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柯讲《红楼梦》:最了不起的丫鬟

情感   职场   2023-12-16 17:33   湖北  




小红赢在口才好吗?

作者:沈嘉柯


小红贾府的丫鬟,林之孝之女,原名林红玉,因为名字中的“玉”字犯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名讳,故而改为小红。

第二十七回,凤姐交代小红办事,小红办完回来向凤姐汇报。“平姐姐是这样说的: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五奶奶前儿打发人来说,舅奶奶带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

很多人读到《红楼梦》里面的这一段,都会惊叹于小红的口才是多么的好!四五门子的话,这个奶奶那个奶奶,这个舅奶奶那个姑奶奶。以至于站在旁边的李纨直接就说她听晕了。

然而,大家把这一段理解反了。这其实不是口才好,而是对整个贾府的人头关系格外熟悉。

王熙凤是所有这些事情的管理者,跟各路经办人打交道,手下的丫鬟老婆子们对她汇报工作。所以王熙凤分得很清楚谁是谁。

口才好,本质上是把脑子里想明白的东西,说出来,说的有条有理,思路清晰。
打个比方,我跟很熟的手下布置了任务,明天专程去某地拜会某个大人物,达成一项筹办协会的事,要准备书面材料,还要准备伴手礼好茶叶聊表心意。

手下对业务工作熟悉,做好了准备工作,跟对方的秘书副手交代清楚了,回来向我汇报工作。就只需要跟我说,明天老爷子的事定好了。

旁人只会一头雾水,明天啥事?这就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

小红如果不是林之孝家的女儿,从小知道贾府大大小小的事,这些姑婆奶奶们的交情往来人情世故,她同样会职场吃瘪,也是晕的。

这一套功夫,就是当心腹秘书的本领。完全是岁月历练,长期积累的。林之孝家的把小红安置在贾宝玉那里,就是希望女儿被看上,将来做一个能干的姨娘,也就是妾。一个花瓶妾是很可怜的,管不了实权的事情。而一个聪明伶俐能干的姨娘,才有光明的前途。

可想而知,小红的本领,练习了无数遍,修炼了很多年,就为了秀给贾宝玉看,以便上位做姨娘。然而贾宝玉身边,全是张牙舞爪伶牙俐齿聪明伶俐又能干美貌的丫鬟,个个打着做姨娘的主意。小红被排挤打压,华山一条道,艰难险阻。

所以小红才不得不另谋出路,跟贾芸勾勾搭搭,在王熙凤面前炫技,都是在重新寻找机会。退而求其次。

贾府人口繁多,丫鬟们伺候各房主子,门里门外,还分三六九等,哪怕天天眼皮子下面经过,很多人彼此都不了解不认识。别说这个奶奶那个奶奶的亲戚关系,光是对上号,就是一门大学问。

薛宝钗来到贾府好几年了,通过留心每个人的身份位置,套问丫鬟小姐的来历喜好,到处收集情报,还研究别人的穿戴物品,来判断贫富贵贱当权得势或失宠,洞悉主奴们的勾三搭四,才全盘掌握,心里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

薛宝钗没当政,没嫁给贾宝玉之前,她装糊涂,一问摇头三不知。如果当权了,下场治理家业,她同样会表现得口才惊艳。

连薛宝钗都说小红厉害,说她头等刁钻古怪,眼空心大。只因她们就是同类,了解同类,知己知彼。薛宝钗就是把自己当成未来准二奶奶,贾宝玉的正室夫人,贾府的新一代管理者,以此为目标而做准备的。

这个小红,同样也是多年积累,平时观察,她爹妈的安插,才有这种本事。
但凡打着攀高枝,猎捕对象的算盘,都会精明观察,务必胸有成竹,时刻准备着。只有想齐家控全局的管家奶奶,才会操那么多心。

这就是小红的野心和志向。

所以她跟王熙凤一拍即合。小红酝酿多年的本领,家生子奴仆,对贾府知根知底熟悉的优点,再加上平时爱琢磨人际关系谁谁谁,就大展奇才,千里马征服了伯乐。

小红,其实已经是大观园的老油条了,挖空心思很多年求上进。换成一个新来贾府的,人面不熟,关系网不通,根本搞不清状况。

王熙凤缺的不是伶牙俐齿,伶牙俐齿的丫鬟多得是,但是能够综述全局汇报工作的,屈指可数。

平儿有这个能力,却不想操这份心,只是出于辅助王熙凤当好副手,才卖力做事。通情达理的平儿压根不想多事揽权弄权。她想着,王熙凤毕竟贾赦的儿媳妇,迟早回到大房那边去的,吃口安乐饭得了,何苦多嘴多事。

而小红,还什么都没得到,一颗炽热的攀高枝的心,仍然煎熬着,迫切需要改变命运地位。

“小红说奶奶”,这哪是口才好不好的问题,这是胸怀有多大,就操多少心的问题。
心有多大,就得为之准备什么才能。这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这是知音如不赏,老子就换个知音来赏。

小红堪称书中最了不起的丫鬟。





 

作者简介   沈嘉柯: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现为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会员等。已出版近70部作品,畅销数百万册,获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奖。代表作《生命摆渡人》(人民日报出版社)、《愿你从容地生活》(清华大学出版社)、《人间幸有好诗词》《大师一支锦绣笔》等。央视新闻、学习强国、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多次报道或专访,登上《中国青年》杂志封面。作品被中国出版年鉴、上海市委修身书单等官方推荐。学术随笔、散文小说广泛刊登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华读书报》《中国青年报》《社会科学报》《思想理论教育》,观点评论刊于《纽约时报》《环球邮报》《南华早报》等全球英文媒体。部分作品翻译为英文、尼泊尔文字。历年在全国众多高校、企业和政府部门展开红色主题教育和中国古典文化讲座和交流讲学3000多场。 

沈嘉柯
我想在看见银河之前先看到你,才敢让晚风吹老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