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下雅生活2022年全年业绩

财富   财经   2023-04-22 15:31   福建  

照例写在前面:这个系列是我自己阅读公司然后顺便记录用的,“浅读”就是字面意思,基本上都是公开信息,没什么深度分析或深刻见解,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补充一句:由于我浅读的主要是上市公司的财报,甚至就是业绩发布会的PPT,所以可想而知信息是偏正面的,或者说过度美化的,实际情况多半还得打折,打几折得看公司品行了。


本人持有一些仓位的雅生活。我之前没注意它的全称原来是:雅生活智慧城市服务有限公司。


1、“非周期性业务增长稳健,盈利结构持续优化”



整体业务收入153.8亿,同比+9.2%,但是毛利和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都是下滑的,分别为-12.5%和-20.3%。所以怎么好意思说自己“稳健发展”呢?原来说的是非周期业务。


非周期业务包括哪些?其实就是物业服务、业主增值服务、城市服务三个业务板块。非周期业务收入136.6亿,同比+21.7%,毛利+7.9%。但是净利润也是下滑的啊,-6.8%。


那么问题来了,毛利和利润下滑主要是因为周期业务咯?那么周期业务是什么?按雅生活的板块划分,就只剩下一个了——外延增值服务。外延增值,从28.57亿下滑到17.15亿。


什么叫“外延增值服务”呢?主要包括提供给开发商的案场物业管理服务及其他外延增值服务。后者,又指的是物业营销代理服务、房屋检验服务等。简单理解就是开发的配套业务,开发少了,这块收入就少了。


非周期业务的收入占比从80%提升到89%,净利润占比从68%提升至84%,当前的业务结构,显然还是会更健康一些。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下非周期的分块情况,应该说收入都增长较快。物业服务+15.8%,占比65%;业主增值+24.3%,占比15%;城市服务+88.3%,占比9%。


但这里头比较异常的是业主增值,收入虽然+24.3%,但毛利反而下降了,-6.8%。这又是为什么?收入涨、毛利降,难道是成本上升太快?先存疑。


2、“业务规模稳健增长”



主营业务仍在扩张,是好事,但是如果不能输出运营效率,都靠外延式增长,缺少整合增效,那就只是账面文章。


物业管理合约面积从6.6亿平米增长到7.3亿平米,在管面积从4.9亿平米增长到5.5亿平米。诶,那是还有很大比例没交房吗?可是又说83%在管面积来自第三方项目。这个数据没太懂。


业态按面积分布:住宅占43.6%,公建占44.4%,商业及办公占12.0%。业态按收入分布:住宅占58.4%,非住宅占41.6%。好像还是住宅更有钱赚。


在管项目33.8%在长三角,19.6%在大湾区,加起来过半;21.8%在一线城市,31.0%在新一线城市(什么叫新一线?),21.6%在二线城市,加起来差不多3/4。结构算还可以吧。


3、“聚焦存量市场,巩固拓展领先优势”


雅生活确实在拓展第三方市场方面不遗余力,连续8个月排名第一。


新获取项目年化合同金额达25.1亿元。物业服务全年刚突破100亿,那这个新合同25亿还是很可观的。


78%新获取面积来自非住宅及存量住宅项目,这个还挺厉害的,似乎说明了是实打实在输出管理能力。


拓展项目中,按面积占比,大致是住宅四成,公建五成,剩下一成是商办。拓展均价近2.9元,其中住宅1.94元,公建2.37元,商办8.32元。71.4%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公共建筑方面:发力一二线城市,获取高质量项目,巩固场馆、交通枢纽、政府办公业态先发优势。项目有全国政协机关、广东省司法厅、九江市市民服务中心、上海和成都多条地铁线、广州番禺图书馆新馆、汕头大学。


住宅方面:克服股东支持及新房供应有限的客观困难,聚焦高线城市、转化快、现金流好的存量机会。项目有上海虹口北外滩海泰园、广州卓锦园、深圳港丽豪园、温州中央悦府。


机构及企业办公方面:拓展项目来源渠道与企业、事业单位通过合资、战略合作形式锁定长期服务机会,为业主订制个性化服务方案。项目有中广核上海科技园、武汉华星光电、国家开发银行北京稻香湖数据中心、深圳航空基地、中车交通汾湖星舰超级工厂、武汉国家开发银行。


城市服务方面:坚持轻资产发展思路,于一二线城市寻找回款好、风险低的项目机会。项目有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城市管家服务项目、郑州市二七区城市管理局京广路等环卫项目、石家庄市藁城区收运和处置厨余垃圾项目、西安浐灞生态区金融园道路保洁项目。


看了这页,总觉得雅生活在主业上还是颇有一些核心竞争力的。


4、“业主增值服务逆势增长,多元布局初显成效”



业主增值服务用来讲增长故事。也确实增长较快,+24.3%。但是前面说了,毛利是下降的,比较奇怪。


业主增值服务包括四类:


(1)生活及综合服务,占比49.7%,增幅+35.5%,主要是物业维修、家政服务、庭院园艺、社区团购、快递配送、社区二手租售服务、综合咨询服务等;


(2)家装宅配服务,占比约15.0%,增幅+43.4%,主要是装修、拎包入住、社区旧改等;


(3)空间运营及其他服务,占比约22.2%,增幅+12.8%,主要是会所经营服务、物业运营服务、社区广告运营、停车场管理服务及社区资产的经营等;


(4)机构类增值服务,占比约13.1%,增幅负的,-4.0%,主要是餐饮、通勤、物资采购等,以及商业定制、会务、企业集采和零售等。


我只能推测是家装宅配、生活及综合服务方面的毛利降了。


团餐服务方面:积极布局落地团餐业务,实现“物管+团餐”强协同。雅生活增值服务公司乐膳荟和美餐联手,据说是成立了合资公司;提供员工餐厅营建服务、传统餐厅数字化升级、企业配餐业务等。


家政服务方面:产品结构调整,专注细分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细分客户优化包月及钟点产品,疫情影响下业务充值额仍逆势增长27.5%;全域升级营销策略,开发新产品,发展新客户,带来业务增量充值额超8500万,新客充值额占全年充值额的58%之多;包月产品业绩提升,特有的管家模式获市场认可。


家装宅配方面:拥抱变化,更新迭代产品,布局存量房市场。前置营销模式年内营收1.2亿元,精准楼盘流量入口,建立门店展厅植入BBC定制精装产品,我大概理解意思是交房前就直接把毛坯房升级;布局旧改二装业务,存量房家装初见成效,整合多家知名产品供应链。


看上去,雅生活在这个赛道是确实有一些内生增长能力和潜力的。


5、深化投后融合,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



雅生活投后融合3.0体系,看意思主要是共享了市场资源、管理机制、信息系统,实现服务标准和盈利能力的提升,管理费用和经营风险的下降。


成效方面,据称物管成员企业自被收购后三年平均:收入复合年增长率10%,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12%(占比前五的有18%),内部回报率(IRR

)为16%,管理费率下降了1.5pp。


公司郑重宣告:物业管理板块成员企业均已超额达成收购时的业绩承诺。


从这个角度看,雅生活的并购扩张似乎是有利可图的,确实输出了管理、资源、能力。


再看几个具体策略——


一是通过增持股份,加深与成员企业的长期绑定,实现利益共享。拟100%控股粤华物业,打造为华南公建旗舰品牌。已100%控股宏泰物业,打造为院校旗舰品牌。拟间接100%控股上房物业,打造为华东住宅旗舰品牌。


二是对于区域性企业针对性赋能,试点大区融合,实现资源最大化。一个案例就是北部大区架构融合试点。整合肯定是对的,前提是要能提升效率。


三是针对全国化或专业服务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灵活机智支持企业差异化发展。比如产业园区服务方面,阳光海泰特色服务旗舰品牌。比如全国化布局的物业服务品牌有公建方面的龙城服务,综合服务方面的科瑞物业。


雅生活在这种并购方面,我们散户投资者最担心的应该就是怕它一味追求大,大而不精,体量大了有时就臃肿了,效率低下。更不用说并购溢价需要减计商誉什么的了。


所以我们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它能不能做好整合提效。


6、“业主为中心,提升品质及标准化能力”



升级标准能力方面:

- 标准制定,编写《物业服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等。

- 项目分级分类,为在管住宅项目建立分级分类体系,匹配相应的服务、产品体系,实现差异化管理。

- 信息化助力,重点推进“生产运营系统”、“品质稽核系统”等落地,确保一线标准化作业实施及监控管理。


提升服务品质方面:除了关注服务触点一些基础,什么体验焕新,提升业主满意度之外,好像主要就是“集团-区域-项目”三级品质巡查,逐层职责明确,督促整改之类。


夯实团队能力方面:主要就是项目经理操作指南,专业人才的培训和课程之类的。


提供暖心服务方面:守护社区和文化建设。


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级服务示范标杆,比如深圳市民中心、中华艺术宫、雅居乐清水湾、雅居乐中心、武汉大学。


提升品质及标准化能力,肯定是对的。这个光看材料写的看不出什么,有机会切身体会的话会更有感觉(我暂没有)。


7、“数字化升级,提升服务及管理效率”



运营效率方面还是卓有成效的:


- 组织共享平台强联动,内部管控提效显著。主要是应用了钉钉,实现电子流程跨组织协同审批和快速部署。


- 统一结算平台,降低线上支付成本。完成了统一结算中台建设,业务系统也接入了,升级了多平台线上支付渠道,降低集团线上平台支付成本逾50%。


服务体验方面也有所提升:


- 生产运营管理系统上线,客服效率提升。主要是品质工单啊,品质稽核啊,线上巡查等,以及400热线快速应答。

- 客户端与智能服务体验升级。行业首家自研核心数据产品,打通了钉钉、企微和微信三端,贯穿业主、客服、后台;升级智能停车系统和设备,统一纳入集团平台管控。


管理融合方面部署了些平台系统:


- 主数据平台上线,实现多业态协同。主要是数据标准化和规范,系统对接。


- 业财系统升级,赋能经营主体。主要是财务核算管理标准化、统一化,赋能投后管理和业务协同发展。


雅生活的发展扩张模式,整合提效是否能做到位是关键,值得持续关注。



8、未来展望


雅居乐对未来的展望分为四部分:树品牌、稳发展、促融合、强能力。



“回归服务初心,为业主、客户提供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专业服务;打造雅生活卓越服务口碑,以品质标准引领行业。”


这个行业,注重品质,注重品牌,是最核心的。抢占份额,肯定也得靠品牌。


夯实品质核心:从客户视角出发,以服务品质为基础,打通集团、区域及项目业务指导与监督模式,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持续、可闭环的品质管理体系。


一是强化标准辐射,二是明确客户导向,三是构建数智平台。


打造服务产品:全面研判市场情况,战略性深耕专业赛道,逐步实现全国统一的品牌输出步调,服务产品分等定级,提供质价相符服务体验。


分公共建筑产品线、政企后勤产品线、居住产品线、商办资管产品线、城市服务产品线。


分级因素一方面是品牌维度,考虑物业类型、城市能级、项目规模和收费标准;另一方面是管理维度,考虑盈利能力和项目来源。



规模发展:差异化措施,实施“一企一策、一区一策、一城一策”。


- 聚焦回款相对优秀的一二线城市,12个年度主战城市深度研究,关注几个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城市在公建、存量、企业服务的市场机会。


- 团队布局结合产品线和重点城市资源倾斜。


- 通过共享中枢推进高效协同,然后也是倾向于重点产品和年度主战城市。


产业链发展:专业平台思维,多元发展模式。


- 住宅场景,就是围绕家庭服务全场景,携手行业头部企业,布局社区生活服务平台,无论是家政、家装、幼托、零售,都比较完善、逐步优化。


- 非住场景坚持专业化及市场化发展方向,以后勤保障一体化为立足点,聚焦团餐业务、节能改造、机构维修等核心业务培育。



融合的话题前面说的比较多了,这部分主要是再捋一捋。但主要是思路、口号和罗列,真正的融合,得找机会关注下实际行动和成效。


品牌矩阵倒是很丰富了,布局也比较完备。



夯实五大核心能力,支持长期、可持续发展,巩固行业前三的领先地位。


哪五大核心能力呢?


一是服务产品力。聚焦主业平台,产业融合创新模式。项目分级分类,城市服务打造产品体系,增值服务打造产品矩阵。


二是市场拓展力。以市场化为导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拓展方面我相信雅生活不是问题。


三是科技运营力。服务业务发展为核心,打造数字化科技运营力。主要是用工具、标准化来提升管理效率,然后赋能成员企业及合作伙伴。


四是整合组局力。组织融合,协同共赢,加速内外部资源整合。以华北区域融合试点为出发,推动华南、华东大区融合,形成全国一盘棋。打造平台型企业,盘活内外部资源。


五是高效组织力。打造扁平高效的架构,最大化团队潜能。组织变革方面管理持续下沉,人才方面着力培养储备基层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才。这些讲的比较泛。


小结


从材料上看,雅生活的运营发展态势良好,整体策略和布局方向也都很正确,行业市场发展和份额提升的空间依然广阔,是值得投资的公司。


稍有疑问的数据是业主增值服务的毛利下降。于是我又去翻了下公告,大概是这么说的:


业主增值服务毛利率34.2%,较2021年的45.7%下降了11.5pp,主要原因一是疫情反复,影响部分业务开展及推行,二是布局新兴赛道和改变经营模式使成本结构发生改变,以及部分业务尚在培育阶段,毛利率较低。


我对这段解释仍然存疑。感觉是通过财技把收入做虚高了。


房地产行业的周期对物业到底有多大影响呢?显然还是大的,外延增值服务收入少了11.4亿——但以全年153.8亿营收的体量来看,影响似乎也可以算有限。


个人比较关心的雅生活的整合提效究竟能否做到,还有服务品质究竟如何,需要其他渠道去了解信息了,光听公司自己说的肯定不行。


但目前至少从账面来看,雅生活是极度的低估。我对它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的预期分别在人民币21亿和23亿左右,折合港币大概23.9亿和26.1亿,那现在市值才91.9亿港币,PE对应是3.85倍和3.52倍。


从股息政策和动机上来讲,按理后续的分红也不会差。


那么市场给这么低的估值究竟在担心什么呢?


综合判断下来,当前的雅生活似乎确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投资机会。别的且不说,不到3年前,雅生活的股价是现价的7倍之多。


总之,后续主要值得关注的就是两个方面:


第一,雅生活扩张的质量如何,是不是真的能增效,有没有内生性增长;


第二,市场对雅生活的顾虑究竟是什么,能不能验证,如何验证。


也欢迎有熟悉的朋友多多指点。



晨稳投资
挖掘价值,分享成长。
 最新文章