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丨麻醉苏醒期半卧位与术后低氧血症: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文摘   健康   2024-08-30 07:30   江苏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01

文献信息

02

研究背景

术后低氧血症是指麻醉手术结束后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SaO2)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指导,低氧血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 轻度低氧血症:动脉血氧饱和度在80%-90%之间。

  • 中度低氧血症:动脉血氧饱和度在60%-80%之间。

  • 重度低氧血症: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60%。


术后低氧血症在非心脏手术恢复期的患者中较为常见,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这种并发症。严重的低氧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血压异常变化和神经系统损伤,这些都可能对患者的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尽管吸氧可预防和治疗低氧血症,但许多患者在麻醉恢复室(PACU)仍会经历低氧血症。


许多研究已经研究了旨在增强术后肺功能的各种通气技术,但在麻醉苏醒过程中,保护性通气技术的益处可能会丧失。其他几项研究也表明,术中通气措施不能改善术后肺功能。目前缺乏证据表明氧疗或保护性通气技术可以完全消除术后低氧血症,这凸显了确定替代策略的必要性。


麻醉苏醒期患者体位与围术期和术后并发症有关。通常情况下,拔管时麻醉医生会选择仰卧位进行操作,因为此体位简单且易于观察。然而,仰卧位可能导致功能残气量减少,进而促使气道闭合和气体交换减少。半卧位(Semirecumbent position,SRP)已被证明可使肺活量增加10%至15%,增加功能残气量和膈肌的活动范围,从而改善肺扩张和气体交换。然而,目前尚没有研究探讨麻醉恢复期间采用半卧位能否降低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03

研究方法
















04

统计分析




















05

研究结果












06

讨论分析

在这项随机临床试验中,在接受LUAS的患者中,麻醉苏醒时30° SRP与拔管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低相关。麻醉苏醒涉及从受控到不受控的复杂过渡。解剖学和生理学变化因时间压力等限制因素而复杂化,最终导致麻醉医师面临比气管插管更具挑战性的情况。与麻醉有关的病例报道中约有三分之一在麻醉苏醒期间发生严重气道并发症,其中低氧血症是常见的并发症。尽管吸氧和激励性肺功能测定对治疗大多数术后低氧血症有效,但呼吸衰竭可能发生在术后早期,8%-10%的患者需要重新插管和机械通气,从而增加了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了ICU和住院时间。


动脉血充分气体交换和氧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气/血流比值的匹配。通气和灌注不匹配会导致低氧血症。体位直接影响通气/血流比值,因此会影响动脉血氧水平。然而,体位对术后低氧血症的影响,特别是在麻醉苏醒期,证据很少。几项研究已经证明俯卧位和侧卧位可以改善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的肺功能和氧合。但是,研究的人群大多是患有严重肺部疾病的患者或儿童,观察期为术中或ICU。另外,在PACU中将患者调整到俯卧或侧卧位可能不实际或不方便。


在这项研究中,患者在手术后立即被安置在SRP,直到离开PACU。30° SRP降低了术后低氧血症的风险。然而,没有证据支持15° SRP会对术后低氧血症产生显著影响。15°角度可能不足以引起30°位置可能发生的拟定生理变化。作为低氧血症发生率降低的直接受益,T组中需要气道急救的患者数量也同样显著减少。30° SRP降低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的一个可能机制是在30°位置肺动脉瓣下移,从而减少了呼吸功,并允许肺容量和通气增加,促进肺扩张。所有这些变化都将改善氧合并增加氧饱和度。正如我们的研究所反映的,30° SRP与肺功能和气体交换改善相关。第二种可能的机制与术后疼痛有关,因为这是抑制呼吸的重要因素。30° SRP可通过缩短剑突与耻骨间的直线距离来降低腹壁张力,从而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30°组咳嗽时的疼痛评分较低,这一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术后疼痛减轻将最终使患者能够以更大的潮气量呼吸,从而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与30° SRP相关的拟定生理呼吸变化和疼痛减轻也可解释本研究中观察到的与30°体位相关的呼吸舒适度评分增加。考虑到SRP中短暂性低血压的可能性,应仔细关注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心血管安全性。然而,研究发现30° SRP并没有引起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显著变化。托马斯等人也发现,SRP不会导致血流动力学参数发生显著变化。有趣的是,在本研究中,30° SRP组的生命体征在拔管后即刻比其他体位组更稳定。这可能是因为在仰卧位,气管插管和气道之间的角度接近垂直,而在30° SRP中,该角度可以增加,导致拔管期间对气道的刺激更轻。


此外,Ling等人还发现,在SRP中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可减少咳嗽并改善患者舒适度。该的研究表明,麻醉苏醒期间30° SRP显著缩短了PACU滞留时间,这有可能提高PACU的周转效率并缓解床位短缺。本文证明了在麻醉苏醒期间使用30° SRP的有效性,其实施所需的低成本以及无显著不良反应,使得很难反对使用这种简单的技术来减少术后低氧血症并改善患者舒适度。


局限性

  • 试验只观察到15°和30°SRP;目前尚不清楚更高的角度是否会提供进一步的好处。

  • 对所有研究人员进行全盲是不可行的。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SRP降低术后低氧血症的疗效;因此,本试验没有研究与这种定位技术相关的其他可能机制。


结论

在这项随机临床试验中,与仰卧位相比,麻醉苏醒时30°SRP可显著降低LUAS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减少气道抢救和咳嗽的发生,缩短PACU的滞留时间,提高PACU的工作效率。


思考

  1. Shapiro-Wilk检验适用于小样本数据(n<50),本研究共纳入700个研究对象,为什么还要使用S-W检验而不使用K-S检验?

  2. 为什么试验对象选择腹腔镜上腹部手术?(有研究发现,低氧血症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手术部位有着密切联系,其中胸腹联合手术和上腹部手术与低氧血症的相关性最高。有文献报道上腹部手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比例为30%~45%)体位是依据什么选择的15°和30°

  3. 在3个点(拔管后5分钟、拔管后30分钟和离开PACU前T组咳嗽时的平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S组和F组,已知30° SRP可通过缩短剑突与耻骨间的直线距离来降低腹壁张力,从而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仅凭这一机制就可以达到这样显著的效果吗?




编辑:申   磊
审核:刘   苏
SUMMER

徐医附院麻醉论坛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重点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各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卓越成绩,被誉为“中国麻醉学人才的摇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