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柯讲名著:《红楼梦》里的向上社交

情感   职场   2024-01-10 11:18   湖北  


 

 

作者:沈嘉柯

《红楼梦》写的是一个典型的大家族,三教九流上上下下,成百上千号人物,边缘寒酸的子弟,怎么跟高阶层的亲戚攀上交情,登上高枝呢?


小说里的主要结交方式就是——认干亲。贾芸,本来是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属于贾家的旁支。容长脸儿,长挑身材,甚是斯文清秀,父亲早亡。


小说第24回里,宝玉笑道:“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倒像我的儿子。”贾琏笑道:“好不害臊!人家比你大五六岁呢,就给你作儿子了?”宝玉笑道:“你今年十几岁?”


贾芸道:“十八了。”原来这贾芸最伶俐乖巧的,听宝玉说像他的儿子,便笑道:“俗话说的好,摇车儿里的爷爷,拄拐棍儿的孙子’。虽然年纪大,‘山高遮不住太阳’。只从我父亲死了,这几年也没人照管,宝叔要不嫌侄儿蠢,认做儿子,就是侄儿的造化了。”


贾芸虽然比贾宝玉大五六岁,但很懂人情世故。贾宝玉看他模样好看,释放出好感,觉得贾芸长得像自己儿子,贾芸立刻顺杆爬。


贾芸得以进入大观园,并且站稳脚跟,不仅仅是因为给王熙凤送冰片麝香捞取工程项目。成为贾宝玉的干儿子,有了大靠山,大家都会对贾芸另眼相待。


同样的情节,在第27回又上演一遍。凤姐找个丫头传话跑腿,恰好找到了小红,小红把四五门子奶奶的话,都传递清楚,妥帖交代事情。凤姐道:“这个丫头就好。刚才这两遭说话虽不多,口角儿就很剪断。”说着,又向小红笑道:“明儿你伏侍我罢,我认你做干女孩儿。我一调理,你就出息了。”小红听了,“扑哧”一笑。


凤姐道:“你怎么笑?你说我年轻,比你能大几岁,就做你的妈了?你做春梦呢!你打听打听,这些人比你大的赶着我叫妈,我还不理呢,今儿抬举了你了。”小红笑道:“我不是笑这个,我笑奶奶认错了辈数儿了。我妈是奶奶的干女孩儿,这会子又认我做干女孩儿!”


小红是管家林之孝家的女儿。她妈已经认了王熙凤当干妈了。手握财权正当红的王熙凤,并不是谁都能抱上大腿的。小红口齿伶俐,头脑精明,王熙凤很欣赏这份才能。


第49回,薛宝琴也来了贾府。探春道:“老太太一见了,喜欢的无可不可的,已经逼着咱们太太认了干女孩儿了。老太太要养活,才刚已经定了。”果然王夫人已认了宝琴作干女儿,贾母欢喜非常,连园中也不命住,晚上跟着贾母一处安寝。

 

第57回,薛宝钗跟薛姨妈撒娇,母女亲热。林黛玉看着流泪感叹羡慕。薛姨妈又摩娑黛玉,笑道:“好孩子,别哭。你见我疼你姐姐,你伤心了,你不知我心里更疼你呢!……我每每和你姐姐说,心里很疼你,只是外头不好带出来的。你这里人多口杂,说好话的人少,说歹话的人多,不说你无依无靠,为人作人配人疼,只说我们看老太太疼你了,我们也洑上水去了。”


黛玉笑道:“姨妈既这么说,我明日就认姨妈做娘。姨妈若是弃嫌,就是假意疼我。”


这个干娘,在薛姨妈半开玩笑半真心之间,顺理成章就认了。过后,薛姨妈便挪到潇湘馆来和黛玉一起住,黛玉感戴不尽。跟宝钗、宝琴也以姐妹相称,“俨似同胞共出,较诸人更似亲切。”


我们会发现,不管是出于欣赏精明才干的凤姐和小红,利益需求抱大腿的贾芸和宝玉,还是出于感情需要的林黛玉和薛姨妈,抑或出于宠溺喜爱的贾母和薛宝琴,“认干亲”,是侯门大户人家里最常见的人情游戏,也是把一段亲密关系稳固下来的良好方式。


跨越阶层,抵达人际关系的本质——向上社交,互惠互利。


林黛玉那么孤高自许的人,父母双亡,渴求亲情和家庭温暖,也主动出击,抓住了薛姨妈的话柄。现代人常常把“社恐”“社牛”挂在嘴边,其实是恐惧还是牛,根本问题在于,是不是真心渴求。人对于自己真正渴求的东西,才会主动追求。


大多数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无法融入社会,缺乏交际圈,无法竞争资源,惶恐不安,逼着孩子从小喊叔叔阿姨,走亲访友拉关系,教训孩子嘴巴要甜,结果搞得孩子心理逆反,烦不胜烦,躲起来不敢见陌生人。


彻底南辕北辙。参考《红楼梦》里的例子,我们会发现,“认干亲”都是水到渠成的,也许是交换一段利益,也许是寻找一份情感慰藉,也许仅仅是喜爱欣赏。而且,往往是一方主动,另外一方也情愿。


我们从心理学角度观察,两三岁的儿童其实分分钟就热热闹闹凑一堆,哪有什么社恐?社恐往往都是后天的文化熏陶,家庭影响,出身自卑。


因为小时候寻找玩伴是内在需求,是真心渴求。大多数青少年依靠爹妈供养,只有学习考试,阅历极少,根本考虑不到遥远的未来,哪会想着认干爹干妈呢!何况人与人的结交,还要看缘分,话不投机,看不顺眼,彼此不喜欢的人,是不可能亲近的。


而小孩子太饱足太顺遂,太仰仗父母羽翼呵护享福,自己是不会辛辛苦苦去做准备的。


人有真正的内在需求,自然会竭尽所能去办事,解决难题。一个人找不到工作没钱吃饭饿肚子时候,急需有力人士帮忙谋一个饭碗;一个人自己患病,或者最在乎的亲人患病,急需名医圣手用心治疗……


你猜这个时候,这人愿不愿意认干爹干妈呢?但那时候临时抱佛脚,就太迟太尴尬了。真心实意,彼此投缘,不妨给孩子结交干亲。命运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现代家长都想把最好的给孩子,努力奋斗,希望孩子继承自己的财产与资源。《战国策》里有则故事《触龙说赵太后》,里面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但怎么计深远?什么才是好的熏陶与传承?


千年来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其实是——与优秀者建立良好关系。本质上,这就是向上社交。




 

 

 

作者简介   沈嘉柯: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现为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会员等。已出版近70部作品,畅销数百万册,获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奖。代表作《生命摆渡人》(人民日报出版社)、《愿你从容地生活》(清华大学出版社)、《人间幸有好诗词》《大师一支锦绣笔》等。央视新闻、学习强国、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多次报道或专访,登上《中国青年》杂志封面。作品被中国出版年鉴、上海市委修身书单等官方推荐。学术随笔、散文小说广泛刊登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华读书报》《中国青年报》《社会科学报》《思想理论教育》,观点评论刊于《纽约时报》《环球邮报》《南华早报》等全球英文媒体。部分作品翻译为英文、尼泊尔文字。历年在全国众多高校、企业和政府部门展开红色主题教育和中国古典文化讲座和交流讲学3500多场。 




沈嘉柯
我想在看见银河之前先看到你,才敢让晚风吹老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