彦群教授及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鲍军教授等重量级嘉宾逐一上台致辞,高度赞扬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麻醉学教育与培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期望通过本次培训班,能够进一步推动江苏省乃至全国麻醉学科的教育与科研水平,促进医疗技术的交流与创新,同时为本次会议送上真挚的祝福与厚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俞卫锋教授带来了题为《麻醉强国人才为本》的深刻讲座。他深刻阐述了人才在推动麻醉学科向强国迈进中的决定性作用,强调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麻醉人才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性。俞教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前瞻性的分析,展示了人才战略在麻醉学科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对推动麻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李天佐教授,深入剖析了《麻醉学科核心技术思考》,他不仅阐述了麻醉学科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还强调了核心技术对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手术质量的关键作用。李教授通过丰富案例与前沿理论相结合,深入探讨了麻醉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方向,鼓励医护人员不断学习新知,精益求精。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朱涛教授带来的《华西医院数智化研究和转化》讲座,深刻揭示了医院在数字智能化领域的探索与成就。他详细介绍了华西医院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升级,包括数智化研究的前沿进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转化以及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不仅展示了华西医院在数智医疗方面的领先地位,还强调了数据驱动决策、智能化辅助诊疗等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性。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嵇富海教授分享《如何进行病例讨论》要点。嵇富海教授强调开展常规病例讨论的必要性,指出常规病例讨论的目的和重点,随后举例气胸与低血压的诊断与治疗等,最后强调病例讨论的时间与其他体会。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王锷教授分享《湘雅医院麻醉专业住培基地管理》要点。王锷教授阐述湘雅医院师资情况、师资建设、师资评价,随后指出培训管理、制度与落实、培训活动,最后阐述过程考核与培训质量。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马正良教授分享《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培训》要点。马正良教授指出临床思维能力形成要素、专业技能,随后举例一例严重肺水肿的救治、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高乳酸血症的外科处理等,最后强调临床思维能力形成关键是坚持。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于泳浩教授为大家带来《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的分享,于教授以PICOS原则为切入,以ARDS为例为大家讲解了队列研究的设计方法与实施步骤,同时详细讲解了涉及的统计分析问题。于教授的演讲让大家对队列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大家今后设计队列研究提供了指导。
暨南大学李雅兰教授为大家带来《超级肥胖患者的气道管理要领及个案麻醉体会》的分享,李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接着为大家讲解了肥胖患者术前准备、术中管理,以及术前胃镜麻醉的方案,又以具体的麻醉案例向大家展示了如何对肥胖患者进行麻醉管理,李教授的讲解让我们对肥胖患者的麻醉管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米卫东教授为大家带来《胜任力导向住培师资体系的构建》的分享,米教授从师资准入和认定、师资培训、师资评价三个方面向大家展开讲解,米教授强调教学能力、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在体系构建当中的重要性,米教授的讲解为住培师资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方向和指导意义。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贾慧群教授为大家带来《AI赋能医学教育创新与发展提升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分享,贾教授从AI时代的新赛道、AI与医学教育改革、AI与麻醉学教育模式改革、AI时代未来已来四个方面展开阐述,指出AI医学教育的优势和缺点,利用好AI 赋能医学教育将是未来教育模式的新方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闵苏教授为大家带来《衰弱患者麻醉评估与对策》的分享,闵教授以衰弱综合征的概念为导入,通过老年患者日间手术ERAS策略向大家展示了衰弱患者的麻醉评估与术中管理的知识要点,术前预康复、术中管理、术后管理以及出院后管理都是ERAS策略中的重要方面,闵教授的讲解也让大家对衰弱患者的麻醉评估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崔德荣教授为大家带来《麻醉超声图像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在围术期医学中的应用》的分享,崔教授从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内容、项目技术创新点、项目任务分配等方面展开讲解,为大家展示了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的优势,以及超声学科的发展,将来超声会进一步助力麻醉,两者共同发展。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志萍教授为大家带来《建立规范化住培全过程体系》的分享,王教授以当前住培培养体系为切入,详细讲解了住培体系的建立过程,指出存在的相关问题,以此展开进一步优化住培体系的方案,住培质量建设中心、师资体系建设、整体质控体系等都是住培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王教授的分享对建例规范化住培体系具有指导意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琦教授为大家带来《情境模拟案例设计与运行》的分享,李教授首先阐述了什么是情景模拟,并介绍了情景模拟教学课程的结构,对故事的四要素进行详细讲解,分析了如何在情景教学中有效融入这些要素。最后,李教授还分享了编写教学剧本的实用方法,并给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范例,帮助大家更好地开展情境模拟教学。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贾梦醒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骨科患者可视化神经阻滞的设计》的精彩分享。贾教授首先深入讲解了病例选择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案例为大家梳理了相关基础知识,进而进行延展分析。他详细阐述了在高龄患者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包括关节腔局部麻醉、臂丛麻醉等常用方法。最后,贾教授特别强调,尽管一些病例看似简单,但要做好深入的病例分析仍需投入大量精力和细致的工作。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杨曦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肋骨骨折”患者术中张力性气胸一例》的精彩分享。首先对患者的病史进行了详细回顾,并介绍了术前麻醉评估的关键环节。接着,她讲解了在该病例中通过支气管封堵导管进行肺隔离术的具体操作,并分析了麻醉诱导过程中出现的低氧血症情况及其应对措施。最后深入探讨了导致低氧血症的原因,特别强调了手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与外科医生紧密沟通、协作的必要性。
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刘存明教授为大家带来《围术期张力性气胸》的分享,刘教授首先讲解了两个病例的张力性气胸的案例,强调如何准确而及时诊断的重要性,并倡导控制气道压,预防张力性气胸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加强术中监测,最后,刘教授还和大家分享了要掌握好张力性气胸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孙彪教授为大家带来《教学点引入优化分析》的分享,孙教授首先阐述了如何“吸睛”,并介绍了网络环境对学习习惯的影响,并提出了冲突策略:优势的挖掘和“病”“情”冲突的设置,并学会举一反三,拓展思维深度广度,最后,孙教授总结面对挑战,如何能持续改进优化“吸睛”策略,分享了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提升教师技能。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焦皓教授在讲座中详细讲解了模拟返流误吸危机的处置,强调了识别呼吸急促、氧饱和度下降等征兆的重要性。关键处理步骤包括迅速评估气道和循环,给予高流量氧疗、支气管扩张剂和抗酸药物等药物治疗,配合体位调整和吸引器清除胃内容物等非药物措施。通过进一步的评估、处理以及术前预防,可以有效控制返流误吸危机,保障患者安全。
江苏省肿瘤医院麻醉科的顾连兵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可视化单肺通气技术在胸外手术中的应用》的分享。顾教授指出,可视化技术在胸外手术中的应用正逐步成为趋势,其术中连续监测的优势显著。使用一次性可视导管不仅减少了纤支镜的损耗和消毒费用,还为胸科手术及麻醉新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支持,有助于提升整体医疗水平。
江苏省肿瘤医院麻醉科的谭婧教授带来了题为《基于可视化技术的教学考核量表在胸科手术麻醉教学中的应用》的分享。谭教授强调,在支气管插管的考核中,熟练掌握纤维支气管镜的操作以及胸部CT影像的阅读和评估尤为重要,同时在插管过程中需学习支气管解剖知识。她指出,传统辅助视频插管技术的局限性在于无法连续监测手术过程,难以实时确认球囊的位置及监测分泌物,且插管过程会影响正常通气。随着人工通气道视频技术的发展,全麻可视双腔气管插管和可视喉罩插管的考核量表也被纳入教学,进一步提升了胸科手术麻醉教学的标准化和操作规范性。
《人工智能赋能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发展培训班》的成功同期举办,熊利泽教授与俞卫锋教授则从各自医院的科研应用出发,分享了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四人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在麻醉学科与人工智能融合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他们的致辞中充满了对未来科技赋能医学的坚定信念,展现了对麻醉学科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两位教授强调,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提升麻醉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还有助于推动这一领域在临床应用中的广泛前景。也标志着麻醉学科在智能化和精准医疗领域的探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与会专家就人工智能在麻醉管理中的应用、围术期风险评估与干预等前沿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推动麻醉学科的科技进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