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险亏损是因为维修成本高?四部委出手,这次动真格了!

财富   2025-02-06 20:55   山东  

A6工作室-魏然

陪伴你的第4254天

最近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尤其是文件中关于“丰富新能源汽车维修零部件供给渠道和类型”的部分,直击新能源车险理赔的痛点,值得我们好好聊聊。


来源 | 粉丝投稿

推荐 | A6工作室

新能源车险的理赔成本高,一直是行业的老大难问题。修一辆新能源车,动不动就是几万甚至十几万,尤其是“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的维修,成本高得让人咋舌。为什么这么贵?原因很简单:零部件供应渠道单一,维修技术门槛高,标准化程度低。这些问题不仅让保险公司头疼,也让车主抱怨连连。  
这次《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丰富新能源汽车维修零部件供给渠道和类型”,这可不是一句空话。文件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通过技术开放,提升动力电池的维修经济性,甚至支持它们自营或授权网络向社会销售“三电系统”配件。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新能源车维修的“垄断”局面有望被打破。  
以前,新能源车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基本被主机厂把控,维修渠道也相对封闭。比如,电池出了问题,只能找主机厂或者指定的少数几家维修点,价格自然居高不下。而现在,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进来,甚至支持主机厂向社会开放配件销售。这样一来,维修市场的竞争就会加剧,价格也会更加透明。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理赔成本有望降低,承保亏损的压力也能减轻不少。  
不过,光有配件供应还不够,维修技术也得跟上。文件还提到,要“加强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维修和理赔标准”。这一点非常重要。新能源车的技术含量高,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维修质量和成本。如果维修标准不统一,理赔流程不规范,很容易出现“小病大修”或者“修了又坏”的情况,最终买单的还是保险公司和车主。  
所以,建立完善的维修和理赔标准,是降低新能源车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的关键。比如,制定低速碰撞试验标准,明确哪些零部件可以修复,哪些必须更换;再比如,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将维修成本与保费挂钩,推动车企优化设计,提高维修经济性。这些措施如果能够落地,新能源车险的理赔效率和质量都会大幅提升。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文件提出,要引导保险行业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和平台,为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提供有效保险保障。这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行业协作,把高风险车辆的赔付压力分散开来,避免某一家保险公司单独承担过大的亏损风险。这对于解决新能源车险“投保难、投保贵”的问题,无疑是一剂良药。  
当然,政策的落地还需要时间。新能源车险的高赔付率和高维修成本,背后涉及的因素很多,比如驾驶习惯、技术成熟度、供应链稳定性等。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光靠政策还不够,还需要车企、保险公司、维修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  
作为保险理赔自媒体,A6工作室一直关注新能源车险的发展。这次四部委的文件,让我们看到了行业变革的希望。但我们也想提醒大家,政策的落实需要时间,行业的转型也需要耐心。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要主动适应变化,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车主也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降低出险率;车企则要优化设计,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维修经济性。  
总之,新能源车险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这次四部委的文件,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新能源车险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让我们拭目以待!  


——老魏,2025年2月6日



——END——


我是魏然

保险理赔第一自媒体

【A6工作室】创始人

专注于保险理赔、风控科技和反欺诈领域

我们的愿景是

让保险有文化,让理赔有尊严



扫码加我们的视频号

若你喜欢这篇文章

给我点个“在看”吧

A6工作室
保险人魏然创立于2013年12月,以“反保险欺诈”为切入点,以“交流经验、分享案例、团结互助、共同打击保险欺诈”为主旨,以“让保险有文化,让理赔有尊严”为愿景,每天分享经典案例、交流理赔经验、传播保险行业动态,组织焦点问题讨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