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嘉柯
宋朝的时候,有四个人的书法写得特别牛逼,“苏、黄、米、蔡”,相当于书法界的四大天王。前三个分别是苏轼、黄庭坚、米芾,最后一个就是蔡京。
只不过,因为历史书把蔡京“钦定”为奸臣,按照我们这儿的千年国情,当然是开除他的书法家资格,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然后换人顶上。所以,换成了蔡襄。
都知道历史上蔡京跟苏东坡是对头,政治看法不合。但是在蔡京年轻的时候,蔡京的爸爸,却跟苏东坡是好朋友。
蔡京的爸爸叫蔡准,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公元1034年),“历都官郎中、秘书丞,官终仕郎,赠太师”。这意思是,蔡爸爸读书很好,是学霸,还是当官的。
蔡准先生跟苏东坡一起游西湖,“东坡作《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一起爬山,
“同游杭州大涤山,蔡准作《咏大涤山诗》,东坡亦有诗。”
苏东坡写“公卿故旧留不得,遇所得意终年留”,意思是达官显贵留不住我,我不稀罕,但是对我胃口的人,我中意的人,我终年留下也情愿。
一老一少看遍了好山好水,可想而知,蔡爸爸多么赏识苏东坡。这完全是活生生的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以前的年代没有心理学分析,现在我们完全可以一目了然。
自己是个才子,自己的亲爹喜欢跟另外一个才子一起玩,还写诗唱和不亦乐乎。这个才子跟自己那么类似,蔡京进士及第,苏东坡也是进士及第,也是学霸,写诗写文章写书法的名气都比自己大。
我们完全可以推测一下,蔡准当着蔡京的面,表扬苏东坡的才华,蔡京是什么心情。蔡京当然更加讨厌苏东坡。
蔡京上位是在王安石掌权的时候,属于王安石的人。
蔡京当权的时候,司马光为首那一批人,被刻在石碑上,统称为奸党。苏东坡当然又被贬被打击。
风水轮流转,王安石死了以后,人亡政息。司马光成了宰相,苏东坡被召回朝廷。
别觉得才子跟才子一定会惺惺相惜,彼此看不顺眼方为常态。除非一个甘愿当大哥,另外一个甘愿当小弟。要么是像元稹白居易那样有“基情”,缠缠绵绵一生恩爱。
这是男人的法则,有好兄弟,也有仇敌。诗写得再深情,跟别的才子政治立场不一致,那还是要斗争的。
才子对政敌的恨,往往更加刻骨铭心。
其实史书上的蔡京,也有好评口碑。修建木兰陂、建立完善的赈恤机制,促进经济发展,都是正面的功绩。
但是蔡京施行的各种政策,苏东坡一概反对,发自内心地认为蔡京的做法劳民伤财。
你干什么都这个人都反对,都振振有词,都站在人民群众的哪一边大义凛然。换了谁,都想抽死他!
苏轼比蔡京年纪大,后来苏东坡一死,政和初年,宋徽宗就开始清算苏东坡,禁止出版苏东坡的诗词文章,焚毁苏轼的作品,也不让别人研究学习苏东坡了。
皇帝这么干,当然是因为蔡京的积极鼓动。
但是后世的人,站在苏东坡这一边,贬斥变法改革。苏东坡当上了中国好文人,他的敌人自然变成了彻底的坏家伙。你认真看蔡京的画像,会发现脸很白,跟擦了粉似的。就因为白脸奸臣的印象约定俗成了。
蔡京对苏东坡如此痛恨,也挺吻合“别人家的孩子最讨厌”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