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林 | 写给成都理工大学2074矿产勘探专业同学的一封信

文摘   文学   2024-09-18 06:00   陕西  

编者按


        

长安大学老教授协会理事,凤翔区糜杆桥镇杨家门前村人杨应林老师,近日将自己收藏四十多年的梁伯载墨宝(含一幅中堂),转让给一位凤翔籍屈姓收藏家并给赠送一枚恐龙蛋化石。杨老师将转让费全部捐给凤翔的文学事业,做为平台发展基金。我们对杨应林老师关心支持家乡文化事业的精神深表敬意!并祝他体健笔丰、精神愉快!也对屈姓收藏家表示衷心感谢!

雍州文学,文学雍州。杨应林老师深情地说,平台几年来在各位乡党和文学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知名度和影响在不断扩大。平台将会再接再厉,讲好凤翔故事,为凤翔文化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学习辛苦了!

当我们写这封信的时候,你们还没有出生,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也许已经作古了。也许你们觉得有点好奇或者有点不可思议,这就对了。1974勘探专业是我们在学校的编号,2074勘探专业是你们现在的编号,都是“74勘探”百年的相同,你们说巧不巧,这就是我们的缘分。

说句更亲近的话,你们同学中可能有我们的玄孙或来孙,按时间算应该差不多。我们不是以前辈的身份给你们写信,而是以校友的身份和你们时空交流。也许你们从校史中了解到了母校的过去,那是间接的,用我们自己亲身经历说说当年的母校和那时的地质工作,可能你们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成都理工大学现在已是百年名校了,我们上学那会,学校和你们现在的年龄一样,很青葱,很阳光。

1956年的春天,新中国的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由高等教育部、地质部联合发文,以重庆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的地质系工科为基础,同时抽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校、交通大学、地质部西南局等30余所高校和机关单位的部分干部组建而成。创造了“当年建校,当年招生,当年开学”的奇迹。

当时地质人讲的的都是艰苦奋斗,讲的都是“三光荣”(以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四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共同的事业追求,使得这群地质教育精英释放出艰苦奋斗实干兴校的巨大创业活力。虽然经过文化被大革命的摧残,这座西南地区“地质工程师”摇篮的高等院校,并未伤筋动骨。依然屹立在成都二仙桥十里店。

1974年,我们有幸跨入这所花园学府,成为改名叫“成都地质学院”的学生。那时学制是三年,实行供给制,上学所有费用由国家承担,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那时一个特殊的年代,也是我们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首《勘探队员之歌》真实地写出了作为“工业尖兵”地质工作者的情怀和生活。

是那山谷的风

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是那狂暴的雨

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

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

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

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是那天上的星

为我们点燃了明灯

是那林中的鸟

向我们报告了黎明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

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

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

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就像这首歌词写的一样,新中国的第一代、第二代以及我们这一代地质工作者,为了祖国的地质事业,奉献了青春,奉献了终身,奉献了子孙。几代人平平凡凡的一生,刷新了共和国的不平凡。

时间跨入2024年,当年的我们已是古稀老人了。现在的地质工作随着装备的改善和科技的发展,已经不属于艰苦行业了。“钉锤、罗盘、放大镜”作为地质找矿的功臣也已退到二线了。

近几年,由于无人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分析探测技术在地质工作领域的逐渐应用,将对人类认识地球的的能力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对地观测卫星、航空遥感、航空地球物理、深穿透地球化学、深部钻探探测技术、野外现场快速测试分析技术,这些技术的进步极大的提升了地质工作走向精确化、定量化、综合化,进而提高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水平,提高了地质调查的能力。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可能推动地质工作走向数据驱动的工作范式。未来,虚拟现实技术、6G、7G、8G技术,可视化技术等,也将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地质工作中,必将进一步推动地质工作跨越式提升。地质工作将会促进国家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亲爱的同学们,理科的基础学科有数、理、化、生、地五大类。在上述学科中,生物学和地球科学均是以描述为主的学科,生物学描述动植物、微生物等的生命形态、行为方式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地质学描述各个圈层中的物质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在地球科学的大学科平台上,实现地球科学涵盖学科的有机融合可能是你们要做的工作。纳米地质学,量子地球科学研究说不定就能创造一种无法想象的颠覆性找矿技术。地上出露的矿体与隠伏在地下的矿体之间是否存在量子纠缠现象,从原理上应当是可能的。这些设想要靠你们研究实现。以后地质找矿的重点方向应该在深地、深海、太空。

亲爱的同学们,属于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但这并不悲凉。站在历史的角度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回到生命的角度上来,每一代人都有它的生命周期。人就像植物一样,一茬又一茬。“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季节,都有自己的爱恨。在自己的季节里,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经历的事,构成了自己独特的时代。

希望同学们和母校一样,永远保持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穷究于理,立天下事。成就于工,攻万物难”。在摸索中成长,在探索中前行。

谢谢同学们阅读这封信!

成都理工大学1974矿产勘探专业同学会

    执笔人:杨应林

    2024年9月9日

说明:文中图片只起示意作用,非情景对应图片。

作者简介
杨应林


Y

1952年生,陕西凤翔人,1977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副研究员,发表学术论文、地质研究报告、科普文章、诗歌散文、管理文章等20余篇,著有《心雨集》一书。

【联系方式】


《雍州文学》编辑部

欢迎您的关注和投稿。

微信ID:gh_fcf994b1b24a

联系邮箱:fxzxgwyx@sina.com

我们努力做到最好!


征稿启事


1.投稿人必须确定本人拥有作品网络版权的处置权,投稿文章产生的版权纠纷由投稿人自行负责。编辑部拥有对作品内容进行适当修订后发表的权利。

2.本平台原则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雍州文学》,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联系转载授权或注明转载自《雍州文学》。

3.散文、小说作品原则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单首诗歌200行以内。

4.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并在正文中留下联系电话。

5.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对简历有删改权)。请务必通过指定邮箱投递稿件,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如有图片,请注意图文分开,但指明图片位置和要求。

6.《雍州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已获得并将开通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欢迎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营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为作者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计算期按通用流式模式,返还期一般为自稿酬核算结束起10天。

7.投稿邮箱:凤翔区作协《雍州文学》fxzxgwyx@sina.com。

8.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责任编辑进行初审,编委会复审,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若自投稿日起15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雍州文学》等你来


《时光捡漏》

您的读书笔记




《芳菲随笔》

欢迎你的关注

扫码关注
《雍州诗词》
微信公众号


雍州文学
凤翔区作家协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